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知识)

时间 : 05-13 投稿人 : meishu 点击 :

玩玉,很多玉友喜欢先看和田玉的"松""紧",原石看松紧,成品更要看,它俨然成为了判断玉质的重要指标,如果一块玉料看起来有点"松",那么自然玉的价值也会受影响…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不过,您别看"松紧"这词挺简单,但在理解上也让很多新手犯了蒙。很多人觉得所谓松紧和密度有关,密度越高,料越"紧"。甚至也有朋友以松、紧作为判断籽料的依据,认为料松的就不是籽料。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那么以上说法对不对呢?究竟什么样的玉算松,什么算紧呢?今天我们不妨聊聊玉料的松紧问题。

啥是"松紧"?

关于玉料的松紧是一种相对宽泛、口语的说法,有人说是和密度有关,也有人说玉质的紧密度有关,其实都有点道理。

但绕来绕去、归根结底,其实大部分人说的都是这件事——结构。可以这样说,结构的粗细排列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所谓的"松与紧"。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通常纤维交织结构越细致,排列越紧密有序,玉的品质就越好,质感就越浑厚越密实,肉眼看上去脂感更高。这也就是大伙所说的"紧"。

若是交织结构排列松散、间隙大,这种和田玉则会看上去则会很粗糙很水透,有点类似翡翠所谓的"水头足",但在和田玉里却要不得,这也是我们大伙都在说的"松"。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打比方吧,大米粥熬的要看上去均匀、不稠不稀的才好,要是粥很散、水很多,那就是比例不对或者偷工减料了,卖相不好也不好喝。

如何看松紧?

其实很多玉料,我们也可以通过在自然光下或者垂直打灯下方式来观察,看上去颗粒感不强或者不明显的为好。

同样,要是肉眼能直接看出明显的结构。类似下图 稀饭纹,那几乎就可以判断,这块玉的结构好不到哪里去了…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肉眼可见结构

大部分情况下,在商店柜台的白炽灯下,肉眼看结构会有点困难。这时就要借助电筒侧光打灯来观察。

当然,结构是松是密 ,也需要我们通过里面的结构来综合考量。我们先拿几块籽料的平安牌看看。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这块籽料平安牌,白度虽然一般,但结构真的超细,打灯后几乎很难看到结构。结构可谓是非常的紧密了。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这块籽料的双龙纹祥云牌,肉眼看牌面无暇,油性俱佳,而打灯看依稀也能看到缜密而有序的结构。

对籽料而言,云絮越细密越好,白度高的籽料一般云絮会略大些,白度又高结构又致密的很少,价格是很贵的。但对籽料而言,打光无结构的毕竟还是少数。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而有些青海料打光反而看不到结构,青海料其实并不是云絮结构细密,而是云絮结构发育不全,放大后会发现其实更多的是细点状结构。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俄料一般云絮结构较大,同时夹杂斑块结构,但也有少量很细的以至看不到结构的,高白打光看不到结构的以青海老料和优质俄料居多。

通过以上的说法,其实也侧面说明了为什么新疆籽料的地位总是如此之高,就是因为占了结构的优势。相对而言,籽料的结构要比俄料、青海料、韩料要细密,这也使得它的玉质感要更胜一筹。

不过这也引出了我们的下一个问题了,结构的"紧密"可以作为判断籽料的依据吗?换句话来说就是——

籽料一定"紧"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俗话说,籽料"十白九松",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其实是有道理的。

首先这得从和田玉里阳起石的含量说起,玉石内阳起石过低就会导致其色白而密度低,质地不紧密,视觉上和触觉上都给人一种粗糙松散的感觉;

相反,如果阳起石含量高的话,其密度较大,拿在手里有明显的沉重感,此时要是其色泽和优质俱佳的话,更是一块难得的好玉了。

所以我们看到大部分的青玉质地都会比一般的白玉细腻,那是因为青玉内阳起石的含量比白玉高很多,玉质内的晶体更加的均匀更加的细小。

如何看和田玉料的“松“和”紧”?籽料就一定紧吗?(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青玉就是因为有了较多的阳起石,玉体凝结有序,晶体更细小、均匀,充填完全,玉体看起来确实比少阳起石的白玉来的细腻。因此,优质和田白玉大多是"闪青"的,而纯白的白玉会出现"十白九松"的情况。

总结起来就是,结构的"松紧"是判断玉质优劣的,而并非籽料身份。所以,如果您看到籽料里面有较松的料子,也不必奇怪了,这也算很正常的事情。

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关于松和细的说法其实没有一定之规,和白度一样,白中没有最白,而细中也没有最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

相关文章

  • 中国太空第一印《中国印·天之印》品鉴会在京举行(新品前沿)
    中国太空第一印《中国印·天之印》品鉴会在京举行(新品前沿)

    近日,以“筚路蓝缕·筑梦星河”为主题开展的《中国印·天之印》品鉴会在京隆重举行。东风十五总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主任郎德民;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原会长、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周郑生;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研究馆员李季;中国航天玉雕第一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孟庆东等嘉宾莅临现场,共同见证《中国印·天之印》的重磅亮相。►嘉宾合影►为纪念中国载...

    1666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和田玉收藏误区之二——白玉就是羊脂白玉(玉石百科)
    和田玉收藏误区之二——白玉就是羊脂白玉(玉石百科)

    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的上等和田玉白玉啊。很多玩家认为白色的玉石就是羊脂白玉!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羊脂白玉是新疆白玉中的极品,白、糯、润、温、细,且数量少,...

    1845 和田玉 羊脂白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寓意
  • 南红玛瑙的老型珠(玉器选购)
    南红玛瑙的老型珠(玉器选购)

    南红玛瑙在中国能大红大紫,主要源于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仅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南红,从名字的起源时间无从考证,到清代乾隆年间一度绝矿,再到今天云南、甘肃、四川等地都有发现,南红玛瑙又重新掀起了收藏的热潮,和翡翠、和田玉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但是,很多藏家对南红收藏并不是很了解,其实南红老件传世精品基本以珠子为主。在众多的珠子品类中:有这样一种珠子,古朴大气,珠...

    1399 南红玛瑙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市场
  • 和田玉为什么珍贵?(玉石科普)
    和田玉为什么珍贵?(玉石科普)

    和田玉自古就是珍稀之物,只不过长期的封闭环境,使当地老百姓没有体会到和田玉的价值。和田玉由于颜色和质地优良,且数量稀少,被誉为是中国的“国石”。自秦朝建立到清政府被推翻,和田玉就一直是“帝王玉”。皇宫内的玉器多是和田玉制成,特别是象征皇权的玉玺,其中绝大多数是和田玉。十二生肖玉挂坠-牛和田玉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

    1663 和田玉 玉石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如何从古玩皮壳包浆辨真假(玉石鉴伪评估)
    如何从古玩皮壳包浆辨真假(玉石鉴伪评估)

    查看古玩的皮壳、包浆,是鉴别古玩真伪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行家审视各类古董时,经常称古董是否有包浆皮壳。如果有,便初步确认为老的、旧的,如果没有便认为是仿的。皮壳、包浆是形容古玩表面氧化、老化现象的。各类古玩都存在从新到旧的演变过程,例如瓷器在烧制完成后,瓷釉表面会产生强烈的釉光感,通常称为贼光。从它的光感效果上看,便能够初步认为是新品。但瓷器若是经过百年流...

    1415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为什么和田玉籽料价格高于山料?(玉石常识)
    为什么和田玉籽料价格高于山料?(玉石常识)

    和田玉籽料与和田玉山料是和田玉两种产状。在市场上前者价格要高于后者很多。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和田玉籽料价格要高于山料?这就要从和田玉籽料与山料的形成及特征来进行阐述分析了。​ 和田玉籽料可以说是由山料演变来的,山料可以说是籽料的前世,籽料的形成是由于山料掉落后经过地质运动,滚落撞击到河流中,在经过几千年甚至是上万年的河水冲刷形成的,在这么长时间的不断...

    1650 和田玉籽料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选购
  • 传奇玉器和氏璧去向之谜(玉石百科)
    传奇玉器和氏璧去向之谜(玉石百科)

    中国上古玉璧和氏璧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传奇的一块玉器,这块玉璧且不说价值连城,其本身还附着了很多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凝聚了战国末期的精华历史,体现了秦赵两国此消彼长的战略走势。其实,和氏璧并没有随着“完璧归赵”故事的落幕而退出历史舞台,而是继续延续着它的传奇故事,乃至千年不息,而且其下落还成了一个谜。  去向之谜: ...

    1122 玉器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市场无序,玉器投资需谨慎(玉石学堂)
    市场无序,玉器投资需谨慎(玉石学堂)

    玉器投资是这两年非常红火的投资项目,由于最近几年玉器的价格连年上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玉器投资,总的来说,这两年国内的艺术品投资是进入了高峰期,古玩玉器越来越火,标志着人们的投资观念开始改变,同时也表示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闲钱越来越多。然而玉器投资因为这两年的快速发展,还远没有达到稳定有序的地步,喜欢玉器的朋友想要投资的话还需抱有谨慎的心态。新疆和田玉籽...

    1514 古玩玉器 玉器投资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选购
  • 和田玉有哪些魅力让富豪收藏(玉器收藏)
    和田玉有哪些魅力让富豪收藏(玉器收藏)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道出学习的重要性,不管哪一行,没有执行力和自我提升能力,寸步难行。早就听人说过:人要想富起来,必须学会理财和变得有内涵,这些年和田玉在玉界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富豪家瞬间变收藏家,在新闻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价值连城的藏品被有缘人惜如珍宝。那么和田玉有哪些“魅力”让富豪收藏?得知背后真相,玉友:原来如此.玉能流传,有收藏的价值:相信不...

    1158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和田玉升值空间很大(玉石知识)
    和田玉升值空间很大(玉石知识)

    和田玉价格还会不会继续上涨 和田玉升值空间还很大 。和田玉很适合收藏不假,但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和田玉价格已稳步快速上升20多年,总该有见顶的一天吧?十二生肖玉挂坠-猴但几乎所有的玉石鉴赏家、玉雕大师和玉石商人都认为,和田玉的升值空间还很大,而且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建议投资者收藏顶级好料。马学武告诉记者,“新疆和田玉特别是顶级籽料,现在越来越少,玉龙...

    605 和田玉 和田玉价格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市场
  • 新玉的质量如何辨别?(玉石资料)
    新玉的质量如何辨别?(玉石资料)

    现代玉器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收藏、佩带和鉴赏。玉器形式多样,然而玉器鉴别知识的学习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古就有君子必佩玉之风。那么,新玉的质量如何辨别?收藏爱好者应学会鉴别玉的质地,例如:温润缜密、光泽如脂肪,半透明而显得敦厚拙朴的玉件,为上品。若粗糙干涩无光泽,毫不透明,又有瑕玷,为下品。新玉的质量鉴别方法:一是看颜色。颜色是评估玉品质最重要的因素。颜色达到匀...

    867 新玉 玉器 质量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鉴定
  • 南红玛瑙价格为何越来越高?(玉石百科)
    南红玛瑙价格为何越来越高?(玉石百科)

    南红玛瑙最近几年的价格完成了几番的上升,从论堆卖到论克卖?为什么南红玛瑙价格上升如此之凶猛。南红玛瑙价格为何越来越高?受政府影响?还是大众所需导致?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南红玛瑙挂件南红玛瑙属于不可再生的一种资源,如今开采难度也在增加,开采成本也很高。现在想要得到南红,最少要挖到地下20米了,人工采集完全不可能,越来越多依靠大量高端机器。再加上,政府对其的行政干...

    1557 南红玛瑙价格 南红玛瑙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市场
  • 和田玉具有自然、人文双重品格(玉石学堂)
    和田玉具有自然、人文双重品格(玉石学堂)

    《礼记》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古人赋予和田玉“五德”、“十一德”之品格,把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把它作为反映美德的镜子,其坚硬象征品格,圆润象征纯洁,瑕疵象征忠诚,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玉已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标准...

    633 和田玉 文化 玉器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新疆和田玉交易市场!一玉石摊子值千百万?网友:像逛“菜市场”(玉石行情)
    新疆和田玉交易市场!一玉石摊子值千百万?网友:像逛“菜市场”(玉石行情)

    谁能想过新疆和田玉石竟然可以论堆卖?在新疆的和田,随处可见露天的玉石地摊,这里的玉石售价上千万,但买卖市场却看似是一个杂乱不堪的菜市场,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从古至今,和田玉似乎都是一种名贵的玉石材料。在影视剧《甄嬛传》之中,每逢有皇子公主庆生,不少嫔妃就会将细腻精致的和田玉饰品当做礼物送给皇子公主的生母,以表自己的诚意和祝福。 不知从何时开始,新疆的和田玉...

    1871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明清玉器形态及文化内涵!(古玉知识)
    明清玉器形态及文化内涵!(古玉知识)

    我国玉文化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形成了深厚的传统。至明清时,中国玉器艺术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当时的经济文化背景为玉器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玉器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青睐,贵族和平民,都把他们的审美意念和文化情趣融入到玉器之中。玉器工艺通过大量借鉴绘画的形式和雕刻的手法,出现种种创新。玉器的外在形式可谓干姿百态,仿古器蓬勃发展,新见的形式亦层出不穷。至清...

    666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