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国画欣赏 | 张仃焦墨山水《雪山泉有声》晚年逸品佳作

时间 : 08-13 投稿人 : 憨头 点击 :

摘要:张仃(1917~2010)先生的创作包罗万象,跨越漫画、装饰艺术、壁画、民间艺术、书法等诸多领域。晚年多以焦墨山水为主,强调笔墨世界的本色美、质朴美。画面空静而有气势,苍润而饱满,质朴而雄浑,在现代画坛独树一帜。下面从本人藏品中精选呈献张仃1993年作晚年佳作《雪山泉有声》。8尺。老装老裱。简单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

张仃焦墨山水《雪山泉有声》,晚年逸品佳作 | 国画欣赏

△《雪山泉有声》 8尺

【题识】雪山泉有声。癸酉年春月,它山张仃于京华。【题识】它洞、张仃、山水怀抱

张仃焦墨山水《雪山泉有声》,晚年逸品佳作 | 国画欣赏

△《雪山泉有声》局部-1

张仃焦墨山水《雪山泉有声》,晚年逸品佳作 | 国画欣赏

△《雪山泉有声》局部-2

张仃焦墨山水《雪山泉有声》,晚年逸品佳作 | 国画欣赏

△《雪山泉有声》局部-3

张仃焦墨山水《雪山泉有声》,晚年逸品佳作 | 国画欣赏

△《雪山泉有声》局部-4

张仃焦墨山水《雪山泉有声》,晚年逸品佳作 | 国画欣赏

△《雪山泉有声》局部-5

焦墨山水是传统山水的一个类别,最能还原苍劲、宏阔、有力、具有金属感的画面。单纯以干墨作画,类似传统山水的素描,传统山水的创作多以临摹古人为主,而张老则在写生中创造张派山水,解放后他的焦墨山水成就最大。——评论家谢春彦

张仃,号它山,辽宁黑山人。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漫画家、壁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张仃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开拓者、艺术设计教育的奠基人,是中国教育界坚守民族文化自信,探索有中国特色艺术教育、艺术思想、艺术风格体系的杰出代表。曾任延安时期的陕甘宁美术家协会主席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张仃一生经历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活动与中国现代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中国现代艺术史、新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发展休戚相关,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和中国现代美术重大事件的演进紧密相关。

建国前后,张仃参加了一系列包装新中国的重大设计工作。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艺术设计、会徽设计、开国大典的美术设计、天安门城楼和广场大会会场设计、第一批开国大典纪念邮票的设计等关乎国家形象的重大设计任务,均出自张仃之手,这使得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开国首席艺术设计家。

张仃先生是位中国传统艺术的坚守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祖国的文化建设,虽然因为革命与建设的需要,他曾长期从事漫画以及美术设计等工作,但对于我们民族的传统艺术他始终都怀着深厚的情结: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轰动画界的「李可染、张仃、罗铭写生展」到70年代之后创作的一批焦墨山水画,再到晚年钟情于篆书艺术(雪山泉有声几个大字即是用篆书所写),可以说他对于传统书画艺术进行了毕生的实践。

曲高和寡的焦墨技法是中国画领域常见的一种技法。虽古已有之由于难度太大,并没有形成风格。直到明末清初程邃的出现才第一次将焦墨技法进行风格化,焦墨技法才得以成为山水画的一种新的形式——焦墨山水画,程邃也因此成为焦墨山水发展史上的第一位拓荒者。程邃之后,焦墨山水画在画坛沉寂两百多年后,近人张仃、黄宾虹,都曾以焦墨画闻名,尤其张仃的焦墨山水则是对传统山水画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正是以个人写生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变更了传统山水画中某些一成不变的程式,创立了新的戞戛独造的审美样式,从而推进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有评论家评价张仃的山水画创作,立意在焦墨,难点在焦墨,生路也在焦墨。焦墨无染,求生只能靠笔。为此,画家以极大的功力研习了传统书画的用笔,逐渐完成着由涂到书,由画到写的重心偏移,非书法用笔的黑白灰逐渐减少,甚至归于消失。从而越来越彻底地摆脱炭笔的写生意味,并预示了笔墨灵性化的更高境界。

此件《雪山泉有声》全画以焦墨山水立基,纯用水墨尽显胸中丘壑之美。近景多以重墨写出,以干淡皴擦出山石之明暗相背,留白作山间流动之岚气,使画面更加苍郁浑厚,层次分明。本幅作于1993年,这一年张仃先生76岁,人书俱老,笔墨功力已达纵横如意的炉火纯青之境,而生命力之旺盛又不让中年,笔力扛鼎。几乎每一根线条都如虬龙奔突,而每一个点厾又如急雨打滩。全画分黑布白非常富有韵律,虽然是焦墨,却有如铜管乐之响亮,催人奋起。群峦深处奔泻而来的泉水,仿佛给静静的山谷带来激荡的声音,静中有动,另外整幅的情绪基调,笔墨运动和黑白虚实对比,同题材与主题十分吻合,沉郁顿挫又激昂铿锵,堪称九十年代张仃焦墨山水画创作的代表力作。尤其本作值得一提的是虽以渴笔焦墨为主却营造出山气氤氲的艺术效果,十分难得,堪为张仃作品中的逸品!

张仃是中国艺术界德高望重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代革命文艺的先锋、杰出艺术教育大家,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标志性人物,是新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是一面永远闪耀着光辉的艺术创新旗帜。张仃无论在众多艺术领域创作探索,还是在艺术教育园地耕耘,都做出了让人瞩目的杰出成就。

张仃一生的艺术成就,可谓绚丽之极归于单纯。特别在今天,在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尤其是他开创的独步当今的焦墨山水画艺术,自程邃之后,可谓是独具特色,自成一家;秉承传统文脉、延续民族精神,以其独特的风格面貌在整个社会久违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显得光彩夺目,在世纪之交的文化史上留下传统艺术浓重的一笔!焦墨山水画终在黄宾虹、张仃等一批现当代画家们的不断努力下,日久弥新,虽久经历史的磨砺,却仍散发出新的活力,给予当代的艺术家们以无限的感叹和启迪。

相关文章

  • 国画欣赏 | 蒋兆和《在毛主席身边前进》馆级红色经典
    国画欣赏 | 蒋兆和《在毛主席身边前进》馆级红色经典

    蒋兆和(1904~1986)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作为一名水墨人物画的宗师级人物,早在2009年,蒋兆和的红色经典代表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当年的秋拍中拍出了1904万元的天价。同一作品,2005年却仅以286万元成交,短短4年,升值近7倍。现从本人藏品中精选呈献蒋兆和另一红色经典作品《在毛主席的身...

    519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国画作品
  • 国画鉴赏 | 徐悲鸿作品《松鹰图》众多名家题跋
    国画鉴赏 | 徐悲鸿作品《松鹰图》众多名家题跋

    在中国画中,自古以来鹰是画家钟爱的创作题材,因为鹰具有刚健强悍、翱翔搏击、神态威猛、器宇轩昂的风采和高远博大的精神境界。近代画鹰大家有徐悲鸿(1895~1953)、潘天寿及李苦禅等人。下面从庋藏多年徐氏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诚献徐悲鸿1946年作品《松鹰图》,以飨藏家。148×78cm。非专业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徐悲鸿作品《松鹰图》△徐悲鸿作品《松鹰图》...

    563 国画资料 国画讲解 国画作品
  • 国画图片 | 董寿平作品《墨竹图》
    国画图片 | 董寿平作品《墨竹图》

    核心提示:董寿平先生技法全面,修养深厚,不仅是书画艺术家,而且是当之无愧的哲学家、美学家,不愧为我国书画史上一座丰碑。 技法全面,松、竹、梅、山水皆精。他的作品造型准确生动,神韵活脱,其书法也堪称一绝,书与画融合,互相映衬。董氏作品在书画市场中的表现十分强劲,早已成为艺术品市场较为关注的画家。下面为中国美术资料网收藏的董寿平国画作品《墨竹图》。3尺。北京荣宝...

    641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 国画欣赏 | 李可染的牛,共8幅!名人字画网有点牛!
    国画欣赏 | 李可染的牛,共8幅!名人字画网有点牛!

    核心提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画家齐白石、黄宾虹的弟子。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第一任院长。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李可染画牛,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上世纪40年代的重庆时期、60年代的成熟时期以及80年代的晚年时期。晚年画牛,遒劲老辣,李可染先生进入了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个人艺术颠峰期,幅幅皆精品,达到了新的境界。...

    1709 国画知识 国画百科 国画赏析
  • 国画欣赏 | 何海霞代表作《看山还看祖国山》 ,充满爱国情怀
    国画欣赏 | 何海霞代表作《看山还看祖国山》 ,充满爱国情怀

    核心提示:何海霞(1908~1998)先生在山水画方面的造诣紧紧跟随其师张大千的脚步又有所突破,其山水画技能的全面性不容小视。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何海霞常常满怀激情地用画笔歌颂祖国壮丽河山和社会主义变化。其创作往往将青绿工笔与水墨笔意融为一体,立意新奇,笔力雄健,风格浑厚而不失秀丽。何海霞善作大尺幅画作,画艺精绝,人称“鬼手”。下面精选呈献何海霞代表作、丈二精品...

    1070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 国画赏析 | 李可染丈二《漓江》堪称旷世经典
    国画赏析 | 李可染丈二《漓江》堪称旷世经典

    一代宗师李可染山水画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第一是继承中国传统;第二是广泛融合西方写实技巧。自幼习画,后深受潘天寿、林风眠影响,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学画。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入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下面精选呈献李可染1963年作丈二巨幅《漓江》。老装老裱。140×360cm。手机拍照...

    1508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 国画欣赏 | 韩美林国画作品-带拍卖证书
    国画欣赏 | 韩美林国画作品-带拍卖证书

    核心提示: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员。韩美林是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的设计者之一,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者。2016年设计了央视春晚吉祥物“康康”。下面为中国美术资料网收藏的韩美林国画作品。带拍卖证书。68cm×68cm。手机简单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未装裱。国画作品图片欣赏▲ 韩美林作品《动物》▲ 韩...

    1546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 著名国画欣赏 | 赵之谦墨松图轴欣赏
    著名国画欣赏 | 赵之谦墨松图轴欣赏

    据画家自题,此图参用了篆、隶、草三体的书写技法来描绘松树,落笔圆浑滋厚,与作者的书法风格同一格调。树干、枝条、松针以草书笔法表现,秉承了文人画豪放洒脱的传统。画上行书落款笔力雄健遒劲,其金石韵味与松木的画法相映衬,意趣横生。此幅不愧为赵之谦以金石、书法入画的代表作。《墨松图》轴,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赵之谦绘,纸本,墨笔,纵176.5cm,横96.5c...

    486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传世国画欣赏
  • 国画图片 | 白石四子-齐良迟作品《天香》
    国画图片 | 白石四子-齐良迟作品《天香》

    核心提示:齐良迟,系齐白石第四子。艺术上,齐良迟先生是一位擅长诗、书、画、印的全才。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后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齐良迟曾任北京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北京湖社画会艺术顾问。 全国政协委员,湘潭齐白石纪念馆名誉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品鉴定研究室顾问。下面为美术资料网收藏的齐良迟国画作品《天香》。4...

    611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国画欣赏
  • 国画鉴赏 | 陈师曾作品《兰石栖禽图》壮年精品佳构
    国画鉴赏 | 陈师曾作品《兰石栖禽图》壮年精品佳构

    民国时期北京艺坛的领军人物陈师曾(1876 1923)是文人、学问家、美术活动家、美术教育家和艺术家。其诗书画印四绝俱工,是我国少见的画坛通才和一代艺术宗师。下面为本站藏品,陈师曾1919年作品《兰石栖禽图》,4.8尺。手工老裱带实木轴头。手机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国画作品图片欣赏题识:己未暮秋,衡恪。钤印:师曾陈师曾幼承家学,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湖...

    1538 国画知识 国画百科 国画赏析
  • 国画作品 | 齐白石《水族四条屏》集大成之作
    国画作品 | 齐白石《水族四条屏》集大成之作

    齐白石笔下的水墨虾蟹虫鱼,形神兼备又得笔墨之趣,开拓了中国意笔写实型水墨一路。齐白石笔下的水族画很是精妙有趣,有着“草野之狸,云天之鹅,水边雏鸡”奈何不得的自在和生动。齐白石所画的水族之趣,还有他所企盼的幸福生活与和谐:“虾盘坐上乡邻酒,欢乐人间五百年”,也是齐白石倾情于此的缘由所在。下面从本人藏品中悉心甄选呈献齐白石《水族四条屏》,以飨藏家。画心:136×...

    1568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 著名国画图片 | 陈洪绶工笔仕女画《斗草图》赏析
    著名国画图片 | 陈洪绶工笔仕女画《斗草图》赏析

    陈洪绶工笔仕女画《斗草图》描绘的是端阳时节,五名仕女围坐石下斗草为戏的情节。画中人物神态生动微妙,各具神韵。湖石上盘曲老松,质量厚实,与疏朗的人物布局构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打破构图的呆板。该作陈氏画风变形夸张,用笔谨劲连绵,如行云游丝,转折有力;设色艳而不俗。陈洪绶 斗草图 绢本设色 134.3x48cm《斗草图》,明代,陈洪绶1650年作品,绢本设色,立轴...

    1094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著名国画鉴赏
  • 传世国画作品 | 仇英《梧竹书堂图》欣赏
    传世国画作品 | 仇英《梧竹书堂图》欣赏

    《梧竹书堂图》轴,明,仇英作,纵148.8厘米,横57.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梧竹书堂图》是仇英的一副青绿山水人物画,图上方有王宠、文徵明、彭年和题跋。王宠题:“常侍风流邺下遗,英英文采曜长离。也知彩笔花生夕,应是神逰艺苑时。王宠。”文徴明题:“年来无梦入京华,才尽文通敢漫夸。但得池头频赋草,不须笔上更生花。徵明。”彭年和题:“吴中文艺属君家,锦绣辞章世共...

    706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著名国画鉴赏
  • 国画作品 | 傅抱石长卷《丽人行》铭心经典再现!
    国画作品 | 傅抱石长卷《丽人行》铭心经典再现!

    傅抱石(1904~1965)之《丽人行》是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中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的作品。早在1996年10月,某拍卖公司在北京昆仑饭店拍卖会上,傅抱石1944年作《丽人行》以人民币1078万元成交,当时一举打破现代中国画拍卖价的最高纪录,震惊艺术界。下面从庋藏多年傅氏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诚献傅抱石1945年作长卷作品《丽人行》,以飨藏家。65×560cm。非专业...

    1400 国画科普 国画作品 国画欣赏
  • 国画欣赏 | 谢稚柳《双骏图》中堂,首度面世
    国画欣赏 | 谢稚柳《双骏图》中堂,首度面世

    谢稚柳(1910~1997)先生的艺术追求,代表了近现代画坛一股重现宋元乃至晋唐绘画辉煌的思潮。建国后受新中国画运动影响,徜徉于宋元高华之外,谢氏亦创作了一批难得的写生纪游作品。1961年秋天,全国文联组织各地优秀的艺术家叶圣陶、老舍、梁思成、林风眠、曹禺、谢稚柳等赴内蒙古大草原体验生活,考察采风。谢稚柳自此开始创作内蒙古牧区草原骏马的绘画。下面从本人藏品中...

    581 国画常识 国画图片 国画欣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