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资料 |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时间 : 07-05 投稿人 : 秋秋 点击 :

董希文(1914—1973),他想画但没来得及画的,应该就是西藏。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喜玛拉雅颂 小稿 1973年 董希文

这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对着这幅未完成的西藏题材作品相望无语,便可看得出来:西藏之于他,有着太多的不甘,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苗女赶场 1942 72×100cm 麻布油彩 董希文

自从20世40年代,他在敦煌壁画中得到启示,确立了油画“民族化、中国化”的艺术理想以来。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哈萨克牧羊女 160×127 布面油画 1948 董希文

他一直就被政治所裹挟,除了如《苗女赶场》和《哈萨克牧羊女》等少数作品外,他始终都缺少一个继续深入实践自己艺术理想的机会。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牧笛 小稿 1973年 董希文

西藏原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只可惜,他刚开了头便已结束。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牧歌 董希文 油画

说起由董希文提出的“油画民族化”问题,阿毛想起了在网上读到的一个故事。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藏女 董希文油画作品

讲起这个故事的应该是一位画家。他说自己年轻时临摹伦勃朗,临得酣畅淋漓,心满神足。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班佑河畔牦牛群 油画 53x40cm 1955年作

但一位路过的老者劝他:“光临摹得像没用,重要的是画里要有中国人的情感与特色。”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毛尔盖姑娘 铅笔·淡彩·素描纸 35x26cm 1957年作

那位画家当时并不理解,甚至与老者起了冲突。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但多年以后他在一个拍卖会上看到一个“中国油画专场”,却突然发现这些作品全部千人一面。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他说在里面看到了西方印象派、看到了西方的新古典主义,看到了苏联的巡回展览画派,但就是没有看到中国。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而这些作品与它们源头的那些大师们相较,还是与他年轻时临摹伦勃朗一样,显得是那么的稚嫩,那样的黯然失色。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他说作为一个画家,他为此感到无比的羞愧。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油画作品

我不知道董希文最终确立“油画民族化”的艺术理想,是否与此有关,但我想他对这种羞愧感,肯定能够感同身受。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油画作品

因为这种羞愧感,也曾在他敬重的“老师”,也是他在敦煌工作时的领导,中国第一代油画常书鸿的身上发现过。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常书鸿像 油画

作为一个已在巴黎艺术界崭露头角的中国油画家,常书鸿在发现了敦煌壁画后,心中首先升腾起的便就是这种“羞愧感”。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蒙古包中 常书鸿

面对这份岌岌可危的民族瑰宝,常书鸿从羞愧转而忏悔,从忏悔变为责任,从责任转为心结,最后又从心结升华为情怀,并为此在大漠黄沙中痴守了一生。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 日喀则人民市场

不过这种感受在董希文这里不同,“油画民族化”这个命题之于他并非是一种弱势的坚守,而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由衷抒发。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开国大典(1979版) 230×405 布面油画 董希文原作 郑振铎等人复制

尤其当这股自豪感与新中国成立的豪迈感取得了共振,更是变得坚不可摧。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所谓的油画“民族化”,自然是要寻找到“中国美”。要在油画艺术中找一个“民族身份”。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若儿盖牦牛群 油画 13×18.5cm 1955年 作

对于董希文来说,这种美就蕴含在敦煌的壁画里、在中国的现实生活里、当然也在西藏风情中。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芦花小藏民 碳铅笔·淡彩·素描纸 28x36cm 1955年作

带有强烈政治性的历史画总会有诸多限制与局限,事实上除了《开国大典》,我们很少看到他能够随心所欲地实践与尝试。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喜马拉雅山第二高峰下油画 40cm×53cm 1961年

于是当西藏这片净土为他露出了一丝缝隙,他那无处不在、念兹在兹的艺术观便如野草遇春风般破土而出,并且开始顽强地生长。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芦花晚会上的藏女 彩色铅笔·白报纸 20x19cm 1955年作

严格意义上来说,董希文三次赴藏写生,其实都是体制内含有充分政治意义的行为。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世界高城帕里一景 油画 54x81cm 1962年作

但他却把它当成了一次充分实践“中国之美”的机会。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藏族姐弟 铅笔·淡彩·白报纸 55×20.5cm 1955年

1954年,当随着中央慰问团第一次进入西藏时,他其实并没有多少时间,甚至就连现场写生的机会都没有。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 春到西藏 布面油画 1954 中国美术馆藏

但返回内地后,他还是跟据康藏公路沿路的风景,创作了这幅著名的《春到西藏》。在画面的蓝天白云中,我们可以看到敦煌壁画中纯色明净的色彩。在斑斓粉点的杏花中,我们可以看得到中国画技法在油画中变奏。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春到西藏局部

在整个画面的氛围里,我们也看到了画家回归到理想路径后所带来温暖的心境。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1961年,董希文和藏民

如今再看这幅作品,或许大家会觉得没什么。但在当时的环境中,它却如一股春风,给许多人来了安慰。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世界高城帕里青稞丰收 油画 53x40cm 1962年作

这种感觉,就像王宝强之于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西藏写生作品 油画

有人因之种下了一生的西藏情结,也有人看到画后干脆跑到了西藏。这幅作品,实是西藏近代“净土文化意象”的滥觞。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女区长 油画 1962年作

待1955年他为了创作《红军不怕远征难》而重走长征路,随着八一制片厂再次进入藏区时。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藏女阿管 53×40cm 木板油彩 1955 年

他顺道写生创作的《藏女阿管》、《毛尔盖的黑水姑娘》、《毛儿盖盛会》等作品中,已是笔笔带锋,仿佛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勾勒、平刷的潇潇洒洒,情绪的奔放生动已经跃然纸上。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 毛尔盖黑水姑娘 1955 53×40cm 木板油彩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毛儿盖盛会 水彩 29x37cm 1955年作

若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环境,让他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我相信他将处理更精炼,更圆融。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丰收 油画 1962年作

直至为中国近代油画提供出一个全新的美学范例。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红军不怕远征难 40×73cm 麻布油彩本 1957 董希文

只是可惜,《红军不怕远征难》被定为了“革命悲观主义”的黑画,从此也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他生命尽头的政治磨难。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 山歌 53×40 布面油画 1962

当1961年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进藏写生时,我不知道他怀着的是一怎样的心境。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千年土地翻了身 1963 布面油画 董希文

但仅从作品上看,我发现的是一个更为大刀阔斧的董希文。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抗英老人达瓦顿珠 油画 81×60cm 1962年

虽然都只是一些时间仓促中一挥而就的写生作品。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 翻身农奴

但他的下笔已更为肯定,在油画民族化这条道路上,也已变得更加的成熟。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望果节 油画 54x84cm 1962年作

只是可惜,在这批作品之后,他便被迫中断了绘画实践。他在西藏发现的“中国之美”,刚刚开了个头,便已是结束。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 日喀则小景

我想西藏给予他的,并非是一种政治激情,也非一般的人道主义,更不是一种风情的猎奇。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藏女 董希文

而是一个寄托了他艺术追求、人生价值和审美想的梦想之地。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董希文 幸福的歌儿唱不完 油画 81×54cm

在西藏,也通过西藏,他感觉到了那种自然、人文、历史完全相混融的境界。

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 | 书画资料

△ 西藏拉卜楞寺一角 1963年作

这是一种既现实又超然的境界,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它最终被定格在有限的作品中,但这种理想却成为了西藏油画题材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的情感和思想主线。

以上内容《董希文:什么是他生命中永久的遗憾》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相关文章

  • 书画知识 | 艾轩油画作品到底值多少钱?
    书画知识 | 艾轩油画作品到底值多少钱?

    艾轩油画作品值多少钱?下面列举至今为止艾轩油画作品拍卖价格超过500万的作品来回答这一问题。1、1980年作 有志者 2438.00万尺寸:94.5×74.5cm拍卖时间:2018-06-192、2009年作 圣山 2072.00万尺寸:190×220cm拍卖时间:2010-12-013、2006年作 陌生人 1150.00万尺寸:130×110cm拍卖时间...

    132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颜文梁风景油画欣赏,犹如身临其境
    书画资料 | 颜文梁风景油画欣赏,犹如身临其境

    颜文梁(1893年7月2日-1988年5月1日),生于江苏苏州,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颜文梁是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齐名的四大美术教育家之一。颜文樑的创作多以风景绘画为主,画风写实,成功地结合了欧洲印象派丰富的色彩光影变化与中国传统绘画的优美意境,利用色阶层次细致入微地表现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展现清新质朴、细腻淳厚的颜氏绘画风格...

    77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齐白石人物画赏析
    书画学堂 | 齐白石人物画赏析

    齐白石的人物画之名远早于他的花鸟画、山水画之名。早年的齐白石除了为人画写真像之外,还擅画仕女,还因此在湘潭当地赢得了“齐美人”的称号。△《西施浣纱图》 齐白石 约1893年 90×33cm 纸本设色 首都博物馆藏△《麻姑进酿图》 齐白石 1894年 130×67.5cm 纸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抱琴仕女图》 齐白石 约1910—1916年 131×...

    135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书画常识 |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吴大羽(1903—1988),江苏宜兴宜城镇人,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22年留学法国,就读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专科学院。他一生的绘画艺术素养,高远博大,他早年创作许多巨幅油画作品,解放后所作巨幅油画等以及大量中小作品,都毁于“文革”期间,晚年所作的油画和部分草图,速写,素描及艺术心得、随笔、诗稿等得到保存。吴大羽《春在》吴大...

    419 吴大羽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齐白石亲自为学生陈大羽订润例做推介
    书画学堂 | 齐白石亲自为学生陈大羽订润例做推介

    “下笔之超雅,陈生过我。”1947年,画坛名宿齐白石看到学生陈大羽画艺大进后,在他的画上如是题字盛赞。能荣列齐白石门墙,是陈大羽一生之幸,决定了其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大放异彩。当然,他所结交的师友远不止如此,刘海粟、诸乐三、王个簃、黄宾虹、李可染、陈半丁、谢稚柳、唐云……都在他的人生历程中留下深刻的痕迹。陈大羽《枇杷》艺术踪迹1935年 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76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史国良画猪作品欣赏
    书画知识 | 史国良画猪作品欣赏

    史国良一生画过许多关于猪的作品,毕业设计就曾画过一幅《买猪图》,同时也一直钟情于画猪。史国良画猪作品欣赏:△史国良 饲猪图△史国良 牧猪图△1997年作 喂猪图△1997年作 赶猪图△1998年作 喂猪图△史国良 饲猪图△史国良 牧猪图△2002年作 牧猪图△2002年作 珠珠牧猪图△史国良 珠珠牧猪图△史国良 赶猪图△史国良 放猪图△史国良 饲猪图△史国良...

    833 史国良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田原书画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田原书画作品欣赏

    田原(1925~2014),原名潘有炜,笔名饭牛,江苏溧水人,生于上海。擅长漫画、中国画。曾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漫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协理事,东南大学、深圳大学教授,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以上内容《田原书画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92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刘文西作品《幸福渠》欣赏
    书画资料 | 刘文西作品《幸福渠》欣赏

    《幸福渠》,“文化大革命“期间展览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1974全国美展代表之作。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延安枣园居住期间,领导全党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此作一经面世,便广为流传,红极一时,成为美展的代表作品,累计发行数量无法估算。刘文西《幸福渠》227.5×208cm在画面上,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兴高采烈的与一大群农民看幸福渠开闸...

    1761 刘文西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黄少强简介及作品欣赏
    书画文摘 | 黄少强简介及作品欣赏

    黄少强(1901~1942),名宜仕,晚号止翁、止庐,以字行,广东南海人,广州市立美专国画教授兼国画系主任。曾师从刘海粟、高剑父、高奇峯学画,在广州创办民间画馆。初攻西洋画,自入高氏美学馆后,努力写生,用西洋画技术从事国画绘制,以“法古变今”为其写画教条。作品取材于民间疾苦,因之人物画较多,在岭南折衷派画中别树一帜。所选题材多农民、工匠、病弱妇女等,是30年...

    49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刘大为《昭君出塞》欣赏
    书画知识 | 刘大为《昭君出塞》欣赏

    刘大为,1945年10月生,山东诸城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 昭君出塞 设色纸本 北京东联盛世2014春拍成交价2070万元作为当代中国人物画杰出的代表画家之一,刘大为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主要分为两类题材,一类是塑造中华民族的伟人、英雄形象的历史画,一类是表现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生活的风俗画。△刘大为《昭...

    648 刘大为《昭君出塞》
  • 书画资料 | 沙耆油画作品欣赏
    书画资料 | 沙耆油画作品欣赏

    沙耆(1914-2005),原名引年,又名贤菖,字吉留,1914年出生于浙江省鄞县沙村。生前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1937年师从徐悲鸿先生学画,同年赴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深造。1940年,作品与毕加索等名画家在比利时阿特利亚蒙一起展出。1998年,中国美术学院研究部、台湾卡门国际艺术中心先后在上海、北京举办沙耆艺术观摩及研讨会。沙耆,是中国一位传奇式的画家。他...

    26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书画资料 | 为何古人都爱画高士图?

    崇尚“士”文化,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士”文化的成熟,在绘画尤其是人物画方面的突出体现,就是高士绘画的形成。所谓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之雅士。在读书求仕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高士题材历来也是中国画家所青睐的创作内...

    199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赖少其简介
    书画常识 | 赖少其简介

    赖少其(1915-2000),室名木石斋。广东普宁人。193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1934年在广州参加现代版画研究会,从事新兴木刻运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当选为理事;后到桂林任《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编辑兼发行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历任军政治部文艺科员、师文艺科长、华东野战军八纵队宣传部部长。赖少其照片1949年参加第一次...

    458 赖少其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齐白石等10位名家笔下的老鼠!
    书画讲解 | 齐白石等10位名家笔下的老鼠!

    老鼠,在很多人的眼中是种让人厌恶的动物,但是它们在画家的笔下,却是非常可爱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那些名家笔下的老鼠吧!钱选宋末元初的钱选是一位技法全面的画家,他的画大多笔势细腻,却又显得质朴和稚趣。他画的《黠鼠图》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件画鼠作品。画中的老鼠正在偷食瓜果,每个老鼠的形态不一,笔触细腻,老鼠的狡黠形象跃于纸上。题识:右黠鼠图,窃食可恕,...

    1788 张大千 徐悲鸿 范曾 黄永玉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书画科普 | 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董希文,1949年7月参加绘制第一幅天安门上的毛泽东油画像,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至1972年创作最著名的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1952年作《开国大典》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国家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毛泽东主席看了油画《开国大典》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董希文先生...

    167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