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讲解 | 魏启后书法欣赏

时间 : 07-27 投稿人 : 小杏 点击 :

魏启后(1920~2009),斋号晋元斋,山东济南人。曾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山东书协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山东分会理事、济南市政协常委、济南画院顾问、济南诗词协会副会长等职。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书学二王、初唐及北 宋诸家,真书多隶意,草书多章草法,行书近米元章。出版有《魏启后书法选》、《魏启后书画集》等,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首届 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创作奖一等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突出贡献奖、日本白扇书道会最高特别奖。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魏启后书法欣赏 | 书画讲解

以上内容《魏启后书法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相关文章

  • 书画学堂 | 徐悲鸿为什么对刘海粟有成见?
    书画学堂 | 徐悲鸿为什么对刘海粟有成见?

    1912年,17岁的年青的画家刘海粟在上海办立上海图画美术院,18岁的徐悲鸿报名该学校,呆了一个月没入刘海粟的正科班就离开了。就是这么一段短暂的交集为彼此恩怨埋下伏笔。▲ 徐悲鸿(左)与刘海粟1912年,年仅16岁的刘海粟和朋友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都是一群年轻人,可想而知,资金极为有限,条件极其简陋。怎么办?打广告!把钱集中凑巴凑巴...

    1002 刘海粟 徐悲鸿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陈半丁人物画作品欣赏
    书画讲解 | 陈半丁人物画作品欣赏

    陈半丁(1876-1970)即陈年,浙江山阴人。画家,擅长花卉、山水,兼及书法、篆刻。自幼学习诗文书画,后拜吴昌硕为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等。陈半丁人物画作品欣赏△陈半丁 人物 32×40cm△陈半丁 人物 99×30cm×4△陈半丁 人物 74×35.5cm△陈半丁 人物 41×96cm△陈半丁 仕女人物 67×30c...

    957 陈半丁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傅抱石等艺术大师们的怪癖
    书画百科 | 傅抱石等艺术大师们的怪癖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癖好,艺术大师们也不例外。傅抱石(1904~1965):向周总理索酒百年巨匠傅抱石,被誉为“当代吴道子”。女儿说他“一睁开眼就要喝酒。”家里的柜子总是放满各种酒,有绿豆烧,有五粮液,还有汾酒和茅台。父亲平时常喝的是高粱酒,有段时间也爱喝金奖白兰地,但他最爱的是“茅台”。中年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等毛病仍然大量喝...

    89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齐良已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齐良已作品欣赏

    齐良已(1923~1988),湖南湘潭人,齐白石第五子,字子泷,号迟迟,胡宝珠所生。曾先后就读于北平国立艺专、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起在家随父习画。曾与黎锦熙等人合编《齐白石作品选集》 。以上内容《齐良已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25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谢闲鸥简介及作品欣赏
    书画常识 | 谢闲鸥简介及作品欣赏

    谢闲鸥(1901-1979)名翔,字君翔,号闲鸥,月斋主人,别署海上闲鸥,浙江上虞人。钱慧安弟子。流寓上海数十年,从沈心海游,埋首丹青间。所作人物仕女可乱真钱慧安。建国后供职上海博物馆,鉴定古画。近代六十名家之一。工山水、花卉,尤擅仕女。△和气致祥岩壑之清,玉堂之尊,闺房之玩,篱落之雅,靡不各尽其致,而布景之掩映衬托,疏密自然,得上官周之神髓。尝绘螺丝壳里做...

    66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朱屺瞻国画作品欣赏
    书画知识 | 朱屺瞻国画作品欣赏

    朱屺瞻(1892~1996年),著名寿星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太仓浏河人,出生商贾大族。初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养菖蒲室、修竹吾庐。受塾师影响,从孩提时代就喜欢书画,曾留学日本学习油画,后主攻中国画,擅山水、花卉。△朱屺瞻照片创作继承传统,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民国时任教于上海美术...

    1359 朱屺瞻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郭沫若拍卖最贵书法作品有哪些?
    书画常识 | 郭沫若拍卖最贵书法作品有哪些?

    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 70余年。他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拥有了人格的浪漫与文化思想的深刻,转换成书法作品时,即有了“意”的挥洒与“韵”的天成。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至今为止,郭沫若拍卖过百万作品有近120幅,其中过500万的作品有12幅。下面列举其中最贵的几幅...

    176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杨仲子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科普 | 杨仲子书法作品欣赏

    杨仲子(1885-1962),原名荫浏,以字行,别号一粟道人。浙江嘉兴人。世居南京。早岁留学欧洲,寓法国、瑞士甚久,治化学工程及西洋文学。归国后,兼工词章、音乐、绘画,最后始治金石,以贞卜文字入印第一人。解放前,历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音乐院院长、国立礼乐院作乐部主任等职。工书法,后又致力于篆刻。△杨仲子 1947年作 篆书十四言联△杨仲子 篆书七言联△1...

    1104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傅抱石代表作《龙盘虎踞》今涨千倍
    书画科普 | 傅抱石代表作《龙盘虎踞》今涨千倍

    王健林不仅买画,也懂艺术,更懂行情。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小有名气。他曾开玩笑说,当初放弃部队和政府的铁饭碗,下海做生意,就是因为有钱才能搞收藏,买字画。王健林搞收藏,跟他做企业一样,雷厉风行,只要看准的,就大胆押上。他敢于下重金,曾经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现金都拿出来砸在一幅画上。1992年,著名国画家傅抱石的家人找到王健林,开价800万出售傅抱石的代...

    726 傅抱石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李慕白年画作品欣赏
    书画学堂 | 李慕白年画作品欣赏

    李慕白(1913~1991),浙江海宁人。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年画。师承杭稚英、陈秋草。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一等奖”、“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荣誉奖章”。代表作有《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采莲图》《武松打虎》。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以上内容《李慕白年画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1999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萧龙士作品欣赏
    书画科普 | 萧龙士作品欣赏

    萧龙士(1889~1990),字品一。名翰轩,安徽萧县(原属江苏)人。从师齐白石。生前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安徽书画院名誉院长。擅画竹、梅、菊、松、兰草、荷花、牡丹、雁来红等题材,融南吴北齐画风于一体,技艺精湛,画风儒雅酣畅,质朴淳厚。 以上内容《萧龙士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105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沈钧儒书法欣赏
    书画学堂 | 沈钧儒书法欣赏

    沈钧儒(1875~1963),字秉甫,号衡山、隐佛,晚号民主老人,浙江嘉兴人。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留学日本。参加辛亥革命,先后加入同盟会和南社。1942年任民盟中央常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主席等职。以上内容《沈钧儒书法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183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刘继瑛花鸟画欣赏
    书画科普 | 刘继瑛花鸟画欣赏

    刘继瑛(b.1921),生于北京,祖籍天津武清。国画家。师从溥心畬先生学习国画、文史、书法。受到叶浅予、文金扬等各位教授指导,从师王雪涛先生学习写意花鸟画,并从事美术工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山书画社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顾问、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东方书画研究会理事。刘继瑛不仅继承了溥心畲、王雪涛二位国画家的技法,而且博采众长,数十年来孜...

    43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刘勃舒画马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刘勃舒画马作品欣赏

    刘勃舒,1935年生,江西人。现为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擅画马兼及人物,曾多次在东南亚举办人展。作为徐悲鸿大师的关门弟子,重写生、讲格调、以书法用笔入画。画面格调高雅,富有韵律感和时代感。以上内容《刘勃舒画马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51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留白,审美的极致
    书画文摘 | 留白,审美的极致

    通俗地说,留白是一种构图方法,以无相表达意象。它还有一个更为雅致的名字,叫“余玉”。就字面意思来看,两个说法都简单明了的传达了这种构图方法的含义,只是侧重略有不同——“留白”倾向于动作过程,“余玉”则是结果的呈现。留白作为一种绘画方法,成长于唐代,成熟于宋代。纵观整个艺术史,最能代表留白之妙的作品,就是我们多次提到过的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寒江独钓图》 马...

    1024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