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千千万万的产品都是有使用寿命的,像是建筑物也是一样,包括混凝土建筑等,虽然现在多为砌砖和钢筋搭配结合方式的建筑,但也可能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当发现混凝土裂缝时,我们一定要对其进行修补,否则混凝土裂缝一旦扩展、蔓延开来,后果无法想象。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为大家做个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是怎样的?
1、首先应能保证裂缝处理后结构原有的承载能力、整体性以及防水、抗渗性能,当然考虑温度、收缩能力较长时间的影响也是有必要的,以免处理后再出现新的裂缝;再次应防止进一步的人为损伤结构和构件,尽量避免大动大补,并尽可能保持原结构的外观。
2、表面修补,通过密封裂缝表面以提高其防水性及耐久性。主要用于对结构承载力无影响的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以及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微细裂缝(一般宽度小于0.2mm)。修补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密封性、抗渗性和耐老化性,总的来说就是要与混凝土的变形要相适应,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大面积处理应注意防止空鼓、起皮。表面修补法主要有表面涂抹环氧树脂、聚氨酯、聚合物砂浆等,还有就是表面粘贴常采用玻璃丝布、碳纤维布、土工膜。修补处理前要将裂缝附近的灰尘浮渣清理掉,采用表层粘贴封闭时应对结构面进行打磨处理。
3、内部修复,采用压浆泵将粘合剂及密封剂浆液灌入裂缝深部,由于胶结料在裂缝内部凝结、硬化而起到补缝作用,从而达到恢复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及防水性的目的。灌浆材料一般要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且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和化学材料,可按裂缝的性质、宽度、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一般对宽度大于0.5mm的裂缝,可采用水泥灌浆;对宽度小于0.5mm的裂缝,宜采用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材料主要为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等。压力灌浆分为低压注入和高压注入两种方式,应根据修复的结构类型和裂缝种类选择适合的注入方式。低压注入适合宽度较细,深度较浅的建筑物裂缝;高压注入适合宽度较宽,深度很深的建筑物裂缝。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YJ-自动压力灌浆技术”,是一项包括材料、机具、施工的综合技术,利用低压原理,依靠内部弹簧压力和毛细管作用将树脂注入微细裂缝。
4、加固补强,结构加固补强是为了防止裂缝再出现和扩展,保证结构安全。结构补强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加大截面法、外包角钢法、粘钢法、粘贴碳纤维法以及预应力加固法等。加固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检测分析结果、结构功能降低及加固原因,结合结构特点、当地具体条件、新的功能要求等因素综合分析后确定。与修补处理不同,由于加固处理目的在于恢复因裂缝降低的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涉及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改变,因此必须在确认安全的基础上计算承载力,提出合理的详细的方案。
虽然只分了四个步骤,但是内容比较多,我们慢慢看慢慢消化一定能拿下这个新的知识点的,希望小编总结的这些内容都能帮助到大家,混凝土裂缝修复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大家千万别忽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