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房产的朋友都知道,一般我们房子都是有不动产权证的。但是很多买房的朋友只知道要有不动产权证,却忽略了土地证的重要性。甚至有的朋友认为,房屋的不动产权证不就是土地证吗?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好好解释一下不动产权证与土地证,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不动产权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简称不动产证。在颁布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中显示,我国将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目的是整合部门职责、减少多头管理,方便企业和群众。该《条例》表明,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森林林木所有权、海域使用权等等都应依照《条例》进行不动产权利的统一登记。因此,房产证、土地证的“双证合一”也就是其中的变化之一。
什么是土地证?
土地证是由地方人民政府颁发的,证明持证人对一定面积的土地享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书面文件,是持证人享有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法律凭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截止2009年1月,我国颁发的土地证书主要有三种:
1、集体土地所有权证
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所有权。
2、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县级人民政府对集体所有的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3、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
2003年,中国开始颁发林权证,其四项权益里,也包含了部分土地权益。
房屋的不动产权证是土地证吗?
当然不是,两者的区别如下:
1、不动产证
它除了表明权利人、共有情况、坐落位置等原来房产证上有的内容外,还增加了镭射区、不动产单元号、使用期限等内容。且不动产单元号,具有唯一代码,相当于证书记录的不动产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身份证号”,因此通过不动产单元号就可以锁定该不动产的信息。
2、土地证
我国的土地只有国家和集体所有两种属性,而土地证上记载了土地的归属及土地的用途。土地只是不动产的一种形式,还有其他形式的不动产也应当做不动产登记,例如各类建筑物和房屋等也属于不动产,但他不属土地登记的范围。
没有土地证的房子有哪些风险?
1、产权风险
(1)虽然有不动产权证,但土地使用权仍是属于房地产开发商的,这就代表着不能排除开发商以该土地使用权“大证”向银行抵押贷款的风险。
(2)如果不办理土地证,那么别的单位就可能会非法把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他人,从而使购房者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3)土地使用证和不动产权证不齐,将会影响房屋的上市交易。
2、权益风险
(1)房屋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只有进行发证登记并且两者权利主体一致,房屋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2)土地证是土地权利人依法拥有土地使用权利的法律凭证,因此一套住房应当拥有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
没有土地证就意味着房主不具备对该土地的使用权,那么在该土地被人侵占的时候,将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没有土地证的房子会面临着产权风险、权益风险和无法过户的风险。总之,只有两证齐全,购房者才算获得了完整的权利。
综上所述,关于房屋的不动产权证是土地证吗,没有土地证的房子有哪些风险的全部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对想要了解相关内容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