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砖块,大家应该都不会生分吧,它是我们建筑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材料,而农村自建房当中常用的都是红砖,但是随着农村的发展,大家开始使用青砖来建房,同时在装修之时还可以用它来进行重新构造房屋的空间。那么什么是青砖呢?青砖和红砖的区别有哪些?带着疑问一起和小编来寻找答案吧。
一、什么是青砖呢?
1、青砖都是粘土进行烧制而成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经过长时间风化的一个产物,具有特别强的一些粘性从而得名的。将粘土用水进行调和后制成的砖坯,然后放在砖窑当中进行煅烧(1000℃,并且一定要持续8-15小时)便制成砖。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Fe3O4)则呈青色,即青砖。
2、青砖就是和红砖类似,颜色是青黑灰的粘土砖,多用在仿古建筑,长城,园林,酒吧或者是茶楼和别墅等,一般有庭院砖和城墙砖以及青砖贴片等,颜色亲切,使用后效果极佳。青砖比红砖多一道变蓝的工序,就是饮水,青砖在抗腐蚀抗风化抗压强度吸水性等各方面都比红砖优秀,当然青砖的价格也相对来说要高一些。
二、青砖和红砖的区别有哪些?
1、这两种砖头烧制所用到的制造原料其实就不一样,烧制红砖主要会用到页岩、煤矸石,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带有粘性的粘土了,不然如果没有粘土烧制出来的砖头就很难固定形状了,备齐原料之后,就会将这些矿石粉碎成矿石粉末,然后通过人工压制成砖头的样子,当然,现在这个步骤很多都已经是用机械来代替了,最后等到已经具有砖头形态的矿石粉块干燥后就可以拿去砖窑里面,用900摄氏度左右就可以烧制出来。
而青砖主要的原料是粘土,加入水以后,通过揉捏成型,这个过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在家里捏橡皮泥?其实原理是一样的,因为青砖使用的原料几乎都是粘土,没有其他矿石的掺杂,然后捏造成型的粘土块就可以放入1000摄氏度左右的砖窑中烧制,然后最后还没有完成,在烧制完成时,就需要用冷水进行冷却,为什么要用冷水来冷却而不像红砖那样自然冷却呢?其实是为了让青砖中的铁元素达不到完全氧化的程度,同时可以让青砖变得有更强的耐水性。
2、两种不同颜色的砖头的加工过程也不一样,红色的砖头是用900摄氏度的温度烧制,完成后等到砖窑和砖头自然冷却再拿出来,因此在砖窑里面就形成了一个非常通风的环境,氧气含量也是很高的,这样就导致砖头中的铁元素充分氧化,而造成了砖头的颜色变成了红色。
而青砖是在10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来进行烧制成的,在烧制完了之后可以直接用冷水来浇从而达到冷却的最佳效果,由于砖头的高温,冷水接触到的一瞬间会迅速蒸发,从而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一般都会直接把砖窑里面的一些氧气给挤出去,这样一来砖窑中的氧气含量就会比较少,砖头中的铁元素得不到充分的氧化,导致砖头颜色变成了青色。
上面这些知识就是小编介绍的关于什么是青砖以及青砖和红砖的区别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从上面的讲解我们可以了解到青砖的强度以及耐久度都是非常强的,能更好的保障建筑的质量问题,所以才在建筑当中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