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行书帖清拓本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山民,渔阳(今津蓟州区)人,官太常博士。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草。鲜于枢与赵孟頫书法当时并称“二妙”。 该文章所属专题:鲜于枢书法; 该文章所属专题:鲜于枢书法...
中国字帖著名品牌:田英章书法专业教程《楷书要论-笔法》修订版,湖南美术出版社,高清扫描田英章楷书字帖图片122张。 该文章所属专题:田英章书法标签:楷书要论 书法专业教程 ; 该文章所属专题:田英章书法标签:楷书要论 书法专业教程...
敦煌遗书《诸星母陀罗尼经卷一》水墨纸本,沙門法成于甘州修多寺譯,规格:25.5X156厘米,大英图书馆收藏。标签:陀罗尼 敦煌遗书 ;标签:陀罗尼 敦煌遗书 ;标签:陀罗尼 敦煌遗书...
蔡襄致茂才陈弟尺牍,来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论蔡襄的草书曰:“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释文:襄前曾手启。寓程仆还。当得通左右也。贤弟来都。备闻君侯动靖。山居经年。寂寥曷以为怀。仆近至京。适有人事。今亦少空。踈懒之人。遇此殊非所乐耳。专奉答为谢。十月廿六日不宣。襄再拜。茂才陈弟足下。谨空。该文章所属专题:蔡襄书法...
蔡襄法帖欣赏:御赐澄清堂第四册,继善堂珍藏,蔡忠惠公书法图片32张。该文章所属专题:蔡襄书法标签:蔡襄 澄清堂 蔡忠惠公 ;该文章所属专题:蔡襄书法标签:蔡襄 澄清堂 蔡忠惠公 ;该文章所属专题:蔡襄书法标签:蔡襄 澄清...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十册苏轼法帖,乾隆15年(1750)刻石,原石现在北京北海公园。本册收录苏轼等书法帖图40张。该文章所属专题:苏轼书法标签:苏轼法帖 法帖 三希堂 ;该文章所属专题:苏轼书法标签:苏轼法帖 法帖 三希堂...
伯希和敦煌手稿《诸星母陀罗尼经》卷轴,水墨纸本。规格:26×163,5厘米,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编号:P.3548《诸星母陀罗尼经》是一部由唐代敦煌藏僧法成在甘州修多寺翻译,是从藏文翻译为汉文的密教陀罗尼类经典,该类经典是以陀罗尼及其功德为中心内容,主要讲述宿曜陀罗尼及其功德,反映了早期密教的宿曜崇拜现象。该经在历史上很流行,唐朝和吐蕃都曾翻译流通,宋代再度传译。标签:敦煌手稿 诸星母陀罗尼经...
光明皇后题记《般若波罗蜜放光经》手卷,水墨纸本,高26.5厘米,日本天平十二年(740年)书写,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般若波罗蜜放光经》,又作《放光般若经》、《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摩诃般若经》、《摩诃般若放光经》、《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经》等,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记述般若波罗蜜法及其功德,劝导众生修学,自放光品以下至嘱累品,计九十品,经名盖依初品而立。《放光般若经》的思想主要体...
欧楷字帖欣赏《欧阳询大楷水写帖》,上海教育出版社,放大书法字帖图片22张。该文章所属专题:欧阳询书法标签:欧阳询大楷 ;该文章所属专题:欧阳询书法标签:欧阳询大楷 ;该文章所属专题:欧阳询书法标签:欧阳询大楷...
北周正书石刻《檀泉寺造像碑》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 檀泉寺造像記. 正書原刻. 北周保定2年562]9月26日, 經摺裝, 剪裱, 墨紙尺寸: 29.5 x 13.5 cm. 民國拓本. 清光绪元年(1875)山西聞喜出土. ;...
唐代楷书石刻欣赏《阿史那忠碑》1-2合辑,全称《唐故右骁卫大将军薛国贞公阿史那府君之碑》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阿史那忠碑,正書原刻,額篆書,昭陵, 唐上元2年(675)10月15日。經摺裝,墨紙尺寸:25.7 x 15.2厘米,民國拓本。阿史那·忠(?―675年),字义节,汉名史忠,突厥族,唐朝著名将领,史氏鼻祖之一。唐太宗李世民赐其名为"忠",是东突厥小可汗阿史那·苏尼失,《旧唐...
北魏轻车将军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铭并盖.孝昌元年(520年)11月,志文正书22行,行22字。志盖篆书镌“长孙氏墓志”2行共五字。石高47厘米.宽47厘米,志盖同。标签:夫人 墓志铭...
米字格版字帖欣赏《集颜真卿楷书古诗文》,颜体书法字帖图片66张。颜真卿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该文章所属专题:颜真卿书法标签:字帖 颜体书法字帖 ;该文章所属专题:颜真卿书法标签:字...
敦煌遗书:太上大道玉清經卷手稿,25.2×149.8厘米,法国藏编号 P2341;...
敦煌遗书《西夏文字写经卷》,28x214cm厘米,日本藏。;...
湖笔的十八种称谓
文房雅玩笔架的渊源
胡开文八宝奇珍墨
汪心农菊香膏墨
为何宣纸的制作是“永不泄密”?
【两汉】蔡邕《笔论》
毛笔种类介绍
【两晋】王羲之《书论》
【两汉】崔瑗《草书势》
如何使用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