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颜真卿楷书拓本《八关斋功德记》,全称《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自署立于大历七年(772年)五月八日。唐大中五年(851年)田悦补篆额,同年正月一日崔倬跋。368×83厘米。石幢八面刻,每面8行,行28字。石幢存河南商丘开元寺。 该文章所属专题:颜真卿书法标签:颜真卿楷书 ; 该文章所属专题:颜真卿书法...
清代王原祁草堂烟树轴,84.5x4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古人用笔。意在笔先。然妙处在藏锋不露。元之四家。化浑穆为萧洒。变刚劲为和柔。正藏锋之意也。子久尤得其要。可及可到处。正不可及不可到之处。个中三昧。在深参而自会之。康熙乙未(1715年)暮春。画于榖诒堂并题。王原祁。年七十有四。屋壁淋漓悬尺素,琅琊妙笔写烟树。草堂空对夕阳间,伊人宛在知何处。苍苍暮景遥空白,云山滃翠迷咫尺。檐前弗弗起飘风,独...
陈璚(1440-1506),字玉汝,号诚斋,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历官庶吉士、给事中、南京左副都御史。博学工诗,尝与杜琼、陈颀等合纂府志,有《成斋集》。陈璚书法题金润溪山真赏图,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长洲陈璚...
颜家龙,湖南省涟源市人,1928年1月生,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之后长期任湖南日报美术组长及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书法及国画教师。现为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南工业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名名誉主席,湖南省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师。标签:书法签名 书法家...
明代董其昌书法题跋欣赏《题王献之中秋帖》,甲辰六月观于西湖僧舍 董其昌题。该文章所属专题:董其昌书法标签:董其昌 王献之 书法题跋 ;该文章所属专题:董其昌书法标签:董其昌 王献之 书法题跋...
王守仁草书作品欣赏《象祠记》卷,纸本30.9×700cm,正德三年(1508)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标签:草书作品欣赏 象祠记 ;标签:草书作品欣赏 象祠记 ;标签:草书作品欣赏 象祠记...
董其昌行书栖真志卷,纸本,26.5x276.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華亭,江蘇松江(今上海)人。政事之餘雅好書畫,所作行草書從二王得法,參取唐李邕的體勢,韻致瀟灑動人。《栖真志》為明末夏樹芳所編,輯錄先秦至元代修道諸人事蹟,為清修隱者的言行留下些許痕跡。董氏錄寫其中數則,包括謝玄卿、張志和、許宣平、田游巖、許棲巖等人,草草寫來不計工拙,氣息清雅誠如董氏自...
王羲之草书《远近清和帖》,6行,48字。入刻《澄清堂帖》(小万柳堂本)。释文:远近清和,士人平安。荀侯定住下邳,复遣军取卞城。此间民事,愚智长叹,乃亦无所隐。如之何?!又顷水雨,以复为灾,卿彼何似?该文章所属专题:王羲之书法...
王铎草书欣赏拟汉张芝体书法册页,附释文图片八张。该文章所属专题:王铎书法标签:草书 草书欣赏 书法册页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铎书法标签:草书 草书欣赏 书法册页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铎书法标签:草书 草书欣赏 书法册页...
东汉草书简牍《永元器物簿》,东汉永元五年(93)六月至永元七年(95)六月,纵25.0厘米;横91.0厘米。1930年发现于汉张掖郡肩水都尉府治下广地候官遗址,计77枚木简编绳系为一册,是迄今发现的汉代简犊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册兵物账簿。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容是东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5)广地候官下属候长所呈送的报表。书写者为下层军吏,其意不在于书之工拙,线条粗细、墨色变化明...
米芾与太易贤友书《英论帖》宋拓本,崇宁二年(1103年)米元章五十三岁书。释文:芾启。昨日少款英论,但深钦乡(相)。辱教,审晨作冲裕。有暇过顾,幸甚幸甚!芾再拜。太易贤友。米芾行书《英论帖》,来源:绍兴米帖(残册),国家图书馆藏。 该文章所属专题:米芾书法;米芾行书《英论帖》宋拓本,来源:英光堂帖,故宫博物院...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四十七)册临蔡襄金笺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澍(1666-1739),字若林,江苏金坛人,官至吏部员外郎。工书,善刻印,尤以书名。告归后益躭书,名播海内。 (临金笺帖)梅三。马五。蔡大。皇佑壬辰中春。寒食前一日。会饮於普照院。仲涂和墨。圣俞按纸。君谟挥翰。过南都试呈杜公。欧阳九评之。当处在何等。马五诺我。精婢润笔。皆是奇事。...
明唐寅随笔册(一),十五开二十八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伯虎先生随笔 该文章所属专题:唐寅书法; 该文章所属专题:唐寅书法; 该文章所属专题:唐寅书法...
行书作品欣赏《中国楹联书法经典行书百联》,附书法家简介和释文行书楹联作品图片100幅。;;;;;;;...
赵孟頫65岁书法题跋怀素《论书帖》,延祐五年(1318年)书。辽宁省博物馆藏。该文章所属专题:赵孟頫书法;释文: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后人作草,皆随俗缴绕,不合古法,不识者以为奇,不满识者一笑。此卷是素师肺腑中流出,寻常所见,皆不能及之也。延祐五年十月廿三日为彦清书,翰林学士...
乾隆款海水龙纹砚式墨
为何宣纸的制作是“永不泄密”?
毛笔的三义四德你造吗?
宣纸—中国书画的奥秘
书画尺寸对照与换算
【隋唐五代】欧阳询《用笔论》
从石墨、松烟墨到“制墨四大家”
【两汉】蔡邕《笔论》
【书画小课堂】一分钟学会中国画分类
唐朝以后古人用的是什么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