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徵明(款)行书《草堂诗序》,来源:周翰南屏烟雨图卷后题跋,故宫博物院藏。;临卢鸿草堂八景以跋之 长洲文徵明...
陈绎曾小楷墨迹赏析《静春先生诗集后序》纸本,31.2X49.5厘米,至治元年(1321年)三月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静春堂为袁易所居斋堂的名称。《静春堂诗集》是袁易次子袁仲长裒辑其父遗稿编成,并请父亲的好友题序。陈绎曾所书《静春先生诗集后序》,是元人书《静春堂诗集》序卷中的一段。陈绎曾善于书法,真草篆隶俱通习之,各得其法。”但陈绎曾的墨迹传世很少,此为其代表之作。陈绎曾的小楷取法魏晋,作品结体...
喻贵森,字柏岩,号玉声,祖籍江西南昌人,1948年2月出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法》刊授导师,世界科教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艺委会顾问。标签:喻贵森 书法题签作品 书法家...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别署中国之新民,广东新会人,光绪已丑年(1889)举人。他的书法艺术,初崇唐楷,后攻魏碑及汉代隶书,其取法北碑的书法理念深受康有为影响。梁启超的书法,属于学者类型,但又与一些以行草见长的学者型书家不太一样。他在文、史、哲方面的成就太高,再加上他作为政治家的声名显赫掩盖了书法家的声望。梁启超在北碑上有相当高的造诣,在隶书创作方面也有极高的...
4月19日,香港苏富比春拍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清初四僧”之一弘仁的《书画合璧册》,以1.28亿港元成交。渐江和上书画合璧,设色纸本,十九开册,各18.7 x 13公分。; 金...
清代叶芳绘画《九日行庵文宴图》绢本设色,纵31.7厘米;横201厘米,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叶芳林,生卒年不详,字震初。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山人。工写照。此画描绘了马氏兄弟在行庵会友雅集的情景。行庵在扬州天宁寺西隅,由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出资购买。画中马氏兄弟及其他众人肖像神态各具,很生动传神,由方士庶补景。陈邦彦书法题字:九日行庵文宴图;...
鄧爾雅楷書心經,畫心:103.9×27.7釐米,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元代冯子振行书居庸赋卷,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淮南刘安著天下之塞九,其一居庸居其间。向吾之...
东魏楷书《张略墓志》全称《魏故镇远将军光州即默县护长广太守清河张君墓志》,志高四十厘米,宽四十厘米。有界格,志文凡二十三行,满行二十三字,共计四百二十一字,近年出土。此志刻于东魏兴和三年(541),字口清晰完整,仅两三字略有损泐。笔画整体呈现出化欹侧为平正的特点,东魏、北齐时期墓志书法大体都呈现出这一特征,即楷书由北魏横画紧接向隋唐典雅整饬风格转变的过渡阶段。...
曹容(1895-1993),原籍福建漳州,生於臺北市大稻埕,字秋圃,號老嫌,齋號澹廬。一生致力於書法的教學,倡導書道禪理念,是臺灣本土書壇的重要書家。其書各體皆精,以迴腕執筆法書寫,晚年用筆益加厚重樸拙,天真爛漫。曹容恭祝蔣經國總統謝東閔副總統就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幅隸書賀辭「典刑領袖,睿智英明;中興在望,薄海歡騰」,用筆粗澀鈍拙,是其晚年風格。 曹容書文天祥雲端詩軸,119.5×33.9c...
元代著名书法家张雨63岁行书诗册粉花笺,尺寸:纵23.7厘米;横15.3厘米,至正乙酉(公元1345年),上海博物馆藏。标签:行书诗册欣赏 元代著名书法家 ;标签:行书诗册欣赏 元代著名书法家 ;标签:行书诗册欣赏 元代著名书法家...
清代查昇行书释迦如来成道记,手卷,洒金绢本。《释迦如来成道记》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名篇。此卷为查昇临董香光的小行书。; 题识:壬午孟夏月,海宁査昇临。...
明代周天球书法题跋仇英赤壁图卷高清大图文徵明门生周天球的结字间架“坚实”,气息高古,讲究古雅气韵与用笔的生辣交融,方、园、涩、润矛盾的交叉而浑融一体,构字稳实、凝重而蕴含静气、雅气、逸气。标签:周天球 书法题跋 ;标签:周天球 书法题跋...
明代董其昌书佛语卷,绫本,55x374.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南无多宝如来妙法莲华经院。南无本师释迦摩尼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一豪端现宝王刹。微尘里转大法轮。该文章所属专题:董其昌书法;作者印記:董其昌印、大宗伯印,收傳印記:華亭沈氏鑑賞圖書印。该文...
赵由晰书法墨迹赏析《家书帖页》,纸本28.3×61.8厘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赵由晰生卒不详,赵孟頫之女,工书。此帖行笔流畅,有家法。标签:赵由晰书法 ;标签:赵由晰书法...
写硬笔书法 临什么字帖好
初学者怎么样挑选毛笔
吴去尘龙九子墨
毛边纸真是因为姓毛
毛笔的三义四德你造吗?
【两晋】王羲之《用笔赋》
古墨的分类
毛笔的保养
从石墨、松烟墨到“制墨四大家”
图解古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