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石村:根本不存在抽象艺术

时间 : 12-05 投稿人 : 小石头 点击 :

在世界艺术史中,“抽象艺术”一词被发明和反复使用,但实际上“抽象艺术”根本不存在。

关于“抽象艺术”一词的发明者,有很多版本,有说是英国的爱德华·卢西——史密斯,有说是荷兰人凡·杜斯堡,有说是法国哲学家W·沃林格。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康定斯基被看作是最早的抽象主义画家,其他还有马列维奇、李西茨基、米罗、蒙德里安、塔特林,而布朗库西、戴维·史密斯、罗斯扎克、本·尼克松、赫普沃斯、查德威克……则被称为创作抽象雕塑的代表人物。

实际上,“抽象”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写实性表现、夸张性表现、装饰性表现都是艺术表现的方式。具象的、写意的都是艺术表现的手法。而唯有“抽象”,因为它是人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而非表达方式,更不是艺术表达方式,因此它不能创造出艺术。

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人的大脑具有两种思维能力和方式:一种是形象思维,一种是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充分运用人的感性和想象力,注入人的情感,创造出形象表达的东西——艺术;抽象思维是运用缜密的逻辑思维方式在个别的表征现象中,抽象出内在本质即规律性东西——科学(也包括科学的科学——哲学)。当然,人在面对客观事物时,其思维过程中不可能只运用一种思维方式而不运用另一种思维方式,实际上两种思维方式是经常交叉使用的,但由于其功能和要达到的目标不同,最终还是要以某种思维方式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说艺术创作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而科学研究则主要依靠抽象思维。说到这里,就有必要再一次界定一下艺术与科学的区别。科学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它更趋向于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需求。而艺术是以抒发人的情感,创造出审美的对象,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为目的。它们都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方式,但二者又截然不同,互相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

比如说人类所创造的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文学、诗歌……无一不是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而又通过人的感受、认识,加入情感、思想和审美追求以后以形象思维的方式而创造的艺术形象。至于这“艺术形象”生动与否、感人与否、艺术表达水平高低,都只是一个程度问题,但它确是创造者形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晶。而抽象思维能产生什么成果呢?那就是透过表面现象对事物本质的分析、判断和界定,并以定义和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比如数理逻辑概念,比如A事物、B事物、张三、李四、王五……或者对事物的数量进行精确表达,如1+1=2……或者探求事物构成的原理和发展的规律,如自然界一天、一年将会出现的规律性变化,或某些科学原理、公式等等。总之,凡是对事物原理与规律的分析和探究,都是通过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来完成的,它所得出的结论、定义和概念,包括对其表述所发明的符号,都不带有思想情感和审美特征,因此也就自然不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形象,它只能是科学而不是艺术。

有的人说,“抽象艺术”在人类早期就已产生,比如人类所创造的建筑就是抽象艺术;有人说抽象艺术发生在西方,它与西方人的哲学观念和思维表达方式紧密相关,即中国从来没有抽象艺术,需要向西方学习;也有人说,中国早已产生抽象艺术,举出的最早例证是6000年前半坡彩陶上的“人面鱼纹”图案和中国的书法。当然还有人举例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的……实际上,以上观点和举证都是站不住脚的。建筑是不是“抽象艺术”?当然不是。首先,人类最早为栖身而挖的洞穴只是为了实用,包括后来出现了地面茅屋,虽有一定样式,但也纯粹是为了生存和实用功能,并不是审美需要,它不可能是艺术,更不可能是“抽象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自己的居住房屋建造中融入了审美追求,创造出具有美感造型的建筑样式,便出现了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在建筑形式上的反映。它们将组合、造型、比例、色彩、装饰等语言构成了建筑艺术的“形象”。因此说建筑艺术也是具有审美价值的造型艺术,而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说音乐是抽象艺术,其理由和根据是音乐用旋律和节奏表现,没有形象的特定性和具体性,因此就认为音乐是“抽象艺术”。实际上音乐同样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如旋律、节奏、音质等表达思想内容、情感和创造艺术形象,不论这种形象具体与否,它都能在我们的感觉中有所感受和体会。它尽管不具象,很含糊和朦胧,但它依然属于艺术形象表现——音乐形象。

中国的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鱼纹造型,既然已称之为“人面鱼纹”,可见形象已清晰可辨,更不应归之于什么“抽象”。霍去病墓石刻只是运用了写意的手法或简约的手法,并不是抽象的表达,也不是“抽象”雕塑。至于中国的书法,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开始,就已是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无非是形象的简化而已,形象的简化是不能称作抽象的。当然不是说没有抽象的文字,比如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符号,再比如西方文字中A、B、C、D这些应用性符号……包括中国文字发展到后来纯粹成为实用性表述符号,就不属于艺术了。假如将这类文字符号重新进行审美性设计和创造,增强了其审美性,也自然有其造型和形象,就应该属于艺术。比如中国的书法是以文字书写为表现形式,但由于对文字内容理解的不同,以及每个书写者的书法功力、修养的差异,在书法中所追求的章法布局、快慢节奏、疏密安排、刚柔枯润、点线趣味就形成了个性化的表达,而不是统一的标准化模式,这就将中国的文字书写变成了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实际上也是“艺术形象”的创造,不是“抽象艺术”。至于在近现代艺术史上被冠之以“抽象艺术”的作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实际上都只不过是一些变形、夸张、解构重组的形象表达,与“抽象”不是一回事。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艺术的“形象”,不能因为作品中运用了非写实性的表现方式,所表现出的形象不是具象性写实,就称之为“抽象”,把运用了大胆夸张、变形、装饰、分割重组的手法而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就认为是“抽象艺术”,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具体看一看所谓抽象绘画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光之间,第559号》《构图九,第626号》难道不是“形象”的吗?布朗库西的《吻》《波嘉尼小姐》《无尽柱》等作品不是“形象”的吗?如果把夸张、装饰、变形就称为“抽象”或者认为非具象就是抽象,那便是对抽象的误解。实际上,有不少人在自己的文章中都强调:抽象不仅仅是形式,抽象是一种思维。我们不能把艺术的形象表达局限在是否写实,是否具体逼真,若如此,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艺术作品都成了“抽象艺术”了。

中国首届抽象雕塑高级研习班的教授、美国北卡罗纳大学的BillyLee先生关于“抽象雕塑”的一段论述说:“抽象是一种现代观念,它是非描述性的,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出本质的特征,而与此同时又在质疑何为本质。”这其实恰恰适用于科学研究的本质和特点。他还讲述道:“雕塑有其固有的艺术语言,诸如空间、形式、重力、结构、张力、比例、外观、肌理、光感和内在力。我们学习并运用雕塑这一语言去表达和交流我们对世界的想法和观点。其实,当谈及‘具象’或者‘抽象’的时候,我认为它们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它们都是在表达观念、想法,也因此二者都是抽象的艺术。”这里所谈的雕塑艺术语言在“表达和交流我们对世界的想法和观点”这一点上,我认为与“抽象雕塑”一词出现之前的雕塑语言表达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Lee也坦言二者“没有区别”。我认为Lee的看法是客观和准确的。

既然艺术是人们通过形象思维,以生动的、有意义的形式表达作者的认识和情感,以审美的形式——这形式其实就是作用于视觉、听觉、知觉的艺术形象来传达思想和情感,那么,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形象的创造和表现。“抽象”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它得出的只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并给以概念和定义,它其实并不需要给人们提供审美的对象,所以,“抽象”不会产生艺术,也就根本不存在“抽象艺术”。

相关文章

  • 美人图与海上痴人书家乐心龙[图文]
    美人图与海上痴人书家乐心龙[图文]

    萧海春作品《易安居士图》李荣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数年前,在沪上某小拍卖会预展上,友人拉我,暗指一幅人物画:好东西,估计没人识货。我细瞧是六尺整张人物画,精裱立轴,画中女子端坐出头高椅,鬓发后系,面目开相美且饱满,双眸含烟迷蒙带愁,点唇似辩欲诉,手持诗卷,身旁置线装书稿,衣着宽袍,线条纯中锋,勾勒精准、遒健、干净,淡着色;画者落小篆款:海春作,盖“萧海春”白文缪篆印;...

    38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公共艺术,如何更贴近公众[图文]
    公共艺术,如何更贴近公众[图文]

    3月19日,广西南宁的首幅公共地面3D彩绘《荷塘月色》创作完成。尽管公共艺术在我国已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历史,但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起源于北京奥运会。奥运期间,无论是鸟巢、水立方、机场第三航站楼等建筑设计,还是奥林匹克公园内以“奔向未来”为主题的大型景观设计,或是北京奥运地铁支线体现出的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艺术设计理念,都让公众对公共艺术有了直观的感受。...

    166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崔如琢:75岁要超毕加索[图文]
    崔如琢:75岁要超毕加索[图文]

    崔如琢(右图)《大写神州》艺术展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因为参观人数众多,展览将延期至7月底。7月2日,崔如琢在位于东五环的家中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采访。作为现在作品市场价格已经过亿的艺术家,他说,今年68岁的他要在75岁时超过毕加索的市场价格。>>绘画另辟蹊径寄情指墨山水《大写神州》展览在国博占据了三个展厅,分为早年作品、中西交融和指墨情怀三个部分。指墨是近年来崔如...

    100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汪建伟:不确定性是最吸引人的[图文]
    汪建伟:不确定性是最吸引人的[图文]

    对我来说,首先是如何理解“跨界”?跨界的理由?它应该是在一种知识整合的背景下展开的,比如,我在1990年代的时候,开始怀疑使用某种单一的知识系统所产生的可能性?以及它的极限?我开始尝试去了解我所不熟悉的知识,以及其他被我们惯常排斥在艺术认知以外的世界。然后我发觉,如果艺术只是人类全部知识的其中之一,那为什么不可以反过来想:我们可不可以用人类全部的知识来做艺术,或者是来思考艺...

    183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荷赛摄影奖为何爱葬礼[图文]
    荷赛摄影奖为何爱葬礼[图文]

    “荷赛”为何爱葬礼?张浩孩子的尸体,拥挤的人群,局促的巷子,悲痛和哭泣,阳光和苍白。又是一张令人无法从悲伤的基调中走出的照片,正如多年来无法舒缓的巴以关系;又是一张拍摄葬礼获得“荷赛”年度大奖的照片,正如21世纪以来战争的新闻仍不时占据报纸的头版。2013年2月15日,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即WPP,因该项目总部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中国媒体...

    25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中国艺术家海外回来怎么说[图文]
    中国艺术家海外回来怎么说[图文]

    艺术作品永远是艺术家虚拟的他认可的那个世界,是完全自我的创新的境界。但如何更好地表现东方写实、写意与西方抽象艺术的关系,如何在当代新一代东方艺术与当代西方艺术中再次找到新的契合点,并在其民族性中更能体现出当代艺术的国际性,主动积极并大度地寻求当代世界艺术共同的自觉意识,在和而不同之中,让世界当代的艺术成为一种新的可能,当是从海外归来的中国艺术家应深入探讨的问题与方向。近些年来,我越发感受到新水墨...

    197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颜文樑:苏州的油画艺术先声[图文]
    颜文樑:苏州的油画艺术先声[图文]

    印度洋夜航 油画 纸板 18x26.2cm 1928年 苏州美术馆藏2014年金秋的苏州城。沧浪亭畔的颜文樑纪念馆内,沧浪之水——苏州美术馆馆藏颜文樑作品特展亮相;不久,拙政园旁的苏州博物馆内,静物——陈丹青画册写生1998-2014特展开幕。与晚年颜文樑有着特别交集的陈丹青在颜文樑作品特展开幕式上,直呼颜文樑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是我们现在这批画油画的祖宗!”“西风东渐背景下的油画...

    842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海外流失文物回归前路漫漫[图文]
    海外流失文物回归前路漫漫[图文]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的圆明园文物。本报记者翟群根据中国房地产商黄怒波与挪威KODE博物馆的协议,100多年流散海外、现藏于该博物馆的7根圆明园石柱预计将于今年9月重回故里,届时入藏北京大学博物馆(详见本报2月13日八版)。消息一出,随即引发了热议:这7件文物应当藏于北大还是回归圆明园原址?这份协议究竟算是购买、赎回还是捐助、自愿偿还?更有人质疑黄怒波炒作。个中缘由还有待公布,但这则有关圆明...

    111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艺兼四绝——追忆钱君匋先生[图文]
    艺兼四绝——追忆钱君匋先生[图文]

    钱君匋篆印结合日前在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的“艺兼四绝——钱君匋书画篆刻装帧展”,上海市文史馆、笔墨博物馆等组织书画界人士及钱君匋亲属、学生等就其艺术与生平等进行了研讨。钱君匋(1907-1998),浙江桐乡屠甸镇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是一位融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家。陈辉(钱君匋学生,展览策展人)在...

    16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建筑师陈暄访谈:我的梦想是建一座美术馆[图文]
    建筑师陈暄访谈:我的梦想是建一座美术馆[图文]

    建筑师陈暄第一眼看到陈暄,你很难将眼前这位身材娇小,长发披肩的柔弱女生与建筑师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接下来,当你翻阅她的履历时,还会有一连串的吃惊等着你。陈暄于2004年建立十上建筑设计工作室,她主持过的项目大到公共场馆建筑如阿联酋大使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咖啡厅,小到隋建国工作室、UCCA艺术商店、空白空间画廊以及愚公移山音乐表演场地等空间设计。纵观这些地标性建筑或艺术空间,你会发现为陈暄的作品...

    108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山水画家杨永茂:壮伟之象莽然之气[图文]
    山水画家杨永茂:壮伟之象莽然之气[图文]

    山水画家杨永茂杨永茂先生是天津山水画坛的实力派画家。他的作品有气势,有想法,个性突出,笔墨讲究,气韵生动,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观杨永茂先生的画,首先会被他的大气势吸引。他的山水画给人以壮伟之象,莽然之气,深得庄子关于“天地有大美”的美学精髓。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北宋壮伟派画家范宽对他的影响,这也恰恰符合了杨永茂先生高大朴实,热情豪爽的北方汉子的气质。正是因为这种真情个性的...

    188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图文]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图文]

    赵孟頫饮马图卷(局部)元纸本水墨纵25厘米、横59.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在绘画上,赵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亦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釆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貌、艺术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頫在绘画中融入诗文,寄托了人文精神,既加深了中国绘画...

    152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冯建群: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图文]
    冯建群:浅谈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图文]

    冯建群冯建群,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制壶师,江苏宜兴聚雅堂紫砂创办者,中国工商联协会会员,江苏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员,中国优秀青年陶艺家。代表作品“如意提梁”、“斗方”紫砂、“南瓜壶”“等在“2012大连春季茶业博览会暨紫砂艺术品工艺品博览会”上,荣获星海杯优秀作品金奖。1964年,冯建群生于...

    184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文物修复:为历史缀补碎片[图文]
    文物修复:为历史缀补碎片[图文]

    图为商王墓出土头盔修复前后。涂完最后一笔颜料,王静艺仔细端详面前的黑陶鸟,修补过的鸟头和鸟身浑然一体,若不事先说明,根本看不出陶鸟的头部曾碎成10多块。在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的陶瓷修复室,大三学生王静艺和同学们正在为各种残破的陶瓷器做“整形手术”,修型、绘纹、上釉、做旧,那些青色、白色、酱色、五彩的陶瓷器渐渐恢复本来的面目。巧夺天工,还文物以神采“别看这...

    82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专家:鉴别古钱币 最好懂钱币书法[图文]
    专家:鉴别古钱币 最好懂钱币书法[图文]

    读者来信图片本期鉴定者: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副秘书长肖展雄读者:请专家帮我鉴定这枚北宋钱是真是假,价值如何?鉴定:从图片上看,这枚北宋祟宁通宝折十的风格、包浆都没什么问题。不过,图片和实物毕竟有些区别,有时会出现“有一眼”的情况。“有一眼”是指从图片看非常不错,但需要上手仔细检查才能一锤定真假。北宋祟宁通宝折十制作精美,品种繁多,不算祟宁元宝...

    90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