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官员雅贿:风雅面纱下的权钱勾兑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小鸟 点击 :

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受贿总额近八成为玉石,其中一次收受的和田玉就价值350万元;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收受字画、玉石等物品近200件,价值1300余万元。近年查处的各类贪官,大多有这样那样的“小爱好”,从玉石到瓷器,从字画到古董,各类珍奇古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受贿清单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贪腐官员爱好的往往并非是艺术品本身,而是看中其收受途径隐蔽、“变现”手法多样、“出事”易于推责等“优点”。

风雅面纱下的权钱勾兑

看电视、看书,玉不离手;每逢周末把喜欢的玉石玉器铺开,一件件欣赏;每隔两周,给精品玉器逐一打蜡、上油……据日前中纪委披露的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违纪违法案情,其貌似“玉痴”,还常约上几个玉石玩家,一起赏玉、“斗玉”。

但就是这种看似正常的雅好交流,成为倪发科受贿的隐秘通道。他多次以把玩、鉴赏、收藏为由,收受企业老板“雅赠”的名贵玉石、名家字画,其中玉石占其受贿总额近八成。

安徽省纪委一名办案人员介绍,近年来,贪官受贿物品历经了从现金、房产到珍奇古玩的“三变”,玉石、字画、瓷器、古董、邮票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受贿清单中。

如刷新官员贪腐纪录的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办案人员在其家中发现大量金玉字画,包括多种玉器、鸡血石,齐白石、范曾、潘天寿、启功等名家字画,堪称一个小型文化博物馆。

而一些名家作品,成为多名腐败官员的“同好”。如范曾的画,除了许迈永,也是浙江海宁原副市长马继国、河北沧州原市委书记薄绍铨等落马官员的“藏品”。

虽然名为、“文化”、“收藏”,但贪官们其实对“雅赠”的价值心知肚明。如倪发科就深知“好的玉石玉器绝对是高消费、奢侈品”,“远比其他钱财更安全,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藏在层层风雅面纱之下的,是更为隐蔽的权钱勾兑。如倪发科收受“雅贿”后,屡次违规为行贿企业主打招呼、跑项目,帮助低价购买探矿权等。浙江海宁一名商人用价值17万元的字画古董,从原副市长马继国那里换来了175万元的土地出让金减免。

古玩不像现金那么烫手

办案人员介绍,行贿人与受贿官员热衷于“雅贿”,是经过“精心考量”的。“珍奇古玩不像现金那么‘烫手’,也不像房产、汽车那么‘惹眼’,且真伪难分辨、价值有弹性,变现手段隐蔽多样。”

——以假当真。在北京琉璃厂文化市场,多家书画店老板极力向记者推销“高仿字画”,在这里,一幅“高仿启功”的字只需600元,一幅“高仿范曾”的钟馗画开价800元。“都是他们学生画的,他们自己都分不出来,送人效果绝对好!”

赝品送礼,被识破怎么办?“你要是真心送礼,他不信,你就让他再卖给我们,我们以真品的价格回购,当然钱由你出,我们收点‘手续费’。”在琉璃厂多家店,经营人员介绍这种“回购业务”。

——以真当假。一名寿山石店老板告诉记者,还可以借仿品的名义用真品送礼,过段时间他们负责上门收购,这样收礼的人心里没压力,送礼的人达到了目的。“不过收购价至少要比原价低20%,我们也要有钱赚。”

——“合理”变现。上海一位拍卖行业人士介绍,现在借用拍卖来“光明正大”变现“雅贿”的手法很多,如围标“赝品高价拍”、“真品低价拍”,而且不开发票、收据,手法隐蔽,很难取证。在中部某省开建筑公司的罗先生更是深谙“送礼之道”。为了拿到项目,他不定时送一种特产石头给官员,然后再声称该石头入选了“奇石展”,要“租”过去展览。而在展会上,有人看中了这个石头,“花50万元买了”。他将这种手法称作“合理变现”。

由于珍奇古玩品难辨真伪,一些落马官员往往辩称“以为是赝品”。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介绍,反腐部门在实践中对“雅贿”品的价值评估是严格以事实为依据的。“本人说是按‘赝品’收的,实际是真品,以收真品论处;本人说是按真品收的,实际是赝品,以赝品论处;收受的赝品价值如达到违纪违法标准,同样要处理。”

官员财产申报应增加收藏品

“官员可以有正当的爱好,事实上,官员中也有不少收藏家。”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认为,但作为官员,特别是担任重要领导职位的官员,最好不要宣扬自己的收藏爱好,防止投机钻营者投自己所好。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认为,“雅贿”盛行,是一些官员利用制度建设的缺陷,故意混淆“正常爱好”“人情往来”与“收受贿赂”的界线。

我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如无法拒绝,应当一律登记、交公,违者将受到纪律处分。

“现有规定在很多地方执行得不严格,本身也比较模糊,如缺少价值限额。”林喆介绍,世界上多个国家有专门的立法规定,如美国公务员每年接受的礼物价值不能超过50美元,意大利的规定折合约30美元,如有违背将受到严厉查处,触及法律交由法庭审理。“而我国刑法规定的受贿立案标准是5000元,相比之下过于宽泛。”

多名纪检干部、专家认为,针对“雅贿”的隐蔽性和多样性,官员财产申报时应增加专门的项目如收藏品,发现瞒报及时追究。“如果一名官员年工资收入10万元,审查出他的年收藏品价值100万元,那么就容易发现问题。”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指出,“雅贿”多发,是权钱交易向更高端的“权色交易”转化的表现。“色”泛指“非物质贿赂”,不直接表现为金钱的状态,获利空间大,隐蔽性强,钻法规的空子。他深层次分析认为,“雅贿”也是权力过分集中造成的腐败。不能仅从终端、微观层面加大打击,否则这种权色交易只会从一个领域转到另一个领域,防不胜防。而应强化制度反腐,科学地配置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预防和治理发生的腐败。据《北京晨报》

相关文章

  • 齐白石《枇杷》真伪鉴别[图文]
    齐白石《枇杷》真伪鉴别[图文]

    真迹疑伪枇杷是白石经常画的一个题材,有诗句“五月枇杷满树金”,这金黄的色泽非常吉祥。对比真迹,这幅疑伪作品称得上所有疑伪作品之中的一朵“奇葩”:真正的枇杷,它是长在树上的,地球有吸引力,果实要低垂下来。而疑伪作品这枇杷是“冲天枇杷”。这件疑伪作品的作者,不熟悉枇杷,可能根本就没见过枇杷树,以为枇杷就是像庄稼似的,从地里长...

    103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马欣乐:艺术家要怀有文化自信[图文]
    马欣乐:艺术家要怀有文化自信[图文]

    1999年冬,受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之邀为其所绘《驰骋风雪图》在2014首届大型国际精品书画展上,一幅《龙马精神万世不摧》的作品以其娴熟的笔墨技艺,鲜明的艺术风格吸引了现场的观众频频驻足。这幅精彩之作出自于当代著名画家和书画鉴赏家、美籍华人马欣乐之手。作为一位有着深厚功底的中青年国画艺术家,马欣乐曾师从黄胄、刘文西等多位绘画大家,作品从形式上到内涵,不仅传承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而且具有鲜明的时...

    104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沈鹏:艺道并进 和而不同[图文]
    沈鹏:艺道并进 和而不同[图文]

    行书中堂沈鹏沈鹏自出版《三馀吟草》《三馀续吟》之后,“再吟”又即将面世。不久前拜访沈鹏,沈老谈到他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的一些关于诗、书、画的理解、评论和实践。再次聆听,很受教益。胡殷红:诗词是高雅艺术,没有一定文化素养是难以进入它的殿堂的。有人评价您在诗词上的成就不亚于书法,现在写诗词的人不少,您喜欢什么样的作品?沈鹏: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的...

    113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何红舟:因为热爱所以不悔才会坚持[图文]
    何红舟:因为热爱所以不悔才会坚持[图文]

    他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新具象工作室导师,他的多幅作品获得了全国性展览大奖,他生性温和,却常因被现实所羁绊而懊恼……他是我们今天走访的艺术家——何红舟老师。多年前何老师就把自己的画室定在杭州的老余杭,虽与自己城西的家有些远,但也不辞辛苦来回奔波。刚搬去的时候画室周围还很冷清,现在日益繁盛,渐渐热闹起来,画室前的路似也宽敞许多。童年的回忆...

    73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图文]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图文]

    丹麦奥登赛安徒生博物馆中安徒生剪纸纸,是人类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信息媒材,不同地区的文明在纸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源地,2000多年前的汉代已发明了成熟的造纸技术,并在后续的年代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造纸术的发明影响了世界文明的传承与传播,也影响了中国本土纸文明形态的形成,这个形态包括了中国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中国绘画、木刻版画、剪纸、书法以及古典书籍的印刷与复制,还有祭祀...

    144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青年画家向亚——做一个大自然和生活的好学生[图文]
    青年画家向亚——做一个大自然和生活的好学生[图文]

    向亚,男,1990年生,湖南岳阳人,2013年毕业于长江大学油画本科专业获学士学位。“在描绘对象之前我会先去感受对象的故事性,这个故事的结局或赞扬、或批判,有了这个结局我的作品才有生命力。艺术中最打动人的东西是从生命中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灵感的源泉其实就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向亚当社会与大学校园都处在一种普遍的利益至上的病态之中时,向...

    1142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郑可:从雕塑家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先驱者[图文]
    郑可:从雕塑家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先驱者[图文]

    郑可为新一军纪念碑创作的《铜鹰》。报载,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将得到适度修缮,这使我想起了公墓上的铜鹰。恰好,日前承雕塑家尹小艾见告,其师祖郑可先生的作品集已出版(王培波主编《郑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1月),内中载有铜鹰的清晰照片及郑可的多件早期作品。便有了冲动,想谈谈这位被遗忘了的粤籍前辈雕塑家。为新一军纪念碑塑像郑可(1905-1987)原名...

    138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四探——白石与外国人的交往心态[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四探——白石与外国人的交往心态[图文]

    齐白石的艺术声誉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在他九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真正得以被外国人所认识、钦佩、追捧却是在他六十岁的1922年以后,也就是说这一年随着陈师曾将他的画带到日本展览而开始的。我们根据齐白石的记述知道,齐白石的画能到日本展览也是个偶然的机会,并非出于主观的设计。当时只是日本的两位著名画家,荒木十亩和渡边晨亩,来信邀陈师曾带着作品,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的中日联合会画展览会。这时的日本人并...

    70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岭南画作的短腿应抻长[图文]
    岭南画作的短腿应抻长[图文]

    许钦松《天籁》(中国画)50cmx138cm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当选广东省文联主席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近日,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当选为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曾对这位岭南文艺界的领军人物作过如是评价:“工作中的观察与思考经过许钦松的积累和酿化,充实了他的学养,丰富了他的思想内涵。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从工作状态进入...

    131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一切来得太快了,但艺术永久的价值一直存在
    一切来得太快了,但艺术永久的价值一直存在

    1945年,新婚的苏立文夫妇在成都。世纪之末,正当西方艺术似乎被成功地吸收、传统艺术再生的时候,从西方舶来了一个关于艺术自身性质的全新问题……这将导致对自1900年以来的全部舶来品的质疑。一切都来得太快了,以致无法谈论这些艺术本质和目的的新观念将植根中国有多深,或者会多持久,但它们肯定将变成一种不稳定的力量。苏立文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间,西方...

    16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子璇:画笔跟随的是心灵[图文]
    王子璇:画笔跟随的是心灵[图文]

    《心照》是王子璇从一个歌手成长为一个艺术家十年的心路历程,也是王子璇学佛、画画、修行十年的心之映照。9月7日,王子璇继北京今日美术馆之后的第二个个展《心照》将在成都当代艺术馆登场,策展人是著名的女诗人翟永明。正如翟永明所说:《心照》是王子璇从一个歌手成长为一个艺术家十年的心路历程,也是王子璇学佛、画画、修行十年的心之映照。《心照》也照映出她心中的佛,从写实到半写实,直到“形&rdq...

    29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史家巫鸿出新作 用“艺术家的眼睛”写艺术史[图文]
    艺术史家巫鸿出新作 用“艺术家的眼睛”写艺术史[图文]

    近日,艺术史家巫鸿的著作《荣荣的东村:中国实验艺术的瞬间》由世纪文景出版中文简体版。东村位于北京东三环和东四环之间。1990年代,一群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艺术家和音乐人,包括张洹、左小祖咒、段英梅、马六明、荣荣等,把这个破败村庄当做自己的家园,组成了一个前卫艺术的核心群体“东村艺术家”,他们创作出一系列中国实验艺术经典作品,包括《为鱼塘增高水位》、《12平方米》、《原音》等...

    84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艺博会:一场艺术品的奥运会[图文]
    艺博会:一场艺术品的奥运会[图文]

    昨天,在通州上上国际美术馆,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赶来参观艺博会。党维婷摄本报记者陈涛以“打造国际级艺术品产业交易交流平台”为目标的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昨晚在通州区宋庄开幕。今起至10月2日,来自国内外900余位艺术家的近5000件作品,将为国内外艺术爱好者奉上一场艺术盛宴。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国内艺术家的最新力作,还得以一窥来自五大洲的300余件驻华使馆藏品。在...

    85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黄永玉:人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图文]
    黄永玉:人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坏[图文]

    黄永玉。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黄永玉九十大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作为黄永玉十年一次的大型个展,此次展览历时一个月,将在9月16日闭幕。8月26日,黄永玉在国博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品没有好坏之分,而对于他来说,没有代表作之说。京华时报记者顾博实习记者黄嘉仪■记者手记《吹口弦》套色木刻休息方式是画小画一身素色棉麻衣裳,衣服袖子整齐卷起,再加一块大...

    100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评论:中国当代艺术不再是小众[图文]
    评论:中国当代艺术不再是小众[图文]

    方力钧的版画作品《无题》:寓意一个婴儿从出生就受到既有规则或者强势力量左右它的成长。时报记者何沛霖摄“这是方力钧早期的严肃版画作品,和他后来成名后的‘光头系列’作品风格大相径庭。”在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颇具工厂车间风格的1号展厅里,馆长徐子林指着一幅当代艺术家方力钧的版画作品告诉记者。1993年,方力钧的作品《打呵欠》被《时代周刊》选作封面,&ld...

    89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