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孙振华:创造一种自由的境界

时间 : 12-09 投稿人 : quinn 点击 :

作为岭南画派的传人,叶绿野先生对岭南画派的传承并不是题材、技法上的因袭,如果靠这种方式来延续岭南画派的生命,恰好背离了岭南画派的核心价值。换个说法,岭南画派的要义并不是某种风格、画法,更重要的,是它的那种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创造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有理由说,叶绿野先生是岭南画派的真正的传人。

在中国画坛,岭南画派的地位一直比较微妙,虽然人们都承认它的重要,但它始终都没有成为主流;虽然人们总是习惯将它看作是一种地域性的美术现象,但它又始终不绝如缕,为整个中国画的发展和革新提供着新的资源和养分。

这种现象或许在提示我们,只有超越了地域、超越了题材、风格、画法,从精神层面去理解岭南画派,才可以真正发现它的生命力所在。今天,叶绿野先生的艺术实践为岭南画派在今天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他以富有说服力的艺术成就,说明了岭南画派并没有过时,它的精神在当今中国画坛,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的存在对我们全面地把握中国画的精神生态,把握中国画创作的多种可能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叶绿野先生的作品,有一种平和、恬淡、从容的美,这是一种听随心灵的指引,顺从自然的召唤,将个人的禀性、天赋、才情、趣味融入到所表现的对象中,画家与对象亲密无间,物我两忘,相映相衬所达到的一种自然的境界。

他的作品无疑强调写生的基础,强调在中国画中吸收某些西洋绘画的方法,大大突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关系,但总体上,又不拘泥与写生,在写生中又强调突出个人的主观感受。

叶绿野自己认为,真正在绘画上进入到自由的王国,还是在70岁以后。他曾经说,“过去画鸟雀还分辨一下种类,现在几乎是随心所欲,下笔毫不犹豫。”叶绿野还说,“天地之大,什么样的鸟没有?只要能想象出来就够胆画!”这充分说明,一个艺术家在把握了绘画的真谛后,他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任何物象在他笔下都是一种自由的象征。

事实上,叶绿野和他老师的画风迥然不同,高剑父先生擅长画鸷禽猛兽,雄伟而劲健;叶绿野先生则更多注重平和、细小、柔美的鸟雀,温深而徐婉。叶先生自己认为,一直到1980年代,自己才从老师那里慢慢把“户口”独立出来。这个独立的过程也是自己面貌的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的过程。

在现代中国画界,一直有一种崇尚“虚火”的倾向,动辄标榜“大气”、“大美”。事实上,一个艺术家的画风,必须吻合自己的个性,不必剑拔弩张,强装好汉。清代桐城派文章大家姚鼐曾说:“天地之间,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风格平和,并非等于精神的孱弱;相反,只有主体的心灵高蹈和超拔,才可以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安之若素,从容不迫,保持着内心的独立和完整,这种自由和超越的精神境界,绝非势利萎琐之人所可达到。

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赫伯特·里德在谈到中国艺术时说:“有史以来,中国艺术便是凭着一种内在的力量来表现有生命的自然,艺术家的目的在于使自己同这种力量融会贯通,然后再将其特征传达给观众。”用里德的这句话来形容叶绿野先生的绘画是再恰当不过了。他的作品就是这样,不是通过对象的表面的特征,而是将内心的力量注入到平常、柔和的事物中,通过艺术家个人心性的融入其中来感染、征服观众。

叶绿野先生的画作从题材而言,无非是鸟雀、花卉、垂柳,芭蕉,荔枝……乍一看,都是些平常的事物,并无多少奇特之处,但是在具体的表现上则可以看出他对岭南画派创新精神的继承。他在具体的表现上,不动声色地吸收了视觉文化时代的各种造型因素,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视觉风格。

H·J·伯而曼在《法律与宗教》中曾经有一句名言:“新的时代将是一个‘综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非此即彼’让位与‘亦此亦彼’。不再是主体反对客体,而是主客体交互作用;不再是意识反对存在,而是意识与存在同在;不再是理智反对情感,或者理性反对激情,而是整个的人在思考和感受。”在叶先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精神整体性的图像世界,在一个理想的、和谐的艺术世界中,他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关切和爱。

叶先生谦虚地认为自己到八十年代才堪称为画家,这个说法却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作为一个岭南画派的传人,他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追随时代。举例来说,现代摄影、影像艺术在他的花鸟画中就有反映:他画的孔雀不落俗套,有的尝试局部的放大,很有镜头感,让人感到如同影视中的特写镜头;他画的麻雀,有特写、有聚焦;他的构图有纵深感,有时为了突出主体,让背景模糊,如同摄影的对焦;……这都让人感到视觉文化时代的信息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总之,他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境界,这个境界让人们感受到了岭南画派在当今时代所焕发的魅力。

相关文章

  • 文化艺人艾进:回归内心将情绪写进书法里[图文]
    文化艺人艾进:回归内心将情绪写进书法里[图文]

    艾进艾进文化艺人,曾为韩庚《狂草》专辑题字。长江商报消息■本报记者危凯为“免费午餐”写的字画被拍出数万元善款,艾进由此进入大众视野。“公司董事长”、“青年书法家”、“文化艺人”,这三重身份对艾进来说,意味着生活上的物质改变,内心对艺术的向往以及多姿多彩的人生。与艾进的采访约在酒店,他正准备...

    95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复兴在一亩三分地里觅家园[图文]
    张复兴在一亩三分地里觅家园[图文]

    张复兴7月25日,“守望家山——张复兴国画作品展”在北京经典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张复兴个人画作32幅。当日,张复兴在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表示,他所创作的山水画是生活与心中酝酿的意境所结合而成的,描绘的就是自己心中的那一方天地。京华时报记者杨菁本版图片均由经典美术馆提供■人物小传·张复兴1946年出生,系文化部中国画学会...

    205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赵子龙:万达该补一补艺术史[图文]
    赵子龙:万达该补一补艺术史[图文]

    毕加索《两个小孩》万达1.72亿拍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本来是企业扶持文化艺术的好事,但在郭庆祥[微博]发表了一系列排斥当代艺术的言论之后,引发了艺术界的集体批评。著名策展人吕澎[微博]当即批评郭庆祥“不懂当代艺术”,甚至用了“没文化、没知识、没教养”这样的词。郭庆祥一直不喜欢当代艺术。几年前他曾在《谁在为“丑态图像”...

    42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监狱有自己的艺术:策展人戴夫·阿尔德谈动人的钟楼囚犯摄影展[图文]
    监狱有自己的艺术:策展人戴夫·阿尔德谈动人的钟楼囚犯摄影展[图文]

    这可能是全美规模最庞大的摄影亚文化。它不属于艺术市场,也听不懂艺术圈那些饶舌头的黑话。它处在画廊和博物馆的势力范围之外,整体受制于某种机构。监狱肖像摄影,在纽约被称为「咔嚓咔嚓」,是全美几乎所有监狱都在举办的活动。囚犯站在让人开心的手绘背景照相,背景是一些象征着无拘无束的中产阶级生活的小木屋、灯塔、城市天际线和海滩。照片而后会送给外面的亲友。在纽约钟楼画廊目前正在举办的展览中,戴夫&middo...

    70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拉近书画艺术与民众的距离[图文]
    拉近书画艺术与民众的距离[图文]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黑龙江省原副省长付晓光、鹤岗市市长张雨浦、著名画家孟祥顺为孟祥顺美术馆揭牌。2012年12月24日,黑龙江省鹤岗市七大城市公园之一的天水湖公园又添胜景——以著名书画家、画虎国手孟祥顺的名字命名的孟祥顺美术馆在天水湖公园一处幽静的欧风小楼正式开馆。五牛图61厘米×329厘米201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中国艺术研究院...

    10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贝尔提叶·巴克的艺术:当代社会中的游民部落[图文]
    贝尔提叶·巴克的艺术:当代社会中的游民部落[图文]

    装置作品《墙衣》(Robe)。巴黎现代艺术馆作为法国最重要的学院派艺术展馆之一,于今年刚刚开始为贝尔提叶·巴克(BertilleBak)这样的本土年轻艺术家敞开大门。贝尔提叶这次名为“流动人群”(Circuits)的个展主题触及法国当代最敏感的宗教和移民论题,一开展就引起了各界巨大的反响,有意无意间证明了总体滞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观念艺术的法国当代艺术圈中...

    633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2013文化消费大戏谁来唱?能否随GDP“水涨船高”[图文]
    2013文化消费大戏谁来唱?能否随GDP“水涨船高”[图文]

    创意中国元素剪纸鱼造型近十年“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数增长与国内旅游人数增长比较图表。CFP临近2012年末,一部制作费仅有300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泰冏》以13亿元的华语电影票房最高纪录给了文化消费市场一份最大的惊喜,不仅让人们对国产电影的竞争力刮目相看,也折射出国内文化消费市场巨大的潜在能量。翻开2013年新一页,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又将何去何从?刚刚浸润于文...

    75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艺术界为什么要反对杰夫·昆斯[图文]
    艺术界为什么要反对杰夫·昆斯[图文]

    杰夫·昆斯(JeffKoons)和妻子及他们的六个孩子杰夫·昆斯(JeffKoons)五岁的儿子EricKoons正在吹一只黄色的塑料玩具喇叭,而刚才还异常平静的艺术家立马发火了。“快停下来,”杰夫·昆斯(JeffKoons)说。“不许吹那只喇叭。”“这是我的,”Eric说。&...

    36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林容生:动笔先动心[图文]
    林容生:动笔先动心[图文]

    画家林容生动笔先动心写生亦写心——北大星光“艺术北京”林容生专题稿林容生曾在《出去写生》一文中讲述过这样一段话:“我很庆幸自己是一个山水画家,也很庆幸在生活里还能有这样一种状态和方式。我认为这是需要出去写生的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写生,对于林容生来讲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踩着湿润的泥土行走在阳光和煦的田间,呼吸着带有植物...

    137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纪清远:还原人物的文化精神[图文]
    纪清远:还原人物的文化精神[图文]

    纪清远记者梁毅实习生贺芳芳人物名片纪清远,1954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献县。毕业于首都师大美术系。现为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纪晓岚研究会顾问。20世纪70年代初,向国画大师蒋兆和学习中国画。通过长期的摸索,在水墨人物方面有所建树。纪清远最近在画一张大画。为纪念北京建都860周年,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组织了一项主题为《建都北京》的重大...

    77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合作化运动初期的农村宣传画[图文]
    合作化运动初期的农村宣传画[图文]

    1952年初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正式发动并掀起了高潮。为配合运动而创作的宣传画最为集中强调的主题是组织起来力量大、发展生产夺丰收,同时还提出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推广卫生知识等口号。此期的宣传画与土改运动宣传画的最大区别在于农业现代化叙事的成分大为加强,另一方面也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引领下的社会主义叙事铺垫了创作路径。王彬创作的《组织起来力量大》(上),强调了组织生产合作社的好处...

    169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无酒不能画的傅抱石[图文]
    无酒不能画的傅抱石[图文]

    傅抱石绘制《江山如此多娇》傅益璇父亲傅抱石(1904—1965)有一方非常著名的白底朱文闲章,刻着“往往醉后”四个字,通常会钤在他的得意之作上,颇有些自嘲的意味!父亲确实是爱喝酒的,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是艺术界人所共知的。酒对于父亲有很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他的绘画艺术里,酒更是起着微妙的作用。比方说,父亲构思画作时总是有一杯在手,以畅思路;在画的过程中,也要有一杯来振奋情绪;画得顺手时,...

    147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莫言:我没有能力投身公共辩论[图文]
    莫言:我没有能力投身公共辩论[图文]

    《明镜》周刊拍的莫言照片■《蛙》在德国出版■接受德国媒体专访回应西方质疑“我是一个作家,不是演员。当我创作那些场景时,我没有想到要去打破什么禁忌。”莫言这样回应西方媒体对他不表达政治立场的批评。莫言说自己和君特·格拉斯这样一位和政府对着干的作家不同,也比不上他,“我敬佩他和其他有表述能力的作家投身公共辩论,但我没有这种能力。坦率地说,我害怕...

    123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罗斯科:好艺术是纯粹的[图文]
    罗斯科:好艺术是纯粹的[图文]

    图片资料在诸多西方现代艺术史乃至美国现代艺术史的著述中,马克·罗斯科比起同时代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德。库宁、纽曼所占有的地位和评价似乎仅仅是一个陪衬角色,而在中国艺术界的影响,也只有极少从事抽象艺术的画家才把他奉为大师。这种现象如同命运,很难分析出可信的原因。不过,据研究资料表明,美国著名批评家格林伯格以共名批评的方式推出代表美国本土风格的现代主义艺术,在罗斯科的话语中并不...

    177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家李象群的访谈[图文]
    艺术家李象群的访谈[图文]

    李象群近影被采访人:李象群身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采访人:陈明强、丁楠采访时间:2011年01月15日(星期六)11:45——13:10采访地点:北京798艺术区李象群工作室(李:李象群:陈:陈明强;丁:丁楠)被采访人:李象群身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采访人:陈明强、丁楠采访时间:2011年01月15日(星期六)11:45——13:10...

    29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