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范迪安:美术馆应凭社会效益获取资助

时间 : 12-15 投稿人 : 壮壮 点击 :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美术馆建设突飞猛进,政府、民间、企业纷纷投资,不仅立项快、建设快,而且相互影响快,以至美术馆遍地开花。但是,美术馆的落成并不等于合格,从建设到合格再到丰富的馆藏与浓郁的人文氛围,美术馆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我国的美术馆要想上升为世界知名美术馆,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发出自己的声音、传播中国文化,也还需要有更深厚的积累和优良的品质。现阶段,我们的美术馆还有哪些不足?还需要进行怎样的文化建设?与世界先进的美术馆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日前,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就上述问题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美术文化周刊:您经常参与西方美术馆的交流和协作,他们是如何看待我们的美术作品和美术馆的?

范迪安:在我国,博物馆主要保存古代艺术作品,美术馆主要保存近现代美术作品,因此,我国的美术馆建设承担着重要的文化责任,具有保存20世纪以来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功能。

中国社会在近100多年来经历了沧桑巨变,可以说,20世纪的中国优秀文艺作品都是中国社会变迁和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尤其是美术作品这种以视觉方式呈现的历史形象。同样,中国美术在近100多年来也经历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所以一大批艺术家都是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中建构自己的文化和艺术特征。但实际上,在西方学界的眼中,他们是“看不见”20世纪的中国美术或东方艺术的,因为他们认为20世纪是西方文化主导的世纪,是现代主义全胜的世纪,因此在这种文化普世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对西方以外的艺术创造和价值评价非常有限,他们有一些文化盲点,也有一些文化误区和惯性思维,从中西观众对毕加索和齐白石的认识差异,就可以知道中西文化的逆差。所以,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把自己的文化建设好,需要美术馆把更多的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作品传播出去。

美术文化周刊:中国美术馆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呢?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以前接待的临时性展览比较多,近几年已经有意识地减少了这种展览,并不断推出不同主题的藏品展,有些藏品展还形成了相对比较长期的固定陈列和专题陈列。事实证明,这种自主策划的藏品展效果非常好,比如“搜尽奇峰——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山水画精品陈列展”“群珍荟萃——全国十大美术馆藏精品展”和“留学到苏联”等,平均日参观量达数千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所以我们要让更多的藏品与公众见面。

美术馆建设一定要把藏品资源和学术智力结合起来,更多地讲究策划,讲究藏品的展览、展示,使观众既有内容可看,又有情境可感,令展览丰富起来。

美术文化周刊:您曾谈到,我国新建成的美术馆有一些因为不规范而无法使用,有一些因为没有足够费用而无法开展各种公共活动、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解决?

范迪安:确实有很多新建成的美术馆不合格。一方面体现在美术馆的建筑设计上,由于主管单位和设计师对美术馆的功能要求不清楚,以致设计上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空间结构、采光、通风等都存在缺陷。很多美术馆的展厅设有大量天窗,而天窗的光线又不便控制,导致阳光直接照射在作品上,对展品十分不利。也有一些美术馆的大堂远远多于展厅的空间,还有一些美术馆的展厅形状、大小都相同,这就使得布展时的机动性非常差。上述问题导致美术馆既不利于作品保护、也不利于服务公众。另一方面体现在美术馆的定位和功能发挥上,比如部分城市建设美术馆似乎只是“为了建而建”,至于美术馆如何才算合格,怎样定位,应该收藏什么、展示什么并不明确。很多美术馆只是让公众看到了作品,却没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这说明主管部门一是投入不足,二是缺乏规范标准,三是美术馆建成后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以致无法保障其良性运营和长期发挥作用。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首先要具备文化意识,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建设的框架中,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期效用加大投入,千万不能以工程意识、业绩意识做“短板”的事情,而应着眼于文化设施的长效发展。如果政府建好美术馆后却不给其长期的固定收藏费用、策展费用和开展各种公共教育活动的费用,那美术馆就只能徒有空壳,这样的文化设施就不能发挥作用,建了也是纯属浪费。

美术文化周刊:与西方的美术馆相比,我们还存在哪些不足呢?

范迪安:最不足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投入总量不足,包括专业投入,艺术品收藏投入,藏品的研究、保护投入等;二是对美术馆、博物馆缺少科学的评估方法,虽然文化部在2010年出台了《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标准及办法》,对美术馆的综合管理、基础设施、建筑环境、藏品资源、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但这个评估还是较为笼统的,没有细化。比如美术馆、博物馆是否受公众欢迎,每年的公众参观数量,社会反应如何等均无硬性考核指标。西方国家每年在确定对美术馆的资金投入时,会参看上一年的观众数量,这一点是值得中国学习的。我们的美术馆主管部门也应该从公众、媒体、业界等几个方面形成聚焦,对美术馆所产生效益来进行评估,由此来决定对美术馆的资助。同时,美术馆也要积极与社会互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以谋求更大和更快速的发展。西方美术馆的社会资助占很重要的部分,包括美术馆艺术产业的回报也是很重要的财政来源。我们在这方面不仅缺乏活力,也很缺乏经验,两方面都不够。

从历史上看,西方的博物馆、美术馆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现代历程,有200多年的历史,如卢浮宫今年已经220岁了。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发展很快,迅速实现了西方美术馆和博物馆的通行做法,并在短时间内吸收了他们的经验和优长。但我们的发展时间毕竟很短,与国际著名艺术博物馆的专业水平相比,我们在经营管理方面还缺乏一条充满内在活力的方式方法,包括机制,这是比较大的问题,管理模式还有待定型,有待政策进一步扶持。同时,美术馆从业人员的队伍素质也不够高,能力不够强,内部各环节的协调常常出现间隙,这也是需要我们改进和加强的。

相关文章

  • 鉴定是一门科学[图文]
    鉴定是一门科学[图文]

    徐邦达像徐邦达先生鉴定古书画有很多传闻,一幅画打开才半尺,就能认出作者是谁,故被誉为“徐半尺”、“国眼”。徐老家中富收藏,自幼即接触大量古今字画,14岁开始学画,后求教于吴湖帆等多位名师,26岁在上海博物馆正式涉足鉴定。新中国建立第二年,由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推荐,徐老调京到国家文物局,后转至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书画鉴定研究工作。正如其夫...

    39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潘鹤:我做雕塑是有话要说[图文]
    潘鹤:我做雕塑是有话要说[图文]

    潘鹤潘鹤,别名潘思伟,著名雕塑家,1925年生于广州,籍贯广东南海。曾师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进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广东分会副主席和全国城市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潘鹤致力于雕塑艺术64年,从事美术教育45年。创作了大量经典雕塑作品,如《深圳开荒牛》、《艰苦岁月》等。早于洞穴时代,人类即已与艺术结缘...

    1017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北京晚报》封面力推“清华简”断想[图文]
    《北京晚报》封面力推“清华简”断想[图文]

    2014年1月7日北京晚报第1版清华简介绍一超摄作为中国古文字学四大分支学科之一的简帛文字学,目前相对于比较成熟甲骨文字学、金文学、战国文字学要滞后一些。但近年来“清华简”的发掘整理工作频出战果,据今天(1月7日)的《北京晚报》封面头条用粗黑主标题“最早算具重现真容”,副标题“清华大学从战国竹简中发现《算表》,可做乘除法和开方&rdq...

    21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关于宋庄青年艺术家砍手自杀的“争论”[图文]
    关于宋庄青年艺术家砍手自杀的“争论”[图文]

    王笠泽和李律师关于宋庄青年艺术家砍手自杀的“争论”2014年元月12日上午,我看到了《宋庄青年艺术家生存困难自己砍手》这篇新闻报道,心里很难受,立即转发在自己的维信里,并写了下边的一句话:为宋庄的青年艺术家流泪!呼吁通州区、宋庄镇政府设立“艺术救济基金“,不能让创业的艺术家去死啊!我的一位律师朋友很快发来一封回信,发表了他的一些看法。我和他因此...

    94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刘小东与贾樟柯的艺术立场[图文]
    刘小东与贾樟柯的艺术立场[图文]

    刘小东作品《三峡新移民》,贾樟柯用镜头拍摄下他的整个创作过程,成为其纪录片《东》的主要内容。而很多人知道刘小东恰恰是因为《东》和《三峡好人》这两部影片。刘小东影像展《儿时朋友都胖了》近日正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展出艺术家自1984年至今拍摄的千余幅摄影作品及其相关的纪录片与电影。展览期间,刘小东与贾樟柯以“艺术的立场”为题进行了一场对谈,在贾樟柯看来,刘小东绘画中&...

    22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艺术家不读书哪来“观念”[图文]
    艺术家不读书哪来“观念”[图文]

    2014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闭幕(资料图片)作者王远(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副主任、教授)上个月的“上海书展”异常火爆,笔者去了两次,人潮确实汹涌。似乎这个城市开始崇尚读书,想起如今糟糕的文化现状,又有了点精神。情愿相信去书展的人都热爱读书,也不愿意认为是宣传造成的后果,即便是的话——一些被鼓动去的人也有可能会因此而喜爱...

    162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群峰起舞线作曲  “姚氏焦墨”又一峰[图文]
    群峰起舞线作曲 “姚氏焦墨”又一峰[图文]

    姚伯齐近照姚伯齐为人很朴实、特本分、懂感恩。为艺则很执拗、好钻研、喜创新。他的艺术作品有如下三个显著的特征:一:姚伯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学习研究和理解,尤其是对书法艺术有深度的钻研。在书法线条为国画创作服务时,他能游刃有余、出神入化的驾驭于广大粗犷与细致精微中的相互转换,能做到“心中有山、笔下有峰”的天人合一的创作境界。二:姚伯齐时刻以创新精神引领艺术创作。他的...

    1498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 形单影只[图文]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 形单影只[图文]

    齐白石年过半百当“北漂”:无人赏识形单影只1956年7月29日,在法国尼斯港的公爵古城堡里,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接待来访的中国画家张大千。毕加索搬出5大本画册、上百幅作品给张大千欣赏。翻着翻着,张大千愣住了—这些画竟然全是临摹齐白石的作品。毕加索说:“中国画真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上色;用一根线画水,就使人看到江河,嗅到水的清香&hell...

    144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李小山:新文人画标签是强加在朱新建头上[图文]
    李小山:新文人画标签是强加在朱新建头上[图文]

    美人图朱新建,1953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任教、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质奖;作品《除三害》获全国少儿图画优秀奖。为上海美术电影厂、中央电视台设计动画片《老鼠嫁女》、《金元国历险记》、《皮皮鲁与鲁西西》的人物造型,动画片《选美记》的造型设计获上海美术电影厂优秀奖及金鸡奖提名。曾赴比利时、法国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法...

    70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图文]
    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图文]

    参展作品之一,王郁洋,《人造月》,400×400cm,节能灯、钢架、控制箱,2007南都讯记者黄茜发自北京任何先锋艺术,在被主流权力话语收编或者变身为主流之后,都会迅速丧失其批判性。今天的实验艺术是否也会如此?为体现官方美术机构对实验艺术的认可和重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于今年首次设立了“实验艺术展区”,并成立包括吴长江、刘健、谭平等艺术家在内的实验艺术委员会...

    21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熊广琴:画画不仅是技术更是学问[图文]
    熊广琴:画画不仅是技术更是学问[图文]

    女画家熊广琴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专职画家,熊广琴的艺术作品清新淡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人文情怀,画面沉静中弥散出江浙才女多思敏感而又偏执一端的特性;笔墨里更多凝炼和圆厚,简约高华中透着几分现代意韵。熊广琴的写意花鸟作品蕴藏着很多中国文化元素,在对自然物象的描述中,追求更具人格的象征意味和精神性的东西。北京商报:您与郎绍君、薛永年等理论家有过一些交往,在您看来,艺术理论的提升对创作有怎样...

    37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严师与高徒[图文]
    严师与高徒[图文]

    据有关专家考证,图片中的小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海派黄杨木雕艺术开创者徐宝庆先生。现在,“海派文化”一词已经耳熟能详,但海派文化不是一个仅仅与上海相关的苍白的名词,它是有具体内容的,我说虹口民俗文化时曾经说过粤味浓郁、犹太风情和樱花芬芳构成上海虹口文化的底色;同样徐家汇的最大特点就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它同样构成海派文化的具体内容。徐家汇拥有土山湾,实际上在徐家汇形成以...

    134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别把“占领男厕”全当行为艺术[图文]
    别把“占领男厕”全当行为艺术[图文]

    2月19日,广州数名女大学生在越秀公园旁边的公厕上演了一场“占领男厕”的行为艺术。她们希望借此引起政府和社会对男女厕位不均衡问题的重视,消除女性在公共场所如厕排队现象。(2月20日《广州日报》)现实社会中,公厕厕位“重男轻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实践中,这种厕位设计显然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合理...

    193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莫言谈获奖后生活:写作也是发声 盼重回书桌[图文]
    莫言谈获奖后生活:写作也是发声 盼重回书桌[图文]

    资料图:莫言。中新社发廖攀摄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张中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2日在中澳文学论坛上谈到了自己获奖后的生活。面对外界的质疑,他认为“写作也是一种发声”,自己盼望重新返回书桌,安静写作。在今日的论坛上,莫言等中方作家与库切等澳大利亚作家展开对话。当天下午的日程安排为“诺贝尔文学奖及其意义”,由莫言与库切两位诺奖得主发...

    43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水墨乐章 诗人情怀——李德哲其人其画[图文]
    水墨乐章 诗人情怀——李德哲其人其画[图文]

    品读李德哲先生的画作,你能深刻地感悟到,中国花鸟画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艺术,更是艺术家借助笔墨谱写自己生命的创造与思想涵养的综合艺术;是一种完全依赖知识素养与生命价值而感受到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与精神美感的结晶。李德哲先生的花鸟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间闪耀着文人画艺术的光辉,是高品味的艺术。李德哲的作品气韵生动,立意深刻,生动活泼地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点一滴,观后令人怡情,大有回归...

    157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