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挪威的森林》应译《挪威产家具》? 村上不认同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械械 点击 :

缘何不见森林只见树木?

面对成名作《挪威的森林》的译法应为《挪威产家具》的质疑,村上春树作出回应——

记者陈熙涵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深受中国读者熟悉和喜爱的成名作《挪威的森林》曾在出版后面对书名翻译方面的质疑。在最新随笔集《无比芜杂的心绪》中,村上首次披露了当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出版后,有人质疑其译法应为“挪威产家具”或“北欧家具”,随即村上春树就此事件作出了自己的回应。

罕见回应出人意料

熟悉村上春树的读者都知道,《挪威的森林》书名来自于甲壳虫乐队的一首歌曲。当年,《挪威的森林》出版后,有种意见认为NorwegianWood译为“挪威的森林”是误译,本义应为挪威产家具。因为“挪威产家具”之说在之前阿尔伯特·高德曼撰写的约翰·列侬传记中出现过,似乎作为一种定论流传颇广。村上春树写道,“但若问这见解是否百分之百准确,我想大概有些可疑。假如允许我作为译者阐述一下个人见解,我认为NorwegianWood的正确释义就是挪威的森林。”

作家对来自外界的不同声音和质疑作出回应,是十分稀松平常的事,但对村上春树来说却属罕见而又出人意料,他很少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解释。据日本著名村上研究学者、翻译家藤井省三昨天在上海披露,村上春树行事低调,常年远离媒体视野,为了集中精力写作,每年的大部分时间,村上均生活在国外,过着非常严苛而又规律的起居生活。特别是每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的前后,村上都要远离日本出去躲清静,避免大量蜂拥而至的记者的打扰。因此,在《无比芜杂的心绪》一书中,村上春树发表《只见挪威树木,不见挪威森林》是村上少有的一次对外部事物和不同声音的回应。

断章取义的直译不可取

村上春树说到,检视一番甲壳虫乐队的歌词,就可以看到NorwegianWood这个词语ambiguous(模棱两可)的影响,支配了整首歌的词与曲,对它进行明确定义难免牵强。这个词含义之一为挪威产家具亦即北欧家具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但并非就是全部,这种狭隘的断章取义的翻译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据村上披露,当年列侬就NorwegianWood说过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这首歌中包含着列侬当时一段不愿被人知晓、特别是不愿被妻子知道的关系。他在歌曲中闪烁其词地描绘这种关系,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想到“挪威的森林”这个词。村上认为,这段发言相当明确地暗示了NorwegianWood不等于“挪威产家具”。假如事实果真如列侬说的那样,则意味着NorwegianWood代表的是一种暧昧模糊、大有深意的意象,这是无法直译或解释的意向和观念。村上春树进而有几分戏谑地表示,如果把这首自己十来岁时常常在收音机里听到的歌曲,翻译成《挪威京·武德》或《北欧家具真正好》之类的标题,只怕绝不会在歌迷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据悉,关于NorwegianWood还有一个趣味盎然的说法。在纽约的一个派对上,一位女子告诉村上,列侬的歌名一开始叫“KnowingSheWould”,表达的就是一种暧昧不清的意象,但被唱片公司否决了。于是约翰·列侬当场玩了一个语音游戏,把“KnowingSheWould”改成了NorwegianWood。其实,这个歌名就是一个玩笑。而在多年后,谁也没想到一炮而红的村上的小说会引来学界严肃的批评和争论,这实在是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一个饶有趣味的经典案例。

相关链接

《无比芜杂的心绪》(随笔集)

随笔集收录了村上春树以作家的身份出道30余年写下的69篇随笔。内容涵盖序文、致辞感言、音乐、翻译、人物、写作、答问等层面,未曾以单行本发表过的文章为数可观。

2009年2月,他前往耶路撒冷领取文学奖,得奖感言《高墙与鸡蛋》道出了他作为一位世界公民,对个人应有的道德勇气和体制霸权的深刻反思。

书中还收入了村上数十篇对欧美作家的阅读感受,其中有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塞林格、钱德勒、斯蒂芬·金、保罗·奥斯特、卡佛、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特别对他耗时14年译完全集的卡佛一往情深。村上说自己写小说时没有老师,也没有伙伴,29岁那年开始写作时,心中敬爱的作家不是已故就是地位太高,但比他年长10岁的卡佛,是他见过面、也成为亲密朋友的作家。此外,书中还披露长篇小说《1Q84》中女主人公青豆名字的来历。

《眠》(小说)

小说描写了一名患有严重失眠症的家庭主妇,为了消磨“完全没有睡意”的漫漫长夜,她一边读着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边端详丈夫入睡的脸,逐步检视着自身。逐渐的,女子的现实世界已无异于睡梦,村上春树写出了如常的表象下,变形的日常生活。

村上春树在《无比芜杂的心绪》后记中回忆了自己写首部女性小说《眠》的经过:写这本小说时,他遭遇了人生的低潮。“心变硬,变冷了”。那时,他和太太在罗马租了间公寓,却无心写作,便和摄影师到希腊、土耳其旅行,来年春天心中的冻结渐渐变得柔软,几乎一口气写成了《眠》。村上表示,他是借着这篇短篇小说“重返小说家的轨道”,因而对他的意义非凡。

有意思的是,村上的写作向来对具有日本特色的传统视而不见,而是更多地出现西方的爵士乐、西餐馆、食物和服装。

相关文章

  • 汉代玉器“汉八刀”和“游丝毛雕”技法最突出[图文]
    汉代玉器“汉八刀”和“游丝毛雕”技法最突出[图文]

    汉代玉辟邪汉代玉器继承了春秋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并有所变化和发展,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汉武帝首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以礼器、佩饰为主的儒家玉器体系,也因此得到了大力扶持。汉代玉器的材质主要是和田软玉。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新疆和田美玉沿着“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入中...

    84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满维起:石涛山水画艺术纵谈[图文]
    满维起:石涛山水画艺术纵谈[图文]

    石涛(1640—1718年),本姓朱,名若极,明皇室后裔。出家后,法号原济,又号石涛、清湘陈人、苦瓜和尚等。以其独到的画论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山水画艺术成为明末清初最具影响的大画家。石涛早期的山水画是深受新安画派影响的,此间的笔墨基本上是梅清一路,用笔恣肆放旷,用墨清新隽逸,凭借心情,或渴笔涩写、或润笔挥运、或清俊、或苍茫,各具风韵,显示出才情横溢的艺术资质。最能代表石涛山水画成就的是...

    26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美退休批评家称当代艺术肮脏愚蠢[图文]
    美退休批评家称当代艺术肮脏愚蠢[图文]

    图片资料一位重量级美国批评家近日炮轰当代艺术界,称任何人只要“看过蝙蝠侠漫画”就足以在艺术界任职。戴夫·希基是一位策展人、教授以及一位以捍卫美的激情洋溢的散文集《看不见的龙》和一系列文化批评文章而著称的作家。他正远离被他称为僵化、自我崇拜和被一群对自己所行之事毫无敬意的富有的收藏者们绑票了的艺术界。“他们从事对冲基金业务,所以他们把赚取的暴力...

    39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徐悲鸿对当代美术所起作用并不很好[图文]
    徐悲鸿对当代美术所起作用并不很好[图文]

    朱新建(1953—2014.2.10)生于南京,著名新文人画家齐白石是一个非常好的画家。其实他是和湖南的小画家学画画,和小文人学写诗,但都比他的老师们好得太多了。他用的是吴昌硕开拓的所谓大写意的方式,同样的方法在吴昌硕手里俗不可耐,就是讨好读者,讨好观众,卖弄技巧,什么毛病都出现了;到了齐白石手里,腐朽变为神奇。就像一个破烂花棉袄穿在吴昌硕身上,一副穷酸相,穿在齐白石身上,太好看了...

    136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高歌与于本平:修为与救赎[图文]
    高歌与于本平:修为与救赎[图文]

    高歌作品《新天新地b》200cm×300m亚麻布丙烯木炭2012年对于高歌、于本平两位艺术家来说,艺术是他们的职业,基督教则是他们的信仰。《7日》、《三一颂》和《重生》是艺术家高歌近两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是他对过去一直探讨和表现“冷抽象”或“多级抽象”概念的一次延展。在其早期的“冷抽象”作...

    55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王璜生:中西美术馆文化差距非常之大[图文]
    王璜生:中西美术馆文化差距非常之大[图文]

    法国巴黎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现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推出的展览,很多都很单薄很表面,很多都是在自说自话、自欺欺人,非常可笑!——王璜生中国的美术馆建设迎来高潮期,一座座光彩照人的美术馆在各地拔地而起;当代的艺术家热衷于作品的展示,一场场花样繁多的展览在每个城市每天上演。但对于这样热闹的景象,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给予了冷静的审视,他直言:&ldquo...

    13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家贾廷峰:“平尺论”要了中国画家艺术生命[图文]
    艺术家贾廷峰:“平尺论”要了中国画家艺术生命[图文]

    □贾廷峰从业20年来,做过几百位书画家的展览策划。有一个书画市场的怪诞现象始终令笔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书画的交易价格不论品质优劣,单以尺寸大小而定?每一件艺术品,都承载着艺术家某一时间段的思想和情感,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它的原创和不可复制性,即便是出自同一位画家之手,在同一时间段里,也不可能画出两张完全同样的作品,更何况还有风格、题材、构图、笔墨,抑或是早、中、晚期的...

    41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卸掉不值钱的面子[图文]

    李象群这次参加政协会议是作为教育界的代表,他说这一届的政协令他感觉不一样了。关于这次的议题,李象群开玩笑称,其实提案写得还是很温和的,但若是受到重视,他希望能够做些更细致的工作。在他看来,其实很多问题的产生从上至下都是出于不必要的面子。在提案中,李象群主要关注政府在文化推广工作上的作为,希望政府在对待文化上以一种开放且兼容的姿态,而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谈及艺术教育,&ldq...

    74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陈丹青:我顶多能被称为“写家” 非常讨厌游记[图文]
    陈丹青:我顶多能被称为“写家” 非常讨厌游记[图文]

    陈丹青(右)与蒋方舟对话(特派记者欧阳春艳)昨日,3年未出书的陈丹青在京首发3部新作——访谈录《谈话的泥沼》、杂文集《草草集》、游记《无知的游历》。在这个演艺明星、情感专家、商人都号称“作家”的时代,陈丹青在首发式现场却发出质问:“什么人都可以称为作家吗?你有独立的创作吗?你写过什么正经的小说吗?就我而言,我顶多能被称为‘...

    169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评论:莫言家的墙砖有什么“文气”[图文]
    评论:莫言家的墙砖有什么“文气”[图文]

    前往莫言旧居参观并无不妥,但这种敬仰更应是一次与文学大师开展“精神对话”的过程,是一次价值共鸣的心灵之旅。据媒体报道,清明小长假期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旧居成为热门景点,吸引了数千游客。持续的人流对莫言旧居造成了一定损害,有些游客挖走了墙角的砖头,有些游客则抠下了旧居的墙皮,说要带回去把土撒在家里沾沾“文气”。山东高密,这个频繁出没于莫言作...

    196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从魏晋书法世家的出现看书法转变历程[图文]
    从魏晋书法世家的出现看书法转变历程[图文]

    一、魏晋书法世家的出现据史书记载,汉代善书法者从帝王皇后到王公大臣,从士大夫阶层到民间知识分子都不乏其人,其总数超过汉以前历代善书者总和,在书法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书家群体。到了东汉中后期,在这个书家群体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书法在家族间的师承传授渐成风气,家族师承观念开始形成。张芝、张昶兄弟以草书名世,有“草圣”、“亚圣”之称;蔡琰...

    910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雅克•朗西埃:当代艺术就是一般艺术[图文]
    雅克•朗西埃:当代艺术就是一般艺术[图文]

    雅克•朗西埃雅克•朗西埃你常说自己不是哲学家,那如何定位自己?我不是哲学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电影理论家,也不是当代艺术理论家,我只是在使用人人平等共享的人类智力,是在用脑工作。我认为,哲学、历史和电影研究都不是一种社会分工,人人都可以去做,它没有固定的方法,“做”的本身,才是方法。我很强调必须不断打破哲学里面所讲的专业分工、专家之间的领域划分,...

    36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刘玉来:齐白石的画为何坚挺[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的画为何坚挺[图文]

    多少年来对于齐白石的画作一直被社会公认的看好,虽然其中也有持否定意见的。否定的原因是引起我们此篇论述的原因,我们这里主要是通过否定“否定”达到肯定齐白石所有作品的目的。齐白石一生大概创作了一万多幅画,其中包括山水、人物、花鸟。山水为古风,但属自家风貌;人物基本为清代前形象;花鸟所涉猎的具体内容有:虾、蟹、鸡、蛙、藤萝、兰花、牡丹、玉兰、荷花、芭蕉、鸡冠花、菊花、万年青、凤...

    74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变与不变的中国书法[图文]
    变与不变的中国书法[图文]

    邱振中邱振中,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书法理论与艺术创作。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最为普及的艺术形式,它与汉字书写密不可分。在汉字的出现与书法的确立之间,虽然我们无法描述其间发生的一切,但是在商代的书写、契刻文字中我们已经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对文字结构和书写节奏的关注。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书法受到绝大部分文字使用者的喜爱,但又长期被当作一种&ld...

    11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张劲松作品赏析——植根于传统 广采博学[图文]
    张劲松作品赏析——植根于传统 广采博学[图文]

    张劲松张劲松,字:熔之,斋号:思齐轩。幼承家学,酷爱绘事,既长,毕业于潍坊学院艺术系油画班,得受西洋大师之熏染,于西画略有浅涉,后对中国画产生浓厚兴趣,时常浸淫于大师典迹之中,又得沐中国美术学院刘国辉、吴山明、吴宪生、冯远先生雨露,亲聆教诲,始识门径。劲松于西画、国画、雕塑均广泛涉猎,撷取众长,经意匠经营,初具面目。其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兼擅,人物尤精,作品注重"高古"、"简约"、"文气...

    133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