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魏明阳:随性挥洒水墨人物跃然纸上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小安吉 点击 :

成都这座美术重镇坚持水墨人物画创作的画家群体实力迅速提升,在绘画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都画院专职画家魏明阳就是这个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其作品吸取了四川和江浙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精髓而又有所突破,在不失中国画属性的前提下,强调古典和现代水墨的融合,糅合西方现代艺术语言和观念,形成肆意挥洒、酣畅淋漓的个人风格,为水墨人物画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昨日魏明阳向记者透露,他的首个个展将有望于今年在成都举办。届时,观众们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位本土优秀画家。

10年连环画练就坚实的构图和造型能力

都说水墨人物画难,魏明阳是怎样进入心腕无间、物我圆融的化境呢?他告诉记者,宣纸是水墨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媒材,是一种很性情的东西,在运笔用墨过程中,任何停顿和犹豫都会留下幻化万千的笔踪墨痕,所谓“心迹”即是。作画时,往往放笔直取,既要考虑形,又要考虑到笔墨,所以水墨人物画家必须具有超强造型能力。

魏明阳透露,上世纪80年代,他曾创作大量的连环画。连环画是一种画故事的艺术,依据每条文学脚本来表现场景、塑造人物、展现情节叙述故事,和影视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一部连环画作品画面应跌宕起伏、变化万千,作品才有可读性。连环画创作在构思、构图、造型等方面让画家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正是多变的构图,如人物正面、侧面、仰面、俯面的描绘,磨炼了魏明阳凭记忆和想象作画的能力,为水墨人物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构图和造型基础。此外,连环画创作还练就了魏明阳深厚的意笔线描功夫。意笔线描不讲究程序,讲究意与形合,将主观感情、修养、思想融入对客观物象的感觉中,用笔自由,注重物象总体的洗练、节奏、韵律和力度,平时所具备的涵养和练就的功力,需在落笔瞬间呈现最佳艺术效果。

个人风格初见端倪水墨人物画具当代审美意识

魏明阳现为成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中国画学会理事。成为一名专职画家之前,魏明阳执教本土艺校数十载,教习之余,置身闹市静修俭养,潜心绘画。受同乡兄长著名人物画家徐恒瑜影响,在连环画、中国画人物创作上早有建树。近10年来,魏明阳专攻水墨人物画,个人风格初见端倪。

2003年,魏明阳成为四川省诗书画院彭先诚工作室研修生,让魏明阳对水墨人物画有了更深刻理解。魏明阳在作品中追求意象理念,重视线性表现,但不排斥物体体量空间的适度刻画;强调书法性线条在作品中的作用与地位,使之成为抒情状物的重要手段;同时强调造型,讲究墨法的运用。

魏明阳认为,写意人物画是最需要高度技巧的画种,没有“术”免谈写意人物画。有作为的写意人物画家对笔墨的修炼是其一辈子的课题,“废画三千”这是中国写意画家才有的特殊现象,写意画以表现精神上的东西为最高任务,所以才造成历代经典写意人物画的“不可再作”,这给画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也正是这种挑战,让画家们乐此不疲。他说,优秀的画家是最善于发现自己作品中好的笔墨和充满机趣的某一部分,并且把它保留到最后。“彭先诚先生在其作画过程中常把大画剪裁成小画,把小画又剪裁成小斗方;又把小斗方生发成大画,就是为了保留自己画作中的绝妙笔墨。”

画院院藏解读

成都画院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现已收藏书画作品千余件,院藏中包括有古代艺术家,近代著名艺术家,当代著名艺术家及该院何多苓、周春芽、叶瑞琨、姚思敏等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市值已近亿元。今日记者邀请到了成都画院青年艺术评论家叶莹,为读者们解读“巴蜀四老”之一的岑学恭水墨山水《九寨风光》和成都画院艺术名家沈道鸿的人物作品《贝里亚尔的家园》。

岑学恭《九寨风光》

137cm×69cm国画纸本设色1985年

岑学恭,蜀中山水画泰斗,“三峡画派”创始人。岑老作为“三峡画派”一代宗师,桃李天下,培养了四川当代一大批中青年艺术家,对四川国画界的推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师承徐悲鸿、黄君璧,学贯中西,兼收并蓄,被称为“岑三峡”。他自创“大斧劈点韵皴”书写三峡,独步画坛。

看笔法:

此幅《九寨风光》虽不作山峡,却充分体现出岑老的独特艺术风格。其作品吸收了南北二宗之精华,既有大气雄浑之势,又有隽秀华润之美。用笔上力拔千钧,大斧劈皴直笔挥下,一蹴而就,注重对山石岩体的刻画,粗放处大气雄伟,细致处苍茫葱郁。

色彩上:

以红黑色为主调,重墨、重色,笔墨浑厚,色彩凝重,以显示瀑布之宏伟气势,大气磅礴。在构图上,他大胆跳出“三远”框架,用“以低求高”的表现方法,把水面压到低位置,而把山岩画到纸的上端,提高山势,更觉雄伟,压低水势,尤感幽深。从山顶倾泻而下的瀑布,围绕着自然凹陷的悬崖石痕,任意奔流,水落处一片烟雾蒙蒙,景色蔚为壮观。

沈道鸿《贝里亚尔的家园》

68cm×68cm国画纸本设色2006年

成都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沈道鸿先生以其独具特色的今古两大系列水墨人物画享誉海内外。除逸气高洁的古代人物之外,他的一些代表作多取材于青藏高原和恒河岸畔,并将他对人生历史厚重、深邃的感知,一一溶进画作中。他几度赴印度的采风,使他写生创作富有异域风情的作品。

看画面:

《贝里亚尔的家园》就是他2006年印度采风时的佳作,画面中一位美丽的印度姑娘正抚摸着象征自由与和平的鸽子,她祥和宁静而充满怜爱的神情,表现着印度贝里亚尔自然保护区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观众在画家饱满沉厚的作品中能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西方美术思想的融汇。

看笔墨:

他继承了传统笔墨中沉厚、凝重、遒劲的特点,对于肌理、笔触和偶然效果有更多追求,他将西方写实主义中过硬的造型能力与中国活脱灵动的水墨晕染相交糅,在色彩上进行突破和创新,使他在当代人物画的探索路上,形成了高标独秀,雄屹卓然的艺术风貌。

相关文章

  • 粉画艺术的特性与时下的认识误区[图文]
    粉画艺术的特性与时下的认识误区[图文]

    郑家沅寂静的海滩53×74cm1996年粉画同油画、水彩不一样,它不能先调合颜色再下笔,而是用固化的色粉笔直接在画面上配置色彩关系,以有限的色阶表现无限的色彩与空间。这给粉画带来很多的限制,然恰恰因为限制,则为粉画造成了油画、水彩等其他画种无可替代的艺术特色。粉画的这种特点与作画方式,是从它的前身——素描脱胎而来的,亦由此带来了硬笔绘画的疏松感和单纯、简洁、婉...

    131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当代水墨弃书写是误入歧途[图文]
    当代水墨弃书写是误入歧途[图文]

    《文婧》(纸本水墨)200cm×90cm刘庆和,1961年出生于天津,1981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连环画专业,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水墨人物画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及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新水墨”F4之刘庆和&mdas...

    161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广东人引领近现代雕塑风气之先[图文]
    广东人引领近现代雕塑风气之先[图文]

    年轻时代的李金发采写信息时报记者冯钰20世纪上半叶,西风东渐,西方雕塑体系传入中国,中国现代雕塑得以兴起,成为中国近代美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变革最早也最剧烈的地区,广东在许多领域都开风气之先。在今天回望百年美术史,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雕塑家也在这片热土上产生,在近现代雕塑实践与教育方面,广东人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李金发作品“黄少...

    187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毛焰:画好托马斯才画中国人[图文]
    毛焰:画好托马斯才画中国人[图文]

    《托马斯肖像No.3》110cm×75cm布面油画2007年作7月6日,艺术家毛焰参加的“面对面——中荷肖像画及室内绘画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拉开序幕。不久之前,毛焰佩斯北京首展刚刚落幕,除了展出他的代表作《托马斯》系列肖像新作外,还首度以大尺幅女人体创作为另一重点展出。近日,被称为“中国当代油画界怪杰”的毛焰...

    160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借《赵飞燕玉印》谈文物真伪评定[图文]
    借《赵飞燕玉印》谈文物真伪评定[图文]

    历朝历代重量级文物的收藏,何尝不是“专家”与“土豪”两拨人在玩。一旦买进,若发现问题,当然不能说破,因为比金钱更重要的还有脸面。出路只能一条,那就是再悄悄地去找更大的下家出手,因为文物真伪从来就是下家说了算的。一轮又一轮的转手就此接替上演,同时,假冒文物的安全系数似乎也在不断提升,因为盲从是人类的天性。上海图书馆藏“汉婕妤妾赵玉印&rdq...

    181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从一次美术评奖谈起[图文]

    宋永进美术评奖,大多难以十全十美。是因为众口难调?是因为评审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是因为评审导向偏离了学术的轨道?是因为某些评委根本不具备学术的资格?还是……不过,今年由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举办的“视域江南——浙江省油画作品展”,却在圈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意外的获奖喜讯不久前,几位毕业多年的学生打来电话,兴奋地传报油画作品...

    190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李可染在齐家学画10年[图文]
    李可染在齐家学画10年[图文]

    齐白石《牵牛草虫》1946年,李可染艺术生涯中的一个关键时刻出现了,两份聘书同时送达他的手中。一份是母校杭州国立艺专发来的聘书,一份是徐悲鸿请他去北平国立艺专的聘书。可染对母校感情深厚,回母校工作可以了他的心愿。而后者却更有吸引力,北平是中国文化古城,有故宫藏画,还有李可染素来仰慕的大师齐白石、黄宾虹。在当时的可染心中,北平几乎就是一流艺术的代名词,于是他选择北上。此时的李可染40岁,已多次...

    79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冷军 写实绘画是留给艺术最后的一点规矩
    冷军 写实绘画是留给艺术最后的一点规矩

    摄影:陆峰在写实油画市场走俏的情况下,此次在艺术北京上带去冷军作品的美丽道艺术机构并没有遭遇大卖,这在旁人看来实在是蹊跷,这可是“冷军”的作品。借由“写实油画”这一话题采访到冷军,才了解到原委,原来是艺术家不愿意卖。略微不太好意思,冷军笑着说:“是这样,大部分作品不作销售,我想为自己未来美术馆留着。”据说,这位艺术家还一度在...

    190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宋永进:浙派人物画为后人留下什么?[图文]
    宋永进:浙派人物画为后人留下什么?[图文]

    去年9月顾生岳刚刚离去,今年5月23日宋忠元又走了。我在就读浙江美术学院期间,宋忠元先生是母校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更是我们敬仰的学术前辈。今天,从书架上找出当年的毕业留言本,上面就有宋忠元先生题写的寄语和签名,工整而圆浑的笔迹一如其为人,又翻开当年的学位证书,宋忠元的红色签章赫然出现在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的位置上。一幕幕往事恍如昨日,宋先生朴实谦和的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宋忠元与李震坚、周昌谷、方...

    95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袁运甫:中国艺术要有中国气派[图文]
    袁运甫:中国艺术要有中国气派[图文]

    袁运甫100年前的中国,如折翼巨龙,挣扎求存。100年后的今天,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不可阻挡的复兴之势。百年前的知识分子,为图民族自强,抛头颅洒热血;百年后的知识分子,更要肩负起建构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出生于1933年的袁运甫,亲身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命运。将临耄耋之年的他,多年来一直主张“大美术”观念,倡导艺术工作者要以具有“中国精神&rdq...

    1086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鼎新华南:透过油画看吾土吾民[图文]
    鼎新华南:透过油画看吾土吾民[图文]

    黎伟明《风云沙面》,布面油画,2010年。2012年12月27日至2013年1月23日,“鼎新华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这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以阐扬中国油画的“中国性”为出发点而举办的“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的第四站展览。此次展览汇聚了华南地域内广东、福建、海南、湖南、湖北、香港、澳门、台湾五省...

    91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黑龙江漫画创作日渐低迷[图文]
    黑龙江漫画创作日渐低迷[图文]

    图为王俊平漫画《如此关注》。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黑龙江漫画会,后改名为黑龙江美协漫画专业委员会,由王大壮等一批老漫画家发起并组建,是全国成立较早的漫画组织之一。三十载的风风雨雨,她历经辉煌鼎盛,曾经人才济济;而今却日渐低迷,创作群体萎缩,高质量作品难产,失去了往昔的犀利与风采。曾经人才辈出精品纷呈黑龙江漫画会建会初期成员不到20人。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省漫画会主张大力开展群众性业余...

    69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表现与抽象下的印度——《各色》展评[图文]
    表现与抽象下的印度——《各色》展评[图文]

    艺术家石煜2013年3月3日,《各色——石煜画展》在中间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了石煜近两年来的作品,包括油画和速写等,其中主要为《印度系列》的人像,这些作品都展现出作者在用色和用笔上的新突破。石煜于1973年出生于北京,作为70后的北京人,他没有经历大的社会变动,而且见证了八九十年代的西学热,在整个艺术视野方面较为开阔。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求学期间受到的是传统写实艺...

    91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宋文治藏陆俨少作品所引发的思考[图文]
    从宋文治藏陆俨少作品所引发的思考[图文]

    宋文治是新金陵画派重要的艺术家,还是一位大收藏家。宋文治先生曾经收藏了百件陆俨少先生的精品。这些作品不仅精彩,而且其中多件甚至未收入2008年出版的《陆俨少全集》。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在举办的宋文治藏陆俨少作品展中,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或许就是陆俨少与宋文治的关系以及宋文治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的陆俨少的精品。陆俨少《双清图·梅竹》北京画院美术馆自2007年以来推出的“20世纪中国...

    152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郭庆祥:谈吴大羽的绘画创新精神[图文]
    郭庆祥:谈吴大羽的绘画创新精神[图文]

    吴大羽作品采韵布面油画尺寸53x38cm艺术家吴大羽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他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留法回国后成为了当时国立杭州艺专的学术旗帜、中国现代派绘画的一代宗师。董希文、王式廓、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赵春翔等等这些如雷贯耳的绘画大家,虽然他们在美术史上各自走上不同艺术道路,但是他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吴大羽的学生,都曾经接受过吴大羽艺术思想的培育和灌溉。因此,吴大羽是一位为中国现代...

    174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