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的策略与投机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西瓜 点击 :

最近,莫言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让期望走向世界的国人狠狠地过了一把诺奖瘾。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算是“走向世界”走到顶了!多少年来,中国人都向往着“走向世界”,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干脆把“走向世界”当成目的。创作艺术的全部目的就是如何能“与国际接轨”,能“走向世界”。为了走向世界和去接轨,就得了解“世界”和“国际”的需要。那么,哪里才是“世界”和“国际”呢?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世界”肯定不是亚非拉,仅仅指西方。那么,满足西方对中国的要求,到西方去展览去获奖,就成了中国不少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由于“走向世界”与崇尚“国际”不是个别人的个人喜好,而是国家性的总体倾向,所以个人也好,体制也好,倾向都是一致的。获奖,外国的好;参展,西方的硬;举办会议,“国际”的强。大学里科研计分,“国际”也比国内的多……这一来,为了“走向世界”和“与国际接轨”,策略与战略策划当然就极端重要了。在笔者多年来参加的各种美术活动中,经常听到美术“策略”的探讨,有时甚至是专门进行美术“策略”的学术性探讨,最近的文化大国讨论中,“策略”更成了一个严肃而重大的学术命题。当然,推而广之,“策略”还不仅针对“走向世界”和“与国际接轨”,要参加国内的展览,要获取评委的投票,要卖画,要取悦评论家和策展人,都要考虑“策略”。可见,艺术家个人是如此,政府行为中也经常是如此。久而久之,“策略”与艺术已成天然的伴生物。例如“当代艺术”的策略就是弄“中国符号”去西方兜售,而且这“符号”还必须是西方人心中的中国,用某“当代艺术家”的话说,这是利用“符号的易于识别性”。那么,西方人心中的“中国”是什么呢?是小脚女人,是系辫子的清末男人,是傻呆的“东亚病夫”,是红色政治象征的毛泽东、天安门、中山装、解放军、红领巾、雷锋,是乌烟瘴气的“文化大革命”和文革中愚味、粗野的红卫兵……改革开放几十年,GDP已成世界第二的当代的中国,怎么其“当代艺术”还全是此种内容?你只要看看最近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大家争先恐后比着对中国狠,美国对中国的评价总倾向总印象就不言而喻了。你既然要投其所好,当然就不能去炫耀中国的成就和中国的伟大,只能去迎合西方阴暗的政治需要。有人把中国艺术家这种迎合西方的倾向比作替西方绘制西方人心中的中国插图。所以这次莫言获奖,有人就当然地推测,莫言肯定有精彩的获奖策略。

的确,有人问获奖之后的莫言:“为获奖,作品特意贴中国标签?”莫言回答道:“什么是中国标签?我不知道。我在《檀香刑》后记里面说,我想在语言上有我自己的特色,根本不是想写给外国翻译家看。”“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也没听说哪一个作家为了得什么奖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写作的方法。而且,即便你想改变,变得了吗?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莫言是凭他坚守自己,是凭他的“土”(莫言语)把“走向世界”走到顶的。其实,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表达自我的体验。体验得愈真实愈深刻,传达得愈典型愈生动,就是好的艺术。历史上优秀的艺术莫不如此。如果感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曹雪芹写《红楼梦》之前还要去揣摸投机读者的需要,如果国破家亡,“墨点无多泪点多”的八大山人还要在作画前去“策略”一番,我们还有《红楼梦》?还有八大的画?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还有黄公望、倪瓒、徐渭、石涛吗?

庄子在《庄子?渔父》篇中曾经说过,“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惜哉!”说的是人应该珍视真实自然的自己,不能以世俗的看法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坚持自我。常人尚且应该如此,艺术的个人更当如此,艺术的国家也当如此。

相关文章

  • 石湾公仔黄:用中国画技法捏陶瓷[图文]
    石湾公仔黄:用中国画技法捏陶瓷[图文]

    黄志伟和他的作品羊城晚报记者郑迅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佛山科技技术学院兼职教授……黄志伟的头衔如此之多,但面容瘦削的他站到记者面前,对石湾公仔的传承侃侃而谈,似乎又与这些头衔都不一样……这位被昵称为“石湾公仔黄”的大师笑说:“只要揾到食,这门技艺自然可以传承下去!&rd...

    177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弗朗索瓦斯-吉洛特与毕加索[图文]
    弗朗索瓦斯-吉洛特与毕加索[图文]

    1995年,吉洛特在她的纽约工作室内在毕加索的妻子和情人们痴缠、发疯、自杀的故事堆里,吉洛特幸存了下来。在离开毕加索的60年里,吉洛特不怕回忆,但不愿过多回忆,也不只有回忆,而是活出自己,活在当下。吉洛特活在当下,从来都活在当下一个人,如果有幸(或者不幸)活上90岁,会在干吗?回忆,枯坐,枯萎?不,不,不,至少弗朗索瓦斯·吉洛特(FrancoiseGilot)不是这样,已过91岁...

    181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清新脱俗 亮丽雅致—吉瑞森花鸟画印象[图文]
    清新脱俗 亮丽雅致—吉瑞森花鸟画印象[图文]

    一个花香鸟语的世界是我们的理想,但这个世界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由于自然生态被破坏,花鸟画家们不得不跋涉数千里到人迹罕至的绿色丛林去寻寻觅觅,呼唤行将消失的美好家园,唤起人们的良知和思考。著名画家吉瑞森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画家近照澜沧江从青藏高原奔泻而来,穿越高山峡谷,在即将流出国门之际,地势突然变得宽广,江畔到处是丘陵、平坝,长满芭蕉、棕榈、凤尾竹等亚热带植物,村寨点缀在纵横阡陌之中,这就是美...

    844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哈尔滨书协副主席高杨书法赏析[图文]
    哈尔滨书协副主席高杨书法赏析[图文]

    高杨高杨作品高杨他称自己为“票友”,然而自幼习字,临贴无数,却自谦“票友戏墨”。他堪称收藏家,名家翰墨阅历无数,大家精品尽收阁中。他算得上鉴赏家,名画佳作经手经眼,名品赝品自在心中。他还是个实业家,将精品收入阁中,需要的是实力。高杨作品他在自白中这样写道:吾于习字,未敢云“书法”,盖因“书法&rdqu...

    47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古典绘画空间理论与实践[图文]
    中国古典绘画空间理论与实践[图文]

    研讨会现场新浪收藏讯为配合合肥亚明美术馆举办的‘游观’智慧——中国画学术专题展”,“游观”智慧——“中国古典绘画空间理论与实践”学术专题研讨会于2013年12月30日下午在合肥市政务中心二楼10号会议室举办。张晓凌:游观智慧—中国古典绘画空间理论与实...

    199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知女”评选是高级黑吗?[图文]
    “知女”评选是高级黑吗?[图文]

    如果说知女评选还有一点微弱的正面意义和价值,那就是提醒我们,名人的形象大多有虚构成分——这是一个最普通的常识,但很多人却不能领悟到它。近日,一家娱乐周刊选出当代五大“知女”:新闻知女柴静、民主知女伊能静、微博知女姚晨、文艺知女汤唯、财经知女曾子墨,并邀请11位公共知识界男士点评。对于“知女”,杂志是这样定义的:&ldquo...

    93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孙磊:当代水墨构建当代特征[图文]
    孙磊:当代水墨构建当代特征[图文]

    ◎孙磊(艺术家、艺术批评家)身处当代,以当代的眼光,建构具有当代特征的表达,就是水墨画在当代的必然道路,就是当代水墨的基本形态。以当代语境为特征当代水墨,顾名思义,以“当代”为语境和特征,它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它是一个时间上的确认。就是指时间上的当代范畴,指当下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全部的现实背景。“笔墨当随时代”中对时代的确认正是基于这...

    41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胡宝利:李德哲三独艺术观[图文]
    胡宝利:李德哲三独艺术观[图文]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部主任、美协理事胡宝利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今天,我很高兴参加李德哲先生的画展,并在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故乡周口,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及艺术氛围。为此,我要感谢周口,感谢周口的文化,感谢老子故乡博大的哲学气场。李德哲先生是从河南周口走出来的青年画家,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走出星辰走出梦》、《飞翔的眼睛》两部诗集,在校园诗坛上引起震动,获得&l...

    551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艺术:请再多来点性[图文]
    艺术:请再多来点性[图文]

    毕加索描绘的阿维尼翁妓院作者:JonathanJones编译:怀心在当今的艺术里,性占有的份量太少了。回首现代主义和20世纪的艺术,解放肉体一直是一个重点,在文学这一领域,我们有DH劳伦斯,从禁欲土壤里诞生出的放纵之爱,有JamesJoyce,这位维多利亚时代最后幸存者,不羁的描述着对LeopoldBloom的内衣有关的幻想。这两个人交相辉映,带头冲破了被固守多年的“肉体禁锢&r...

    47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雷抒雁:我的写作与时代同步[图文]
    雷抒雁:我的写作与时代同步[图文]

    ■著名诗人雷抒雁昨日去世享年71岁■代表作《小草在歌唱》曾激励一代人诗人在情人节离开了这个世界。北京时间2月14日凌晨1时31分,诗人雷抒雁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1岁。1979年,他用诗句《小草在歌唱》悼念烈士张志新,这首诗歌传诵大江南北,至今也是新时期以来经典诗歌之一。代表诗篇被传颂30余年1942年8月18日,雷抒雁出生于陕西泾阳县,1967年9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由于适逢&l...

    41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与何桂彦对话:“新水墨”也需要回归传统吗?[图文]
    与何桂彦对话:“新水墨”也需要回归传统吗?[图文]

    批评家李小山先生记者:八十年代李小山老师提出“中国画穷途末路说”,在今天是否可以重提这个观点?何桂彦:李小山的文章发在1985年第7期的《江苏画刊》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当时还是南京艺术学院的研究生,文章写得很犀利,观点十分尖锐,对传统水墨,尤其是明清至民国以来的水墨创作进行了批判。之所以文章在美术界产生了影响,主要是契合了80年代中期在西方现代化,现...

    149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启功先生为何难称书画大家[图文]
    启功先生为何难称书画大家[图文]

    设若蚌镜自照、犀角独喻,则我斗胆以为,无论书法还是绘画,启先生都将“雅人深致”做到了30年来第一人,这点后世自有公论,不必当面打嘴仗。有人诟病“启体”直白寡味,那只好怪自己完全不懂欣赏。自点画之间涌溢而出、酌焉不竭的学问书卷之气,并世无两。斯般气息,在而今艺坛,贵如高原雪莲,不可能再有养蕴发挥的土壤。然而,恰恰是总以“学问”...

    100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方力钧:作品里隐藏了某些时代的秘密
    方力钧:作品里隐藏了某些时代的秘密

    图片资料28年前,21岁的方力钧首次参加的大型艺术展览是《第六届全国美展》,当栗宪庭看到他的作品,曾发出这样的评价“其实你已经懂艺术了!”这莫大鼓舞所赋予的自信带着强烈的方向感,驱策着一个以艺术安身立命的年轻人一路走来,向人们敞开了无所不包的生命体验。将进知天命2012年5月31日至7月2日,49岁的方力钧将在香港时代广场举办个人艺术展《众数的生命》,涉及近年创作的油...

    101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一展成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图文]
    一展成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图文]

    威尼斯海归解构威尼斯神话文/陈小扁第417期如果不是去折腾过一番,他们还真不知道威尼斯的造星神话已经破灭了。作为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耗资2000多万,是去年登陆威尼斯的中国展览中规模最大、争议最多的项目。它在威尼斯展出的情形是: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军械库展厅堆满了156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左手油画,右手雕塑,众声喧哗,堪...

    131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街头漫画家:准备好失业了吗[图文]
    街头漫画家:准备好失业了吗[图文]

    街头漫画家人头攒动的街头,一位不修边幅的街头漫画家聚精会神地盯着对面的男子,目光不敢有丝毫的游离。投入如此高的关注度和时间成本,目的只是为了给他创作一张生动的自画像。类似的场景,相信不少人都有经历过。靠着辛苦的手工创作,很多街头漫画家也能取得相对不错的收入。不过,当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来临之后,熙熙攘攘的街头却少见了漫画家的身影。特别是一款叫魔漫相机自拍漫画软件的出现,直接颠覆了传统的漫画行业,加...

    142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