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郎绍君:中国画仍缺领头羊[图文]

时间 : 12-18 投稿人 : 珮儿 点击 :

郎绍君:中国画仍缺领头羊 | 艺术美文

记者江村

“现在是中国历史上画家最多的时期,仅北京就有10多万人,然而问题是,人数够多,有质量的太少!”70多岁的郎绍君是近现代中国书画理论权威、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指导导师,多年不到上海的郎绍君前不久在上海观摩部分书画展后接受了早报采访,言谈间对当下中国画的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郎绍君曾发表大量关于中国古代美术、近现代中国美术和当代美术的论文和评论文章,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的有《苏轼的美术思想》(系列论文)、《早期敦煌壁画的美学性格》、《论唐风》、《齐白石研究》(系列论文)等。他认为,现在的中国画问题很多,关键是缺少领头羊,缺少大师,就上海而言,萧海春等不多的画家相对更加沉潜,耐得寂寞,也是希望所在。

郎绍君日前除在上海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参加画展并观看画作外,专程前往地处松江的上海画家萧海春画室,观摩了萧海春近几年的大量山水画作品。他表示,一直期待现场感受萧海春画作的精神气与意境:“之前看的是萧海春作品图片,然而观看原作与观看图片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感觉,真正的精品必须看真迹才可以体会中国画真正的魅力所在。”他认为,萧海春的一些写意山水,虽无八大之形,却得八大之魂。对于萧海春合参古代山水画大家的画作《庐山高》、《万壑松风》等作品,郎绍君认为,这样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首先是对传统抱着一种虔诚的敬畏态度,“半个多世纪来,像萧海春对待传统的这种态度是不多见的,很多画家对传统不懂,也不去问,这是不可思议的,1990年代前期,回归传统成为一种潮流,但同时,艺术市场也悄然恢复。对中年画家来说,是考虑家庭、生活、声名地位而向市场倾斜,还是全力以赴去追求传统功夫,似乎很难两全。人们纷纷选择前者,但也有极个别画家是例外。”

郎绍君认为,近几年来,虽然有了相对宽松的条件学习传统,出现了一些有较好传统功底的青年画家,但总的来说,反传统思潮仍不乏影响,低俗的“大众文化”畅行无阻,能够辨别画之雅俗优劣的人愈见稀少,而将那些投机钻营、哗众取宠之徒及他们的低俗浅薄之作捧作“宝贝”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中国画仍然面临危险:被浅薄化、低俗化、恶俗化、空壳化侵袭的危险。在画家批量生产,‘名家’‘大师’满天飞的今天,我们不必指望以数量胜,而对非数量的质量有所期待。”

对比萧海春的作品,郎绍君还认为,北京有不少年轻画家学黄宾虹,其实是一种误读,“一些画家其实连黄宾虹先生的表皮都没有,主要还是受应酬与名利心影响。”

链接:

刘玉来:析说书画的用笔

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用笔是个最关键的问题。笔指的自然是毛笔。但是毛笔不仅中国有,在西洋水彩画中也有大致与国画相同的毛笔。但是水彩画中的用笔却与国画大相径庭。水彩画中也讲究笔触美,可他不同于国画、书法所强调的用笔,而且其美感也不相同。这里我们只谈书法、国画中的用笔。

向来在谈到书法和国画的用笔时,都说书画同源。这里我们不打算过多引用古人的话。什么原因呢?文章在说理时讲究论据,把古人说过的话拿来不过为了当论据使。论据有实物证和书面证两种。古人的话其实就是根据实物的见解,说来也仅是一种意见而已,即一家之言。而当实物就摆在眼前时,古人的见解并不足为准绳,拿来当论据不免有狐假虎威之嫌。现在古代的书画就在我们面前,书画到底同不同源那是一目了然的事!自不必借前贤之口为佐证也能令人心悦诚服。

在传统的文化教育中,画家、书家和所有人一样大抵都是先学习文化,之后才迈入书法、画师行列深造。过去学习文化说白了就是念书识字。识字过程也便开始了涂鸦。这里的涂鸦指的是写字。虽然写字也有画的成分,但使用毛笔更强调的是永字八法的用笔。涂鸦就是最早期的永字八法介入时期。但那不能算是书法。大多数涂鸦人后来没有当书法家、画家。但是平常人与书画家的基础都是涂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涂鸦中永字八法便逐渐成为了一切初学者习练的核心。因为书法都是承传的,由会书法的老师传授。接着在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绘画学习中,他们的用笔实际都秉承了传统的用笔形式。只是更加规范化,即永字八法化罢了。至于习惯传统用笔形式的画家来说,他们在绘画中自觉不自觉的都会运用这种传统的用笔方法的,即变成了在下意识情况下的艺术行为。当然,绘画中的具体用笔要比书法中的更灵活多样。

在书法用笔中不论写真草隶篆,也不管他是表现什么风格,用笔的形式并不复杂。永字八法就正说明了这点。虽说不复杂,但因为字形结体是千变万化的,灵活的运用却很难。注意,这里说的难不是指的对字形的把握,而是指形成视觉力量感和内在艺术美感。力量感和内在艺术美感都需要通过笔划来体现。从来书法中每个字对每一笔的要求都很严格。我们俗说的败笔,就是指一个字中失败的笔划。失败的笔划不仅指与其它笔划配合失当,而且指它本身就违背了笔划美的规律。审视书法中对用笔要求,那是有极端苛刻的标准的。我们拿历代书法作品来审视,便会发现所谓的经典书法作品,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笔从外在形态到内在韵味都是美的。非经典的作品里就会出现败笔的现象。我们说书画同源,也即说构成书法和绘画最基础的笔划都是出于对笔的同样的操控运用,但并不是说使用同样外在形态的笔划。我们通常看不到在绘画中出现书法中那样的笔划。因为字的结构毕竟和画不同,机械的把字中使用的笔划运用在绘画中,只会给画增加不协和的因素。由此看来,书画同源指的是用笔的方法而不是死板的轨迹。同样用笔可以产生不同的轨迹,所以当画家写字时就将用笔控制在字所需要的笔划式样内,画画时就会根据画面具体情况灵活的使用笔划,绘画中的笔划并不会脱开已学过的传统书法用笔的,只是他表现得更灵活罢了。

故此所谓的书画同源并不是将书法中的用笔(具体的说就是书法笔划轨迹)直接用到绘画中。

具体到书法用笔,从正楷、行书、草书的用笔在表面形态上各有面貌,真书的笔划强调端正,隶书强调俏丽,篆书强调匀整,草书强调潇洒。但是他们都强调用笔的力度感、重量感,都强调力透纸背,都强调线条必须流畅不胶滞。或阳刚或阴柔,或霸悍或娇媚,或纤巧或刚劲,或堂皇或朴实,但无论正、偏、点划,都强调在视觉上要呈现出一种美感来。它像戏曲一样也有端庄美,也有丑中美。唐寅说:“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我们把它与绘画作个比对,真篆与工笔画相近,行书接近半工半写,草书接近写意。但如果我们追寻笔划的足迹的话,我们会发现草书的笔划最接近(只是接近)绘画中的用笔。难怪徐渭说:“草书兴而有写意花鸟画”。在绘画中即使最刻板的工笔划中的用笔,也与真正意义上的楷书用笔相去甚远。按说草书中的用笔大都随意、灵活、小巧、多变,但与绘画中的用笔也有所区别。这是因为绘画中的用笔需要因物象形,要按照所画的对象安排笔划的形态,那真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是书法中的用笔无法满足的。这样说并不意味绘画中的用笔与书法不同源,而是说书法与绘画在用笔上各有所倾向。书法中的字再多,但基本笔划却有定势,故此用笔的变化有基本的固定形态;而绘画虽然也有基本的形态,但展现的空间却更丰富多彩。作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书法好似古体诗词,词汇被固定的格律限制,虽可以写出旷世佳作,但在表达上词意毕竟受到限制;绘画好似自由诗,词意可以随意运用,在表达上可以更随心所欲,更利于旷世美感的作品诞生。

书画同源到底同在那里呢?同在基础用笔上,而基础用笔就是除对毛笔的力度操控外的书法基本笔划的运用。吴昌硕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不过他是“以作篆之笔,横涂直抹”。写字时岂能横涂直抹?看来他并没有在作篆书的笔画。不过,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绘画中没有直接体现书法用笔,但点划时却是按照书法用笔法则进行的,这正是中国画用笔的本质,没有这个基础,绘画用笔就成了空中楼阁。这种用笔基础奠定了国画味道,缺少了这种笔意就失去了国画的传统灵魂,这就是许多缺少书法训练画者的国画之所以缺少传统国画味道的原因。故此,欲继承传统国画,沿着其脉络发展不间断,国画继承者就必须打好书法基本功。(来源人民美术网)

北京艺术研究所刘玉来

html{word-wrap:break-word}body{font-size:14px;font-family:arial,verdana,sans-serif;line-height:1.666;padding:10px8px;margin:0;overflow:auto;white-space:normal;word-wrap:break-word;word-break:break-all;min-height:100px}pre{white-space:pre-wrap;white-space:-moz-pre-wrap;white-space:-pre-wrap;white-space:-o-pre-wrap;word-wrap:break-word}th,td{font-family:arial,verdana,sans-serif;line-height:1.666}img{border:0}header,footer,section,aside,article,nav,hgroup,figure,figcaption{display:block}a:{color:#003399}

相关文章

  • 杨佴旻自述—关于水墨画现状的一点思考[图文]
    杨佴旻自述—关于水墨画现状的一点思考[图文]

    杨佴旻当今的水墨画现状和社会太不匹配。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实在不应该是眼下这样的水墨画。更甚至是︰很多人,似乎已经安于水墨画的现状,他们以为水墨画已经很现在了!鉴于水墨画目前的实际,我想到了“大水墨”。先生们有严格的规范,批评家有成套的理论,我不是文艺理论的研究者,我有的可能只是一点偏见。当今的水墨画现状和社会太不匹配。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80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国画不当代何谈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国画不当代何谈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吴冠中-秋声赋-百雅轩珂罗版画(原作水墨、宣纸)-60x124cm-2007事件背景:2011年由项丽萍策划的《笔墨终结之后:中国式风景》艺术展被《国家美术》杂志2012年1月刊评为2011年度“十佳”展览之一。《笔墨终结之后:中国式风景》2011年9月8日在苏州本色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有15位参展艺术家,上至已经作古的郎静山、吴冠中,中到尚扬、申凡、夏小万,下至未...

    177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李小山:直言当下艺术界[图文]
    李小山:直言当下艺术界[图文]

    李小山前不久,老友来访,不免谈论一些艺术方面的事,不料老友有心将我们的随意谈话录了音,并整理成文,我看了一遍,虽然了无新意,多是些老生常谈,但有的问题还是具有针对性。正好《当代美术家》杂志约稿,于是我征求了老友的意见,把我们的谈话加以修改和节选,发表出来,以供读者参考和批评。友:我注意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批评家大多变成了活动家,变成了被人诟病的“赶场子&rdquo...

    133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文]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文]

    盖里·李作品采写信息时报记者冯钰摄影信息时报记者陈文杰正在红专厂E9艺术馆展出的《一半一半》展览有个长而佶屈聱牙的副标题——三位探索土著文化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家的展览。当我们看到“土著文化”这个词时,往往会预设看到一些符号化的原始风情——展馆门外燃烧着的带来“澳大利亚味道&rd...

    177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图文]
    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图文]

    漆器大师肖与王耘农摄人像摄影的本质是什么?当然不是“一二三茄子……”也不是“背直点,把手放腿上,注意我要拍了啊……”人像摄影的本质在于传递情感。情感表达对于一张好的人像作品至关重要,这不是套用拍摄技巧以及方法就可以复制出来。若我们无法体会这件事,也只能原地踏步拍些糖水片。在某一个瞬间抓...

    113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当行为艺术邂逅架上绘画[图文]
    当行为艺术邂逅架上绘画[图文]

    杰克逊·波洛克作品《夏天9A》朱洁树在行为和表演令人弹眼落睛的时代,架上绘画是否还能生存?它会以何种方式延续?泰特现代美术馆2012年的收官大展“水花四溅”从波洛克和霍克尼两条路径,阐释了“绘画和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行为和绘画的结盟,在全球引领了一股充满抗争精神的艺术诗篇。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Modern)2012年的收官大...

    1899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詹建俊:选择绘画一生理想[图文]
    詹建俊:选择绘画一生理想[图文]

    詹建俊油画《天地行》以517.5万元的成交价领衔2014保利拍卖在三亚举行的油画专场。2月4日,著名画家詹建俊油画《天地行》以517.5万元的成交价领衔2014保利拍卖在三亚举行的油画专场。作为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詹建俊在接受《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时表示,他所有精力、体力都关注在绘画上,“画画是我最大的兴趣,我爱好这个,好这口儿。我这一生最明智之举就...

    119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元上都能否成遗址保护的典范[图文]
    元上都能否成遗址保护的典范[图文]

    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内的一处手工作坊遗址。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24日至7月6日)上,中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两天之后,7月1日,中国澄江化石地又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目前,中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到43项,居世界第三。元上都:世界都城史上绝无仅有...

    1628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是保护徽文化还是兜售古建筑[图文]
    是保护徽文化还是兜售古建筑[图文]

    是保护徽文化还是兜售古建筑程美信日前,在微博上获悉一条不算新闻的新闻:“魅力徽宅——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特邀作品像积木拆卸拼装一样将古宅从1000公里外的徽州运到北京..。。古宅将穿越400多年时光矗立于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旁,这是怎样的一个创想?策展人闻正回答:源于徽宅的魅力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近年来,中国人热衷把老古董、旧杂货和土...

    83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汪建伟:过度景观化后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图文]
    汪建伟:过度景观化后当代艺术如何呈现[图文]

    图片资料一,媒体策划展览是否是后台运营向前台操作的转换?在发布会上,艺术家汪建伟(微博)提及:“以前参加展览时,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都是认识的,这次听到一些关于此次展览的介绍,我突然有种感觉:这是一个由媒体发起,来策划的展览(此次展览由上海美术馆(微博)、99艺术网、SMG艺术人文频道、新闻晨报主办)。当然一种调侃的方式说的话就是,媒体以前是作为一种类似‘后台&rsq...

    210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马赛克君:你为何蹦出来掩盖艺术本体[图文]
    马赛克君:你为何蹦出来掩盖艺术本体[图文]

    周洁行为艺术现场马赛克(mosaic)原义为:镶嵌,镶嵌图案,镶嵌工艺。发源于古希腊。早期希腊人的大理石马赛克最常用黑色与白色来相互搭配。只有权威的统治者及有钱的富人才请得起工匠、购得起材料来表现此奢侈的艺术。发展到晚期的希腊马赛克时,艺术家为了更多元化地丰富起作品,他们开始需要更小的碎石片,并自己切割小石头来完成一幅马赛克。而今,马赛克拥有了另一种含义:一种图像(视频)处理手段,使其局部模...

    1589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栗宪庭: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图文]
    栗宪庭: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面旗帜[图文]

    栗宪庭近影2012年6月21日,西安初夏明媚的午后,曲江一处古雅的院落,水声鸟鸣中,在挂满嫣红梅李的果树下,栗宪庭侃侃而谈,态度是那样率真、谦和,话题围绕中国当代艺术,又超越中国当代艺术本身……栗宪庭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他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把握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变化,开创性地策划了诸多重量级的代表着重要艺术潮流和走向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对中国现代艺...

    187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乾隆皇帝是收藏界的破坏狂[图文]
    乾隆皇帝是收藏界的破坏狂[图文]

    御题诗兽面纹玉圭近日,艺术评论家石建邦一篇“炮轰”乾隆皇帝收藏品位的“檄文”引起了许多争论。在文章当中他指出,一向以儒雅风流、热爱收藏著称于世的乾隆皇帝根本就是个“破坏狂”。在好端端的玉器上刻味同嚼蜡的“御诗”、以累累印章和御题占满传世画作,将其弄得伤痕累累,都是这位皇帝经常做的事。皇宫内所藏的书画、...

    92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鼎新华南:透过油画看吾土吾民[图文]
    鼎新华南:透过油画看吾土吾民[图文]

    黎伟明《风云沙面》,布面油画,2010年。2012年12月27日至2013年1月23日,“鼎新华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这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以阐扬中国油画的“中国性”为出发点而举办的“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的第四站展览。此次展览汇聚了华南地域内广东、福建、海南、湖南、湖北、香港、澳门、台湾五省...

    91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邵宏庚:色聚中的草间弥生[图文]
    邵宏庚:色聚中的草间弥生[图文]

    草间弥生“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亚洲巡展,目前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这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受到了一定关注。应朋友邀请,今日我带着好奇心,以观赏者的角度,走进这位被誉为“圆点女王”的绘画艺术世界,同时,也为您作一解读。穿行于“真实与虚幻世界”的草间弥生,她拥有超越世间的...

    1906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