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读者如何走进莫言文学世界 惨烈叙事是小说特点

时间 : 12-20 投稿人 : 龙儿 点击 :

在莫言的小说中,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饥饿主题

千年生存困窘的体现

莫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中说到,“饥饿”与“孤独”是他创作的财富。《透明的红萝卜》写12岁“黑孩”在工地干活,因饥饿难耐到菜地拔了一根红萝卜充饥,被当场捕获并押送到工地接受批斗。“黑孩”后来钻进麻地里,像一条鱼一样“游”走了,这是当时结合着现实与幻想的一种新的文学尝试。

“吃”是理解莫言小说的密码之一,在他的小说里,“饥饿”记忆和“吃”的疯狂贯穿始终,而这正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生存困窘的体现。1961年的春天,莫言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校园里拉来了一车亮晶晶的煤块,饥饿得“身体透明”的小孩孤陋寡闻没见过煤块,一个孩子试探地拿起一块,放到嘴里咬了一口,接着咯嘣咯嘣吃了起来。因为饥饿,孩子们发展出各种神奇的功能。在短篇小说《铁孩》里,铁孩爱吃铁筋,在最新的长篇小说《蛙》里,莫言再度写到吃煤块。他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吃,也是一种权利。出版于1992年但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漠视的长篇小说《酒国》,是“吃文化”达到了巅峰状态的表达。

惨烈叙事

透映深切的人性关怀

惨烈的叙事,是莫言小说的特点,从他一开始创作就出现了。1986年底,他写出了影响深远的中篇小说《红高粱》。在充满残酷浪漫主义色彩的四部《红高粱》中篇小说之后,1987年莫言在家乡的一个寒冷仓库里完成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用令人窒息的笔触,生动描写了泯灭人性的人际关系。1995年,洋洋五十万言的长篇巨著《丰乳肥臀》总结了“高密东北乡”的百年动荡,从清朝末年写到改革开放的当今。政治的动荡、历史的诡秘、人性的险恶、社会的变迁,在这部小说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丰乳肥臀》曾遭不公正批评,莫言沉寂了四五年后,推出重磅作品长篇小说《檀香刑》,把他心中锤炼已久的“残酷叙事”推向了极致。

但莫言并不止步于“残酷”,在他的小说中,深切的人性关怀在近乎冷酷的语言中喷涌而出,一些细节之生动、深刻,让人读来深感震撼。他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一直行进在“浪漫传奇”和“残酷现实”两条路线上。在2006年推出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莫言以“轮回”为小说章节结构的基础,通过“赎罪”的方式,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中罕见的拯救情怀。小说中长工蓝脸代表着有罪者对被冤杀者的忏悔,从而把《丰乳肥臀》中略显生硬地引进的宗教情怀进行了深化,并在《蛙》中进一步强化了“善推断”。在充斥着浓厚“恶叙事”的中国文坛,这是一股尤为难得的清风。

幻想现实

从直面痛感发散而出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里说,莫言作品“把幻想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融为一体。”这个“判词”极中肯。国内媒体把hallucinatoryrealism翻译成“魔幻现实”,反而造成误读。莫言对当代文学最大贡献之一,是直面惨痛现实,以犀利语言糅合悲悯情怀,把生活中可怕现实逼到产生幻觉的程度。这种直面现实痛感的创作,在很多故事中通过传统的方式阐发出来,如《草鞋窨子》里的传奇、《酒国》里被灌醉后的各种幻觉等,都是从残酷现实中发散而出,而不是特意的变形或者出现意想不到的魔幻物品及人物,这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莫言的文学作品深刻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又具有广阔的世界性视野,这使得他在中国文坛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已经是世界文坛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莫言还处在创作的黄金时期,他的创作力仍然极其旺盛,我相信他仍能创作出值得我们期待的作品。(叶开)

相关文章

  • 东坡书法的启示:书是心中所发[图文]
    东坡书法的启示:书是心中所发[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知名书画家萧海春近几年对苏、黄、米三家都用功极深,在前不久就苏轼书风与临写体会进行对话时,他认为,苏东坡对宋代及以后书法影响巨大,就书法而言,苏东坡并不是复古,而是托古改制,“书是心中所发,说到这里不得不谈到当今书法里的创新问题——书法没有创新。”苏东坡于书法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

    28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国当代艺术何时羽翼丰满[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何时羽翼丰满[图文]

    图片说明:方力钧创作于1991年的油画《第二组,NO.2》。光头的艺术家本人以及“光头”人像系列,成了方力钧的艺术标识。他笔下的光头形象往往多选择自己或自己的朋友作为模特,使这种嘲讽成为自我嘲讽的形象。以蓝天、白云等空阔场景作为人物背景,则表达了一种从内心压力中自我解脱的感觉,应了一句中国俗语“退一步海阔天空”。迈入“硬件时代&rdq...

    35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张堃:希望观众爱上博物馆[图文]
    张堃:希望观众爱上博物馆[图文]

    张堃(右)在指导组员练习仪态手势。前天8:40,虽然距离天津博物馆开馆还有20分钟,但门口等待进场的参观者已经排起了长龙。试开放两周以来,天博每天普遍接待游客近5000人次,而首个周日竟高达9500人次。因此上周日,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接可能再次出现的游客高峰,记者也跟随天博的讲解员,感受他们在博物馆工作的一天。早间必修课口腔体操8:40,天博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点名后,穿...

    117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神奇之手”让建筑从图纸到现实[图文]
    “神奇之手”让建筑从图纸到现实[图文]

    ■日本结构工程师小西泰孝谈与建筑师的协作小西泰孝和建筑师石上纯也合作的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端着三角器和尺子不停地在现场做着测量,拿着纸和笔埋头进行复杂的计算,这也许大多数人对于结构工程师的最初想象。正是结构工程师用他们的“神奇之手”,让建筑师的诸多奇思妙想从图纸变为了现实。7日,“大师之旅——新锐建筑师”讲演会系列第...

    31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鑫小事记:艺术家也有真性情[图文]
    王鑫小事记:艺术家也有真性情[图文]

    艺术家王鑫聊艺术,扒八卦,揭秘王鑫成长中的一些小趣事。以下这些文字摘自王鑫接受采访的聊天内容,每段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撷取一些片段,方便读者通过这些小事,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他创作背后的故事。(一)童年的记忆我对小时候的记忆非常不好,最深的记忆就是爱哭。生气哭,受委屈哭,挨打哭,哭到最后人家打都懒得打我了。就是男孩子都不理我,女生呢,我又不爱跟人家聊天,所以经常感觉很孤立,应该说一直都...

    164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寻 巢[图文]
    寻 巢[图文]

    高明寻巢布面油画成龙先生20年前在皖南买下10幢明清的古屋(包括一个古戏台),材料多为紫檀木樟木、等名贵树种以及大量木、石、砖雕件家具等,年代可上溯到400年的历史,总价值数亿。成龙近日连发微博表示想捐给新加坡收藏。400年的风霜雨雪;400年的战火纷争;400年的人伦更替,无数古建筑尤其是弱势的古民居大都灰飞烟灭,今人只能在《清明上河图》中揣摩探微。然徽州古民居却整村整城保存完好,可谓奇迹。...

    54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广东连环画曾引领了全国连环画风气[图文]
    广东连环画曾引领了全国连环画风气[图文]

    《民间奇案选》,子筠改编,孟庆生等绘画50年代广东连环画的兴起主要缘于政治宣传早在上世纪之初,上海连环画就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了。1924年上海亚光书局就出版了朱润斋的《天宝图》,据说当时青年工人和小学生甚至把买早餐的钱省下来看这套连环画。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的连环画进入一个兴旺的时期,那时上海连环画作者加起来有一两百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形成了四大派,这四大派的主角被读者和出版者称为&ldq...

    18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杨晓阳建议体制内外画家多交流:互相学习很重要[图文]
    杨晓阳建议体制内外画家多交流:互相学习很重要[图文]

    杨晓阳在接受采访。本报记者任峰涛摄“国家队”的加盟是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一大亮点。作为本届博览会的总策划,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艺博会的更多亮点都将在策划者预料之外,艺博会效力将在展览期间和展览后持续发生。文化和经济发展不分家记者:作为总策划,策展背景是什么?杨晓阳: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艺术和产业和社会的对接,也有各种博览会举行...

    4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阅读性”不是传统艺术经验强调的东西[图文]
    “阅读性”不是传统艺术经验强调的东西[图文]

    王鲁炎与王鲁炎会面,容易使人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他谈论艺术时少有多余的废话,你必须完全进入在他的思想语境才不会“掉队”。这可能也是他如此认真严肃的态度令很多人觉得他比较无趣的原因。他没有生活的“八卦”为媒体提供撰写的佐料;他的作品既无诗意也不抒情,调动不了观者的情绪,反而需要你长时间沉浸在作品的逻辑中,适应它的方法,破解它的密码。但我们往往不愿意付...

    88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图文]
    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图文]

    鲍卓尔(广西艺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晨曦国画在我们把更多的题材选择侧重于写生照片和凭空创造艺术形象的时候,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更加贴近生活的、发自内心产生共鸣的艺术内容。在悉心的观察与发掘中,我发现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画面与场景,最重要的生活表现与构成都存在了些什么呢?首先是常见的生活状态:学习,饮食,娱乐。然而作为一个女生,需要表达由自身出发,最能够体现女性特点的,明显与男性生活巨...

    157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八探[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八探[图文]

    当我们观赏齐白石的作品时你可能以为其中有许多重复,但是当你细细的观察时你会感到并非如此。不错,确实有“重复”的,但一般只是图案样式重复,具体到画面内容时却并非如此。他的重复并不是一张图案的复制,而是重新的创作。应该看到,这种“重复”与复制的本质区别。复制不具有再创作的构思,它只是再重复一遍;而齐白石这里只是借助了原有的图形,此后的一切笔墨都另有所出,...

    163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吴山明人物画的新境界[图文]
    吴山明人物画的新境界[图文]

    吴山明中含太古不尽意,笔墨超然绝畦径。画家安得论三尺,身世生缘俱堕甑。在我读书的时候,吴山明先生的作品就饮誉士林,被争相传摹,成了许多青年学子的习画典范。近十几年来,他精进不懈,风格幡然而变,大江南北,翕然而从者益众。我有幸几次拜读他的作品,印象强烈而深刻。这种印象,姑且概括为6个字:体正、气长、格清。先说体正。我们知道,吴先生作为浙派水墨人物画的健将之一,具有扎实而牢固的造型基础。现...

    111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写意精神”——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审美标尺
    “写意精神”——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审美标尺

    面对世界地球村的现状,如何形成“和而不同”的多元格局,并在多元化格局中时刻保持本民族文化和经济的先进性,一个核心思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此种论点,不独在国家科技发展中极为重视,就是在文化发展中,同样要以此为根本要义。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

    68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李可染在齐家学画10年[图文]
    李可染在齐家学画10年[图文]

    齐白石《牵牛草虫》1946年,李可染艺术生涯中的一个关键时刻出现了,两份聘书同时送达他的手中。一份是母校杭州国立艺专发来的聘书,一份是徐悲鸿请他去北平国立艺专的聘书。可染对母校感情深厚,回母校工作可以了他的心愿。而后者却更有吸引力,北平是中国文化古城,有故宫藏画,还有李可染素来仰慕的大师齐白石、黄宾虹。在当时的可染心中,北平几乎就是一流艺术的代名词,于是他选择北上。此时的李可染40岁,已多次...

    79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建设文化强国:繁荣书法艺术[图文]
    建设文化强国:繁荣书法艺术[图文]

    图片来自网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再次吹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军号。中国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优秀文化,如何当随时代,与时俱进,打造新经典,创造新辉煌,以强大的生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报记者丁元利带着这一话题采访了著名书法家、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常务副秘书长边保华先生,归纳其看法和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时代呼唤书法艺术大发展大...

    174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