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画家要有开阔自由的心灵空间

时间 : 12-25 投稿人 : 燕燕 点击 :

每当我坐在画案前,望着窗外随风摇曳的绿叶儿,聆听着小鸟儿婉转、悠扬的歌声,以及空气里流动的优美旋律,嗅着画盘里墨汁散发出的阵阵清香,我就会感到格外的惬意。我悠然的勾线染色,随心所欲,无所顾忌。仿佛间,天空更加蔚蓝,空气更加清润,微风拂拂,野花溢香,山雀鸣啼-----,我似乎置身在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那儿没有城市的喧嚣与拥挤,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戒备与猜忌,各种烦恼荡然无存。我沉侵在自己理想的世界里,享受着这种没有干扰,完全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让我充分体味到着生命的愉悦和真实,体味到绘画带来的空灵与超然。

是的,绘画是心灵的艺术,它需要画家有一个开阔、自由的心灵空间。画家只有在心灵获得完全自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达到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步入艺术的自由王国,并感受创作过程所带来的阵阵惊喜。明代作家兼书画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谈到的:作画“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只有在画家去掉凡尘杂念后,方能感受艺术的真谛。倘若创作时有太多的顾忌,太多的条条框框,以及个人的物欲杂念,便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难于潜心于创作,从而影响其艺术想象力的发挥,从而降低其艺术作品质量。宋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画之所以“落笔无尘俗之气”,就因为他“胸次洒脱,中无障碍”;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画家石涛,在绘画艺术领域成就卓越,其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和空灵的思想境界不无关系。他从小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尔后,又从禅门转入画道,以其禅的心境,以及超凡脱俗的品格,造就了他在绘画艺术上的出类拔萃,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法国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的作品,有着极其强烈的艺术魅力,这与他对艺术的虔诚与执着分不开。他整个身心都投入了艺术,几乎到一种狂热的状态,以至于为艺术过早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作品中极其强烈的情感色彩,粗狂而旋转的笔触极富创造性,使今天的人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都会为之感动并深受启迪,从而不得不对这位伟大的天才肃然起敬。

与古人以及梵高的时代相比,这个时代有更多的诱惑与选择。在当代商品经济大潮中能否坚守自己,淡薄名利?能否不随波逐流,真正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这对于当代画家来说,的确是需要时常反思的问题。

音乐较之于绘画似乎有着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它能充分表现宇宙中一切细微和精妙的情绪;而且,它也似乎更加抽象与纯粹,能穿透内心,直达灵魂深处。因而,在作画时,我始终喜欢有音乐伴随。

流动的音乐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它常常会带给我难以言表的美感和阵阵喜悦,并让我有时疲惫、迟缓、麻木的心灵迅速恢复其柔软、敏感和天真的本性。

传统民族经典音乐自然、清纯而优美,像是从原始森林中流淌出来的一股清澈的溪流,沁人心脾。它不但能让我们在当代竞争社会中过于亢奋的情绪变得平和,使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更能净化我们的灵魂;西方古典大师的音乐,蕴含着高尚和神圣的气息,精妙绝伦的旋律让人沉醉。巴赫的音乐与众不同,像是天外来音。它所传递出来的不是一般音乐的那种欢快和兴高采烈,而是蕴涵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宁静,一种深邃而超凡脱俗的宁静。它带给人们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欢愉,而是一种近乎神性的喜悦。被誉为新世纪轻音乐典范的班得瑞音乐也是我所钟爱的。他的大自然音诗系列纯净得一尘不染,那悠扬而神祕的旋律好似夹着一股清凉而温柔的风,拂面而来;透明而纯净的音色充满了朦胧的诗意,把你彻彻底底地融入空灵的,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的大自然怀抱。这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常常会让你忘了自己------。

经典、优秀的音乐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有着一种神性的能量。欣赏这样的音乐,不但能提升你的意识状态和内在品质,更能让你的灵魂变得高贵与超脱。

绘画艺术如何才能达到音乐这种精神震撼力与穿透性?如何才能表现出这种至真至纯的意境?这是我创作过程中时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我绘画始终如一的追求。由此,我在创作中更多地关注自已内心的感应,尝试着把音乐的流动感、抽象性,音乐的精神内涵溶入自已的绘画作品中;在构图上,我力图打破传统以及流行式样,打破现实生活中的特定的时空关系,随心所欲的组织画面,让构图服从于心灵的召唤。不知那位绘画大师曾讲过:不讲构图的构图,才是最好的构图。绘画艺术如同音乐一样是心灵的艺术,而不是现实生活的拷贝,艺术作品的功能不应该是以显现和阐明现实为己任,而应是去提炼、升华生活中的美,挖掘其精神价值。清代画家郑板桥说的好:“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在色彩的处理上,我也比较主观而自我,决不愿随潮流、追时尚,决不循规蹈矩。我认为,色彩是绘画最重要的表现语言,大自然因丰富、灿烂的色彩而美丽。中国传统绘画中所强调的“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理论很难表达我的情怀,表达我对大自然的理解,同时也很难表达我作品中所追求的音乐性。在我看来,绘画艺术是非常个人化的行为,追求绘画作品的个性是一个画家的天职。

余秋雨在《艺术创造工程》一书中谈到:“艺术创造永远需要向人们已经习惯了的审美感知系统挑战,而不仅仅在同一系统之内做数量上的加添-----,艺术创作的每一步都应是创新和探险。”是啊,创造是艺术的生命。只有挑战成旧的、常规的绘画艺术图式,挑战传统的、流行的审美定式,用新锐的眼光、用澄清的心灵去发现、感受大自然,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才有可能创作出新颖、独特的绘画艺术作品。我们不应总是在传统、本土等问题上纠缠不休,要以一个大国的胸怀,以更开阔的视野去审视绘画艺术。其实,真正的艺术是可以跨越时代和地域的。

由此,我在绘画创作时尽量去掉心灵的羁绊,让创作回归到对绘画艺术本体的探求。我们知道,艺术祟尚自由,具有非规范性,艺术是个性的张扬,具有非共性特征,艺术讲究本真,具有非理智性。因而,在创作时我一般不刻意地限定自己,让绘画随着感觉走,让创作还原其单纯,让心灵回到本真,使创作的过程就象呼吸一样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在我看来,生命有限,做一个真实的自已,画自已喜爱的东西,画自己感动的事物,这才是最为有意义的事情。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

绘画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和情感的自我沉醉。尽管绘画的表现手段是有限的,但心灵的空间却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真心地倾听自己的声音,执着地追随自己心灵的呼唤,艺术创作就永远不会枯竭。

相关文章

  •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图文]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图文]

    徐秀棠在创作本报记者刘修兵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京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秀棠卷》首发式暨徐秀棠紫砂精品展上,展出了徐秀棠的精品力作70余件,不仅有《四大金刚》、《坐八怪》、《前情后趣》等紫砂雕塑和壶的代表作,也有《乐》、《寿》、《康》、《宁》等新作,其艺术魅力令北京的紫砂爱好者和收藏者深为叹服。“从娘肚子里就开始吃紫砂饭”徐秀棠从事紫砂陶...

    1696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伦敦北京奥运开幕式比较 如油画比山水画[图文]
    伦敦北京奥运开幕式比较 如油画比山水画[图文]

    对于伦敦奥运开幕式,人们总不可避免将其与北京相比,博伊尔自然也要不断和张艺谋相提并论。张艺谋一直都是视觉大师,所以北京奥运会展现的是恢弘大气,震撼人心,博伊尔显然更加细腻,电视画面里更多的是特写的镜头、人物的脸庞,试图感动人心。每一届的奥运会开幕式,自然都要相比。伦敦对北京,可以说是一场东西方大比拼。奥运开幕式伦敦对北京的东西方大比拼各有特色伦敦重个体情绪表达南华早报KINWA:四年前我观...

    170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一个民间老太 因何成国际当代艺术明星?[图文]
    一个民间老太 因何成国际当代艺术明星?[图文]

    郭凤怡的作品艺术国际网发了一条艺术评论人彭德文章的微博,彭德的这篇文章矛头直指长征艺术空间热捧的民间画家郭凤怡,这篇质疑“郭凤怡现象”微博的内容是这样的:【彭德:郭凤怡现象】郭凤怡被请进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无异于嘲弄中国当代艺术。用郭凤怡的图画印证中国,意味着中国艺术界没有思想,没有文化,也没有当代。如果策展人误读了郭凤怡的作品,那就只能证明他浅薄…&h...

    174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雷抒雁:我的写作与时代同步[图文]
    雷抒雁:我的写作与时代同步[图文]

    ■著名诗人雷抒雁昨日去世享年71岁■代表作《小草在歌唱》曾激励一代人诗人在情人节离开了这个世界。北京时间2月14日凌晨1时31分,诗人雷抒雁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1岁。1979年,他用诗句《小草在歌唱》悼念烈士张志新,这首诗歌传诵大江南北,至今也是新时期以来经典诗歌之一。代表诗篇被传颂30余年1942年8月18日,雷抒雁出生于陕西泾阳县,1967年9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由于适逢&l...

    41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当代抽象绘画的语言探索和现状[图文]
    当代抽象绘画的语言探索和现状[图文]

    抽象一词原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质因素的抽取。抽象的形式很早就在各类艺术中存在,但作为自觉的艺术思潮的抽象艺术在20世纪才兴起于欧美。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均受此影响。抽象绘画试图揭示的是一个“完全非实在的个人经验世界,其形象系统在自在自为的语汇的演进中构成和完成”。抽象性绘画所创造的是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125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品日本丹羽常见篆刻“犹犬羊之鞟”印[图文]
    品日本丹羽常见篆刻“犹犬羊之鞟”印[图文]

    资料图时在辛卯初冬,笔者应邀赴鄂参加了由湖北省襄阳市委、市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日本中部书道会,韩国书艺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国际书法年展系列活动。在襄阳凤凰温泉举行的该展览开幕式上,共展出中日韩三国书法家的160幅作品中,其中,只有3幅篆刻印屏,包括日本的丹羽常见、原晴夫和韩国的李文哉。而深深吸引笔者视线的一幅印屏,是日本篆刻家丹羽常见创作的两方同文巨印篆刻作品。面对常人普遍很难释读...

    1612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用朴素与本真写意山水[图文]
    用朴素与本真写意山水[图文]

    李红林在悄然崛起,他在属于自己的岁月里,已经呈现出了一种青春的风貌。这是一棵树在不断向上升高的树,它的长成固然还需要足够的时间,然而,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有足够的阳光和水分,我敢断言,这棵壮硕的树总有一天会成为艺术森林中一道独特的、风姿卓然的景观!李红林的山水画扑入我眼帘的那一刻,我其实就有一种走进他的冲动。那种感觉是强烈的,丝毫不掺假的。我曾反复咀嚼他的画,我竟然品出了一种亲切的味道...

    32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方力钧:当代艺术创作的多重叙事[图文]
    方力钧:当代艺术创作的多重叙事[图文]

    .secondaryHeader{height:33px;overflow:hidden;background:url(http://i0.sinaimg.cn/dy/images/header/2008/standardl2nav_bg.gif)repeat-x#fff;color:#000;font-size:12px;}.secondaryHeadera,.secondaryHeader...

    161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沈鹏:艺道并进 和而不同[图文]
    沈鹏:艺道并进 和而不同[图文]

    行书中堂沈鹏沈鹏自出版《三馀吟草》《三馀续吟》之后,“再吟”又即将面世。不久前拜访沈鹏,沈老谈到他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的一些关于诗、书、画的理解、评论和实践。再次聆听,很受教益。胡殷红:诗词是高雅艺术,没有一定文化素养是难以进入它的殿堂的。有人评价您在诗词上的成就不亚于书法,现在写诗词的人不少,您喜欢什么样的作品?沈鹏: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的...

    113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陆蓉之:我真的唱衰行为艺术[图文]
    陆蓉之:我真的唱衰行为艺术[图文]

    陆蓉之台湾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曾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参与女性主义运动和行为艺术。陆蓉之(参加研讨会的)没有一个人,比我更老,从事行为艺术的历史更久。我在1972年就将行为艺术作为我的主体表现手段。我对行为艺术的理解可能跟你们很不一样。请原谅,因为我生在台湾,20岁就到了欧洲,当时嬉皮刚刚结束,我1970年代初到了美国,美国开始搞行为艺术,在推动女性主义运动。我没有什么感觉,我就是跟着潮流...

    1006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写实绘画是一种表现力[图文]
    写实绘画是一种表现力[图文]

    王沂东作品写实绘画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最直接地切入情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伦勃朗、米勒等历代大师以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表现神性。优秀的写实油画似交响乐般丰富、宏厚、深刻、博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写实绘画要求包含绘画的全因素,其材质和语言具有其他绘画形式无法替代的直接的美感,强悍而无懈可击的表现力。艾轩作品在当代,写实绘画中的影像记录功能与事件记录功能被其他新的艺术形式取代,使得当代写实绘画回归...

    54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一代梅王”王云山的铁骨冰心[图文]
    “一代梅王”王云山的铁骨冰心[图文]

    画家王云山梅花奇特的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精神美,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追求,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美的象征。古之画梅者众,成就卓著者不乏其人,出现了像于锡、徐崇嗣、陈常、释仲仁、王冕、关山月等众多的画梅大师。“一代梅王”王云山幼时习画,后师从于著名画家何景五先生。他解读了许多画梅高手笔下的梅花,并以自己坎坷的人生阅历、非凡的胸襟魄力,以及跃动的生命力和梅花的风骨神韵融...

    4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图文]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图文]

    列宾秋天的花束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艺术最容易跨越任何障碍(比如语言不通),自由畅神地进入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从事中国画艺术的我,年少时就十分痴迷俄罗斯(前苏联)绘画艺术,他们的素描、风景画、主题创作,还有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著名艺术家,如列宾、苏里柯夫、契斯加柯夫、列维坦、希什金、费申……以及那一幅幅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宏构巨制:《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查波罗什人...

    659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中华心 我的中国梦》以精品佳作回报社会[图文]
    《中华心 我的中国梦》以精品佳作回报社会[图文]

    七月流火,西安书院门,毛庐艺术馆气场很盛,馆主毛庐在顶层挥毫泼墨,二楼慕名来访者、求墨宝画作者品茗静候。上下三层的艺术馆古色古朴,满室丹墨飘香,走进艺术馆犹如置身于艺术的天地。画上的山,气势雄浑,莽莽苍苍,似可嗅到山间葱郁的草木香;山涧飞瀑,抛珠溅玉,高原平湖,静水流深,顿感灵气盈溢。大热的天,观其山水画,其画风给人些许清凉,画境又让人体悟岁月静好。几拨人欣然满载而归,笔者一行三人得以采访毛...

    166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日本为何流行少女癖[图文]
    日本为何流行少女癖[图文]

    历经百年,少女文化给日本人养成少女癖,流弊多端。少女,通常指七岁至十八岁的未婚女性(十六岁可以结婚,但二十岁成年,然后才可以抽烟喝酒)。虽然AKB48成员有超龄的,但人们也当作少女看。少女一词古已有之,例如《源氏物语》有《少女》卷,写光源氏的长子夕雾和云居雁两小相恋。不过,那鸭头不是这丫头,现在所使用的少女是社会发展到近代才产生的概念。拥有批评家等不少头衔的大冢英治在所著《少女民俗学》中写道:&...

    633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