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宋徽宗《瘦金千字文》因乾隆忌讳流出宫外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承承 点击 :

《深圳晚报》12月21日的报道《宋徽宗<瘦金千字文>现身鹏城》刊出以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新华网等多家网站转载,许多读者也打来电话询问宋徽宗《瘦金千字文》的情况。其中,不少读者对《瘦金千字文》的真伪表示了怀疑。

确实,这册《瘦金千字文》距今已经900多年的历史,过去很少被人提及,在这次的拍卖会上突然横空出世,难免让人心存疑虑。就读者提出的质疑,本报记者采访了此次拍卖的组织方,广东中翰清花拍卖有限公司的艺术总监刘沫林。

问:宋徽宗《瘦金千字文》突然现身深圳,让人们对其真伪颇存怀疑,是谁委托拍卖这件稀世珍品的?

刘沫林:其实,搞艺术鉴赏这一行的人都知道,在各种古代文物中,字画的真伪是最容易鉴定的。像青铜器或瓷器,很多只有一个原物,鉴定只能根据烧制的工艺、设计的风格等去判断,而字画大多有作者的题目印章,还有收藏家的题字、印章等,相对来说鉴别真伪比较容易。

根据相关的保密条款,我们不能透露委托人的身份,但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册《瘦金千字文》是有其来历的,真实性有保障。

问:该册“千字文”出自宋朝,但直到清朝才重回宫廷,中间断裂时段太长,它是如何流落民间又怎么重回宫廷的呢?

刘沫林:宋徽宗虽然重视文艺,但治国无方,重用奸佞、挥霍无度,最终成为亡国之君。金朝于下,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东京城破,四月初一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北宋从此灭亡,大量宫廷珍宝玩物散落民间,这册千字文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流落民间的。

乾隆也是一个非常喜爱字画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曾经向民间征集字画,这样的精品字幅,当然会被征入宫廷。据传乾隆皇帝对瘦金体原本颇为欣赏,因此在上面留下了他的“八徵耄念之宝”珍赏印。不过后来因为常有人议论这是亡国之君所写,乾隆有些忌讳,渐渐疏远,这可能也是这套《瘦金千字文》再度流出宫廷的原因之一。

问:宋徽宗以后,很多人都在练习“瘦金体”,这幅作品会否是件仿冒品?

刘沫林:书法是一种个人的艺术,他最能体现出每个书法家的个性,虽然在宋徽宗之后,很多人都在写瘦金体,但每个人的个性不一样,字也不可能一样。即便是存心模仿,最多也就能做到八分相似,不可能一模一样。

宋徽宗创造的新体楷书“瘦金体”,其特点为抑上扬下、抑左扬右,笔画尖削,行笔细劲,尾钩锐利,锋芒外露。笔道瘦细有弹性,运笔挺劲犀利,具有秀美洒脱的风骨;元代学官,书院院长袁桷赞其“笔法飞动,有凌云步虚之意”。观此册用笔瘦劲、挺拔、舒展、遒丽,横划收笔带钩,竖下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飞动而干脆,灵动娟丽,有欢畅流利之感。确实是宋徽宗的真迹。

问:除了书法以外,还有其他什么因素能够佐证该册《瘦金千字文》是宋徽宗的真迹?

刘沫林:首先,该册所用的纸张色淡黄,纸质均匀少杂质,柔软细腻,乃宫廷专供。宋时以云水鱼龙为主要题材的绘画,已形成一个独立的画科“鱼龙科”。当时的金银、青铜、玉石、陶瓷、丝绸诸器物及建筑构件上,均喜以龙纹为饰。《瘦金千字文》所选用的纸张就有描金团龙纹装饰,由于纸张配有杀虫驱毒功能的天然植物制剂,具有防蠹作用,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技艺远超现存宋刻印书籍用纸。

其次,此套《瘦金千字文》起首结尾处均有宋徽宗“赵”、“赵氏”印章,所用印泥为水或蜂蜜调朱砂而成,色泽相比油印较黄。水密印泥干后极易脱落,元以后逐渐为油调朱砂所取代,《瘦金千字文》中“赵”、“赵氏”二印历经千年色泽仍清晰明快,代表了当时制印泥的最高水平。

再次,该款“千字文”落款为:“崇宁甲申岁宣和殿书赐童贯”。童贯是宋徽宗在位时的北宋权宦,史称“六贼”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深得徽宗倚重。后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1104年初春童贯率军灭亡吐蕃宗喀国,给帝国带来许久不见的军事上的荣耀,成为民族英雄。《瘦金千字文》当是宋徽宗为表扬童贯胜利而归所赐。

问:该册《瘦金千字文》上,还有吴湖帆、徐邦达、郭沫若等人的印章,这些印章的真伪如何判定?

刘沫林:这三人都据今不远,这些印鉴在其他一些藏品上也曾出现,完全可以进行对照。

吴湖帆是大书法家,他横跨了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对宋书法、绘画、诗词都非常喜爱。册上有其“梅影书屋”、“吴”、“倩盦”、“吴湖帆”、“待五百年后人论定”、“出门一笑大江横”等印。

而更为可以佐证的是郭沫若在上面的题封——“吴湖帆佞宋痕册郭沫若‘钤印’郭沫若”。这里面所说的“佞宋”二字,本为清乾隆时著名藏书家黄丕烈的号,他喜欢收藏图书和读书、校书,尤其喜爱宋版书,所藏宋本多达百部以上,友人送他外号“佞宋主人”。吴湖帆曾发表词集名《佞宋词痕》,他的书法多取瘦金体而又加以变化。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也是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他对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成果,在我国“汉字考古学”中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他的题封自然代表了文化界对该册的最高认同。

此外,徐邦达不仅是吴湖帆弟子、更是我国书画鉴定大家,上面有他的鉴赏印,这册宋徽宗《瘦金千字文》的真实性无可置疑。

相关文章

  • 米巧铭对话俄罗斯列宾美院院长西蒙[图文]
    米巧铭对话俄罗斯列宾美院院长西蒙[图文]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长和青年画家米巧铭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宾美术学院,原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是俄罗斯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知名的美术家。她与弗洛伦萨美术学院,巴黎美术学院,英国伦敦皇家美术学院齐名,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美术学院之一,主要是培养大师级的美术人才。从该校学院毕业的学生,均有较高的油画,风景画、绘画、雕刻及艺术鉴赏方面的艺术专长。我国中央美术学院中不少专家和教授都是从该校...

    835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后写实与新经典[图文]
    后写实与新经典[图文]

    曾传兴听海130×150cm2014年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到以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时期。新生代,就是在那个转折时刻出现的重要艺术概念。由新生代引领的当代艺术潮流主导了至今20多年的艺术方向,而今,多年稳定的格局隐隐生变,新的艺术代际——后生代正在崛起。作为一个艺术批评概念,“新生代”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

    1288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规避叙事,用身体破坏并寻找[图文]
    规避叙事,用身体破坏并寻找[图文]

    ■现代舞《重置》将在京首演■早报专访其创作者、藏族编舞家桑吉加桑吉加1974年出生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朋友私下叫他小名桑巴。12岁时,被挑选至中央民族大学学民族舞,19岁加入广东现代舞团。1998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协会奖学金赴纽约学习编舞。2002年,跟随德国法兰克福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现代舞界首屈一指的大师威廉·福赛斯学习舞蹈。他曾编排过《无以名状》、《前定的暗色》两部标志性作品...

    54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朱伟:我认识的莫言[图文]
    朱伟:我认识的莫言[图文]

    《透明的红萝卜》莫言1985年成名,他的成名作是《透明的红萝卜》,它以醒目位置发表在1985年第二期的《中国作家》上。严格说,这个小说是被一种强力逼迫的结果。它的诞生前提是,济南军区当时的著名作家李存葆在《高山下的花环》之后,又在《昆仑》杂志发表了一部新作《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当时要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开一个座谈会。在会上一片赞扬声中,独莫言唱了反调。他俏皮地说,在这部介于纪实与中篇小说的作...

    169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我眼中的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图文]
    我眼中的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图文]

    艺术家ElisabettaBenassi在意大利馆的作品马琳图国家馆的设置,是威尼斯双年展区别于其他众多双年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895年威尼斯双年展创立以来,各个国家指派艺术家入驻代表国家的场馆这一传统就一直沿袭了下来。在威尼斯双年展创办的头50年,参与国家不足20个,而在1950年之后,参与国家的数量开始迅速增长,自2011年的休整翻新之后,军械库扩大了它的容纳空间,因而能够为国家馆提供更...

    39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今天我们不缺记录的手段,但缺乏记录的理念” [图文]
    “今天我们不缺记录的手段,但缺乏记录的理念” [图文]

    吕新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虻的书能够在这个时候出来,也是和这个时代的一个对话。今天的纪录片导演应该都去看看这个曾经拥有的传统,今天能不能再发扬光大,重新播撒一些种子,重新唤回纪录片人的那种坚守理想的精神。”东方早报:陈虻的理念影响了一批体制内纪录片人,你觉得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吕新雨:就是自觉和不自觉的问题。如...

    17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皮力评“725大火”:整个中国信用破产[图文]
    皮力评“725大火”:整个中国信用破产[图文]

    皮力微信全文如下:“以艺术和玩笑的名义,我们以次充好,我们纵火,我们做假拍卖,我们在媒体上掩盖真相,我们鄙视五毛,但是我们雇佣网络水军。所有的一切的一切,今天的艺术家所作所为和我们要反对的那个政治的虚伪已经完全一模一样了,而自己却浑然不知的洋洋得意。”来自皮力微信的这段话正被艺术圈疯转,大概正是因为戳中了痛处。以艺术和玩笑的名义,我们以次充好,我们纵火,我们做假拍卖,...

    156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福洲:漆彩流光的文化记忆——传统漆器髹饰文化初识[图文]
    王福洲:漆彩流光的文化记忆——传统漆器髹饰文化初识[图文]

    中国是漆树原生地、大漆的故乡,也是大漆髹饰工艺的发祥地。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漆器,曾经遍布先民生活的角角落落,以其千文万华的瑰丽,与丝绸、瓷器一样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名闻天下。漆艺,更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胶着融会,不但在中国的音乐、建筑、文学、宗教、绘画等领域留下了文明的记忆,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大红大黑的髹饰,引领中国审美趋向数千年,绵亘至今。深植于远古历史文脉的大漆...

    106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岁月的承载·追随在延续——献给永远的史春坡[图文]
    岁月的承载·追随在延续——献给永远的史春坡[图文]

    汉水自行舟戊寅年68x68谨存2007年8月10日我们共同记忆的日子。你走的时候正是炎热酷暑,但我的心里却很冷很冷。我最依靠的人就这样走了,我坍塌了,心彻底的崩溃。你独自离开了这个世界,不会与我一起看夕阳,也不会与我共枯萎。我无力地发出这样的叹息,无助的泪水沿着我的脸颊慢慢的留下来。江岸春色戊寅年68x68滔滔的岁月冲击着我苍凉的生命堤岸,在你去世的6年中,回首往事,我对你的怀念更加深切。你...

    106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图文]
    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图文]

    大剧院里办画展,上演“紫禁城”与“名指挥”的艺术对话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本报记者李红艳这些天,步入国家大剧院的观众也许会注意到,北水下廊道处正在举办着一个画展,题为“交响·融合”。展出的作品分为两部分:一组以紫禁城为题材的画作,充满古典意境;另一组《世界十大指挥家油画肖像》,则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这一&...

    6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奢侈品牌与艺术联姻:谁沾谁的光[图文]
    奢侈品牌与艺术联姻:谁沾谁的光[图文]

    Dior精神展览导语:奢侈品向来不被认为是艺术,充满了俗世拜金的味道;而艺术品却被常认为神圣且无法用金钱衡量。然而,随着艺术自身形态与疆域的转变,观念先锋们开始打破时尚与艺术的界限。奢侈品牌也逐渐意识到艺术为商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推动力,所以,二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2013年9月13日,“迪奥精神”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拉开序幕,这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去年成立以来...

    3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张子康:美术馆应是文化价值体系建造的场所[图文]
    张子康:美术馆应是文化价值体系建造的场所[图文]

    张子康文/陈彦翀原来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北京颂雅风文化艺术中心的他,为了扩充出版资源,2004年兼任了今日美术馆馆长。当时的民营美术馆正处于倒闭风潮,他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发现了赞助是一条民营美术馆的生存之道,在任期间他带领团队将今日打造成为符合国际规范并成功生存与发展的一流民营美术馆,因此被公认为“民营美术馆第一人”。以8年运营美术馆的经验,以及作为文化艺术出版社社...

    59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翁菱:好的艺术和设计是不分国界的[图文]
    翁菱:好的艺术和设计是不分国界的[图文]

    翁菱问:您现在对未来三年的工作有什么计划?翁菱:我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往返于北京和纽约之间,因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中国中心计划于明年落成,它将是集合全球顶尖创意、设计、艺术力量,融合国际经贸、顶尖文化艺术、高端生活方式于一体的高端商业品牌。最近两年我将致力于完成这项工作。在国内会继续推介好的艺术和设计,并参与一些自然遗产文化保护方面的工作。问:您觉得探讨“全球本土化&rdq...

    93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外国教士的异乡情缘:清廷艺术家马国贤[图文]
    外国教士的异乡情缘:清廷艺术家马国贤[图文]

    16世纪末自利玛窦(1552~1610年)以来,西洋传教士即陆续前来中国,颇多任职皇宫,其往返的书信提及皇宫的情形虽多,但论及完整的游记则难求一二。兹介绍一位鲜为人知略带传奇性色彩的人物——清廷艺术家马国贤,以飨读者。马国贤的石版画像以及马国贤回忆录手稿之二《一条印头鱼》马国贤,意大利人,1692年5月29日生于那不勒斯南部的爱波里小镇。其生平几乎无可考查,只知其父亲是萨...

    990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艺博会:一场艺术品的奥运会[图文]
    艺博会:一场艺术品的奥运会[图文]

    昨天,在通州上上国际美术馆,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赶来参观艺博会。党维婷摄本报记者陈涛以“打造国际级艺术品产业交易交流平台”为目标的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昨晚在通州区宋庄开幕。今起至10月2日,来自国内外900余位艺术家的近5000件作品,将为国内外艺术爱好者奉上一场艺术盛宴。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国内艺术家的最新力作,还得以一窥来自五大洲的300余件驻华使馆藏品。在...

    859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