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成艺术大家需心态平和 勿急功近利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小帅 点击 :

“墨舞神州”电视书法大赛由省教育厅、省广电局、省文联主办,河南省张海书法艺术发展基金会倾力支持。说起出资支持“墨舞神州”电视书法大赛,张海表示,希望采用激励机制举办活动,而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参与其中。这次大赛成人组设特等奖2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其中特等奖各奖汽车一辆,市场价不低于16万元。这样的大手笔奖励在书法大赛中还是不多见的。

张海说:“我就是希望让更多的高水平选手来参加此次活动,我们不能搞个什么展览或者大赛都是业余选手来参加,那样对整体水平提高没有太多帮助。”他还表示,他正在思索,下一步准备对书协会员也采取一种像体育项目的积分制排名方法,比如你参加一个比赛或者展览就给予一定的分数奖励,让更多的知名书家带动书法艺术的整体繁荣。

一种“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张海是从河南走出的书法大家,他对河南书法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怀。提到河南书法,就不能不提“中原书风”,“中原书风”以其雄强、伟岸著称。张海认为,当时“中原书风”的形成是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的,现代社会信息发展迅速,艺术风格相互影响和同化,想要形成一定的地域风格是比较困难的。

那么要如何提高“中原书风”这个品牌知名度呢?张海认为:“河南还是要出更多的书法大家,真正一种‘书风’的形成,不是一个人、几个人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书法的普及首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似乎对书法这门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张海表示:“书法所面临的问题,本质上是现代化进程、功利主义和市场法则对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书法的实用性变弱的同时,艺术性就进一步加强了。”

张海曾提交过建议国家建设中国书法馆和中国书法学院的议案,现在已经得到了落实,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教育部已经下文,把书法列入中小学课程,这让张海非常欣慰。他说:“在国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能像中国书法一样,把文字作为艺术与商品进入市场。书法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古老民族文化的象征。书法的普及首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书法艺术民间的普及程度越高,表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越旺盛。”

今年张海还走马上任郑大美院院长,郑大本身也有书法研究生班,谈到如何引导青年书法爱好者,张海说:“从喜欢一门艺术到成为大家,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心态一定要平和,脚踏实地,不能急功近利。就算成不了书法家,能成一位书法教师,也一样是给书法艺术作出了贡献。”

相关文章

  • 欧阳中石:练书法不可偏信下苦功 应以少胜多[图文]
    欧阳中石:练书法不可偏信下苦功 应以少胜多[图文]

    记者王苡萱摄昨天,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先生(右图)在中国记协就“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所作学术讲座中指出,书法的学习不能偏信下苦功,应该“学得少,抱得紧,以少胜多”。在欧阳中石看来,学习书法不可偏信下苦功,“倘若领会有误,再下苦功去重复,久而久之会将毛病巩固,反而有害无益”。他主张尽可能地理解学习对象的规律,多方面地理...

    45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李可染在齐家学画10年[图文]
    李可染在齐家学画10年[图文]

    齐白石《牵牛草虫》1946年,李可染艺术生涯中的一个关键时刻出现了,两份聘书同时送达他的手中。一份是母校杭州国立艺专发来的聘书,一份是徐悲鸿请他去北平国立艺专的聘书。可染对母校感情深厚,回母校工作可以了他的心愿。而后者却更有吸引力,北平是中国文化古城,有故宫藏画,还有李可染素来仰慕的大师齐白石、黄宾虹。在当时的可染心中,北平几乎就是一流艺术的代名词,于是他选择北上。此时的李可染40岁,已多次...

    79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七探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七探

    可以确切的说,任何一位画家都是从临摹他人开始进入画坛的。看来临摹他人,或说临摹前辈画作对任何一位画家都是必要的。齐白石的绘画生涯中也临摹了许多其他画家的作品。那么临摹对于画家起到什么作用呢?简单的说临摹大抵分为初学临摹和成为职业画家后临摹两类。它们的目的和意义显然也不同。前者目的在于学习,而且是技法性的学习;后者目的虽然也在于学习,但显然其目的并非局限在技法上,主要在于拓展自己技法,用某种风格丰富...

    130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庞茂琨:游离在生命与现实的观望者[图文]
    庞茂琨:游离在生命与现实的观望者[图文]

    庞茂琨油画作品在艺术样式与语言多样化的今天,对于艺术家来说重要得是如何营造与创建自我的艺术语系,并将其有效地揭示出来……采访者:刘媛受访人:庞茂琨刘媛:如果没有“不动声色的凝视”这样的主题性提示,似乎很难发觉您所投射在作品中的犀利的注视一种代表了主观情怀的视觉定向,而不断纠结在您对于古典艺术气质的迷恋与追溯的落脚点上。对于古典油画技法的...

    4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杨晓阳对话方土:中国美术现在是回归传统的时候了[图文]
    杨晓阳对话方土:中国美术现在是回归传统的时候了[图文]

    广州画院新址暨当代美术馆奠基前夕,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与广州画院院长方土进行了一场对话,就广东美术、中国美术传统、社会审美养育等一系列话题深入碰撞。此前生活在大西北的杨晓阳,似乎是因为浸染汉唐雄风,所以他特别喜爱“大”,从1995年起便针对中国的美术学院西方模式的写实艺术教育体系进行反思和质疑,并提出“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的三大主张。作为...

    153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三探[图文]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三探[图文]

    刘玉来作品人们在谈到齐白石作品时往往认为他的一些作品表现了一种童趣。什么叫童趣呢?顾名思义,就是少年儿童的兴趣。对待客观世界,成年人与少年儿童不同,在成年人看似无聊或以功力主义眼光面对的事物,少年儿童往往单纯的从趣味出发,觉得非常有意思、好玩儿。当我们褒义的说成年人有童趣时,一般就是夸赞他年纪虽然超于儿童但心地依然似儿童般单纯。这里对齐白石作品的形容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承认了这种观点,那么...

    104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析谢德庆与中国行为艺术的关系
    浅析谢德庆与中国行为艺术的关系

    谢德庆作品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应对日常生活介入与思考;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作品,每个人以充满生命力的态度独立思考,拥有自由自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都是艺术家;自由,等于创作,等于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创作的表现,创作也是人类存在的唯一可感形式。——波伊斯(JosephBeuys)波伊斯的这些话今天依旧在中国行为艺术界重复地被奉为精神信条。出生在台湾的谢德庆则通过五年每年一件...

    1271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蔡影茜谈变化中的策展[图文]
    蔡影茜谈变化中的策展[图文]

    变化中的策展研讨会的现场从7月2日到7月4日,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了关于策展实践的研讨会《脚踏无地:变化中的策展》。该项目由蔡影茜和卢迎华共同策划,研讨会讨论了当今策展实践的不确定性和应对的方法。在此,蔡影茜讲述了研讨会的起源和举办研讨会以后所得到的新的调查力。我和卢迎华在2010年开始在《当代艺术与投资》上启动了一个名为“策展问题”的栏目,形式是其中一方推荐一篇译文,...

    83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董媛:画一个自己的家[图文]
    董媛:画一个自己的家[图文]

    董媛本报记者冯智军董媛,自由艺术家。1984年出生于辽宁省华铜镇,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实验艺术系。毕业创作获中央美术学院“2008届毕业生毕业作品展”一等奖。现居北京。一幅幅大大小小的作品,大到两三米,小到几厘米,画着生活中琐琐碎碎的日常物品、零零整整的家具饰品,层层叠叠地摆放成一个中国北方常见又普通的家,这就是董媛的《姥姥家》。一个个抽离于西方人间...

    4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文]
    理解传统然后理解自己[图文]

    张友宪满中庭360×1160cm2013年靳卫红:我一直觉得你的作品有当代性,作为学生,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有很多西方现代意识从你那儿来的。张友宪:我的老师董欣宾,他很早就觉得我骨子里有“洋”的东西。我对西方的艺术肯定是喜欢的,毕业后受时代影响,也画过很多追求变形的作品。直到1987年在上海看到海上画派的展览,吴昌硕、虚谷、任伯年等,我觉得还是应该重...

    152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周愚山:关于我的书法之路[图文]
    周愚山:关于我的书法之路[图文]

    百岁老书法家周愚山一我从小开始学识字学写字。五六岁的孩子,谈不上书法,那只能算是涂鸦。我六岁入学,就学于黄河路益寿里弄口毓贤小学,回到家里,父亲(字钟麟,讳毓仁)除了管理求古斋书局的生意,关起门来就辅导我写字。尽管我学习用功,但父亲总是不满足,恨铁不成钢。父亲是苏州绿荫堂书业学徒出身,有志气,爱学习,学习勤奋,自学成才,练就一手魏体书法,善写斗方榜书。当我开始学字时父亲就用自己的经验教育培...

    167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说说艺术这张牌[图文]

    资料图片得到大量一线品牌垂青的英国新锐插画家JulieVerhoeven说:“艺术是完全的自我放纵,你不用为他人着想。时尚则不同,你不能完全地荒谬。”时装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几乎成为了一个悖论,此事古难全。尽管近年来T台之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概念化时装,然而面对“市场”这个时装产业永久首要的生命力,大多数的设计师们必然会选择前赴后继的实用下去。而艺术品则...

    1305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从马奈画中走出的裸女[图文]
    从马奈画中走出的裸女[图文]

    马奈的画作《奥林匹亚》《化名奥林匹亚:一段女人寻找女人的旅程》[美]尤妮斯·利普顿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8月版,16元维多琳·默兰,作为印象派画家马奈及其同时代画家的模特,也许是19世纪最著名的面孔和身体。在马奈的画作《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中,默兰或裸身躺在床上,或裸身坐在两个男人之间,目光坚毅、淡定还夹杂着些许傲慢,俨然不是被看者,而是一个以反维纳斯...

    796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图文]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图文]

    “读一篇古文,看一遍必不如抄一遍。画也一样,临摹一过,则其峰峦渲染,树石安排,乃至一点一画,都直接地予我们以新的启示,累积这时候的失败,即是他日的把握。”痴迷石涛,取名“抱石”就是因为深爱石涛的画作1904年,傅抱石出生于江西南昌一贫苦家庭。虽家境贫苦,但异常勤奋好学,后因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而被一个人赏识,这个人正是当时艺坛的大人物徐悲鸿。19...

    112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中国油画还需要补课[图文]
    中国油画还需要补课[图文]

    靳尚谊在自己书房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一头花白头发,身着深色毛衫,方框眼镜后一张消瘦的面容。日前,年近八旬的靳尚谊在北京东四环的家中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阳光透过窗口洒进书房,从侧面照着沙发上的靳尚谊,像一幅伦勃朗的肖像画。作为中国油画界的巨擘,他书房的墙上挂着两幅作品,一幅是泥金书法扇面,一幅是元代南宗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倪瓒的山水画复制品,整个书房弥漫着简素空灵的古风。尽管是油画家,国画却是他从不回...

    100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