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新中国美术发展中的“新疆流线”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莲莲 点击 :

11月12日,“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界对于新疆题材美术创作进行的最为集中的一次梳理与总结。

新疆题材的美术创作最初主要来自于内地画家的赴疆写生,他们避开“文革”盛行的创作模式,试图从新疆少数民族形象中寻找纯朴的创作原型和神秘的审美元素,以此探寻自己的艺术道路。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审美诉求中,使得新疆题材成为人们从乡土写实中观照民族风俗风土的“审美富矿”。几十年来,先后组织赴疆写生的美术家不计其数,他们几乎从所有的美术门类创作了难以统计的新疆题材美术作品,从而形成了中国新时期美术史的“新疆流线”。

发轫之初,是内地油画家不断赴疆。上世纪80年代,先后赴疆写生的画家难以计数,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朱乃正、林达川、王流秋、胡善余、黎冰鸿、费以复、罗尔纯、马常利、邵晶坤、张华清、苏高礼、鲍加、徐芒耀、欧洋、庞涛等等,他们的新疆之旅,推动了新疆题材美术创作热潮的同时,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创作风貌。

和内地画家不同,新疆本土油画家往往是从民族内部审美他们的历史与生活,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乡土写实与民族风情的艺术大潮中也显得更加热烈、深沉、虔诚和富有宗教文化的归属感,其中,哈孜·艾买提、阿曼·穆罕诺夫和买买提·艾依提是通过写实的艺术语言、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发掘了民族风俗风土的历史感。

在中国画创作领域,叶浅予、黄胄通过新疆歌舞而体现的创作,激发了许多中国画家的新疆之旅。新时期以来,刘大为、史国良、冯远、王明明、吴山明、杜滋龄、马振声等水墨人物画家通过新疆写生,一方面扩大了他们的审美视野,另一方面新疆少数民族的人文形象也为他们水墨人物画探索提供了创新的生机。

除却油画与中国画,在版画与水彩画界,新疆题材也是两个领域艺术家乐于付诸的表现题材,赵延年、古元等人都曾赴疆写生。新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也吸引着许多画家用水彩去描绘。但凡赴疆的画家大都运用水彩画这种“轻骑兵”式的绘画,在第一时间记录他们对于这片热土的赞叹与歌咏。上世纪80年代,吴冠中、沈柔坚、刘秉江、吴长江以及本疆的列阳、杨鸣山和关维晓等,都是兼善水彩画的高手,虽然水彩画并不是他们从事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式,但是他们在第一时刻即兴所记的感受与审美发现也因其艺术个性的不同而各具面貌,意味无穷。

就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而言,内陆文化的精巧与典雅在演化到极为成熟的时期,也需要新的、尤其是雄伟壮阔的审美矿藏予以充实和拓展。这或许是内陆美术家寻求新变而自觉与不自觉奔赴新疆的内在因素。

许多美术家正是通过一次次新疆之行,充实了他们的人生阅历与对中国西北部文化的认知;许多美术家正是通过一回回新疆之旅,才不断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与创造灵感;许多美术家也正是通过一程程新疆写生,而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创作轨迹,新疆成为他们一生不断求索的审美圣地,表现新疆也促成了他们各自艺术个性的形成和在美术史上的艺术成就。

新疆题材美术以及由新疆题材美术创作的意义还在于,形象地展现了这片歌舞之乡在新中国以来发生的巨大变革。这些美术作品,审美地构织了西北边陲的社会发展与祖国日新月异的同步增长。这些作品不仅从美术史的层面展示了当代中国对于雄伟壮阔、热烈奔放和神圣崇高等审美范畴的开拓与追求,而且从社会学的视角见证了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在全球化境遇中社会文明的现代化进程。

相关文章

  • 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开始招人讨厌了[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开始招人讨厌了[图文]

    方力钧作品2月14日,朱其把自己置换为一位“局外人”写的一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看了想吐”在中国艺术界引起不小反响。近两年来,上海理论研究者陆兴华也有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应有的定义以及其中的意识形态做出了诸多诠释与批判。除此以外,还有朱青生、高名潞、吕澎、杨小彦等人也在通过策展实践探寻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而现在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广州三年展首个项...

    9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昭旻:对比手法最能体现艺术创作自由度[图文]
    王昭旻:对比手法最能体现艺术创作自由度[图文]

    王昭旻瓷板画王昭旻新瓷绘釉彩创作秉承和延续了其创派理论“前直觉主义”的探思,在其瓷板画创作上,对比手法的运用处处可见,不仅表现在色彩和构图上,在光影的处理上也运用了对比手法,就像艺术批评家段君说的那样,王昭旻的作品很强调光影,每一幅画里都有光的存在,每一幅画的背景不只是一个平的背景。光影同在又极富对比性。为何艺术家在其作品里运用这么多的对比手法?运用这些对比手法的初衷是...

    559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千年墨脉:中国五代宋元翰墨魂脉探析[图文]
    千年墨脉:中国五代宋元翰墨魂脉探析[图文]

    南宋赵昀行书秋深雨过联句页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五代宋元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发展时期,因此,不仅解析中国书画艺术流派风格与时代精神特征的相互关联尤重五代宋元墨宝,而且对中国三大绘画专科——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转承起伏的深探也以五代宋元为最关键。不仅如此,藏于美国各大博物馆的中国书画也尤以五代宋元时期的作品最为精粹。正值上海博物馆甲子华诞之际举办的“翰墨荟萃&...

    1953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道法天成,复返自然——记书法家朱非[图文]
    道法天成,复返自然——记书法家朱非[图文]

    朱非先生他自幼爱好书法,临池不辍,楷学欧,行学二王、赵,隶则慕王福厂。留连传统,追求秀美流畅、神韵俱足、点划精到的功力。至今书法技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偶尔一次,《书法导报》总编姜寿田的来电,说吴汉东向报社推荐了他。要他立即用电子邮件发一些作品过去。《书法导报》竟用整整四个专版作了介绍,而且总编姜寿田亲自为他写评论。这并不让人惊奇早在他题写“古越龙山酒楼”牌匾,一次全...

    234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图文]
    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图文]

    7月25日晚上,一辆运载大量艺术品的货车燃烧,作品被烧毁74件。这批作品,本来是准备参加26日的预展——由元亨利贞艺术拍卖有限公司组织、沈其斌担任总策展人的“当代艺术:中国进行时”。大火后,众说纷纭,阴谋论和仇富心理在其中最为抢眼。在这样的浪潮中,28日的拍卖会按期举行,成交111件,成交总额6597.325万元(含佣金)。其中,徐震、邱志杰、汪建...

    168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装帧艺术家朱赢椿:为什么书籍设计要“再少一点”[图文]
    装帧艺术家朱赢椿:为什么书籍设计要“再少一点”[图文]

    今天讲座的题目叫“再少一点,书籍设计的克制与约束”。创意的事情这么有意思,为什么我们要克制自己,要约束呢?做了十几年以后,我发现对于书籍设计来讲,这个问题有点严重。我们很多年轻的设计师现在正处在国内设计专业、设计展览、设计活动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来卡到这个创意呢?创意是不是越多就越好呢?“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分秒必争,图书设计要顺应时代潮流。&rdq...

    145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精雕太行根艺:打磨艺术人生[图文]
    精雕太行根艺:打磨艺术人生[图文]

    ■毛庆珍老人和他的根雕。□文/图本报记者李洁夫通讯员马宇灵马彦在省会矿区,有一位热爱根雕30多年的老人,根雕作品在全国各地博览会、展销会上频频“亮相”并捧得大奖。如同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乡,河北吴桥是杂技之乡,蔚县是剪纸之乡……把矿区打造成”太行根艺“之乡,是毛庆珍老人的梦想。毛庆珍老人今年76岁,精神矍铄。谈起...

    13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崔岫闻:大于艺术的是什么[图文]
    崔岫闻:大于艺术的是什么[图文]

    崔岫闻作品生命的刻度及其精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也构成了大千世界中人的个性区别,也是每个个体存在的根据,更是本源自我原发能量源!有多精微?其实不多,数得过来!70亿分之一便是每一个不同的自己,也即是人类的一份子!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构成了人存在的根据!对于每一个个体用精微的尺度回放人生便回到了那个在母体腹中的本我;对于每一个个体用谬以千里距离找出差别的精微并努力放大,便是每一个个体存在的...

    1991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台湾都市的公共艺术[图文]
    台湾都市的公共艺术[图文]

    ▲洪易在高雄捷运站三多商圈的作品“艺犹未尽-悠游”。对于台湾地区而言,从西方引进公共艺术的专业实践,已有将近二十年。在“艺术可以提升城市品位”思潮的影响下,公共艺术更被视为“都市更新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本文将简要介绍公共艺术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并且通过呈现几位代表性艺术家参与公共艺术的事件,来讨论台湾公共艺术风...

    573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文]
    涂鸦艺术的流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图文]

    校园涂鸦近日涂鸦艺术在各大校园创新、漫延,甚至向世人发出一种声音:涂鸦也是一种艺术!据说各大校园涂鸦的起因是,因为两位同学在校园合影,其背景是三得利沁柠水部分海报。第二天他走过拍照的地方,发现海报上被涂成复仇者联盟的形象。于是他拿来自己前一晚的合影VS涂鸦海报,并传到社交网站上。没多久又有大学生在自己的校园里发现了,被涂鸦成柠檬家族并带有会话的三得利沁柠水海报。一下子各大校园以及社区出现了涂...

    1775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刘玉来:以丑为美的仕女画风追溯[图文]
    刘玉来:以丑为美的仕女画风追溯[图文]

    在美术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形式的作品,美术作品即包括实用又包括审美,这两点的比重在不同作品中肯定不同。如果说美术作品的意义主要在于其思想性,那么这样说也不免有些偏颇,因为许多美术作品主要在于形式美的展现。思想性指什么?应该说是反映社会与社会相挂结,这也应该是画家的责任。为此如果画家不具有体察社会的能力和不具有与社会对话的能力的话,他的作品就会与社会主流疏离。不过历来对作品的实际评价的低昂却并不完...

    13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传统绘画的当代性转换:对油画中国化问题的思考[图文]
    传统绘画的当代性转换:对油画中国化问题的思考[图文]

    肖谷山河瑞华去年我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了一次“寻找东庄”的个展。这是一次耗时近10年的以传统文化当代性转换为课题的系列创作与研究的个展;是以明代吴门画派领袖沈周的重要作品《东庄图》,作为努力以当代文人的视角来体现中国艺术精神中的气韵与生气的个展;是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与文人情怀归于精神家园心路之“东庄”。长期以来我坚持走非常个人化的创作道路,喜欢以...

    1047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黄永玉展览不讲排场是艺术界的楷模[图文]
    黄永玉展览不讲排场是艺术界的楷模[图文]

    2009年7月,86岁的黄永玉在家中作画。(资料图)新华社发黄永玉九十岁画展“不剪彩不演讲不搞酒会不搞研讨会”,策展人陈履生称:“按照老办法,开门就开幕。不剪彩,不演讲,不搞酒会,不搞研讨会。”8月16日,“黄永玉九十画展”在国博开幕,其简洁朴素的开幕形式,一时备受热议。而反观时下艺坛,展览此起彼伏,开幕式隆重阔气,主办...

    250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单霁翔:看到北京四合院被拆最心痛[图文]
    单霁翔:看到北京四合院被拆最心痛[图文]

    单霁翔单霁翔与故宫,从不缺少关注:今年9月末,单霁翔获文物保护专业最高学术荣誉福布斯奖,成为首位获该奖的华人;近来,故宫制作的一组《雍正行乐图》动态图片在微信上获得百万点击量,不禁让人惊呼,古老故宫原来也是“萌萌哒”。在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89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和单霁翔谈论故宫,说得更多的是对于故宫的守护。以“故宫古建筑整体保护...

    287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乔晓光:人生剪纸三十年[图文]
    乔晓光:人生剪纸三十年[图文]

    2003年,乔晓光在贵州苗族拍摄民间剪纸申遗时的工作照。王倩乔晓光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主任、教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2011年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颁发的“民间文化守望者&r...

    1795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