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莲鹤方壶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莲鹤方壶 | 
| 时代 | |
| 门类 | 青铜器 | 
| 出土 |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05538)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莲鹤方壶❖图片

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壶体纹饰

莲鹤方壶腹部四角飞龙

莲鹤方壶两侧镂空双龙耳
莲鹤方壶❖简介
莲鹤方壶,高122厘米,宽54厘米,重64kg。
方壶形体巨大。双层镂雕莲瓣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引颈高吭的仙鹤。镂空的双龙耳较大,上出器口,下及器腹。壶体四面以蟠龙纹为主体纹饰,并在腹部四角各铸一飞龙。圈足下以两只伏虎承器。
春秋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有了飞速发展,如“失蜡法”的发明等。但这一阶段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的成就并不仅仅体现在创新上,对于一些优秀的传统工艺,也予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如“分铸法”。本器的仙鹤、双龙耳与器身主体即采用分铸法,既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技术,也反映了当时青铜器上动物造型肖像化的潮流。
相关知识科普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分铸法
也称再次铸造,适用于铸造器身外附有小饰件的青铜器,如附有双龙耳的莲鹤方壶、带提梁的卣等。铸造时,或先铸器身主体,或先铸附件,然后再把未用的泥范与做好的铸件连在一起,进行二次铸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