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霁蓝釉梅瓶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霁蓝釉梅瓶 | 
| 时代 | |
| 门类 | 陶瓷 | 
| 出土 |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45328)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霁蓝釉梅瓶❖图片

霁蓝釉梅瓶❖简介
霁蓝釉 梅瓶,高27.4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8.6厘米。
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内敛,圈足。通体施高温霁蓝釉,近底处由于积釉较厚呈紫黑色。足内无釉露胎。
此瓶造型端庄古朴,釉色浓重而匀净深沉,釉面莹润,是明嘉靖蓝釉瓷器的精品。
相关知识科普
蓝釉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
梅瓶
瓶式之一种,因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若而得名。瓶体修长,小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有的附盖。梅瓶为盛酒用具。自宋代开始流行。元代梅瓶除圆形外,尚有八方形。明清时梅瓶器型从瘦长秀丽演变为肥矮丰硕,并由日用瓷渐变为陈设瓷。以景德镇窑制品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