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绘彩陶胡俑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绘彩陶胡俑 |
| 时代 | |
| 门类 | 陶器 |
| 出土 | |
| 备注 |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河南博物院 |

西晋
高12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 中文名 | 绘彩陶胡俑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绘彩陶胡俑 |
| 时代 | |
| 门类 | 陶器 |
| 出土 | |
| 备注 |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河南博物院 |

高12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原始青瓷罍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高26厘米,口径13厘米 1976年河南襄城霍村出土 敞口,束颈,折肩,圈足。施青釉不到底。原始瓷始见于二里头遗址中,至商周时期仍有原始瓷的使用。原始瓷器以其坚硬的胎质和光亮如玉的釉面成为高规格的器物。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
639 瓷器 原始青瓷罍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青花人物纹高足碗,明宣德,高10.2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4.5厘米。碗撇口,下腹内收,下承以高足。碗内口绘青花双线,内底中央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碗外壁绘仕女赏月图,一童子侍于侧,辅以山水树石,并绘有云气纹。足柄上绘松竹梅纹。明宣德青花使用进口青料,此种高铁低锰料在烧成过程中青料易晕散,故所绘纹饰不够清晰。此碗青色较为淡雅,纹饰比较清...
716 青花 高足碗 仕女 宣德青花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宋,高4.8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3.5厘米。碗呈花瓣状。口内敛,器里凸起、器外凹进10条棱线,将碗自然分成十花瓣形,圈足。通体釉色为天蓝色,其上显现几块紫红斑块,上有铁质斑点结晶。此碗造型别致,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妩媚多姿。蓝、紫相间的釉色,又如同天空中飘浮的彩云。我国的瓷器在宋以前多以单一的做装饰,钧红的烧制成功则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1321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青釉清道光高27.5厘米 口径15.5厘米 足径13.8厘米尊直口、短颈、圆肩、下腹内收、圈足。颈肩处对称塑有双牛首形耳。除圈足底外通体施黄釉,外底阴刻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类尊见于清代《皇朝礼器图式》等多部文献记载,为清乾隆十三年以来法定8种祭器之一。除黄釉外还记载有白、赤、青以及月白等釉色。依据文献记载可知,瓷质黄色牺尊应用于地坛、先农坛以及先蚕...
383 黄釉牡丹纹碗,高10厘米,口径20.6厘米,足径9.1厘米。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釉里红装饰。内外口沿均绘,内壁绘缠枝菊纹,内底双线圈内绘折枝牡丹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碗的造型和纹饰构图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为洪武釉里红瓷器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其釉里红纹饰的发色,在传世或出土的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称得上较为纯正。...
1274 釉里红 缠枝 回纹 折枝朱雀纹瓦当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直径18.5厘米 征集 圆当有宽廊,正中有一乳丁。当面为一昂首张口,振翅翘尾欲飞的朱雀,尾翎翘在羽翅上方。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
1962 陶器 朱雀纹瓦当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五彩花蝶长方瓷板,清康熙,长25.4厘米,宽14.6厘米,厚2厘米。瓷板长方形,一面以墨彩双线为边饰,中心绘双犄牡丹图,婀娜多姿的三朵牡丹,一朵绿色含苞待放,两朵红色竞相盛开,周围衬以深浅不一的绿叶,表现了花叶的阴阳向背。蝴蝶、蜜蜂飞舞其间。红色牡丹在白色釉面的衬托下更显鲜艳。画面突出红、绿彩,给人鲜丽明快之感。牡丹花在一花枝上分出两个叉,形似两个犄角,故名...
1622 五彩 双犄牡丹 康熙五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