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玉刃矛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玉刃矛 | 
| 时代 | |
| 门类 | 青铜器 | 
| 出土 |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77538)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玉刃矛❖图片

玉刃矛❖简介
玉刃矛,通高18.3厘米,宽4.8厘米,重0.1kg。
矛由青铜柄和玉刃两部分组成。柄呈锥状,中空,两侧各有一系,一端有銎,另一端为桃形,有槽,叶形玉刃镶嵌其上。柄饰兽面纹及叶形纹。
矛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出现于商代早期,延续到汉代,是战争中常用的兵器之一。玉刃矛不是实战兵器,而是用于礼仪之器。
青铜柄嵌玉刃矛保存完整者很少见。
相关知识科普
銎
音同穷,指斧上安柄的孔。
叶
矛带有锋刃的两翼称“叶”。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