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绿釉凸花狩猎纹陶壶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绿釉凸花狩猎纹陶壶 | 
| 时代 | |
| 门类 | 陶瓷 | 
| 出土 |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29155)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绿釉凸花狩猎纹陶壶❖图片

绿釉凸花狩猎纹陶壶

绿釉凸花狩猎纹陶壶底部
绿釉凸花狩猎纹陶壶❖简介
绿釉凸花陶壶,东汉,高25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10.2厘米。
壶撇口,粗颈,鼓腹,胫部渐收,平底。灰白色胎。通体施绿釉,釉色匀净光亮。腹部凸雕狩猎纹,可见林中飞奔的龙、虎、羊等。
战国至汉代的工艺品上流行使用狩猎纹,表现的内容为宴乐、弋射、采桑、狩猎以及水陆攻战等题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汉代的陶器上多采用凸雕的方法装饰这些纹样。
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出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都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
相关知识科普
狩猎纹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出现了以表现当时社会生活为内容的宴乐、弋射、采桑、狩猎以及水陆攻战等题材,这时期的礼器如壶、豆等,生活用品如铜镜等,都有以此类纹饰作为装饰者,这是纹饰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后来绘画艺术的先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