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盔径19×22厘米,残高19.5厘米
河南灵宝出土
小克鼎,高35.4厘米,宽33.6厘米,重12.54kg。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唯王二十又三年九月,王在宗周,王命膳夫克舍命于成周,遹正八师之年,克作朕皇祖『0004』季宝宗彝。克其日用『0005』朕辟鲁休,用介康『0006』、纯祐、眉寿、永命、灵终。万年无疆,克其子子孙...
邗王是野戈,春秋后期,通高6.9厘米,宽14.9厘米,重0.24kg。吴国兵器。舌形短援,援末下垂成胡,胡后有扁圆形銎,上有一穿。内呈镂空的鸟兽状。援两面有8字铭文:邗王是野,作为元用。意为吴王是野做此自用戈。“邗王”即“吴王”,由以下文献和实物可得以求证:《说文》:“邗,本属吴。”《左传·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 “吴”亦称“吴干”,《战国策·赵策...
商代(约公前17世纪——前11世纪) 通长17厘米 宽15厘米 1954年河南省郑州人民公园出土 钺前有弧形刀,两角外侈,身内缩,平肩,内扁宽,肩下两侧各有一长条形穿。钺中部铸一饕餮,双耳外耸,圆目突起,镂空的大嘴中兽牙交错,甚为狞厉。...
铜羊灯,西汉,通高11.8厘米,宽14.5厘米。铜羊灯雕作立角羊形,身体浑圆,四肢直立,昂 首凝目,憨态可掬。羊背设计成可活动的灯盘,羊体中空用以储存油脂。中国古代“羊”与“祥”通用,以羊形作灯象征吉祥。汉代的灯主要以脂膏为燃料,一般是动物或植物的油脂。使用时将灯炷缚成束浸在脂里点燃照明,古人称其为“膏烛”。灯炷以剥去麻皮后的麻秸即麻枲(音喜)制成,将其置于...
扬簋,高18.7厘米,宽21.6厘米,重4kg。簋弇口,圆鼓腹,圈足下有三屈折状短足,二附耳各衔套环,器盖已失。器腹饰瓦棱纹,颈上与圈足各有一道窃曲纹,圈足上与短足对应处各铸一浮雕兽头。簋内底铸有铭文10行107字:唯王九月既生霸庚寅,王在周康宫。旦,格大室,即位。『0051』徒单伯内佑扬。王呼内史史先册命扬。王若曰:“扬,作『0051』工。官『0051』量...
双兔车軎(音卫),西周,高8.8厘米,宽15.6厘米。双兔立于軎筒之上,两兔反向,臀部相连,俯首曲腿,圆目,长耳,圆腹,腹中空,腹外饰云纹。軎筒两端的口径粗细不等,筒中部横向有一圆孔。车軎是古代车上的重要部件,“軎”位于两个车轮的外侧,用于固定车轮,将軎套于轴的最外端,防止轮子脱落。双兔车軎铸造精良,造型生动活泼,兔的形象写实,在西周车饰中十分罕见。...
蟠虺纹 鉴,春秋后期,通高34.3厘米,口径42.5厘米,重5.6kg。鉴窄口缘,束颈,短肩。四兽耳衔环,两两相对。腹部圜收,下有短圈足。鉴身的主体纹饰是相互缠绕、呈网格状布局的虺纹,在中部加饰两道凸起的三角云纹带。足饰两周横向排列的海贝纹。此鉴整体造型与装饰匀称谐调,是鉴中的佳品。...
铸客 盉,通高21.9厘米,重3.52kg。盉圆体,鼓腹,有流,流作兽首形,三铁铸短足,有盖,有梁,梁两端饰兽首,梁与盖之间以二铁环相连。盖、腹上部饰细羽状纹。盖外侧、器口旁各有刻划对铭1行7字:铸客为集『0043』为之。铭文大意:外方冶铸匠人为供王之饮食酒馔的机构做此盉。此盉为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
虎父乙鼎,西周,口径16.8厘米,高20厘米。该鼎之造型是西周早期常见的形制。鼎口上立圜顶耳,折沿,方唇,腹壁与圜底弯曲相和,底部三角形范线十分清晰,三条柱足较长。口沿下饰一周由细雷纹构成的展体式羽脊 兽面纹。内壁一侧近口沿处铸有铭文三字:“虎父乙”。“虎”是这件铜器主人的族名,“父乙“是他已故的父亲,排在乙日祭祀,西周时期的贵族们每天都要祭祖先,因而要排列...
“虢季”铜盨西周 通高19厘米,口长23厘米,口宽16.5厘米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盨为盛放谷物的器皿。椭方形,盖隆起,上有四个矩形支钮,便于仰置;器身有子口,腹壁微鼓,两短边各有一兽首状耳,底近平,下有带缺口的圈足。盖顶用一个大的突目窃曲纹装饰,盖沿、器口与圈足亦饰窃曲纹,余饰瓦棱纹。器、盖对铭“虢季作旅盨永宝用”8字。 (...
郑义伯『0023』,春秋前期,通高45.5厘米,口径14.7厘米,重9.66kg。『0023』侈口,细颈,硕腹,附兽耳。有盖,盖口纳于颈中,盖钮如绳,盖顶面及边均饰一道重环纹。器口下饰回纹,颈饰窃曲纹,腹饰鳞纹,鳞纹上下各饰一道相向的瓦纹。盖口外沿有8行33字,器颈部有32字,盖、器铭文大意相同。器颈部铭文为环行排列:郑义伯作尊『0023』,以行,以顺我郑囗...
蟠虺纹大鼎,高75厘米,宽102厘米,口径77厘米,重64.2kg。鼎圆形,侈口,敛颈,有附耳,圆底,蹄形足,腹前后有环,环上饰兽头。颈饰重环纹、蟠虺纹、三角纹,腹上下饰二道绳纹,间饰蟠虺纹、下垂蕉叶纹,足饰兽面纹。此鼎是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器中最大的鼎,其蹄形足具有春秋时期鼎足的典型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西周晚期出现的重环纹,至春秋时逐渐被蟠虺纹等所替代,...
蟠螭纹 盉,战国,盉圆体,鼓腹,腹上有三环纽。有流,流作兽首形。三蹄形足。有梁,梁两端作兽首形。圆盖,盖与梁之间有环链相接。梁上、流上饰鳞状纹。腹上部有两道绹纹凸起,绹纹之间饰蟠螭纹。该器捐献自章乃器。...
浪花纹小壶,清乾隆,高18.8厘米,宽9.8厘米。小壶圆体,长鼓腹,肩部有四环,圈足。肩及腹下部均饰蕉叶纹,腹饰两圈浪花纹。足外底有“乾隆年制”四字款。此壶是清乾隆时期仿战国时代的青铜壶而制造。战国时期的青铜壶造形丰富,其中圆壶一般为侈口,束颈,鼓腹,高圈足。浪花纹小壶与战国时的圆壶相比造型上区别不大,只是壶身所饰海水图浪花卷动,颇为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癸『0550』簋,通高12.7厘米,口径12.8厘米,重1.78kg。簋侈口,鼓腹,圈足。通体以雷纹作地,口沿处饰蕉叶纹,颈部饰浮雕兽首及夔龙纹,腹、足部饰兽面纹。器内底有“癸『0550』”二字铭文。“『0550』”为族徽。铭文表明此器是为『0550』族名为“癸”的先辈做的祭器。...
任熊十万图册(绘画)
张远刘景荣三生图像轴(绘画)
禹之鼎恽寿平汪懋麟像卷(绘画)
丁皋康涛汪可舟像册(绘画)
吴致中闲止斋图卷(绘画)
陈卓天坛勒骑图、冶麓幽栖图卷(绘画)
傅雯见梅图题咏册(绘画)
李方膺墨梅图轴(绘画)
明宣宗射猎图轴(绘画)
徐悲鸿老殿古杉图轴(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