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2228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图片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毕方图案铜印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毕方图案铜印印面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毕方图案铜印钤本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毕方图案铜印蜕印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简介

铜鼻钮毕方图案印,东汉,印面直径2.0厘米,通高1.0厘米。

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鸟纹图案,鸟小首尖喙,长颈扭转,一足粗壮,双翅挥展,羽饰华丽,形状怪异。

《山海经·西山经》记章莪之山不生草木,出产美玉,山中有一种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据说这种鸟的名字得于其鸣叫的声音“毕方”,它出现的地方会产生一种怪火。

此印的印体铸造很特别,印台中空,上有一镂空的盘蛇。毕方鸟与蛇有密切关系,传说当初黄帝号令鬼神于泰山之颠,就是“驾象车,而六蛇龙、毕方并辖”。印钮与印面图案相配合体现同一内容的汉代印章并不多见,此印既表现了当时流行的神话,又展现了汉印精湛的铸造工艺与设计水平。


相关知识科普


镂空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黄帝

我国古代传说中著名的帝王之一,中华民族的祖先。姓公孙,因长于姬水,故姓姬。因生于轩辕之丘,号轩辕。立国于有熊,又号有熊氏。传说黄帝败炎帝于阪泉,诛蚩尤于涿鹿。即位后,命仓颉作六书、大挠作甲子等,并造兵器、建宫室,其妻嫘祖养蚕、治丝。黄帝功绩颇多,所以被尊为五帝之首。

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中部,绵延约200公里,海拔1524米,古称岱岳,又名岱宗,为我国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中的东岳,为道教圣地。主峰在山东泰安市北,海拔1500多米,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玉皇顶、日观峰、南天门等名胜古迹。古人以东方为万物初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传说秦始皇曾封山上为他遮雨的松树为"五大夫",故泰山松被赋予人文色彩,驰名华夏。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泰山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帝王封禅、士庶瞻拜,在山上及周围地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摩崖和碑刻。历代诗人及艺术家多以泰山为题,创作了大量宝贵的诗歌和书画等艺术作品。

造工

总成制作之工。

相关文章

  • 青玉鼻钮“王间信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王间信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王间信鉩”,战国,印面2.0×2.0厘米,通高1.6厘米。战国时期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白文,右上起顺读“王间信鉩”四字。印材绿色微暗,如叶将秋之渐黄,颇为古雅。印台四面各有一组减地凸起的窃曲纹,印台四面上敛成斜坡状,斜面满布阴刻 勾莲 雷纹。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多以窃曲纹和勾莲雷纹作装饰,此后的铜器上则基本未见...

    806 窃曲纹 阴刻 勾莲 雷纹
  •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工师之印”,战国·秦,印面2.1×2.1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鼻钮。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秦国文字特征明显,印文圆转流畅,凡纵向笔画皆下垂感十足。尤其是“印”字末笔半行横折下曳更是秦印文的特征。秦国地处关西,与东方诸国相比经济文化发展较慢,其文字沿袭了周的正体文字,少有创新。秦统一后颁行的小篆字体,其基础就是秦的正体字。秦国官印称...

    812 工师
  • 青玉蟠螭纽“嘉庆鉴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蟠螭纽“嘉庆鉴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嘉庆鉴赏”印,清嘉庆,青玉质,蟠螭纽圆形玺,汉文篆书,阴刻,面直径3.1厘米,通高4.2厘米。...

    62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瓦纽“柜长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柜长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柜长之印”,印面2.2×2.3厘米,通高1.9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柜长之印”四字。印文之“柜”系县名。《汉书·地理志》琅邪郡下载“柜,根艾水东入海,莽曰祓同”。《补注》引钱大昕曰:“根当为柜。”“长”即县主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减万户为长,秩五百至三百石”。此为西...

    1251 琅邪 钱大昕
  • 碧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古稀天子之宝”,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9厘米见方,通高10.8厘米,纽高5.2厘米。宝四周填金乾隆帝御制《古稀说》。此玺制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年乾隆七十万寿。稽诸史籍,“自三代以下帝王年逾七十者:汉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凡六帝” 。但在乾隆帝看来,其中前面四君均是不足为法的,余下的元世祖和明太祖虽为创业之...

    717 天子之宝 碧玉 交龙纽 阴刻 三代 忽必烈 朱元璋 杜甫
  • 青玉兽钮“刘先臣”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兽钮“刘先臣”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兽钮“刘先臣”印,汉,印面2.6×2.6厘米,通高2.4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兽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顺读“刘先臣”三字。文字布局严谨,笔道粗细一致,文字清劲,骨架强硬。青玉散布黄褐色斑,片片如烟熏,似沉似浮,古雅可观。三字私印的文字布局为姓氏单占一侧,名字另列,此为汉印惯用通例,与入印文字的单字笔画繁简并无关联。在汉系印章中,早期动物题材的...

    199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碧玉交龙纽“八徵耄念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八徵耄念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八徵耄念之宝”,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3厘米见方,通高11厘米,纽高5。4厘米。附系黄色绶带。宝四周乾隆帝御笔曰:“予年七十时,用句镌‘古稀天子之宝’,而即继之曰‘犹日孜孜’,不敢怠于政也。蒙天眷佑,幸无大损,越于兹又浃旬矣。思有所以副八旬开袤之庆,镌为玺,以殿诸御笔,盖莫若《洪范》八徵之念。”观此文,可知乾隆在八十万寿时镌刻此宝的原因。在...

    1448 八徵耄念之宝 碧玉 交龙纽 阴刻 八徵耄念之宝记 杜甫 天子之宝
  •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明,印面2.1×2.1厘米,通高1.8厘米。清宫旧藏。印青玉质,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元城王章”四字。此印印体极为方正规整,印材绿黄相杂,青绿中黄斑点点成片,如秋雨中飘落的黄叶。此印为明代托名三国时魏国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元城王”本为曹魏政权封王,名曹礼,曹操之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政权,建元黄初。黄初...

    81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鼻钮郁儡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郁儡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郁儡图案印,西汉,印面直径2.3厘米,通高1.4厘米。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双臂上抬、手握绳索、腰悬法器的正面立神,应为郁儡。郁儡是神话中治鬼之神,传说居住在度朔山,镇守万鬼出入的鬼门,凡遇恶害之鬼,就用苇索捆住去喂虎。汉代人把郁儡作为门神,在新年的正月初一,将其形象画在门上,以驱鬼避邪。《后汉书·礼仪志》刘昭注此“画郁儡持苇索以御凶鬼”。...

    826 法器
  • 铜瓦纽“武陵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武陵尉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武陵尉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2.1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武陵尉印”四字。尉系指郡尉。《汉书·百官公卿表》载“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景帝中元二年,更名都尉”。此印为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前郡都尉之印。...

    964 武陵
  • 铜龟纽“执灋直二十二”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执灋直二十二”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执灋直二十二”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2.2厘米。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六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执灋直二十二”。此为新莽时官印。印文中“直”为更直执法之意,《汉仪》曰:“其二人者,更直执法省中者,皆纠察百官,督州郡。”...

    1348 执灋
  • 青玉鼻钮“王尊”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王尊”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王尊”印,东汉,印面2.4×2.4厘米,通高1.9厘米。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起横读“王尊”,两字并列,所占印面不等,明显地考虑到入印文字的具体结构。印玉色淡青,内含隐现的片片白色,如云布天空,印身两侧有黄色带状相连,浮于本色之上,似凝似行。汉印文字绝大多数以小篆书体为基础,由于是铸造、凿刻或琢造而成,入印后的字...

    78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鱼鹤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鱼鹤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鱼鹤图案印,西汉,印面1.5×1.5厘米,印厚0.6厘米。印铜铸,双面皆凹铸图文,一面为双鹤挺胸仰项对立,争衔一条大鱼,形态生动,另一面铸“曹亭耳”三字。汉代鱼鹤图案的印章存世较多,有双鹤背向而立争鱼者,有双鹤相对而立争鱼者,也有一鹤衔鱼者。有的铸成凸起的图案,有的在印面凹刻线条。山川产物,鱼盐之属,在汉代是国利之所在,民生之仰仗。民食稻鱼,无凶年之忧。“...

    884 山川
  • 青玉覆斗钮“荆王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覆斗钮“荆王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覆斗钮“荆王之玺”,明,印面2.6×2.7厘米,通高2.3厘米。清宫旧藏。印青玉质,覆斗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荆王之玺”四字。印顶平面,琢兽纹,印台四侧斜面,每面阴琢双桃纹。此印印体较大,材质极佳,遍体一色,如冰糖冻般光润透亮。此印为明代托名汉初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荆王”名刘贾,本是刘邦同族,楚汉之际为汉将,随汉王刘邦...

    1393 秦汉印统 内府
  • 楚国铜柱钮“大府”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楚国铜柱钮“大府”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大府”鉨,战国·楚,印面5.4×6.1厘米,通高11.7厘米。鉨铜铸,柱钮,鉨面有阴线界栏,印面中间有一纵向竖栏,使印之左、右字分开。印文为战国古文字体,白文,左起横读。印文笔道宽大,颇有书体之韵。印面虽大但布局不散,印文虽少而气韵充盈。印文的“府”字下部从“贝”,与“府”藏财货之意相合,颇有特色。此印形体之大在同时期的鉨印中较为罕见。与其它需穿印绶...

    207 大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