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龙门风雨”琴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龙门风雨”琴 | 
| 时代 | |
| 门类 | 音乐戏曲 | 
| 出土 |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69238)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龙门风雨”琴❖图片

“龙门风雨”琴正面全形

“龙门风雨”琴背面全形

“龙门风雨”琴背面刻琴名

“龙门风雨”琴背面池下方篆刻“包含”
“龙门风雨”琴❖简介
“龙门风雨”琴,明初,伏羲式,通长120.8厘米,隐间111厘米,额宽21厘米,肩宽20.2厘米,尾宽14.3厘米,厚6厘米。清宫旧藏。
琴为桐木斫成,黑漆上罩朱漆,瓦灰胎,发牛毛断纹。蚌徽,黄杨岳尾,紫檀轸,青玉足。龙池圆形,凤沼长圆形。
琴底龙池上方刻草书“龙门风雨”琴名,池下方有“包含”大印一方。有腹款,可惜漶漫不清。圆池周围依稀有“大宋”字样,纳音左右几字可辨,为右书“时……重修”、左书“时万历……又重修”。
原琴损坏极严重,20世纪40年代后期,管平湖先生修好“大圣遗音”琴后又修此琴,使其复成为相当完整的乐器。
相关知识科普
伏羲
又称“伏戏”、“宓牺”、“庖牺”等,是古代传说中人类始祖。传说他与女娲兄妹相婚,教民结网渔猎、卜八卦等。
龙池
位于琴底上方的出音孔称“龙池”。
凤沼
位于琴底下方的较小的出音孔称“凤沼”。
纳音
古琴部位名称。在琴的槽腹中,正对出音孔(所谓龙池、凤沼)处,通常留有与出音孔形状相同的隆起部分,称“纳音”。
大圣遗音
大圣,儒家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遗音,遗留的声音。即宋欧阳修所云:“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