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卢正道碑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卢正道碑 | 
| 时代 | |
| 门类 | 铭刻 | 
| 出土 |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45772)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卢正道碑❖图片

卢正道碑(封面)

卢正道碑(册页1)

卢正道碑(册页2)

卢正道碑(册页3)

卢正道碑(册页4)

卢正道碑(册页5)

卢正道碑(册页6)

卢正道碑(册页7)

卢正道碑(册页8)

卢正道碑(册页9)

卢正道碑(册页10)

卢正道碑(册页11)

卢正道碑(册页12)

卢正道碑(册页13)

卢正道碑(册页14)

卢正道碑(册页15)

卢正道碑(册页16)

卢正道碑(册页17)

卢正道碑(册页18)

卢正道碑(册页19)

卢正道碑(册页20)

卢正道碑(册页21)

卢正道碑(册页22)

卢正道碑(册页23)

卢正道碑(册页24)
卢正道碑❖简介
30.2×34.4厘米。
清嘉道拓本。剥落过甚。石在河南洛阳许家营。
唐天宝元年(742年)。李邕撰并书。跌宕娟秀。
《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
卢正道碑
天宝元年。李邕书。壬申自跋。二十三开半。跋一开。一册。
相关知识科普
天宝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使用的年号,始于公元742年,止于公元756年,共15年。其中开元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
李邕
李邕(687—747年),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善之子,少知名,荐为左拾遗。唐天宝初为汲郡北海太守,故人称李北海。为人辞烈义迈,刚正不阿。天宝元年(747年)被诬奸赃入狱,宰相李林甫令祁顺、罗布奭杖杀之,年70岁。北海文章、书翰、公直、词辨、义烈、英迈皆过人,时称六绝。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杰出的书法家,善正行草书,文名满天下。《唐书》有传。其书善学王右军,又得力于王献之,行草尤为卓著。由于他天资高,并又善于吸收各家之长,故他的书法风采动人,气宇轩昂,自成家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