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牙“无逸斋精鉴玺”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牙“无逸斋精鉴玺” |
| 时代 | |
| 门类 | 玺印 |
| 出土 |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67467)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牙“无逸斋精鉴玺”❖图片

牙刻“无逸斋精鉴玺”

牙刻“无逸斋精鉴玺”印面
牙“无逸斋精鉴玺”❖简介
“无逸斋精鉴玺”,清末,牙质。通高7.75厘米,印面长3.1厘米,宽1.7厘米。清宫旧藏。
印为长方形,篆字二行各三字,阳文。印体光素,阴面刻工精细。
在紫禁城和畅春园均有无逸斋,溥仪在他的自传中记述说:“过不多天,我住的养心殿东套院无逸斋的窗户上又发现了火警,幸好发现得早,一团浸过煤油的棉花刚烧着,就被发现了,未致成灾。”只怕是溥仪记错了,他的这个小小的书房现已无存。此印常钤于溥仪鉴赏过的古书画上。
相关知识科普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