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邢窑白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0-2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邢窑白釉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邢窑白釉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0972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邢窑白釉瓶❖图片

邢窑白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邢窑白釉瓶❖简介

邢窑白釉瓶,高14.4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7.2厘米。

瓶口外撇,肩下渐收,底足平实。通体施白釉,釉色无杂质,瓶体除肩部刻划两组弦纹外,别无纹饰。

邢窑白瓷传世品以盘、碗居多,瓶类非常少见。此瓶器型虽小,釉面又无刻划纹样,但纯净洁白的釉色,端庄秀美的造型,仍能使人感受到大唐盛世雍容华贵的气质,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邢窑白瓷以其实用的造型、洁白的釉面在唐代成为最受欢迎的瓷品种之一。唐朝人李肇《国史补》中就曾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不仅如此,邢窑白瓷与越窑 青瓷都被作为地方名瓷向宫廷进贡,并成为最早的贸易用瓷运往海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相关知识科普


邢窑

邢窑的中心窑场位于今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因这一地域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故名。始烧于隋代,唐代为繁荣期。盛产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唐代陆羽撰《茶经》中有邢瓷“类银”、“类雪”的记载。唐代邢窑白瓷曾一度被朝廷纳为贡品。唐代李肇撰《唐国史补》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邢窑白瓷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白瓷

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越窑

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句。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越窑瓷器除了行销全国各地以外,从唐代开始还大量外销亚、非各国。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相关文章

  • 白釉兔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兔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兔系罐,唐,口径10.5厘米,底径10.3厘米,高17厘米。罐撇口、短颈,丰肩、圆腹。通体施白釉,近底足处素面无釉。肩部置兔形双系,可穿绳索以便提携。唐代白瓷生产在中国北方发展迅速,与南方的青瓷生产遥相呼应,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此件器物以兔的形像做双系装饰,不事张扬,又令整个器形顿显生动,于平淡中见巧思,可谓匠心独运。...

    547 素面 双系 白瓷 青瓷
  • 广窑荷叶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广窑荷叶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广窑荷叶式洗,清,高4厘米,口径10.4厘米。洗作荷叶舒卷式,卷沿深腹,造型别致。其胎体厚实,器身施天青釉,釉色莹润,通体开片,且纹片大小不一,纹理自然,体现了文房用具的清新雅致,别具情趣。...

    517 广窑 青釉 开片
  • 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地轧道粉彩 描金带托爵杯,清乾隆,高28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7.9厘米。爵杯扁长圆口、二柱、柱顶为圆球形、有尾有流、深腹、下腹弧收、小平底、三足外撇。托盘中间有凸起的山形支柱,支柱的三个凹槽恰好支撑爵之三足,盘底三长弧形条足。爵杯外部与托盘通体以胭脂紫釉为地,爵杯内壁与托盘底部均为蓝地。爵杯与托盘的装饰风格相同,用轧道工艺饰底纹。爵杯以粉彩黄弦纹或黄...

    436 轧道粉彩 粉彩 描金 轧道工艺 弦纹 勾莲 勾莲纹 夔龙
  •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明宣德,高10.2厘米,口径28.1厘米,足径11.1厘米。碗敞口,方唇,圈足。碗里白釉无纹饰。碗外青花装饰。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缠枝莲托八宝纹,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朵梅纹。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此碗纹饰描绘细腻,线条流畅。“八宝”是我国最常见的传统装饰图案之一,特别是元代瓷器图案中以八宝为题材者占很大...

    1165 青花 缠枝 缠枝莲 八吉祥 八宝 莲瓣纹
  • 仿官釉墨彩唐英款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官釉墨彩唐英款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唐英仿官水丞,清乾隆。水丞敞口,圆腹,矮圈足。口沿饰褐色釉,器身施青灰釉,有开片,底足露台处呈铁灰色。水丞腹部用墨彩行书南宋叶采《暮春即事》诗:“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诗首钤印红彩篆书“古泉”;诗尾署“榷陶使者唐英制”,钤印红彩篆书“榷”、“陶”阴阳文闲章。此件水丞是唐英在景德镇定制的文房用具,造型小巧端庄,釉色莹...

    1808 唐英 水丞
  • “懋勤殿”款龙纹印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懋勤殿”款龙纹印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懋勤殿”款印盒,清嘉庆,通高7.7厘米,口径22.5厘米,足径14.5厘米。清宫旧藏。印盒扁圆形、子母口、圈足。盖面及器壁淡描祥云纹为地,其上各绘两条金彩三爪行龙飞腾于云海之间。底足内施白釉,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盒盖面正中金彩方框内署“懋勤殿”金彩三字。“懋勤殿”位于紫禁城内西庑,殿名取其懋学勤政之意,其中藏贮图书典籍。清沿明制,凡图书翰...

    756 龙纹 青花 行龙 乾清宫 朱砂
  • 白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梅瓶,唐,高42.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7.5厘米。梅瓶小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实足。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无任何杂质,玻璃质感较强,透明度较高,釉面上布满均匀细碎的纹。此种造型习惯上称为“梅瓶”,是装酒用具,亦可插花用作“花瓶”。一般认为,瓷梅瓶始烧于宋代,此件实物证明,其在唐代就已出现。...

    248 梅瓶 开片
  •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葵花式三足,北宋,高8.1厘米,口径21.6厘米,足距13.7厘米。花盆托呈葵花式,敛口,折沿,鼓腹,底出边,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里、外凸起、凹进六条线纹。通体满釉,里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口沿、底边釉薄处呈酱色。造型敦厚古朴,胎体厚重,釉层较厚,为避免烧成时塌底,外底留下用一圈支烧留下的钉痕。一足内壁刻数目字“九”,刻字笔画较粗而深,应为原刻;底部刻...

    1743 钧窑 玫瑰紫釉 花盆托 花盆 支钉
  • 三彩菱花式三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菱花式三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菱花式三足盘,唐,高6.6厘米,口径22.2厘米,足距13.3厘米。盘口为九瓣菱花口式,底下以三足相承。盘心刻划莲花纹饰,内外壁以黄、绿、白、褐等色釉装饰。盘底及三足内侧无釉,无釉处露灰白色胎骨。此盘以捏塑法成型,九瓣花口厚薄均匀,形状规整。釉面采用图案装饰法,令人耳目一新。陶器在艺术上最成功之处,在于突破了以往单色釉的局限,而运用多种釉色装饰器物,从而...

    429 唐三彩
  • 蓝料彩山水图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蓝料彩山水图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蓝料彩山水图碗,高5.5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3.9厘米。碗撇口,深腹,圈足。内壁无纹饰,外壁一面以蓝料彩绘山水景色,另一面以墨彩题七言诗两句:“翠绕南山同一色,绿围沧海绿无边”。诗句上首钤胭脂彩 阴文“寿古”篆书印一枚,下首钤胭脂彩阴文“山高”、阳文“水长”篆书印二枚,圈足内蓝料彩双方框内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此碗的绘画极精致,在传世的雍正珐琅彩瓷中属...

    784 蓝料彩 胭脂彩 阴文 阳文 雍正珐琅彩 珐琅彩 珐琅
  • 洒蓝地五彩人物纹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洒蓝地五彩人物纹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洒蓝地人物纹,清康熙,高14.3厘米,口径18.3厘米,底径18.3厘米。笔筒呈圆筒形,圆口,直壁,玉璧形底。内施白釉。外壁洒蓝地五彩装饰。主题图案绘右手执神笔,左手于胸前握一银锭,立在梅花树桩之上,作向前奔跑状。外底心施白釉。无款识。此笔筒所绘图案具有吉祥含义,“笔”与“必”谐音、“锭”与“定”谐音,魁星手执笔与银锭,当寓意“必定夺魁”。这种画面非常适合作...

    1817 五彩 笔筒 玉璧 魁星
  • 黄地墨彩花蝶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蝶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蝶纹羹匙,清光绪,长16厘米。羹匙长柄,椭圆匙,外底红彩椭圆圈内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内施黄釉,其上墨彩绘花蝶纹,并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外壁白釉地上粉彩绘缠枝花。 ...

    1319 黄釉 大雅斋 粉彩 缠枝
  •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云盘,元,高4.1厘米,口径15.9厘米,足径5.3厘米。盘敞口,浅弧壁,圈足。胎体洁白,里外施卵白釉。内底及内壁均云龙纹。枢府釉是元代地区创烧的一种白釉品种的统称。其胎体一般比较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泛青,恰似鸭蛋色泽,故又称“卵白釉”。其主要装饰手法是模印,题材比较简单,常见的有龙纹、芦雁纹或花纹。因这些白釉瓷器的花纹中间往往模印“枢府”两字,故称“枢...

    1905 卵白釉 印花 龙纹 模印 景德镇 缠枝 白瓷
  •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 白地黑花八方枕,宋,高12厘米,枕面长32厘米,宽23厘米;底长31厘米,宽21.5厘米。枕八方形,面、底出沿,外壁各面转角处均有一道八节竹子状凸棱。背面有一通气孔,素底无釉。枕面周边描绘黑彩边框,中心以黑彩描绘折枝牡丹一枝,并在花瓣、花叶上以尖状工具划掉黑彩,呈现出白色的筋脉。此枕采用的竹节出筋装饰是宋代磁州窑的典型风格,枕面描绘精细生动,为磁州窑...

    1892 磁州窑 白地黑花 折枝
  • 青花凤穿花大碗(净水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凤穿花大碗(净水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凤穿花大碗(净水碗),明嘉靖,高17.5厘米,口径34.3厘米,足径9厘米。敛口,斜壁,高圈足。青花为饰,碗心绘山石凤纹,一只凤鸟站在山石之上,周围环绕4只小凤。外口沿一周书“江西饶州府浮梁县景德镇信士何文献同男朝武喜抬净水碗壹付,祈保合家清吉。大明嘉靖三拾八年三月日吉”,外壁绘4只飞舞于花丛中的形态各异的凤凰。近足处施釉不到底,露出红赭色胎体。嘉庆三十...

    1804 青花 景德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