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银鎏金錾刻杯盘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银鎏金錾刻杯盘 | 
| 时代 | |
| 门类 | 金银锡器 | 
| 出土 |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232142-10/12)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银鎏金錾刻杯盘❖图片

银鎏金錾刻杯盘❖简介
银鎏金 錾刻杯盘,清,通高5.5 厘米,杯高4.7 厘米,口径5.1 厘米,足径2.9 厘米,盘高1.9 厘米,口径15.4 厘米,足径11厘米。
相关知识科普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刻
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