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师曾墨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陈师曾墨梅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陈师曾墨梅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381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陈师曾墨梅图轴❖图片

陈师曾墨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墨梅图轴❖简介

《墨梅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墨笔,纵132.5厘米,横63.7厘米。

画面右上方自题:“驴屋驴画意。衡恪戏拟。”钤“陈衡恪”印。

“驴屋”是清初著名画家朱耷(别号八大山人)的又一别号,师曾此图即拟八大笔意。画中一株粗壮的老梅树当中而立,树梢间仅有梅花三五朵。梅花是文人画的传统题材,陈师曾此作更是在众多梅画之中独树一帜,虽是画梅,却不以梅花为主,反而突出枝干,笔墨极简然富于力度,看似枯朽的老树,枝头却有花朵绽放,显示出老树顽强的生机。陈师曾别号“朽者”,在他去世后吴昌硕曾题词称其为“朽者不朽”,此画正表达了此意。


相关知识科普


陈师曾

陈师曾(1876—1923年),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湖南省凤凰人。湖南巡抚陈宝箴孙,著名诗人陈三立子。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

朱耷

朱耷(1624—1705年),明宗室宁献王朱权后裔,封藩南昌,遂为江西南昌人,谱名统『0137』,小名耷。清顺治五年(1648年)落发为僧,法名传棨。一生字、号、别号甚多,有个山、驴屋驴、人屋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号八大山人。坎坷的命运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及艺术创作思想,其绘画作品中多寄托着对清王朝的痛恨,对明王朝的眷恋之情。山水画在宗法元黄公望平淡天真和明董其昌润泽秀逸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古拙奇特、劲拔荒率的艺术风格。花鸟画在参照明代沈周、徐渭等文人画法的同时,又融入自己强烈的主观意识,注重鱼、虫、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现,以象征手法表达隐晦的寓意。晚年署款将自己的号“八大山人”四个字以草书体连缀写,似“哭之”、“笑之”,借此暗寓他面对富于戏剧性变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百般无奈的感慨之情。他与同为明遗民画家的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书法宗王献之、颜真卿,淳朴圆润,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书画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为清代著名书画家朱耷的别号。朱耷中晚年,在书画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直至去世。关于“八大山人”一号的含义有多种释法: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无大于我也。”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称:“或曰,山人固高僧,尝持八大人觉经,因以为号。”又有专家认为“八大山人”这一别号和朱耷的出身与弃僧还俗有关:“八”指宁王朱权第八代孙;“大”与“耷”同声,表明自己是第八代子孙耷,现在归宗了。除 以“八大山人”为号,朱耷还有“释传綮”、“刃庵”、“雪个”、“个山”、“驴”、“驴屋驴”等法名和别号。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年),原名俊,字昌硕,以字行,号苦铁、缶庐等,浙江安吉人。早年习书,中年学画。曾任官府小吏,后以鬻书卖画为生。绘画以写意花卉著称于世,对近现代画坛影响极大。精篆刻,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书法一变前人成法,风格独特,长于摹写石鼓文,并以此擅名于近代书坛。与任伯年、高邕等在沪书画家相友善。著有《缶庐诗存》,后人整理出版其画集多种。

相关文章

  • 袁江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袁江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扇页,清,袁江绘,纸本,设色,纵18.2厘米,横53.4厘米。扇页有自题:“法马钦山笔意,时己卯如月。袁江。”钤 “袁江”、“文涛”朱文印二方。“己卯”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袁江约29岁。图绘江南景色,一边是浩淼的江水,一边是雄奇伟岸的山峦。严整的山石与富有动感的轻舟相呼应,画面形成动与静、繁与简的鲜明对比。此图应属于袁江的早期作品,石面...

    1965 袁江 斧劈皴
  • 沈士充寒林浮霭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士充寒林浮霭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寒林浮霭图》轴,明,沈士充绘,绢本,墨笔,纵149.5厘米,横38.6厘米。本幅篆书自题:“寒林浮霭”,并署“癸酉夏日沈士充写”,后钤“沈士充印”(白文)、“子居”(白文)印。按作者自题,此图作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画面上峭壁高耸,烟笼寒林,楼阁、远渚尽为雾霭所遮,一片萧疏荒寒之气。用笔苍秀,墨色浓厚,晕染湿润,代表了沈氏山水的典型风貌。本幅下部钤鉴...

    1516 沈士充
  • 王翚山川浑厚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王翚山川浑厚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山川浑厚图》扇页,清,王翚绘,纸本,设色,纵17.5厘米,横54厘米。扇页有自题:“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乙亥六月写,呈诵翁老先生教正。海虞王翚。”钤“王翚”朱文印。“乙亥”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王翚时年64岁。创作此图的康熙三十四年,王翚与其弟子杨晋尚在京师同宫中的众多画家协作,绘制反映康熙皇帝第二次到南方巡视的《南巡图》卷。此时的他离家已四年之...

    870 山川 王翚 康熙皇帝 南巡 牛毛皴 解索皴
  •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作,纸本,设色,纵139厘米,横58厘米。元代道教盛行,表现道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为数众多,此图描绘的是晋代著名道士葛洪携家移居罗浮山修道的故事,截取了葛洪在移居路上的一段情景。画面以山水为主体,重山复岭,丹柯碧树,飞瀑溪潭,茅亭草舍,一派深秋山林佳境。全画构图繁复,但层次井然,飞瀑、山径引导观者的视线层层深入,使画面气脉贯通,虽满而...

    1108 王蒙 葛洪
  • 吴伟渔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伟渔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渔乐图》轴,明,吴伟作,绢本,设色,纵270厘米,横174.4厘米。本幅自识“小仙”,钤印“江夏吳偉”,无年款。此图又名《溪山渔艇图》,渔乐图是吴伟经常描绘的题材,他浪迹江湖为职业画家时,“独乐与山人野夫厚”,熟悉下层人民,所绘渔乐、栖憩、耕读等内容,亦多取自现实生活,形象质朴,环境真实,境界自然,极少文人稳逸画中的理想化色彩,此图即为一例。图绘湖山相接渔...

    1513 吴伟 江湖 马远 夏圭 戴进
  • 高凤翰莲塘清供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凤翰莲塘清供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莲塘清供图》轴 ,清乾隆,高凤翰绘,纸本,设色,纵88厘米,横40.6厘米。此轴画莲荷蒲草数枝插于瓶中,为端午节清供之设。据款署“己未”(乾隆四年,1739)知为高凤翰57岁所画,此时他的右臂因风痹症已废两年,以左手作书画,笔墨华滋,敷色淡雅,信手勾勒,刚柔相济,别具一种奇拗超逸的格调。自题:“莲蒲清供,为以俌客中午日之设,南阜翰左手并题。己未武京署中”。...

    842 高凤翰 端午节 泰山
  • 陈居中四羊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居中四羊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四羊图》页,南宋,陈居中作,绢本,设色,纵22.5厘米,横24厘米。这是南宋画家陈居中创作的一幅极为生动的动物画。在很小的尺幅上,画家选取了一个日常的景象,在村郊野外的小土坡上,牧羊人正在小憩,两只白色的小山羊打闹嬉戏,一只似是占到了便宜,惹得另一只发火地低头撞来,另一只毛色略重的老羊似欲走来制止,又一只则立于土坡之上,沉静地俯视着下面所发生的一切。四只羊...

    653 陈居中 院体 三阳开泰
  • 王翚九华秀色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翚九华秀色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九华秀色图》轴,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王翚绘,纸本,设色,纵133.5厘米,横57.9厘米。此图绘崇山峻岭,林木葱郁。从款题得知,画中山石的皴法和树木用笔系仿“元四家”之一王蒙(号黄鹤山樵)的遗韵,然笔法更加灵活多变,有自家的面貌。此图表现了作者晚年山水画的特色及其追求古意的笔墨情趣。本幅款署:“癸未长至后三日,仿黄鹤山樵笔,呈眉翁老父台先生清玩,...

    220 王翚 王蒙 长至
  • 吴镇芦花寒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镇芦花寒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芦花寒雁图》轴,元,吴镇绘,绢本,墨笔,纵83.3厘米,横27.8厘米。本幅自题:“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钤印“梅花盦”、“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钤鉴藏印“怡亲王宝”、“黄氏仲明”、“虚斋审定”等11方。以平远法绘秋日水滨景色,水面微波荡漾,蒹葭苍苍,一双芦雁振翅飞起,渔父于舟头仰首凝视。画面空灵寒寂,形成了平淡...

    789 吴镇 亲王 平远
  • 陆治云岩秋霁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陆治云岩秋霁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云岩秋霁图》扇页,明,陆治绘,金笺,设色,纵15厘米,横46.7厘米。扇页有自题:“辛丑八月陆治写云岩秋霁。”钤“包山子”白文印。“辛丑”是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陆治时年46岁。陆治是文徵明的画学入室弟子,他既能师承文氏的书卷气,又能在物象造型上有所创新。此图是他带有自家笔墨风格的典型画作。构图以奇险取势,远、近景的山石都嶙峋叠嶂,轮廓用笔不是文氏惯...

    1142 陆治 山子 文徵明
  • 碧桃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碧桃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碧桃图》页,宋,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27厘米。本幅无款。钤鉴藏印“于”、“腾”、“阿蒙精赏”3方。图中盛开的碧桃红白相映,枝叶扶疏,娇柔妩媚。虽然画面上仅绘桃花两枝,但它的繁花簇簇、苞蕾盈枝则透露出浓郁的春意。花瓣用多变的细线条勾描后再以白粉或粉红色多层晕染,嫩叶用细红线勾轮廓和叶筋,然后填以花青和汁绿。整幅画面赋色淡雅,自然生动,体现了...

    467 碧桃 纨扇 册页
  • 绣羽鸣春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绣羽鸣春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绣羽鸣春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5.7厘米,横24.1厘米。本幅无款识。钤鉴藏印“宋犖审定”。裱边题签:“宋人画绣羽鸣春”。图中画一只美丽的山鸟,单足立于太湖石上,神情凄楚,啼鸣不止,右爪不安地刨动。细观乃知其被一细绳系于石上,失去自由。作者用心至为深婉。宋欧阳修有句云:“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亦即此意。太湖石的皴染较为粗疏,与小鸟翎毛之精...

    344 太湖石 太湖 欧阳修 石渠宝笈
  • 沈周西山雨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周西山雨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西山雨观图》卷,明,沈周绘,纸本,墨笔,纵25.2厘米,横105.8厘米。画心无款识,钤“沈”(朱方)、“石田”(朱方)、“启南”(朱方)印。引首 文徵明书“西山雨观”隶书四字。后有陈沂、顾璘、文徵明、汤珍、蔡羽、徐充、文彭、盛时泰、文嘉九家题跋。鉴藏印钤“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子孙永保其用”、“修竹馆”、“石渠宝笈...

    495 沈周 画心 引首 文徵明 陈沂 汤珍 蔡羽 文彭
  • 傅抱石山居图册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山居图册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山居图》册页,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28.8厘米,横40.3厘米。本幅自题:“山居图。傅抱石白下写。”钤“傅”朱文圆印、“抱石得心之作”朱文方印。人迹罕至的山中,隐士盘坐于屋前,正在聆听徘徊于天地山川间的和声,体味着蕴含于万物自然中的道理。画家通过描绘山石树木、板桥流水的清幽环境映衬出隐士的高洁情操,以自然之美表现世外高人的理想与人格。此图为傅抱...

    634 册页 山川
  • 鲍嘉李畹斯像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鲍嘉李畹斯像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李畹斯像》卷,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鲍嘉绘,绢本,设色,纵37.5厘米,横174厘米。本幅右下款署:“戊寅秋日秀水鲍嘉写照。”下钤“公”、“受”联珠印。“戊寅”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卷前有仲宏道、尚友题二则。此卷绘李璞携童仆行游于山水间。图中卷首为一池湖水,坡岸之上松林茂密,山间溪水流淌,一派葱郁景象。李璞身着袍服,头戴巾,足着朱履,一副...

    1654 鲍嘉 李璞 肖像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