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犀角嵌金银丝夔纹扳指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2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犀角嵌金银丝夔纹扳指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犀角嵌金银丝夔纹扳指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2432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犀角嵌金银丝夔纹扳指❖图片

犀角嵌金银丝夔纹扳指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嵌金银丝夔纹扳指❖简介

犀角嵌金银丝夔纹 扳指,清乾隆,高2.3厘米,口径2.8-3.1厘米,厚0.2-0.5厘米。

扳指犀角制,呈圆柱形。外壁用金银丝上下各嵌双线和山字纹为边饰,双线内嵌变形夔龙纹,夔纹间又以金银丝嵌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识。

此扳指雕工精致,镶嵌细密,金银相间,富丽堂皇。

扳指作为清代流行的饰物,反映了满族重视骑射的风俗。


相关知识科普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夔纹

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扳指

古称韘,本为拉弓射箭时套于拇指上勾弦的工具,后成为套于手指上的装饰品。清宫旧藏的扳指多以质地硬滑的玉、翠为料,既可减少射箭时的摩擦力,又使拇指不易被弓弦划伤。金质扳指硬度不高,且表面的纹饰又阻碍弓弦的滑动,一般用作装饰品。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夔龙

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夔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玉器上的夔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满族

满族,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源于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今称满族)。

相关文章

  • 竹根雕采药老人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采药老人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采药老人,清,高14.7厘米,最大底径12.1厘米。作者以镂雕、圆雕等多种技巧,将一位高挽发髻、长髯、清癯而强健的采药老人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老人足蹬草履,药锄旁置,曲膝低首,目视下方,面带微笑坐于玲珑的山石上,似小憩,又似凝思。老人手扶的花篮中满盛硕果,有寿桃、灵芝和仙草,隐寓“群仙祝寿”之意。这件作品刻工精湛,人物笑貌、衣纹无不带有飘逸出尘之感。...

    207 镂雕 灵芝 群仙祝寿
  • 吴之璠款竹雕对弈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吴之璠款竹雕对弈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吴之璠款竹雕对弈图笔筒,清,高15.2厘米,口径10.5厘米。笔筒为筒式,下承三矮足。外壁一侧雕苍松掩映,石壁间,溪水旁,二人对弈,一人举棋不定,一人凝神审度,还有一人背向观棋。另一侧松林后的洞府中有一小童搦扇于炉前烹茶,炉火正旺,小童偷闲回首窥视。内室几案上置食盒、盘、壶之类。山溪一侧岩石上刻阴文“戊午夏日吴之璠制”行书款。此器采用“薄地阳文”技法雕成。所...

    1751 吴之璠 笔筒 阴文 阳文 浮雕 雕工
  • 犀角镂雕秋葵叶纹玉兰花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镂雕秋葵叶纹玉兰花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 镂雕秋葵叶纹玉兰花形杯,明末,高7.8厘米,口径13.5×8.5厘米。杯色棕黄偏红,用亚洲犀牛角制成。以盛开的玉兰花为造型,将敞阔的杯口雕做五瓣开放的玉兰花形。杯侧镂雕一杈点缀着两朵花蕾的枝干成柄。又将连着花蕾和硕叶的枝茎镂雕成圈,盘结在杯底做足。杯身浮雕的叶及花蕾,前后交错,形态各异。明代初期,由于文玩清供的兴起,带动了一些文人参与金石、竹木、犀角以...

    1131 犀角 镂雕 和硕 浮雕 刻工 花卉
  •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朱三松竹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和合二仙,明,朱三松制,高5.2厘米。竹根圆雕二僧,乘于莲瓣舟上。一僧坐船头,手捧蒲扇,一僧踞船尾,以帚为桨。二僧满面笑容,憨态可掬。莲舟外侧刻“三松”二字款。依人物之装束、神态,可推知二僧乃唐贞观年间台州奇僧寒山、拾得二人。据《宋高僧传》所载,二僧状若颠狂。寒山常“布襦零落”,“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动辄“呼唤凌人”,“望空谩骂”;拾得曾以杖击伽蓝神...

    337 和合二仙 圆雕
  • 紫檀百宝嵌松羊图长方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百宝嵌松羊图长方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百宝嵌松羊图长方盒,清,高6.7厘米,长25厘米宽17.8厘米。盒紫檀木制,长方形,子母口,盖与盒体口沿处均凸起装饰带一匝,上嵌银丝回纹。盒盖面为百宝嵌图案,图中3只羊二大一小,羊身以螺钿雕刻,并镶嵌 玳瑁,形成黑白相间的色斑。公羊昂首挺胸,信步而行,母羊温顺地卧于松树下,小羊羔则依偎在母羊身旁,其乐融融。四周景致用螺钿、玉石、染牙、玳瑁等镶嵌而成,树下...

    1757 百宝嵌 紫檀木 螺钿 镶嵌 玳瑁 染牙
  • 王梅邻款竹雕放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王梅邻款竹雕放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王梅邻款竹雕放鹤图笔筒,清,高12.2厘米,筒径6.2厘米。笔筒圆体,三矮足,器表浅浮雕山水人物图景。云气缭绕之间,现出山岩高峻,崖岸平旷,溪水潺潺,松竹掩映。有柴扉半掩,门侧岸边,一老者与一小童遥望天际,但见层峦之外有白鹤悠然唳鸣。画面清新,如一幅描绘山居生活的淡墨小品。其刀法圆熟老练。空白处阴刻行书节录宋苏轼《放鹤亭记》:“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

    564 笔筒 浮雕 阴刻 梅邻
  • 牙丝编地花卉芭蕉扇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丝编地花卉芭蕉扇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丝编地花卉芭蕉扇,清中期,长57.3厘米,最宽34.1厘米。扇作芭蕉式,扇边包镶 玳瑁,画珐琅柄,柄梁嵌雕花蜜蜡及螺甸护托。扇面由薄如篾丝的牙丝编成,均匀细密,其上镶染牙 佛手、花卉等纹饰,布局合理,色彩丰富,既充分表现出扇面的图案主题,又突出了牙丝细腻泽润的质感,显得非常清新雅致。象牙编织为广东特种工艺之一。在象牙席被禁止制作后(因象牙席极费人力,过于奢...

    345 花卉 包镶 玳瑁 画珐琅 珐琅 蜜蜡 螺甸 染牙
  • 硬木百宝嵌三阳开泰委角方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硬木百宝嵌三阳开泰委角方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硬木 百宝嵌 三阳开泰 委角方盒,清嘉庆,清宫造办处制作,通高8.6厘米,盒径22.3厘米。清宫旧藏。盒红木制,委角方形,盖与盒体口沿衔接处有小凸沿,底部为委角方圈足。盖面的装饰采用天圆地方的布局,坡边处嵌银丝回纹一周,中央凸嵌一块椭圆形青玉。青玉上浮雕三阳开泰图,一只大羊曲膝回首卧于石上,头顶处丽日当空,左右两只小羊一卧一行,前后呼应,画面两侧分别雕一株万...

    1720 硬木 百宝嵌 三阳开泰 开泰 委角 红木 回纹 浮雕
  • 匏制福寿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福寿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福寿纹笔筒,高11.2厘米,径6.4厘米。笔筒圆体,嵌牙口。器壁模范阳文纹饰:崖岸兀立,浪花翻卷,桃树缀满桃实,蝙蝠翩飞其上,是一种含有长寿喜庆祈福寓意的吉祥纹样的固定组合。纹饰布排稍显程式化,阳起颇高,边缘特别清楚确定,在其上又以较细的线条刻画细节,如蝙蝠的背部处理等,显示出道光时期匏器工艺的一些特点。笔筒外底方框内有楷书“道光年制”款识。此器是清宫旧...

    1845 笔筒 范阳 阳文
  • 尤通犀角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尤通犀角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槎杯,清,尤通制,高11.7厘米,长27厘米,宽8.7厘米。杯由长形如舟的广角制成。作者根据犀角的形状,采用圆雕、浮雕等多种技法,巧做成仙人乘槎形杯。槎首如同灵芝花瓣。槎中后部以梅花、牡丹、荷花相拥,似为舟篷,花间篷下坐一老人,手持如意,架腿翘足,昂首向天。老人身前为杯口,口不甚圆,有一圆洞与杯口相通。槎尾雕有浪花飞溅的水波纹。杯腹中镌刻楷体乾隆御题诗及...

    859 犀角 尤通 广角 圆雕 浮雕 灵芝 张骞
  • 犀角雕水鱼兰花纹荷叶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水鱼兰花纹荷叶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水鱼兰花纹荷叶形杯,清初,高6.1厘米,口径10×9.6厘米。杯呈深棕色,为亚洲犀牛角制成。以荷花、兰草装饰为题材,将一只小犀角刻成上兜的荷叶形,杯内底里圆阔,浮雕水波纹,浪花沿着杯底向上涌溅。杯外壁纹饰繁复,叶脉隐起,鲤鱼畅游,跃出水面,长夹大虾在水面上蹦跳,一株阔叶禾草和一丛兰花似乎因水的波动而弯垂晃动,一只大螃蟹急匆匆地爬向杯口。此杯构思巧妙,设...

    394 犀角 浮雕
  • 犀角镂雕兽面耳仿古锦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镂雕兽面耳仿古锦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 镂雕兽面耳仿古锦纹杯,清中期,高5.8厘米,口径12.8×8.2厘米。杯为亚洲犀角制,作八棱形,内平底,口沿雕回纹一周,兽面耳,以兽首长舌为鋬,兽首双目突出,大鼻阔嘴,威严肃穆。杯身中部浅雕对称的锦纹,刻工细致,线条均匀,既加强了装饰效果,又能增加手持时的摩擦力,其余部位均光素无纹饰。八棱形高足,足底稍内凹。杯之棱角处皆打磨得圆润细腻。此角杯色彩深邃,...

    1549 犀角 镂雕 回纹 刻工
  • 犀角雕螭柄葡萄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葡萄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葡萄纹杯,高8.9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4.3厘米。杯用犀角雕成一片卷曲的葡萄叶状。内壁刻叶筋,外壁满雕葡萄及枝叶纹,果实饱满。杯耳镂雕成葡萄藤,上攀一螭,探首直入杯内。杯身镂雕葡萄枝叶,伸至杯底构成底足。此器采用浅刻、镂空等技法,刀法粗犷有力,纹饰简单朴实,构思巧妙,透露出时代的气息。...

    1846 犀角 葡萄纹 镂雕 镂空
  • 象牙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和合二仙,清晚期,高10.2厘米,最大底径3.5厘米。以圆雕及镂雕技巧刻画二小童形象,其一立于湖石上,侧身回首,手擎荷花,另一捧盒,足边灵芝丛生。立石上者以一足踏于同伴头顶,颇富童趣。其造型有程式化倾向,头部所占比例较大,手部较面部更长,显得稚拙可爱,而用黑漆点睛则增加了人物的神采。依作品中之人物的形象、道具等,可知雕刻的是和合二仙,具有鲜明的“和睦长...

    495 和合二仙 圆雕 镂雕 灵芝
  • 匏制乾隆御题六棱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乾隆御题六棱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乾隆御题六棱瓶,高24.3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6.4厘米。瓶直口,细颈,凸腹。从颈至身呈六棱式,底为六方圈足。器体丰满,棱线突出,分隔出六面装饰区间,分别在腹部饰团寿纹,于瓶颈下半部、肩部和近底处饰以变体蕉叶纹、连弧纹、仰覆莲瓣纹、蔓草纹等,纹饰多变而规律,与光素的颈部恰成对比,虚实之间意蕴丰富。器身之棱线至器口渐归于圆滑,显现出渐变的外形轮廓线,...

    414 蕉叶纹 莲瓣纹 阴文 缠枝 缠枝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