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泰始九年神兽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01-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泰始九年神兽镜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泰始九年神兽镜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河南博物院

泰始九年神兽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

河南淇县出土

直径17.7厘米

镜面圆形,球形钮,钮外浮雕环绕式神兽,结迦座仙人,外有钤印式铭文:“泰始九年 三月七日 张氏作青 同(铜)竟(镜)□大工青且明泰九年作 明如日月 光上有东 王父泰□ 西王母□ 食□天寿 如金石位至三公世 世公侯王”云云,每印四字,计64字

相关文章

  • 『0547』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547』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547』豆,通高10.5厘米,口径12.1厘米,重0.68kg。豆圆口,浅腹,直壁,高圈足。口下饰凹弦纹一周,腹饰圆涡纹,足饰凸弦纹二周。器内底铸铭文“『0547』”字,代表器物所属者的族徽。商豆传世极少,该豆的造型、纹饰及铸造工艺十分古朴,具有较原始的特征。...

    1627 弦纹 涡纹 造工
  • 嵌松石长剑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长剑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长剑,战国后期,通长93.5厘米,宽5厘米,重0.75kg。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侧出刃,刃作弧曲状,顶端收聚成尖锋。茎有二隔,剑首及镡上装饰由嵌松石和错金丝组成的几何图案。茎部仅存金丝二小段。西周时期的铜剑剑体很短,形如匕首,仅能用作自卫兵器。春秋战国时期铜剑的铸造有较大发展,制作日精,对于长短、重量和品级甚为考究。长剑是指剑长超过50厘米者。此剑长达...

    1850 剑首 错金
  • 嵌红铜鸟兽纹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红铜鸟兽纹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红铜鸟兽纹壶,通高39.2厘米,宽27.7厘米,口径12.9厘米,足径16厘米,重8.2kg。壶圆体,侈口,圈足,双兽首耳衔环。颈饰变体蕉叶纹、云纹,肩饰云纹,腹部正中以云纹一周将壶腹隔为二区,各饰鸟兽纹一周,腹下部饰交颈夔纹,圈足饰云纹。颈、肩、腹、足之云纹内以红铜镶嵌。...

    396 嵌红铜 蕉叶纹 夔纹 镶嵌
  • 嵌松石末蟠螭纹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末蟠螭纹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蟠螭纹 豆,通高39厘米,宽24厘米,重3.05kg。豆圆形,两侧有双环耳,束腰,高足,盖顶有平捉手,可以倒置。盖、器身饰蟠螭纹,高足两端饰垂叶纹,中部饰菱纹。通体纹饰均以松石末镶嵌。...

    1141 蟠螭纹 螭纹 束腰 镶嵌
  • 神兽纹博山炉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神兽纹博山炉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神兽纹博山炉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高27厘米,盘径28.2厘米 征集 器由炉、支柱和底盘三部分组合而成。炉体近似桃形,炉盖顶饰一飞鸟,其下有多座相连的山峰,山间饰线刻神兽纹。炉底亦饰线刻神兽纹,并随山势和兽纹的走向,有镂孔多个。其一侧附一矩形纽,纽内套一环耳。支柱为一羽人。羽人下有神龟及四神兽组成的基座。底盘侈口,折沿,浅腹,平底。素面无纹。...

    609 青铜器 神兽纹博山炉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月宫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月宫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月宫镜,唐,直径14.5厘米。镜为八瓣菱花形,背面内区下凹,纹饰凸雕月宫图,中央为枝繁叶茂的桂树,树干中部隆起镂空为镜钮。一侧为嫦娥振袖起舞,另一侧为白兔捣药,下有蟾蜍作跳跃状。镜缘饰云纹。唐以前铜镜多为圆形或方形,唐代开始流行花式镜,菱花形为其中最具特色者。...

    832 桂树
  • 嵌松石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缶,战国时期,通高19.6厘米,宽20.6厘米,重1.78kg。缶小口,直颈,弧腹,最大径在上腹部,下敛,平底,矮圈足。花纹共分5层:第一层在口下,第二至第五层在腹部。腹上的4层纹饰均以双弦纹圈为界纹。第一至第四层纹饰为几何形图案,第五层纹饰为垂叶纹带。值得一提的是,此铜缶表面所铸的浅凹的花纹只是其装饰的一部分,铸造者最初在花纹的凹槽中还嵌入了松石粉或...

    272 弦纹
  • 鎏金铜象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鎏金铜象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东汉(公元25-220年)高3.5厘米,长4.2厘米1974年偃师市寇店乡李家村窖藏出土...

    856 青铜器 鎏金铜象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蕉叶纹四足方斝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蕉叶纹四足方斝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蕉叶纹四足方斝,清中期,高9.5厘米,宽10.8厘米。斝体呈方形,侈口,束颈,深腹,腹侧有一兽首鋬,平底,底下有四足。颈饰三兽首及变形夔纹,腹饰蕉叶纹。此器仿商代铜斝制作,造型大致相似,但又有所区别。从形体上看,商代铜斝体量更大,器口上有二伞形柱;清乾隆时期的此件仿品体形小,且没有柱。商代铜斝,圆体者为三尖足,方体者为四尖足,足高,且外撇角度较大。而此件仿品...

    1177 蕉叶纹 夔纹
  • “契刀五百”钱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契刀五百”钱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契刀五百”钱长7.42厘米,直径3.0厘米,厚0.35厘米,重16.5克 刀环如大钱,有内外廓,面文环有“契”“刀”二字在穿右左;币身为刀形,“五百”二字直列刀身,均篆字阳文。该币制作较为精整,在新莽货币制度规定,一枚当五铢钱五百枚,同“一刀平五千”一样,亦为当时收兑民间黄金之用。 (文字来源于河南博物院编著的《中原藏珍品鉴  卷贰》(2014年)一书。)...

    1596 青铜器 契刀五百钱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荣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荣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荣簋,高14.8厘米,宽28.8厘米,重1kg。簋为浅圆腹,平沿,高圈足。四兽耳,每耳的兽头均高出口沿,并有下垂的长方形小珥,小珥近地,上面雕饰兽尾、兽足,使耳与小珥在构图上成为一个整体。腹部饰圆涡纹和夔纹,夔作倒置状。圈足饰有四组兽面纹。簋内底铸有铭文5行30字:唯正月甲申,荣格,王休赐厥臣父荣瓒、王祼贝百朋。对扬天子休,用作宝尊 彝。铭文大意:在正月甲申...

    968 涡纹 夔纹 兽面纹 尊彝
  • 微师耳尊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微师耳尊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微师耳尊,高25.7厘米,宽23.2厘米,重3.48kg。尊为圆筒形,侈口,鼓腹,圈足。颈下与圈足上部均饰弦纹两道,腹部上下两周纹带均饰以双线勾勒的变形夔纹,夔纹带上下用圈带纹镶边。尊内底有铭文7行52字:唯六月初吉辰在辛卯,侯格于耳『0097』,侯休于耳,赐臣十家。微师耳对扬侯休,肇作京公宝尊彝,京公孙子宝。侯万年寿考黄耉,耳日受休。铭文大意:在六月第一个...

    1612 弦纹 夔纹 尊彝
  • 兔猴铜带钩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兔猴铜带钩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兔猴铜带钩,汉,长16.2厘米。带钩通体鎏金,动物装饰均采用高浮雕手法。带钩前端为鸟首钩,后端装饰猴纹,猴一腿立,另一腿向后弯曲,双爪捧握食物。带钩正中还饰有一卧兔,兔耳较长,形态生动。带钩是古人腰带上的挂钩,铜制带钩最早在游牧民族地区流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在中原地区出现,一直沿用到汉代。...

    1444 带钩 鎏金 浮雕
  • 团花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团花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团花纹鼎,通高18.2厘米,宽25.8厘米,口径17.9厘米,重3.8kg。鼎为圆体,双附耳,三足,有盖。盖上饰三伏牺及团花纹两周,三伏牺间以回纹相连。器身饰回纹、团花纹各二周。附耳两面饰回纹,两侧饰双兽纹。此鼎为清宫旧藏文物。...

    1155 团花 三伏牺 回纹
  • 网纹斝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网纹斝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网纹斝,通高25.8厘米,宽17.1厘米,重0.93kg。斝圆体,侈口,口上有二小柱,口内侧有一圈唇边,束腰,此腹上有一素鋬,腹下有三锥足,足中空。腹饰网纹,网纹中饰乳钉纹。此网纹斝形制较为原始,纹饰、铸造工艺均很粗糙,器壁很薄,具有商代前期的风格。此网纹斝收购于1957年。...

    449 束腰 造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