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陶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陶天王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陶天王俑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218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陶天王俑❖图片

陶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天王俑

陶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天王俑

陶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天王俑

陶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天王俑

陶天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天王俑局部

陶天王俑❖简介

陶天王俑,唐开元二年(714年),高133厘米,宽55厘米。

天王头顶有一展翅欲飞之鸟。双眉紧蹙,双睛圆睁,张嘴。右臂上扬握拳,拳中空,原应持有武器等物。左手叉腰,身穿明光甲,套护项,龙首护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双腿踏在小鬼之上,小鬼下为山形座。河南洛阳戴令言墓出土。


相关知识科普


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使用的年号,共29年,始于公元713年,止于公元741年。

明光甲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铠甲,因其前胸、后背各有两个金属圆护,犹如明镜,闪闪发光,故称之为明光甲。

戴令言

戴令言(658—714年),字应之。少年时便慷慨慕古,历览群书,手不释卷,尤好异书。味老庄道流,蓄长往之愿。初拜左台御史,再为水陆运使,遥授给事中。唐开元二年(714年)终于洛阳审教里之私第,春秋五十六。

相关文章

  • 陶母子卧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母子卧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母子卧猪,北朝,长19.5厘米、宽8厘米、高10.5厘米。猪为灰陶胎。母猪安详地平卧,身下的猪仔挤成一排正贪婪地吃奶。有趣的是有一只小猪没有占上吃奶的位置,焦急地在它的兄弟们的头上踩来踩去寻找母亲的乳头,小小的细节使生活气息愈加浓厚。这件灰陶母子卧猪应当是墓葬中陪葬的家畜类明器,用模压制而成,体现出北朝时期的明器制造已呈现一定的规模。...

    459 地平 明器
  • 铁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菩萨像头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菩萨像头,宋,高51厘米,宽29.5厘米,厚24厘米。此为崔耀庭先生捐献,与收购得来的新14061铁菩萨像头铸工及式样均相同,推测原为一对,被供奉在一座庙宇内。...

    916 菩萨
  • 石彩绘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彩绘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彩绘观音像,东魏,残高46.5厘米。观音头戴三叶冠(大部分已失),面庞圆润,胸平腹鼓,项系饰物,左手握玉环,右手持莲蕾,披披帛,穿璧相交,下垂至膝反折于手臂,向外自然下垂,跣足立于双瓣覆莲上,下为长方形基座。像身及基座等处有贴金遗存。背光后面用朱、墨等色绘思惟菩萨像。造像背后彩绘思惟像且保存较好,在定州白石造像中比较少见,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佛教绘画艺术提供...

    1389 观音 玉环 披帛 跣足 基座 贴金 背光 思惟菩萨
  •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马,元,高20.6厘米,长23厘米。马头饰笼套,双耳竖立,马颈刻划长鬃,马尾粗长,四足直立于长方形托板上。马身部位塑造的最好,轮廓线条流畅,有肌肉质感。...

    187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郭巨埋儿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巨埋儿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巨埋儿砖,北宋,长19.1厘米,宽25.5厘米,厚3厘米。画像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壸门内浮雕人物故事。正上刻有“郭巨”2字。左侧男子头罩巾,着窄袖袍衣,腰中系带,足穿芒鞋。他手持铁锹作挖土状。右侧女子怀抱小孩,女子面庞清秀,神色平静,仿佛视埋儿为平常事,但小孩却紧紧抱住母亲,神色紧张,似乎意识到危险的临近。画面中央偏下一釜黄金闪闪发光。从画面及题...

    1598 壸门 浮雕 河南博物院 二十四孝 鲁迅
  • 青龙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龙纹砖,唐,高32厘米,长79.3厘米。从新石器时期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人骑龙虎图案出现开始,这一题材一直成为与葬俗密切相关的内容而引人注目,特别是两汉至隋唐这一历史期间。若与人联系在一起,又包含升仙之内容。此砖龙纹线条流畅,有飞动之感,前部有一人,做前引状。湖北武昌唐墓出土。...

    806 龙纹
  • 陶彩绘武士面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武士面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武士面具,北朝,高9厘米,宽5.9厘米。面具梳有尖状发,额头宽大,双眉蹙耸,眼睛圆睁,高鼻,张口,露出牙齿,耳朵略向上,胡须满腮。类似面具的考古遗存在四川广汉三星堆、江西新干大洋洲等青铜器上均有发现,这些面具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有关。北齐时兰陵王因为貌不威猛,头戴假面具与敌人作战并获得成功,后人还将此故事编成戏剧广为流传。但此件陶彩绘武士面具是否与此有关尚...

    625 兰陵王
  • 陶彩绘伎乐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伎乐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伎乐女俑,唐 ,高20.5厘米,宽11.7厘米。陶俑头梳双螺髻,内穿窄袖襦衫,外罩半臂,下着长裙。跽坐,手中所持乐器已失,从演奏姿态分析应是琵琶。...

    321 半臂 跽坐 琵琶
  • 李稀造百佛铜牌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稀造百佛铜牌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稀造百佛铜牌,金皇统八年(1148年),高16.5厘米,宽9.5厘米,钮高1.5厘米。牌正面铸铜佛100尊,行列各10。背面以回纹为装饰纹样,四角各一小狮,中间为长方形钮,两侧有虎头,内边缘处铸阳文两列,右为“河东南路都僧录特授赐紫文妙大师□善广施”,左为“皇统戊辰岁次十一月日记平阳府李稀造”,钮与两列文字间有“唵叱林”“唵啮林”“唵部林”等字。故宫博物院...

    246 回纹 阳文 僧录 赐紫 千佛
  • 孟宗哭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孟宗哭竹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孟宗哭竹砖,北宋。高19厘米,宽26厘米。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成壸门状,上刻“孟宗”二字。正中一人曲身蹲坐,面向竹林,双袖掩面,正在哭泣。斜上方一老妇,正向下注视,似乎期待着什么。孟宗哭竹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孟宗老母年迈,想吃新鲜的竹笋,可时届隆冬,天寒地冻,无笋可寻。孟宗手持竹篮,无处采摘,悲从心生。上天被他的孝行感动,新竹骤出,孟宗采得鲜笋,回家孝亲。...

    514 壸门 二十四孝
  • 旃通造铜菩萨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旃通造铜菩萨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旃通造铜菩萨立像,隋大业三年(607年),高20.5厘米。   菩萨头戴花蔓冠,宝缯向两侧呈锐角下垂至肩部,面形略长,眉目低垂。披帛于腹前呈X形交叉后反折于肘下垂,裙摆两侧略外侈。菩萨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跣足立于宝相覆莲圆形座上。身后头光为椭圆形火焰,身光附有雕饰莲花及荷叶等纹样的莲瓣纹头背光。背光顶端尖锐,边有郭。座为四足床趺,床趺正中有分铸组合的...

    1078 菩萨 宝缯 披帛 施无畏印 无畏印 施愿印 跣足 莲瓣纹
  • 三彩琉璃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琉璃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琉璃 罗汉像,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高121厘米,宽61厘米。罗汉面颊丰满圆润,眉清目秀,口微闭,大耳,为一年轻僧人形象。身穿袈裟,袈裟以绿、黄色为主,边缘饰精美的花纹图案,衣纹简洁自然。身后墨书“功德施主杨□同妻杨张氏,化主道济,匠人刘□。成化二十一年十月初一日”等字。琉璃釉料一般用铅、铁、铜、钴、石英配制,先烧好素胎,然后施釉,经过低温烧制而...

    993 琉璃 罗汉 造像
  •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西晋,高32厘米,宽12厘米。陶俑发髻上梳,呈螺旋状,眼角上翘,尖鼻,口微闭,颏下蓄须,颧骨突出,面部表情轻松。穿紧身短袍,下着裤,右手抬起向后,左手前举,鼓腹,屈腿,脚分前后,似在行走。...

    159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西汉,高42.7厘米,宽20.8厘米。男俑头发从中间分梳,头侧向左,嘴微闭,显露出沉静坚毅之性格。身穿右衽衣,腰系带,袖口挽起,双手紧握,一前一后,置于身体右侧,拳心中空,原来可能持有武器,双腿分立,呈弓步。刻画的是一个武士形象。头发、五官、衣饰绘黑、红、绿诸色。从雕刻风格分析,接近陕西省咸阳杨家湾墓陶俑,应是西汉早期作品。...

    32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泥塑彩绘关羽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彩绘关羽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彩绘关羽像,明,高168厘米,宽82厘米。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奉为关圣帝君、“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至迟宋朝末年,民间供奉关羽的庙宇已经“郡国州县、乡邑间并皆有”。明清时期,供奉关羽的庙宇遍布中国内地,且延伸至海外。关羽多为骑枣红马、身穿铠甲、手持青龙偃月刀之形象...

    1805 关羽 孔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