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程邃山水图轴 | 
|---|---|
| 外文名 | |
| 创作者 | |
| 别名 | 程邃山水图轴 | 
| 时代 | |
| 门类 | 绘画 | 
| 出土 |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99493) | 
| 文保级别 |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程邃山水图轴❖图片

程邃山水图轴❖简介
《山水图》轴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程邃绘,纸本,墨笔,纵64.6厘米,横29.4厘米。
自题:“三昧从来不自知,云寒沙白树参差。是中有句无人道,忆得襄阳五字诗。癸丑冬日客邗上之董子祠作,垢道人邃。”钤“程邃”。
“癸丑”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程邃68岁,时为其绘画艺术的成熟期。
全图以枯笔焦墨表现丘峦林壑,带有程邃典型的笔墨特征。其渴笔干墨的行笔线条刚劲有力,具有以书入画的金石味,将山石树木荒拙苍老的筋骨之美表现得别有情致,从而成功地勾画出作者理想中那种摆脱尘嚣缰锁、陶然世外的高人雅境。
相关知识科普
程邃
程邃(1607—1691年),字穆倩,号青溪、垢道人、江东布衣等,安徽歙县人。明亡后不图仕进,隐于艺文之间。为人博学好古,工诗文,精鉴别考证,收藏金石书画颇丰,是一位学者型的书画篆刻大家。篆隶用笔和刻印刀法古厚苍劲。绘山水好用渴笔焦墨,意境清幽。
渴笔
亦称“干笔”,与“湿笔”相对,俗称“沙笔”。指作画时用笔含较少水分,常用于山石的皴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