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图文]

时间 : 07-08 投稿人 : 灵猫 点击 :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文物能动了、能拟人化就代表文物动起来了、活起来了吗?

故宫这么红,就是皇帝老爷出来做个剪刀手玩自拍卖萌吗?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答案并不是你想像得这么简单。

11月28日至29日,2017年“文化+科技”国际论坛在北京故宫举行。论坛邀请了全球文化官员、学者、博物馆专家和科技文化企业,畅谈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的关系,探讨如何推动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共同探索以技术力量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式。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600年历史的故宫,92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今天已经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了。”自称故宫看门人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11月28日在“文化+科技”国际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说,科技对于博物馆而言,并不是简单的“声光电”的展示手段,一定是“科技+文化”的有机融合。要想让更多的故宫文化走出红墙,走向大千世界,就需要深度挖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并借助科技这个“翅膀”,同时深入了解人们对需求,有的放矢地将科技和文化进行对接。

单霁翔在演讲中介绍说,“美国的特朗普总统这次来访,我们让他看了几个案例:一个是古书画的修复,在乾隆花园有一副画,70年前故宫老员工把这幅画包了起来,现在我们要修复它。这幅画‘沉睡’了一千多年,在计算机辅助下,我们用了三个月把它拼起来,用了三年多修复它,现在起死回生了。”

这是文化+科技的力量。

同样在这次论坛上,腾讯集团首席运营官任宇昕透露说,最近,腾讯推出了一个名为TSR的超分辨率技术,通过AI识别和还原,让用户无须下载原图就能欣赏到高清图片,未来,用户用手机就可以轻松浏览《千里江山图》这样的巨幅图画。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千里江山图》局部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故宫《千里江山图》排队观众

这也是文化+科技的力量。那么,故宫为什么这么红?这更是文化+科技的力量。

以下是单霁翔的演讲全文:

昨天晚上我认真梳理了一下故宫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各种科技上的应用。我觉得600年历史的故宫,92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今天已经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了。

过去人们去故宫要排队买票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排队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从前,我们想到的改进办法是增加售票窗口,希望每位游客能在15分钟内进入故宫博物院,但我们还是发现这个时间太长了。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故宫拆除售票处

冲刺看名画的故宫跑于是我们开始进行网上售票。首先,我们尝试着把售票处关掉:第一天,售票员在里面都等着,一旦出现问题就开窗售票,但是整整国庆8天都非常稳定,没有一个投诉。我们便开始发布全网购票的通知,告诉没有买好票的游客怎么扫码、怎么支付、怎么进入,把整个广场变成一个支付的平台。

当然,仍然有很多游客没有在网上预购,他们发现故宫没有售票处,于是他们也开始扫码买票,迅速就可以走进故宫。 当然,我们也考虑到了不习惯网络购票,甚至不会用微信、支付宝支付的游客,教他们如何网上购票。

我们发现,除了中国在网上支付方面是第一世界,其他国家好像都是第三世界,就我们故宫的观众来说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帮助他们进行网上购票和支付。

有人说我没有带手机怎么办,有人说我手机里面没有钱怎么办,我们就帮助他想办法:没有钱,你可以给朋友发一个微信,让他给你发一个红包你就有钱了。总之,各种办法就是为了让人们畅通无阻地在3、5分钟内就可以进入故宫。

对实在有困难的游客,我们还设设置了综合部窗口,大概每天不到一千人通过我们的帮助也走进故宫博物院。

过去我们最担心老年人,但现在发现老年人也能紧跟时代,听说他们说买冰棍都是用手机支付。我真是觉得时代进步太快了。

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游客增长速度太快了。为了保障游客的参观体验,我们认为一定要把淡旺季的游客数量平衡一下。故宫接待4万游客很轻松,8万就饱和了,10万就崩溃了。故宫每天接待大量游客,数量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于是,我们开始研究怎么通过错峰保障游客的参观体验。

每到旺季游客很多,所以我们设定每天只接待8万人。通过大量的宣传希望社会给予理解;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错峰,于是在很多天时间里故宫每日游览人数都没有超过8万人。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现在,更多人选择到淡季来故宫参观,这样我们实现了旺季不紧、淡季不淡。去年故宫有超过1600万游客,但人山人海的景象一去不复返,这都要归功于限流措施。

另外,我们还加大了对古建筑的修缮力度。比如说当年的慈宁宫,修缮后就变成了今天的故宫雕塑馆。香港的陈其冲先生赞助我们把90年代的一个遗址变成公共移动场所,而中鼎殿也得到了国家资助,成为了做研究的地方。

我们还加强了影像采集的力度和前期分析的力度。比如,我们对养心殿进行大量的分析工作。分析结果呈现出来后才正式开始修复工程。我们让修复的过程成为百年不遇的机会:我们对养心殿室内每一个文物的状况、牌匾、位置都进行了修复,分毫不差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过去我们对地面以下进行考古,现在我们开始在修复文物的时候进行梁架的考古,屋面的考古。这样,每一个时代,后人在建筑上面叠加了什么,今天哪些需要保留,哪些必须修复,经过详细的分析之后,都最大限度保护它的历史信息、不损害它的原状。这种做法还使我们的文物保护变成一个科学的项目,变成一个可持续,为后人留存更多历史信息的项目。

我们对古建筑是这样修缮的,对文物也是如此。所以,故宫成立了世界第一所文物医院。这个文物医院汇集了200多名文物医生。他们一半是社会其他机构的科研人员,他们用科学设备监测、用高清晰、可移动的显微镜进行诊断。

我们这个机构也是开放机构,国际同行可以进行交流,民众可以来预约参观。现在很多的单位、学校已经开始参观了。古建筑和文物藏品在这里得到科学评测后才开始上手进行修复。比如说,一个青铜器是商代的,我们就必须对它的年龄进行评估,历代在它身上做了什么工夫,迭代什么信息,金属成分是什么,它得了什么病,都要进行分析;然后得出一份详细科学的权威诊断报告,最后才开始对它采取预防性保护手段或者抢救性修复手段。

故宫为文物医院配备了先进的科学仪器,比如分子结构分析设备、三维打印设备、热电能处理设备、造纸纺织纤维分析仪,逆光扫描系统。当这些先进的技术加进去,文物修复如虎添翼。

美国的特朗普总统这次来访,我们让他看了几个案例:一个是古书画的修复,在乾隆花园有一副画,70年前故宫老员工把这幅画包了起来,现在我们要修复它。这幅画“沉睡”了一千多年,在计算机辅助下,我们用了三个月把它拼起来,用了三年多修复它,现在起死回生了。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11月8日,北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故宫欣赏京剧表演,与演员握手。 视觉中国 图

如果没有这些设备的支持,没有文物医院提供的保障,能把它恢复原状是不可想象的。

文物修好,我们开始举办展览。故宫的开放区域,从过去的30%到去年东西路打开后达到76%,未来故宫还将不断开放,明年要超过80%。

比如雁翅楼,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临时展厅。我们每个月接待外国的文化部长、馆长,邀请他们把自己国家的展品送到这里展览。至今,雁翅楼已经举办了5个展览,比如年初的中叶雕塑艺术展,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馆,法国18世纪珍宝艺术展,海上丝绸之路展。

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天女江山与历代奇美山水》特展,它吸引了多方游客,有一天夜里11点多还有游客排队参观。另外,慈宁宫也得到修复,成了雕塑展馆,使我们的雕塑得到展示。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故宫冰箱贴

我们还开始举办网上展览,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参观故宫里的展览。同时我们把故宫的几乎每一件展品都放在网站进行展出,而且人们还可以查阅任何一件文物的信息。我们用高清晰的摄像手段,源源不断把这信息汇入网络。

特别要提到的是,故宫与腾讯合作之后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我们微博也非常活泼,不断呈现展览信息、文化创意产品信息;呈现不同气候、季节的紫禁城美景。比如,一条关于紫禁城初雪的微博阅读量达到了1425万;另外,下暴雨的时候,人们通过微博知道原来故宫是北京城里不积水的一块地方。

此外,我们还加大WIFI服务,让无线网络覆盖更广阔的区域。比如,养心殿在修缮,进不去了,但是人们使用WIFI扫码就可以走进虚拟的养心殿看到里面的情景。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朝珠耳机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影响很大,70%的点赞都是18岁到22岁的年轻人,我很感动,我真小看当代年轻人了。我本想年轻人喜欢看一些打打闹闹、拥拥抱抱,没有想到他们喜欢看我们专家修复文物的片子,太多年轻学者毕业之后报名希望来故宫修文物,而且这个片子在休斯敦国际电影节得了白金奖。另外,故宫还成立了影视研究所,我们制作一部部专题片,比如《故宫心事》,《清明上河图》也正在拍摄。各种专题片使故宫一年四季早中晚美景不断呈现在观众面前。

我们还成立了故宫学院,把故宫文化传播到了孩子中间,国家文物局也把故宫学院作为全国文物博物馆基地之一。除了北京的故宫学院,我们在全国12个城市,布局成立了故宫学院分院。我们的文创产品也大量的开始投入教育上面,古建筑修缮好了,就需要更多投入到教育方面。

谢谢大家。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故宫行李牌

2014年,故宫开始出品系列APP,现在已经有9个了。媒体给我们一个非常公正评价:“故宫出品、必属精品”。毕竟,每一项都获奖了,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希望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比如,“皇帝一天”,至今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个APP告诉孩子们皇帝也不容易,早上5点就得起来,起床之后还不能吃饭,先要阅读。阅读完了之后还是不能吃饭,要给皇太后请安,要有礼貌,回来换一身衣服去上朝,这样才可以吃饭,每天只给两顿饭。吃完了饭别想玩,还要上课、骑马、射箭,一直到下午4、5点才可以玩一会儿。孩子还可以了解到过去皇帝读书用什么科学仪器、吃什么饭,读什么书,吸引了很多小粉丝。

“清代皇帝服饰”告诉人们真正的皇帝服装跟电视剧不一样,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服装,不同人穿不同的服装,配饰和服装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很得意的一款APP是“每日故宫”。每天早上喜欢故宫文化的人都可以从手机上免费收到图文并茂的藏品信息,一年365天都有自己的掌上故宫电子便签,而且还能在里面看到更多的藏品和展览信息。

我们通过3年4个月的努力建成了数字故宫社区。我认为,故宫有全世界博物馆里最强大的数字化平台之一。

而且它的功能还在不断的完善,比如公众教育、文化展示、参观导览、咨询传播、社交广场、学术交流、电子商务,同时我们还在尝试增加它的互动性。

此外,故宫端门的数字博物馆,也是我看到的最好的数字博物馆。为什么好?不在于它用声光电技术,因为这些技术跟文化之间联系不大;它的好在于紧扣故宫的文化,古建筑文化,深入挖掘藏品信息。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 艺术品资讯

故宫笔记本

比如,故宫的古建筑可以通过数字地图呈现出来;故宫收藏的地毯也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呈现在游客面前。

故宫还有很多书画,游客可以临摹,机器给你打分,比如说你画的太棒了,比如说惨不忍睹。故宫有很多长卷不经常展示,展示的时候光线也比较暗,但是出现数字长卷后就不一样了,游客放大再看,能看到每个人表情,每个人的服装。

有媒体说去年是VR元年,故宫人就不同意了,故宫涉足VR已经很多年了,我们现在有6部片子,现在正在做第七部。

比如,三大殿、养心殿、角楼,一部一部片子能循环播放;养心殿在进行古建筑和场景修复,游客就可以参观养心殿主题数字展示馆。人们进去之后会发现自己可以像皇帝一样坐在座位上,自己批阅奏折,和大臣对话;你可以和大臣聊天说我最近是不是胖了?大臣会告诉你“不重不威”啊;还能教你做菜,你先做哪个菜,后做哪个菜,饺子馅怎么做,很多人扫回家做宫廷料理去了。

我们还跟腾讯公司尝试玩转新视觉的合作,进行了成果发布,比如创意大赛、表情包设计,让更多年轻人,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我们也走出紫禁城在首都机场设立了国门故宫形象,让更多人了解故宫文化。

我们也进行文创产品的研发:比如数字时代,人人都有手机,就需要手机壳,我们就研发了400多种手机壳;有了手机就得有充电器,所以故宫还研发了“正大光明”充电器;此外,还有U盘、朝珠耳机。

相关文章

  • ​“陶娃”胡榕娜的“陶苑三结艺”[图文]
    ​“陶娃”胡榕娜的“陶苑三结艺”[图文]

    在中国瓷都景德镇,有一个小女孩,被人们亲切的称为“陶娃”。 “陶娃”名叫胡榕娜,今年刚刚十岁,出生在江西省鄱阳县白沙洲乡胡家村。胡榕娜从小跟随父母来到中国瓷都景德镇生活,自打懂事起就生活在陶瓷的世界里,对陶瓷文化情有独钟,跳陶舞、绘陶画、奏陶乐成为她童年生活的最大乐趣,其中陶舞不仅跳出了江西、更是跳进了“梦想中国”才艺大赛全国总结赛的大舞台。勤奋好学的“陶娃”经常参与观摩学习多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174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台湾收藏家获最多珍稀盆栽树收藏吉尼斯纪录[图文]
    台湾收藏家获最多珍稀盆栽树收藏吉尼斯纪录[图文]

    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师Jonh Garland在“柏泰园”现场清点鉴定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珍稀盆栽树。 路梅 摄中新网台北1月17日电(记者路梅邢利宇)台湾盆栽收藏家陈万添17日在台北以1458盆的数量,创造了“最多珍稀盆栽树收藏”吉尼斯世界纪录。陈万添表示,与其说他是个爱盆栽成痴的收藏家,不如说他是个“护法”。因为多年之前看着一盆珍惜艺术盆栽被外国买家买走,非常心痛这些台湾珍贵树种被运往他...

    1322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惊为天人!超写实刺绣肖像画[图文]
    惊为天人!超写实刺绣肖像画[图文]

    下面这些真实生动的肖像并非油画,更不是照片,而是艺术家CayceZavaglia一针一针绣出来的,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114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8岁女童用香蕉画木棉花[图文]
    8岁女童用香蕉画木棉花[图文]

    璐璐在用香蕉画木棉。广州女童别出心裁找“画笔”用毛笔画国画不稀奇,用香蕉画国画你见过没有?一幅六尺画纸在记者面前展开,上面朵朵红棉争相绽放。这幅以生蕉为笔画成的红棉色泽异常浓郁,既有国画的风韵,又有油画的质感。半年前,当时未满8岁的广州小学生肖燕璐开始尝试用生香蕉代替画笔,专画市花红棉花。经过数月的准备和尝试,现在,她已经可以自如地用蕉代笔,在纸上泼墨作画。文/记者徐...

    896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四千年前就有“马克杯”了?郑州的这些文物穿越了?[图文]
    四千年前就有“马克杯”了?郑州的这些文物穿越了?[图文]

    郑州博物馆陈列的灰陶杯,实际上是龙山文化时期的文物,形似今日的马克杯。郑州博物馆陈列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形似今日的滑板车。郑州博物馆内陈列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双孔石铲,形似手机壳。我们常说,进入一座博物馆,踏上一次时空穿越之旅。当你徜徉在郑州博物馆“创世王都”展厅内,会猝然遇到一些仿若穿越时空的器物。七千年前的“滑板车”,五千年前的“连间套房”,四千年前的“马克杯”,两千多年前的“...

    75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金缕玉衣如何让自己起死回生?[图文]
    金缕玉衣如何让自己起死回生?[图文]

    金缕玉衣主要出现于中国汉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以金缕为最高级。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王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展开准备拼对分类的玉片南京博物院藏这套散乱不成形的金缕玉衣,修复前仅为一筐破损的玉片,金缕几乎被全部抽走,很多玉衣片已遗失。为尽可能还原玉衣本来面目,我们在对以往出土...

    54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台媒:万年青盆景比起翠玉白菜 乾隆更爱它[图文]
    台媒:万年青盆景比起翠玉白菜 乾隆更爱它[图文]

    中新网7月21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谈到台北故宫宝物,多数人只想到翠玉白菜、肉形石或富春山居图。其实台北故宫珍藏70万件文物,许多珍贵宝物迄今还未轮到展示机 会。台北故宫文物月刊本月满400期,推出特辑“百珍集萃”,挑选100件观众较陌生的故宫文物,介绍给读者。台北故宫前院长冯明珠曾任故宫文物月刊主编。她主编第300期时,开辟“每月一宝”专栏,介绍台北故宫内具明星相、知名度却还不足的文物...

    91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首届西湖国际青少年艺博会暨浙派青少年中国画传承展在画外桐坞隆重举行[图文]
    首届西湖国际青少年艺博会暨浙派青少年中国画传承展在画外桐坞隆重举行[图文]

    1月6日, 由亚洲青少年文化交流协会、闵庚灿艺术馆主办艺庐文化集团、敬艺学府承办主题为:翰墨传承《首届西湖国际青少年艺博会暨浙派青少年中国画传承展》在画外桐坞艺术小镇闵庚灿艺术馆隆重举行。出席本次画展的名家有国际艺术教育家、浙派国画大师、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画院名誉院长闵庚灿先生;中国美院著名花鸟画家竺庆有先生;中国美术学院回宫格创始人楊为国教授;著名书画家中国美术学院何鸿教授;中国著名书...

    57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从出土陶猪管窥猪在汉代先民心目中的位置[图文]
    从出土陶猪管窥猪在汉代先民心目中的位置[图文]

    图1-汉阳陵陶猪坑K13局部狗年将去,猪年即到,关于猪的话题又要走红网络了。包括贬义的“愚笨、懒惰、贪吃、好色、肮脏”,褒义的“厚道、忠诚、谨慎、诚实”等用词,几乎都和猪形影不离,甚至包括宗教信仰习俗上的扩展话题。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我们只是想从考古与历史的角度上谈谈,猪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我国养猪历史已经有七八千年了。对猪的驯化和饲养,大概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早...

    1606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EXHIBITION | 欢喜穿越家[图文]
    EXHIBITION | 欢喜穿越家[图文]

    SENSE ART感映艺术联袂英国艺术家“大卫·比斯库普”与西安·长安万科广场开业之际共同呈现【欢喜穿越家】,艺术梦想家KUP带你畅游长安城西安·长安万科广场XIAN·CHANGAN VANKEN SQUARE西安万科生活广场坐落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学区内,项目西区商业总建面3.5万平方米,已开业商户28家。周边4所高校环绕,高品质住宅社区遍布项目周围,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万科生活广场集购物、...

    185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神奇的圆圈变奏曲[图文]
    神奇的圆圈变奏曲[图文]

    奇妙的自然界就像是一个各种元素集合体,同样的模式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新的生灵。自然界的许多生物都具有重复的模式和图案,当你将这些“生灵”无限地放大,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相同而又不同的显现模式。受到这一现象的启发,艺术家Rogan Brown模仿这些复杂和重复的结构,如细胞结构、微生物、贝壳和化石等等,创作了叠加式的立体剪纸艺术品。并在他的最新系列作品《神奇的圆圈》中,探索了珊瑚礁和人体内微生...

    96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上海展出万只小黄鸭 已被游客拔去近半数[图文]
    上海展出万只小黄鸭 已被游客拔去近半数[图文]

    6月2日端午佳节,由15000多只小黄鸭集结而成“鸭梨”正在上海展出,吸引市民纷纷拍照留念,但遗憾的是展出仅仅过去3天,好好的小黄鸭就被游客拔去了将近半数。...

    21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探秘:走进真正的绿松石之乡[图文]
    探秘:走进真正的绿松石之乡[图文]

    相传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向来不和,在一次战斗中,水神共工战败,碍于脸面撞向周山,把内天门的柱子撞断,即刻暴雨从天漏处倾盆而降,同时地面上有多处火山爆发,冷却后的岩浆将河床淤塞,形成“堵河”。为了救民于水火,女娲娘娘遍拾芦蒿作燃料堆聚于“火烧坡”,聚丹阳之气炼五彩石上补天漏下糊地缝,使万物重获生机。“共工触山”的典故就成了“竹山”的地名由来。秦巴大山中这条淤塞受堵的河流就叫堵河,女娲用来补天的五彩石炼...

    321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聚焦数字绘画艺术,绘王联合湖北美术学院为美术人才培养赋能[图文]
    聚焦数字绘画艺术,绘王联合湖北美术学院为美术人才培养赋能[图文]

    2019年9月25日,消费性数位板/数位屏品牌绘王(HUION)联合湖北美术学院,在该校举办了主题为“灵感新学期,绘点不一young”的校园体验会,邀请湖美学子现场体验数字绘画。绘王为此次体验会准备了旗下Kamvas凯卓系列中的Kamvas 16、Kamvas Pro 16、以及色域高达120%sRGB的21.5英寸全贴合高清数位屏Kamvas Pro 22(2019)等多款数位屏,和Inspir...

    1648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越王勾践青铜剑亮相国家博物馆 锋芒不减当年[图文]
    越王勾践青铜剑亮相国家博物馆 锋芒不减当年[图文]

    中新网北京7月2日电(记者应妮)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3日起将正式亮相,122件(套)精美文物中有四件国宝级文物,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越王勾践剑。此次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为主,全面展示这一历史时期湖北地区青铜文明格局、体系以及礼制文化特点。其中,商代的“天兽御”青铜尊、西...

    160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