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非遗传承人培训引争议[图文]

时间 : 07-22 投稿人 : Clare 点击 :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传承人群断裂、后继乏人是最大的难题。截至2015年8月,全国已有250多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相继去世。为应对后继乏人危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国家有关部委于2015年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传统工艺为切入点,委托一批高等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对非遗传承人群进行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对于非遗传承来说,这项工作可谓雪中送炭。但是,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却引发了争议。

非遗传承人培训引争议 | 美术品知识

首届西藏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开班,来自西藏各地的30名具有一定唐卡技艺基础的学徒或从业者参与培训。培训既有藏族美术史略、西藏传统雕塑、西藏当代艺术等课程,也有唐卡与国画技法、素描技法相关课程 晋美多吉 摄

争议焦点:标准化、同质化、去中国化

2015年7月中旬开始,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了传承人培训计划,在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在内的20余所院校陆续展开。针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非遗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中青年传承人及传统工艺项目学徒或从业者,培训被分为研修、研习和普及三个层次进行差异化培训。2016年,根据工作计划,承担培训的院校增至57所,并在此前提出的“强基础、拓眼界”基础上,增加了“增学养”的内容。

然而,这一旨在为民间艺人补文化修养、艺术基础、传承品质的培训计划,却招致一些专家质疑。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副所长陈竟毫不讳言地向半月谈记者表达了他的判断:“这不是培训,而是异化和改造。培训中教学的理念、方向、方法以及课程的设置都值得商榷。当务之急,必须放弃对传承者进行技艺上的培训,因为非遗是一个民族的根文化,它的文化基因是不能随意改变的。传统就像一棵大树,树根和树干是其根本,长出的枝、花、果实可以通过嫁接的方法产生新品种,但根本的文化特性、传统技艺不能随意嫁接。”

“草根文化的传承与精英文化的传承是两码事。用大规模培训的方式来培养非遗人才,不符合草根文化的传承规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举例,历史上,某瓷都就试图通过统一制式的教育培养制瓷工艺人才,结果造成同质化严重,影响了瓷器文化创新能力,导致瓷都走入低谷。

中国音乐界“八音盒式”的标准化培养模式,也导致了大量同质化人才的产生。许多有个性的民间歌手,一经学院派改造,个性全无。非遗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地域文化上的独特性,只有维护好这种独特性,才能实现文化的多样性,而大规模的统一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容易破坏这种独特性。例如,把湘绣、蜀绣等艺人召集一起,让他们相互学习,很容易造成蜀绣不像蜀绣、湘绣不像湘绣。

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参加培训的非遗传承人。多位参加培训的学员反映,教学内容确有西方绘画、雕塑、设计等内容,欣赏的音乐包括西方名曲,并且被要求在自己的剪纸作品中体现名画名作的场景人物。“培训班曾教我们画浮世绘,画油画名作。不仅非遗看不到,连中国元素也都快没影了。”一位吉林学员说,他希望有影响力比较大的民间大师来上课,而不仅仅是高校老师。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忧心忡忡地说:“我们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我们的多样化损失多少,文化精髓就损失多少。”

培训直击:“对症下药”还是“一锅乱炖”

非遗传承人培训,因其承办学校、所涉门类不同而在课程上千差万别,造成了学员们学习感知不尽相同。有的传承人觉得学到了在民间技艺传承中学不到的新方法;也有传承人抱怨,学了“洋法”反而会捏的不会捏了,会画的不会画了,会剪的不会剪了。

半月谈记者前不久来到南京艺术学院古籍保护与修复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旁听课程。这是南艺承办的第二期培训班。课堂上,一位来自武汉大学的教授进行了古籍保护原理与方法的知识讲座,介绍国外研究机构总结出来的一些化学、物理方法,但同时表示,这些方法未经实践,尚不能确定是否适合中国古籍修复的国情,建议大家可以尝试。

对于“新鲜”的修复手段,很多传承人表现出极大兴趣。一位常年从事书画修复的学员说:“以往没有系统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一直沿用传统方法来保护古籍,这些新方法可以回去试试。”

本期培训班的负责老师之一,南艺人文学院文物修复系讲师王君介绍,学校安排了10天理论课程、20天实践课程,通过开设古籍版本鉴定、古籍修复等课程来“强基础”,开设古琴、书法、篆刻、茶道等赏析类课程“增学养”,通过雕版印刷以及外出的实践性课程“拓眼界”。授课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既有多名古籍修复方面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也有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国家图书馆、广陵刻经处的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和实地演示。此外,还有南艺老师负责教授茶道、古琴、篆刻等方面的知识。几位专家对南艺的课程设置表示了肯定。

记者在东北师范大学2016暑期非遗培训日程与课程表上看到,除去讲座、参观等内容,学员“大课”共有三项,时间均为5天:色彩语言实践课、精致素描、木版画等。甘肃省今年上半年的剪纸传承人培训班中,共设置5个培训板块,分别是文化理论基础、艺术欣赏、美术基础与实践、现场教学和学术讲座。其中,有4课时的西方美术名作欣赏和32课时的素描与速写等。

部分专家认为,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从不以素描为基础,也不需要对西方美术有更多了解,高校在培训班课程设置上舍弃民间美术传统而改学西方美术传统,无疑是“下错了药”。而承担培训的高校则认为,非遗门类庞杂,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差异,不能用某些不合理的课程设置而否定整个传承人培训计划。

“门类不同,课程迥异。”王君举例说,在南艺第一期手工印染培训中,设置了文化产业培训课程,到了第二期古籍修复培训中就去掉了这一块。手工印染涉及销售,需要给传承人相关的知识普及,而古籍修复面对的是文物,就肯定不会涉及产业化。

厘清关系:“拉上来”不如“扑下去”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开始,我国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走过15个年头。15年来,从提倡“保护为主”,到强调“传承发展”,再到如今提出“振兴传统工艺”,国家与社会对非遗工作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

其中,传承人培训计划无疑是传承方式的一大创新,但同时也备受争议。

陈竟介绍,过去是让高校老师和研究者直接拜民间艺人为师,现在则是反过来,让传承人拜高校老师为师。这种方式和思维将对非遗保护产生巨大影响。事实上,许多非遗传承人是农民,非遗是纯而又纯的“本土文化”。在培训班上用西方美术教学的套路去培训传承人,让他们画素描、搞透视,是典型的“去中国化”,是在异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内核。

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非遗的自发性传承困难增多,断层现象愈发严重,单纯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已不能适应年轻群体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如今,迫切需要采取新的措施完善传承链条,扩大传承人队伍。将大学和非遗的传承联系起来的做法不无裨益。“需要强调的是,研培计划并不是要取代原有的师徒传承,一个多月的综合培训也不可能完成任何一个科目的系统教学。我们的目的是让传承者提高理解和领悟能力,让传授者探索更好的传授方式。”

“不应让艺人上来(参加培训),而应让知识界下去(向传承人学习)。说到底是谁向谁学的问题。”冯骥才说,日韩等国家的“人间文化财”、“人间国宝”等非遗保护工作,都是要求专家下去,而不是把传承人拉进课堂,让大学教授去教传承人审美,更不是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去培训传承人或是挑选非遗项目。绝不能将保护与开发混为一谈。

目前,国务院公布四批共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省区市公布1104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初步形成。“然而在这一万多项非遗背后,90%以上没有专家的学术支撑。反观韩国,一共只有100多项,但每一项非遗背后都有一大批专家团队帮助传承人进行梳理,用精英文化的眼光去识别民间文化独特的精髓。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一对一,甚至是多对一的,而不是一对数十甚至上百的培训模式。”冯骥才说。

“我们在保护非遗的道路上亟须厘清关系、转换思维、回到原点,反思一下保护非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无非有二,一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二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苑利认为,理念一旦发生偏差,培训越多,对非遗的伤害也就越大。(半月谈记者 蒋芳 邱冰清)

相关文章

  • 优衣库的逆袭 艺术让他成为日本首富[图文]
    优衣库的逆袭 艺术让他成为日本首富[图文]

    据 Business of Business 的报道,从本月20日起,位于纽约的优衣库全球旗舰店将推出一项与艺术结合的项目——“ Art for All ”。该项目是优衣库美国与美国策展人、艺术收藏家杰弗里·戴奇(Jeffrey Deitch) 的一次跨界合作。杰弗里·戴奇曾在 2010 至 2013 年间担任洛杉矶当代博物馆(MOCA)的馆长。杰弗里·戴奇为此次合作选定了艺术家和设计师。比如,一...

    112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侯马盟书记载春秋末年一场激烈的斗争[图文]
    侯马盟书记载春秋末年一场激烈的斗争[图文]

    侯马盟书镇馆之宝1965年,山西侯马秦村出土了5000余件圭形玉片,上面书写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根据专家的研究,这些写满了文字的玉片记录了春秋末期晋国赵鞅参与晋国内部由六卿内争至四卿并立的一场激烈政治斗争。而正是这场政治斗争,拉开了作为标志战国时代开端的“三家分晋”这一重大事件的序幕。这些玉片被称为“侯马盟书”,是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之一,也是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十大国宝之一。盟书...

    190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不被现代人知晓的“妆匣”是啥?[图文]
    不被现代人知晓的“妆匣”是啥?[图文]

    妆匣,顾名思义,即盛梳妆用品的匣子。“妆匣”,是一个已经消失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已找不到,更不易为今日年轻人所知晓。▲紫檀嵌百宝首饰盒妆匣自战国秦汉时期开始使用,多为漆器制作,名望贵族才能享有。款式多为折叠式,外形小巧,便于携带,上盖打开,可支起镜子,匣内置多个存放梳妆用具以及首饰用品的小屉。▲木镶螺钿首饰盒千百年来,每逢女子出嫁,娘家总要送给女孩一份丰厚的嫁妆,首饰盒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

    1726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有一种收藏叫攒糖纸 有一种回忆叫童年[图文]
    有一种收藏叫攒糖纸 有一种回忆叫童年[图文]

    糖纸几个奔五的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就聊到了小时候吃糖、攒糖纸。我们小时候偶尔有了零花钱进城去买水果糖,不管是在南门外的铺子里,还是在鼓楼附近的铺子里,面对我们那个级别的消费者,售货员不用秤称,去哪个铺子都是一毛钱给八块或九块糖。现在想,人家那是早就算计过了,一斤多少钱,一斤多少块,一毛钱能买几块,卖的时候就省事。当然这和糖块儿本身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我们就曾经因为售货员少给一块儿糖,拼命三郎般...

    51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徐悲鸿之子:父亲骨子里是个浪漫主义画家[图文]
    徐悲鸿之子:父亲骨子里是个浪漫主义画家[图文]

    在中国艺术界,徐悲鸿是公认的写实主义画家,而在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眼里,徐悲鸿却“骨子里是个浪漫主义画家”。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被国际美术界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艺术巨匠徐悲鸿及弟子师生展”16日在广州开幕,徐悲鸿的儿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到现场为展览开幕剪彩。已过花甲之年的徐庆平在接...

    21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小伙花7500买38件“乾隆文物” 监控拍下行骗过程[图文]
    小伙花7500买38件“乾隆文物” 监控拍下行骗过程[图文]

    小姜购买的假文物 本报记者 李宗华 摄小姜买回的假文物 本报记者 李宗华摄30多件“乾隆年间”的“文物”,卖价只要几千元。今年27岁的渭南小伙小姜被人一忽悠,觉得自己“行大运”捡到宝了,钱不够套现信用卡将这些“文物”买了下来。等他发现上当受骗,骗子已溜之大吉。“农民工”自称挖到宝10月8日上午9点多,在西安跑滴滴的小姜送一位乘客到长安西路一小区门口后,在此处停下休息了一会。这时,一位...

    139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英女王庆生 四世同堂照变邮票俘获全英国人的心[图文]
    英女王庆生 四世同堂照变邮票俘获全英国人的心[图文]

    记者 徐惠芬 综合报道4月2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将迎来90岁寿辰。为了庆贺女王生日,英国皇家邮政发行了纪念邮票。这张邮票图像刚一曝光,就俘虏了全英国人的心。照片中,乔治小王子站在一叠泡沫块上,将自己的小手放在爸爸的大手上,笑容灿烂,一脸萌样。这张照片是在白金汉宫的白色会客厅拍摄的。该厅是白金汉宫所有会客厅中最壮观的厅,经常被女王用以接待贵宾。照片上共有四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查尔斯王...

    112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陈陶遗与冯超然等人交往二三事[图文]
    陈陶遗与冯超然等人交往二三事[图文]

    陈陶遗(1881-1946)陈陶遗先生是我国近代的革命先驱,曾为辛亥革命而奔走呼号、也因劝说孙传芳支持北伐未果而挂冠而去、后又严词拒绝汪伪的“委以重任”。陈陶遗先生身边亦不乏文人雅士。柳亚子、冯超然、吴湖帆、梅兰芳等都是其好友。上海书画出版社《书与画》六月号刊发的此文通过记述陈陶遗与冯超然书画唱和且帮助冯门弟子办画展、为吴湖帆向名家广征书画题咏的《绿遍池塘草》作诗、力挺梅兰芳拒为日寇与汉奸演戏等...

    1884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大雅斋”瓷器:你知道多少[图文]
    “大雅斋”瓷器:你知道多少[图文]

    在历代诸多的陶瓷作品中,有的以烧瓷技术著称,有的以创作题材闻名,还有的作品是以其使用者的居住地或其所要企盼的吉祥寓意命名,令人为之称道。清晚时期烧造的大雅斋粉瓷系列瓷器,便是其中一例。大雅斋的瓷器上的“天地一家亲”和“大雅斋”落款名称,都与一个特殊的人物有关,那就是清末同光年间独揽朝政大权长达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从清代诗文及诗注可知,“大雅斋”是慈禧自署的斋号,是她写字作画的地方。而“天地...

    163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60万年前资深美女头骨露真容[图文]
    60万年前资深美女头骨露真容[图文]

    图为南京直立人化石许兴昆摄新网南京8月11日电(田雯)11日,距今50-60万年前的南京直立人一号头骨化石、距今24万至50万年前的二号头骨化石,在阔别21年后,又回到了他曾出土的地方——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公园,并在这里亮相于世人眼前。当天上午,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公园正式开园。他位于南京汤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占地74.7公顷。遗址公园由南京直立人化石考古遗址(古猿人洞)...

    197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爱他就为他建一座博物馆!英伦“痴女”这样表白[图文]
    爱他就为他建一座博物馆!英伦“痴女”这样表白[图文]

    坐落于海德公园旁边的世界最大的艺术和设计博物馆——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于1852年建成,简称V&A Museum,是伦敦八大免费博物馆之一。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里所藏的很多藏品,其图案和造型都相当文艺,看过之后,会有一种心神荡漾的感觉。1899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将博物馆命名为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以纪念她的丈夫艾尔伯特亲王。...

    96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莫迪利亚尼1.7亿美元破纪录画作背后的趣闻[图文]
    莫迪利亚尼1.7亿美元破纪录画作背后的趣闻[图文]

    阿米地奥·莫迪利亚尼 图片: Courtesy of Wikipedia.阿米地奥·莫迪利亚尼,《侧卧的裸女》(Nu couché,1917–18)于纽约时间11月9日晚在佳士得的“画家与缪斯"(The Artists Muse)专场中创下记录。这幅估价在1亿美元(约合6.36亿人民币)的油画作品,最终以1.7亿美元(约合10.84亿元人民币)成交,打破了这位艺术家在去年11月的苏富比拍卖上由石...

    100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孙燕姿抱儿子参加艺术展[图文]
    孙燕姿抱儿子参加艺术展[图文]

    孙燕姿抱儿子看艺术展新浪娱乐讯2012年10月30日诞下爱子的孙燕姿日前产后来港出席奶粉品牌活动,火速瘦身的燕姿透露除了忙照顾儿子外,还在准备新专辑。5月22日,孙燕姿通过新浪微博晒和爱子参观艺术展的照片,照片中,孩子的脸用心形图案遮住了,而孙燕姿则笑的非常甜蜜。5月22日16点12分,孙燕姿通过微博晒和儿子照片,透露称:“昨天我们去了SAM。新加坡艺术馆”。照片中,...

    178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失传二百年皇家黑紫砂器重现 故宫出书揭重生过程[图文]
    失传二百年皇家黑紫砂器重现 故宫出书揭重生过程[图文]

    恢复传统工艺烧制成的黑紫砂壶。图/故宫出版社失传二百年皇家黑紫砂器重现 故宫出书展示重生经历该书收录了180件黑紫砂精品,并汇总了对黑紫砂的研究成果。新京报快讯明清窑厂在烧制中偶然得到的珍稀高温黑色紫砂器,曾专供皇家使用,乾隆后期该技艺失传。如今经过艺术家多年研究,黑色紫砂器重现。故宫出版社近日出版新书,展示了180件现代黑紫砂器,揭秘重生过程。据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故宫出版社社长王亚...

    127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事茗图卷》中品茶道[图文]
    《事茗图卷》中品茶道[图文]

    明唐寅《事茗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幅唐寅作《事茗图》(见图),为其代表作品之一。据说“事茗”姓陈,为唐寅的儿女亲家王宠的友邻,唐寅在走亲家时,王宠常邀陈事茗陪同饮酒品茗,故唐寅与陈事茗交往甚多。唐寅以陈事茗的名号为题作此图,并将“事茗”二字嵌入题诗中,非常巧妙,主人翁与画的内容相得益彰。画面可见:远处崇山峻岭,瀑布悬空,溪流蜿蜒,云山雾罩,犹如仙境。近景侧立的巨石,墨色浓黑,皴擦细腻,...

    199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