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纽约新美术馆展览探索人类为什么酷爱囤积物品[图文]

时间 : 07-28 投稿人 : 小杏 点击 :

人对于物品始终拥有非同寻常的热情。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一场名为“收藏者”(The Keeper)的展览将收藏这一普通的行为转化为独具匠心的展览。这场占据了四层楼的展览收集了成千上万的小物品,是由30位从20世纪到今天的艺术家搜集、整理、安排和记录的。这些物品当中一些是特别订制,另一些则是随手寻觅得来,其中包括一些由小物件组成的大型物体或装置作品。

纽约新美术馆展览探索人类为什么酷爱囤积物品 | 艺术品资料

这是一场没有杰作的展览,这多多少少令造访这座大型博物馆的观众感到惊讶。“展览中没有阶级,”新美术馆馆长丽萨·菲利普斯(Lisa Phillips)在接受《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采访时表示,“每件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项目。”

通过一系列来自上世纪的研究和肖像,“收藏者”讲述不同个体通过收藏物品来进行珍藏或护卫的心理,展现了人们在或伟大或细碎的物件身上赋予非凡意义的种种动机。作为对于遗失的回应、经验的记录、主观的探索以及以备万一的存档,展览呈现出多样又不同寻常的私人收藏,其中一些背后耗费了惊人的巨大努力,另一些却是在紧急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的本能挣扎。

多样的“收藏”

这场展览的中心作品是2002年的《伙伴(泰迪熊计划)》(Partners:The Teddy Bear Project),是一个由加拿大艺术家伊德撒·亨德勒斯(Ydessa Hendeles)构思的大型展示。作品的一部分由超过3000个家庭的摄影收藏组成,照片中是人们与泰迪熊的合照,另一部分则是展示有古董泰迪熊的橱窗。亨德勒斯的计划是将泰迪熊表现为艺术品和图像所具有的安慰功能的一个隐喻,强调将人们与钟情之物所建立的共生关系。

纽约新美术馆展览探索人类为什么酷爱囤积物品 | 艺术品资料

像罗杰·卡约(Roger Caillois)的稀有石块收藏或哈里·史密斯(Harry Smith)翻线收藏这样的展出遵循了常规的逻辑。而其余收藏则并不因循守旧,例如希尔马·阿夫克林特(Hilma af Klint)将自己的系列抽象画作在去世后隐藏了数十年之久,寄希望于自己的画作在自身所处时代之后能被更好地欣赏。大竹伸朗(Shinro Ohtake)近乎疯狂的拼贴画簿则充斥了现成品,其中包括许多自由结合的图像和转瞬即逝之物。仝冰雪保存的叶景吕系列照片展现出仪式化的个人习俗,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他每一年都会拍摄一张摄影棚肖像,这显示出收藏作为一种自我民族志(auto-ethnography)的方式,却在不经意间记录了社会和政治随时间的改变。

纽约新美术馆展览探索人类为什么酷爱囤积物品 | 艺术品资料

亨里克·欧莱森(Henrik Olesen)完成于2007年的《生于公元1300至1870年之间的一些同性恋艺术家或与同性社会文化相关的艺术家》(Olesen’s Some Gay-Lesbian Artists and/or Artists relevant to Homo-Social Culture Born between c。 1300–1870)是一部视觉拼贴选集,也是对于正统艺术史提出了激烈的反抗叙事,同时也让人们聚焦于艺术家们可能被历史粉饰过的生平经历,以及14到19世纪的同性色情描绘。

同样是尝试保护可能被抹灭的历史的作品,苏珊·席勒(Susan Hiller)的2007至2008年影像《最后一部默片》(The Last Silent Movie)则将目光投向声音,搜集25种频临灭绝或已经遗失的语言的人声记录,让人们思考引向灭绝的社会条件。从贝鲁特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Beirut)选出的一系列古文物在黎巴嫩内战中已经被炮火烧焦,这些物件告诉观众,它们的外观所经历的巨大改变反而使它们具有对于历史更为深刻的再现力。

收藏何为?

这场展览的策展人马西米利亚诺·吉奥尼(Massimiliano Gioni)在媒体导览会上曾经说道:“这场展览是关于人们难以解释的图像崇拜(iconophilia)行为,主题是‘囤积、计数、要求’(hoarding, counting, ordering)”。这场展览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人和物体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人类为何有动机不断地积累物品?《纽约时报》的艺评人霍兰德·科特(Holland Cotter)认为,除了人们通常认为收藏所具有的实用性、满足私人欲求和资本主义惯性之外,仍然有更加深刻的潜意识心理层面有待发掘。

纽约新美术馆展览探索人类为什么酷爱囤积物品 | 艺术品资料

“Teddy Bear Black”,该泰迪熊曾被分发到小孩手中,以纪念泰坦尼克号沉没。摄影: Steve Remich,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通过对不同艺术家和非艺术家疯狂囤积物品的展示,策展人希望说明人们将自己用重重物体裹挟起来,目的可能是填充过去曾被剥夺的事物,或者处于对未来的戒备。这种以物体堆砌而形成的环境可能增进个体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认知,也可能使认知变得更加狭隘和具有保护性。无论如何,收藏的本质似乎触及了人们心理最深的情结。

“这场展览意味着收藏史上新的一章,”英国《卫报》评论家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认为,“收藏者的心理似乎更加充满创伤、焦虑和自我防御。新美术馆所聚焦的这种收藏是重复性的,并且可能难以向他人解释或分享:无限度地囤积同样的物品不见得是出于对外在历史或意义的兴趣,更可能是处于将自己环绕在熟悉感中的生理需求。”

来源:艺术新闻中文版

相关文章

  • 张大千眼中的美人:长得美,气质要[图文]
    张大千眼中的美人:长得美,气质要[图文]

    张大千自己曾谦虚地说过,他不敢说自己最能欣赏女人的美,他只是在观察、欣赏美丽的女人以搜求画稿时,比别人更仔细、更留心罢了。他的仕女画之所以能雅俗共赏,成为他绘画题材中大受欢迎的一类,与他对美人的“美”刻画得淋漓尽致、神髓逸出,密不可分。他眼中的美人标准可要比常人苛刻得太多,不仅要长得美,而且气质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一涉轻荡,便为下乘&r...

    396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浅聊香港的工业与设计[图文]
    浅聊香港的工业与设计[图文]

    金融之都香港曾经是个工业城市这件事,貌似早已被后浪们淡忘。在这个昔年的小渔村进化为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工业的作用举足轻重。在香港历史博物馆6月的新展《“工”不可没:香港工业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约1200组香港工业制品——从广万隆爆竹厂制造的电光炮,到唯一冷热水壶厂的骆驼牌热水瓶,再到长城塑料厂制造的Diana -F相机——从宏观上描绘了这个历时百年的香港本土工业发展史,也从微观层面讲述了企业家...

    98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2022名家高研班与创作研修班招生简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2022名家高研班与创作研修班招生简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集艺术科研、艺术创作、艺术教育、非遗保护、文化艺术智库五位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艺术学术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评审批准的中国第一个艺术学一级学科授予单位,也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单位。为了更好地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培养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服务于中国的艺术发展,艺术培训中心特举办2022年名家...

    174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生命之环引发热议[图文]
    生命之环引发热议[图文]

    “生命之环”引发热议继央视“大裤衩”、苏州“秋裤”楼之后,网上近日开始热传沈阳与抚顺交界处的“大铁圈”建筑。据查证,该建筑名叫“生命之环”,是沈抚新城的地标性景观建筑。“生命之环”直径达157米,相当于50层楼高,采用钢结构网架,用钢材达3000吨,并...

    49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汤姆·克鲁斯圆梦游北京故宫[图文]
    汤姆·克鲁斯圆梦游北京故宫[图文]

    本报讯(记者王金跃)“我一直希望可以参观故宫,这次随着《侠探杰克:永不回头》宣传之旅,终于有机会和寇碧·史莫德斯和爱德华·兹威克一起游览这里”,10月11日,好莱坞明星汤姆·克鲁斯一行亮相故宫游玩,随后他在自己的个人官博上这样写道。汤姆·克鲁斯此次带着新片《侠探杰克:永不回头》10月21日在中美同步公映。与他一同游故宫的女主演寇碧·史莫德斯称,自己对此次中国之行满怀期待,并特意提前到达北京,专...

    178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明星让人大吃一惊才艺:孙俪是油画高手成龙擅书法[图文]
    明星让人大吃一惊才艺:孙俪是油画高手成龙擅书法[图文]

    孙俪自画像近日,演员陈道明的随手画在网络上被广为流传,而这位老戏骨的画作也被网友形容为“随手一画都能让艺术生脸红”。不只陈道明,周慧敏、孙俪等明星的画作也曾令人惊叹。其实除了画画,书法、赛车、摄影甚至是设计,演艺圈的明星除了会演戏会唱歌之外,还有不少让你大吃一惊的才艺。来源:中国广播网...

    1844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明朝阁老徐阶之墓 400多年后在浙江长兴被发现确认[图文]
    明朝阁老徐阶之墓 400多年后在浙江长兴被发现确认[图文]

    墓志铭 长兴宣传部提供 摄中新网湖州5月2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 通讯员 赵畅 任倩)5月的浙北,湖州市长兴县东山村的茶山郁郁葱葱。而在茶山脚下,竹林掩映间,一座砖石磊砌的古墓正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墓穴坐西朝东,仅有一对倒卧于地的磷灰岩石质罗城石构件檐顶石,端首脊兽栩栩如生。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表示,依照墓志盖,基本可以断定墓主人为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徐阶墓整体尚存 长兴宣传部提供 摄...

    156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毕加索名作中的女性被美媒模糊化胸部引发争议[图文]
    毕加索名作中的女性被美媒模糊化胸部引发争议[图文]

    福克斯5台在报道时对画作上的四对乳房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图片来源网络 新浪收藏配图早报记者 朱洁树毕加索的《阿尔及尔女人(O版)》在上周一(5月11日)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中以1.7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1.12亿元)打破了艺术品拍卖纪录,并被全球媒体广泛报道。美国纽约当地电视台福克斯5台在报道时对画面中女性抽象化的胸部进行了模糊处理,而这家电视台的老板正是传媒大亨鲁道夫·默多克。这一滑稽事...

    94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英国大英博物馆归还伊拉克文物[图文]
    英国大英博物馆归还伊拉克文物[图文]

    当地时间2月19日,伊拉克外交部在巴格达举行海外文物归还仪式,展出了英国大英博物馆向伊拉克驻英国大使馆移交的楔形文字片。...

    513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黄楼院长城现明清时期“牛腿炮” 重将近100公斤[图文]
    黄楼院长城现明清时期“牛腿炮” 重将近100公斤[图文]

    火炮炮口直径12厘米、内口径7厘米“1米多长的炮筒,重将近200斤……”近日,在昌平区黄楼院长城附近,南口抗战纪念馆馆长杨国庆先生发现一门明清时期的火炮,别称牛腿炮。杨国庆希望,能将这门铁炮移交给昌平区文物管理所,丰富长城文化带的实物遗存。学者在长城附近踏勘发现疑似明代火炮黄楼院长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距离天安门直线距离约50公里。从2005年至今,杨国庆80多次登上黄楼院长城附近的山脊...

    22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关于东坡书风与《功甫帖》事件札记[图文]
    关于东坡书风与《功甫帖》事件札记[图文]

    上海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馆藏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卷》①《功甫帖》中的“苏轼”二字芒鞋竹杖且徐行的东坡先生生前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名字与《功甫帖》会成为900多年后癸巳岁末中国最大的文化热点事件,就像这个“一肚皮不合时宜的人”永远想不到所谓“乌台诗案”一般。事实上,如果没有对《功甫帖》墨迹的公开讨论,这个社会...

    106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知名画家欲邀“最美考生”刘芷微当模特[图文]
    知名画家欲邀“最美考生”刘芷微当模特[图文]

    “泸州最美考生”追踪人物简介谢立俭: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1948年生于四川泸州,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出生于泸州的中国著名油画作家、中南民族大学教授谢立俭于日前回泸州参加同学会,其油画主要展现东方女性的精神品质和性格内涵,他的一位老同学希望“最美考生”刘芷微也能当他笔下的模特,借他的笔展现泸州美女的形象。高考在即,刘芷微正处于紧张复习阶段,...

    184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四川马边11岁女孩的和平海报作品荣获国际大奖[图文]
    四川马边11岁女孩的和平海报作品荣获国际大奖[图文]

    王佳琪创作的和平海报获奖作品《庆祝和平—共铸和平》记者8日从四川乐山马边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民建镇小学六年级三班学生王佳琪的参赛作品《庆祝和平—共铸和平》海报,荣获2016年全球和平海报大赛佳作奖,是中国5位获此奖项的参赛选手之一。据了解,2016年全球和平海报的主题为“庆祝和平”,中国有近40万名少年儿童参加,共收到作品32万余幅,经精选有14幅优秀作品参加国际层评审。乐山马边县民建小学...

    92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艺术家用咖啡杯打造创意作品[图文]
    艺术家用咖啡杯打造创意作品[图文]

    艺术家用咖啡杯打造创意作品据《每日邮报》报道,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咖啡杯的用途很有限,不过就是冲泡咖啡之类的。但是一位设计师,却将他对咖啡因的嗜好转化为创意,将这件日常必做的事情冲泡成了艺术品。现居悉尼的南非艺术家PaulGarbett,用一些绘画和小摆件,将每个杯子重塑成一件件立体模型的核心。这一系列作品被命名为Cuppaday,在这些作品中,杯子时而变成微型的滑板公园,时而又变成图腾柱,...

    138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奥巴马弟弟称用中国文化可以表达自己[图文]
    奥巴马弟弟称用中国文化可以表达自己[图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同父异母弟弟马克·奥巴马·狄善九19日在广州用流利的中文说:“用中国文化可以表达我自己。”8月19日,马克·奥巴马·狄善九在广州介绍新书《走出肯尼亚:一个人和一个家族的奋斗》。 陈骥旻 摄当天,马克携最新出版的自传《走出肯尼亚:一个人和一个家族的奋斗》中文版出席正在此间举行的南国书香节。该书再现马克视角的奥...

    75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