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古代消防:唐代用溅筒灭火清代民间组织多[图文]

时间 : 08-09 投稿人 : 万万 点击 :

古代消防:唐代用溅筒灭火清代民间组织多 | 艺术品百科

机桶

赖晨

有道是:建业千日功,火烧当日穷。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频繁发生、破坏性巨大的灾害,其令人恐惧的阴影始终伴随着人类,因此,我国历朝历代均十分重视火政。

火政官与举火礼

《甲骨文合集》刊载的第583版、第584版两条涂朱的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武丁时期,奴隶夜间放火焚烧奴隶主的三座粮仓。这是有文字以来最早的火灾记录。

据《周礼》记载,周朝设有管理火政的官员:司烜、司爟、宫正。司烜的职责是:“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仲春”即春季第二个月,火星出现,司烜要在城中用木槌敲大铃,以提醒人们注意防火。这便是更夫喊火烛的由来,犹如今日农村传达通知时敲铜锣一般。

司爟负责对在国都中或城郊野外造成火灾者追究其责任并给予处罚。在古代,人们多采用禁火吃冷食的办法来消防。每年到干燥的仲春,司爟敲打木铎传达命令,禁止生火。可这时正是春耕开始的时候,老百姓必须吃饭,因而在禁火期开始之前就得准备好干粮。

宫正为宫中诸官之长,古人以火烛照明,容易失火,尤其是春秋两季,风大物燥,用火稍有不慎,极易引起火灾。宫正的职责之一,便是监督宫中严守火禁,提醒防火。

据《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人乐喜担任司城,他“知将有火灾,素戒备火之政”。他主张:在火灾蔓延之前,要拆掉一些小屋,以切断火路;要贮备一定的灭火用水和砂土,等等。

据《礼记》记载,春秋时期,夜晚以火把照明,举火者须“不让、不辞、不歌”(不准与别人打招呼,不准讲话,不准唱歌),必须做到专心职守、心无旁骛,用左手举火把,右手抱着未点燃的火把,因为火把容易烧完,必须备有随时续火的火把,还要准备一个大碗,随时接灰烬,以防残火乱溅。举火者必须坐屋角,因为屋角非活动中心。

古代消防:唐代用溅筒灭火清代民间组织多 | 艺术品百科

古代消防装备

执金吾与都亭

在古代,水火盗贼不分家,消防未独立分离出来并设置专门的机构,消防治理与社会治安的各项工作统一由武官——“执金吾”负责,执金吾是朝廷负责防御和处理盗窃和水火等非常事件的官员,“金吾”是两端鎏金的铜棒,此官执之以示权威和处理非常事件的权力。

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城市均设有治安消防机构,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局或派出所。

汉代火政官有:别火、夜士。别火官主要负责宫廷内治火、改火;夜士是汉代掌管皇宫外夜事的差使。主要负责巡夜、管控灯火等事宜,禁止百姓夜间随便在街市动火。

据《汉书》记载,西汉长安“每街一亭”,设有16个街亭;东汉洛阳城内二十四街,共有24个街亭。这又称都亭,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局,内设有建鼓,为“召集号令”之所,又有亭舍,其建筑比较牢固,有很多房间和大广场,可以驻扎军警,大的可以驻扎几千人。都亭一般是城市内的交通枢纽,由城内出发,或由外到达城内,都是以都亭为起点或终点。

长安的武候铺

唐代京师长安,没有亭,却建有治安消防组织“武候铺”,分布在各个城市和坊里。这种“武候铺”,大城门100人,大坊30人;小城门20人,小坊5人。受左右金吾下属的左右翊府领导。在全城形成一个治安消防网络系统。

唐代开始用皮袋、溅筒灭火。《通典》载:“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粗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合缝为袋,贮水三四石,将筒置于袋内,急缚如溅筒”,“令壮士三五人撮水口,急蹙之救火”。随着时代的变迁,灭火器具不断创新。

古代消防:唐代用溅筒灭火清代民间组织多 | 艺术品百科

消防船

城市消防队

宋代火政官有:厢使、防隅官。厢使是宋代开封等地负责地方火禁等事宜的防火官员。当时,开封一带火禁甚严,官府规定“将夜分必灭烛”,即到了半夜就要灭掉一切烛火,防止因人们熟睡而发生火灾。如有人家要在后半夜烧化纸钱。必须事先告知当地厢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每坊三百步有军巡铺一所,铺兵五人”。宋代的铺兵也叫防隅军、潜火军,他们都经过严格训练,责任心强,其主要任务是夜间巡逻,敦促居民按时熄灭油灯蜡烛等,消除火灾隐患。为了及时发现火警,官府还在地势高处建筑了望火楼,楼上昼夜有人瞭望,楼下有防隅官屋数间,屯驻防隅军百余人,专门负责救火。

一旦发生火灾,防隅军们便立即携带消防器械,奔赴失火地点扑救;同时派骑兵迅速报告府尹及负责京城警卫的马步军殿前三衙,“各领军级扑灭”。在扑救中,各支部队密切配合,有的警戒弹压,维持秩序;有的救护,安置受伤居民;有的抢救财产;有的运水灭火,井井有条,纹丝不乱。因此,“每遇火发扑救,须臾便灭”,“不劳百姓”。

为激励防隅军在灭火中奋力向前,将损失控制到最小限度,宋朝还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那些听从号令,“并力扑灭者”,“支给犒赏”;对那些在灭火中受伤者,“差医诊治”,给假疗养;对个别“不竭力,诸如玩忽职守,不听命令,贪生怕死者,定依军法治罪”。

水铺、水社和冷铺是宋代的民间救火组织。据《八闽通志》记载,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福建延平府“民多楼居,虚凭高甍,瓦连栋接,民或不戒于火,扑灭良艰”。根据这种情况,郡守胡舜举创立了水铺,并配备了各种灭火器具,专门负责扑救火灾。在当时缺少专门救火队伍的情况下,水铺一类民间救火组织的出现对扑灭火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北宋仁宗时,便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据《武经总要前集》载:“水袋,以马、牛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节)缚于袋口。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水囊“如囊,以猪牛胞盛水”,“唧筒,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杆,自窍唧水”,“麻搭,以八尺杆系散麻二斤,醮泥浆皆以蹙火”。苏东坡先后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时,建立了官方消防队(潜火军),配置棚索、斧、锯、火笼、火背心等消防装备。

火兵与多措施防火

元代的正史中未见有“军巡铺”的记载,但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却有与军巡铺完全相同的“遮荫哨所”。

明代皇宫消防工作由禁卫军兼管,朝廷有五城兵马指挥司负责京城火盗事宜,京城设有“红铺”112处,每铺有火丁官军10人。明代地方基层政权设有总甲负责火盗,据《宛署杂记》记载,当时,北京宛平县城内设有坊、铺等居民组织,每铺设铺头、火夫三五人,统由总甲负责管理。他们轮流值夜,击柝振铃,提醒人们注意火盗。有的地方还设置巡警铺(更铺),以供总甲、火夫们休息、躲避雨雪之用。巡警铺内备有刀、枪等兵器和火钩、水桶等救火器具。

明朝一些城市还组建了专业的消防部队——火兵。它主要是为了防御敌军火攻引起的火灾和防范其他火患。火兵有的50人,有的100人,设在城中心或建筑密集、人员聚居之处,配备水桶、藤斗、麻搭、竹梯、斧、锯等救火器具。

明人运用多种手段防止火灾的发生。为确保盛放皇帝銮驾仪仗等器物的仓库万无一失,仓库除沿护城河设置外,还建造了绝对可靠的防火隔墙。每隔七间房屋空出一间,并将这间房屋的四壁砌成无门无窗的砖墙;然后,在房间内充填三合土,直到顶部,用夯压实;最后,封砖盖瓦。这样,从外部看,是一间无门无窗的房屋;从内部看,却是一堵5米厚的防火墙。另外,民居的白壁青瓦马头墙具有防火和防风双重作用;寺庙、祠堂等建筑屋脊上怪兽嘴里吐出的曲折铁舌头,实际上是避雷针;库房、厨房、作坊的墙上贴有“小心火烛”的宣传标语,告诫人们注意消防,但“火”字一般是倒着写的:人们看到倒写的“火”字,就会引起好奇,甚至引发议论和重视。

救火组织与设施

清康熙年间,开设了火班(机桶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人数不下200人。据《大清会典》记载,紫禁城内曾有腹大口收的铜、铁水缸308尊。在宫殿前设置的这些大水缸,称之为门海、吉祥缸、太平缸,每尊可贮水3000多升,过去由几十个太监专门负责管理,每天派劳役从井内吊水,把缸打满。夏天要保证水质干净,无异味;冬天除加缸盖外,还在大缸外包上棉套,在寒冬,要把缸架在特制的石圈上,下燃炭火,昼夜不熄,以免缸水冻结。

清朝一些城市有专门的救火兵丁、救火义役、救火夫头。据《康熙仁和县志》记载,当时杭州城内居民住宅稠密,经常发生火灾,由于扑救不力,往往造成很大损失。为此,总督刘公从守城部队中抽出40名身体强壮、行动敏捷的兵丁组成一支灭火队伍,专门担负城内救火任务。这些救火兵丁身着号衣,头戴号帽。号衣背后缝制一方白布,上面书写“杭协营救火兵丁×××”,字迹粗大明显,并盖以印文。

乾隆八年(1743年),湖南巡抚蒋薄指示各州县组织救火义役,专门负责扑救火灾。这些救火义役都要登记造册,上报官府,由官府每年发给一定的银两。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湖南官府颁布的《救火事宜》规定,所有救火义役均需穿戴号衣,其式样为白布缝制的马褂,红布镶边,前后各绘置一圆图,在圆图内书写某县民壮。根据他们在火场上的表现,事后分别奖罚。救火义役都有明确分工,并配备各种灭火器具,以便在救火时各执其器。

救火夫头是清代负责管理水夫的人。湖南官府在《救火事宜》中规定,每县须设救火夫头5名,各管10名水夫。官府每月向这些救火夫头各发工食银3钱。他们各佩带一面旗帜和一个灯笼,其颜色和标记各不相同,以便于在火场上指挥自己所管理的水夫供水。发生火灾时,到场的水夫看到指挥自己的救火夫头摇旗或举灯,则应挑水向前。救火夫头见水一担给一支水签,事后见一支水签给一文钱。地方官府通过识别旗帜或灯笼的颜色、标记,分别予以奖惩。如果水夫不听从救火夫头的指挥,或救火夫头假公济私,克扣水钱,一经发现,官府即予查办。

清代民间有救火会、救火社、水会、水局、水龙局、挠钩会等消防组织。挠钩会是清代天津一些救火会附设的组织,该会由若干人组成,配置大小挠钩、铁锚等工具,专门负责在火场上破拆房屋、切断火路、扒火道、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等任务。

清朝的机桶(火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救火器具,也是消防车的雏形。至清朝光绪年间,消防器材装备发展为用人力扛拉的木制抬龙,以及吊桶、铜锣、大纛旗和各小旗(大、小旗均用蓝底白字)、梯子(竹制)、警铃、挠钩、刀锯、斧凿、杠索、灯笼、号衣、号帽、防火背心等。

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在天津划分了租界,为防火灾,意大利军招募华人组织官办救火会,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救火会便交由该局监管,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这便是我国第一支消防警察队。翌年,北京也组建了消防警察队,随后南京、广州、长沙等地相继建立消防队。这些消防队初建时均由当地警察厅、局直接管辖。

相关文章

  • 树文化理念,扬国粹精神——新鼎文化艺术发展(苏州)有限公司开业[图文]
    树文化理念,扬国粹精神——新鼎文化艺术发展(苏州)有限公司开业[图文]

    开幕式照片2022年1月8日上午,新鼎文化艺术发展(苏州)有限公司、苏州逸风阁国画院、苏州秦岭书画艺术院开业揭牌仪式在苏州逸风阁国画院隆重举行。现场合影: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全国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徐福庆(中),苏州逸风阁国画院、苏州秦岭书画艺术院院长王陇花(右),新鼎文化艺术发展(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州逸风阁国画院、苏州秦岭书画艺术院执行院长党组书记李松(左)本次活动受到社会各...

    166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邓超作画庆生:网友称梵高毕加索都为之倾倒[图文]
    邓超作画庆生:网友称梵高毕加索都为之倾倒[图文]

    邓超送给孙俪画像当结婚5周年的礼物。2月8日,邓超在微博中分享出自己的一幅绘画“巨作”,庆祝与孙俪结婚五周年纪念日,大秀恩爱。他在微博中写道:“没钱买礼物,耗时一年零一天偷偷画出这幅巨作,相信梵高毕加索庞中华看了都会为之倾倒,我怕你们看到会更对世俗的审美更加愤怒不满,但我爱你们,好吧看吧看吧,艺术瑰宝就是要更多人分享的!疯转吧,疯评吧,疯点吧!媳妇,结婚五周年快乐@turbosun。”对此,网...

    184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吶喊》背后的疑云 原来蒙克并不疯[图文]
    《吶喊》背后的疑云 原来蒙克并不疯[图文]

    蒙克《吶喊》几世纪以来,蒙克《吶喊》画中暴风雨般的云彩被许多艺术史学家和收藏家解释为画中主角的内心投射、一种恐惧的存在主义象征。上个月25日在维也纳欧洲地理科学联盟大会上,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教授海伦尼。莫瑞(Helene Muri)却指出,或许蒙克在画中表现的并非脾胃翻腾的焦虑,而是一种罕见的天气现象。挪威艺术家爱德华 蒙克(Edvard Munch)在19世纪...

    149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老照片上的车模 性感没有年代限制[图文]
    老照片上的车模 性感没有年代限制[图文]

    老照片上的车模性感没有年代限制老照片上的车模性感没有年代限制老照片上的车模性感没有年代限制在当今各类汽车展上,人们除了对那一款款靓丽的新车目不暇接之外,面容娇好、身材婀娜的汽车模特,也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眼球。这些车模们通过肢体造型,演绎着各类汽车不同的内涵和气质。那么,几十年前的车展和车模是什么样呢...

    41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媒体曝100张全新连号一元纸币已被炒到120元[图文]
    媒体曝100张全新连号一元纸币已被炒到120元[图文]

    日前,山东省在青岛等5个城市率先进行“1元券硬币化”试点,停止向商业银行投放1元券纸币,转由硬币替代。央行相关负责人随后也表示,1元硬币化将逐步在各地推广。这个消息一出,很快引发一元纸币收藏热。淘宝网上,甚至有商家以1.2:1的比例在销售连号一元纸币。昨天,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进行了有关调查。“一刀”一元纸币炒到120元沈阳市民张先生说,一元纸币将要硬币化的消息一传开,身边就有不少投资收藏者...

    185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老汉古玩市场5块钱捡漏了一枚古币 竟卖出30万[图文]
    老汉古玩市场5块钱捡漏了一枚古币 竟卖出30万[图文]

    老汉平时喜爱收藏古玩,经常逛古玩市场,无意间用5块钱买下一枚“大德通宝”的古币,谁知最后被人家30万收藏,这让老汉在他那个地方的成了富翁。这是他买这个古铜钱的那个摊位的照片。此时的摊主估计很伤心。自从这枚西夏“大德通宝”被老汉买下之后,不仅他当地古钱收藏圈中的人瞪大双眼,周边省份的大家也开始打探底细,天天追寻。毕竟这是个珍品,存世量不多。是,这枚只花了五元钱买到的古钱便开始一路飙升,800...

    196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伦敦一不起眼老宅:403年历史 曾躲过二战[图文]
    伦敦一不起眼老宅:403年历史 曾躲过二战[图文]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英国历史学家菲奥娜·鲁尔 (Fiona Rule)在其《伦敦最古老的房屋》一书中介绍了一座名为“41-42 Cloth Fair”的房屋,它建于403年前,经历过英国内战,躲过伦敦大火和 ”二战 ”轰炸,成为幸存下来的瑰宝,现价值5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829万元),隐藏在法灵登街里一条保留着中世纪风格的小巷子里。起初,这座房屋是“朗德斯·格林广场”计划的一部分...

    20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南京博物院里的三件珍贵文物[图文]
    南京博物院里的三件珍贵文物[图文]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年代:南朝尺寸:纵80厘米,横240厘米恣意、疯狂、潇洒、浪漫是魏晋时代的标签,而这其中又以竹林七贤为代表。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这七位才华横溢的名士以“玄虚淡泊、与道逍遥”的姿态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后世对他们盛赞崇拜,同时期的人也极为推崇。这样的全民爱豆自然拥有无数拥趸,放到现在,一定是海报画像高悬家中,这点倒是与我们要说的这幅竹林...

    92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长春男子30余年收藏200余把紫砂茶壶 不重样[图文]
    长春男子30余年收藏200余把紫砂茶壶 不重样[图文]

    老李对每一个茶壶都爱不释手他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老人 却拥有众多样式的紫砂茶壶他的茶壶最贵的也只有4000多元有人高价买,他却舍不得卖茶水淡而清澈,虽不比酒的浓郁及咖啡的温馨,却仿佛所有凡尘琐事都漂浮开去,一切随之豁然开朗。李刚是长春一名退休人员,他爱茶,更是紫砂茶壶的收藏者。30多年来,他收藏了200余把紫砂茶壶,每一个茶壶的样式都不同,一壶一盖,写满了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李刚收藏的这...

    53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浅聊晚晴鲁派内画鼻烟壶作品[图文]
    浅聊晚晴鲁派内画鼻烟壶作品[图文]

    内画鼻烟壶是清代末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具有构思新奇、意境高雅、设色古香、勾勒清晰、气韵生动的艺术特色,以其小巧玲珑的造型,丰富多彩的材质,精美绝伦的工艺,匠心独具。有人曾以“袖里乾坤真正大,壶中日月尽包罗”的诗句赞誉。一般用半透明料器制造的鼻烟壶,用一种特制的小竹笔,从壶口伸入,倒着在瓶子里做画,因此需要非常高超的技艺。在山东省昌邑市博物馆中,收藏有一批内画鼻烟壶作品,其中不乏...

    228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记忆是歌》——陆祖鹤文集出版[图文]
    《记忆是歌》——陆祖鹤文集出版[图文]

    由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题书名,我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作序的陆祖鹤文集《记忆是歌》于今年10月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记忆是歌》是书画家陆祖鹤女士几十年工作和生活中留下的足迹。她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等形式,叙述了人生既有阳光,也有雨水;既有平坦,也有坎坷;既有快乐,也有痛苦……告诫人们,“要懂得感恩,要爱憎分明,要不怕挫折,坚持良好的道德准则”等有关人生哲理。其诗文题材独特,手法新...

    1336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美国86岁珠宝大盗落网 还曾被拍成行窃纪录片[图文]
    美国86岁珠宝大盗落网 还曾被拍成行窃纪录片[图文]

    一名臭名昭著的珠宝大盗本周在美国一家超市行窃时落网,此次所窃财物价值86.22美元。此人年近九旬,专盗珠宝60多年,足迹踏遍美国、法国、摩纳哥、日本等,还曾被拍成纪录片。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名女盗贼名为多丽丝·佩恩,现年86岁。她最近承认偷盗一条价值2000美元的钻石项链,被判软禁在家,不料17号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家沃尔玛超市“顺走”86.22美元商品,再度落网。佩恩声称,她只是“忘记付...

    115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旧熔炉如何铸出城市“新艺术”[图文]
    旧熔炉如何铸出城市“新艺术”[图文]

    威廉姆斯是一位23岁的艺术家,住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在伍德劳恩中学读高中时,艺术老师建议他参加斯洛斯青年暑期培训项目。“我对铸模、生铁一无所知,从没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和金属有什么交集。倒是用彩泥做过漫画人物雕像,蝙蝠侠、蜘蛛侠什么的,就是业余水平。” 威廉姆斯说。年轻艺术家威廉姆斯暑期项目结束时,威廉姆斯的作品获了个小奖,可他自己觉得一无所获,用些“四不像”交了差。项目负责人马歇尔却从堆在桌...

    226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全面展现汉代饮食文化风貌的画像石[图文]
    全面展现汉代饮食文化风貌的画像石[图文]

    别样的丰收宴享 饱饫烹宰山东沂南县界湖镇北寨村,有一东汉大墓,墓室内以饮食文化为题材的建筑石雕装饰,是汉代厚葬的产物。其中一块汉画像石(图为该画像石拓片),是线刻画,灰石质,纵55.5厘米,横167厘米,表现的是别样的“丰收宴享,饱饫烹宰”场景。整个画面可以“中间对折线”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来分析。左侧画面中:靠近右侧停放有三辆牛车,牛缰绳系在车后,两牛站立,一牛卧地;牛车前席地而坐的两人,显然是...

    791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沈芳教授到惠州传学授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图文]
    沈芳教授到惠州传学授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图文]

    五月七日,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中学迎来一位艺术大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终身客座教授沈芳。沈芳教授,艺名醒醉。是清华大学终身客座教授。1941年出生于湖北仙桃,从小酷爱书画艺术,能书、能画、能诗、能撰联。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多次死里逃生。1990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时,孤身南下,执意追求,常常自撰联:“醒者诗书画,醉也精气神。”正因为他在艺术路上孜孜以求,坚持不懈,才荣获当代最美人民功勋艺术家称号。...

    29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