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兄弟俩痴迷收藏30余年:巡游庙会淘回古董[图文]

时间 : 08-15 投稿人 : 逸逸 点击 :

兄弟俩痴迷收藏30余年:巡游庙会淘回古董 | 艺术品档案

明洪武釉里红大碗

没有华丽恢弘的外观建筑,也没有显眼明亮的指示标牌,海南省盛鼎艺术品收藏交流展览馆“蜗居”在海口市海甸四东路的一座大厦里。可走进这一方天地,竟发现秦砖汉瓦、唐陶宋瓷、晋书元画、明玉清玺……

展览馆的“掌门人”周大宗及胞弟周恒宗在这里备了好茶好酒,每每有藏友诚意造访,总是热情招待,甚至不惜从封锁的玻璃壁橱里取出一件又一件哪怕是稀世之宝,供大家品鉴、赏玩。说到这里,周大宗又抱出一只元代青花梅瓶给大家展示,“以实物进行交流固有风险,但以宝会友亦不失为一件乐事。”

出手相救,不舍珍宝流失

收藏界素有“以宝会友”之传统,收藏家在相互往来交流之间若是对彼此的藏品产生兴趣,很可能物物交换,也可能出价易主,颇为风雅的同时也属皆大欢喜。可无论这些年接触的藏友如何软磨硬泡,有两组字画是周恒宗始终咬紧牙关不肯出让的。

其中一组是清末民初的书画艺术家吴昌硕手书的四幅石鼓文作品,购于80年代末的安徽。“原先的藏主是一位老先生,他将四幅字卷好叠在一起,放置在阴暗潮湿的箱底,一放就是将近40年之久。”由于多年堆压,环境又不适于存放字画,周恒宗看到这组作品时它们已经“绵软湿润得如豆腐一般,没人敢把它们完全展开”。

吴昌硕乃清末浙江人,一生以诗、书、画、印这“四绝”名震海内外。而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又以融入了个人特色的石鼓文最为夺目,尤为世人推崇,曾被评价为“气势磅礴,魄力雄伟,用笔豪放,于浑朴中见华滋,与厚重中寓灵动”,近年来由于真品传世不多,收藏价值更是节节攀升。

而周恒宗所藏的这组作品同样用笔浑朴厚重,饱满鼓荡,因此,尽管只是对卷首两行篆字匆匆一瞥,还未见到吴昌硕本人落款的他就决定将其购下谨慎运回家中,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悉心修复。

“怕虫鼠扯咬,我就把它们铺在床上挂起蚊帐;怕阳光暴晒,我就紧紧拉着窗帘只透着微微的光;怕空气潮湿,我就整日开着空调保持恒温恒湿的状态。”嘴上说着“只是把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周恒宗其实对此倾注了极大的心力,要不怎么在时隔多年后忆起第一次看到被完整修复并装裱后的它们时,仍满面红光。

用同样的方法,周恒宗还“救”起过清代书画艺术家刘德六的一组字画。“初见时因为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宣纸已经变黄发脆,一碰就像摸到一纸细沙一样易碎。”而这组作品同样在他的呵护下重新焕发了往日光彩,只因真爱收藏之人必不舍珍品遗憾流失。

执着与否,相信宝物随缘

迷上收藏30余年,周大宗、周恒宗兄弟常年奔波于山西、陕西、广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造访民间,巡游庙会,将遗落民间的古董、字画一件件“淘”回来。

相对于周恒宗偏爱字画,周大宗则对陶瓷情有独钟。各朝各代的陶瓷古董占据了展览馆的大半壁江山。从战国的印纹陶罐、汉代的女子陶俑到唐代的唐三彩、元代的青花瓷和清代的釉里红,都代表了那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民现实生活和该类工艺的最高水平。

摆在展览馆进门右侧的釉里红缠枝花卉大罐产自元末明初。喜好收藏者均有了解,“釉里红”这一釉下彩绘工艺创始于元代景德镇窑,但起初工艺并不成熟,作为着色剂的铜离子又对温度极为敏感,若是柴窑中火候不到,花纹则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而若是火候略过,铜离子便从釉层中挥发逸出,呈现飞红或褪色现象,纹饰断裂。因此,在清朝之前成功烧制并流传于世的釉里红精品可谓凤毛麟角。

而细观周大宗收藏的这两个釉里红缠枝花卉大罐,可以看到,它们底色纯净清透,红花艳丽飘逸,落笔之处纤毫毕露、栩栩如生,数百年过去依然保持着水洗一般的光洁透亮。“当时与我一同鉴宝的藏友各自持有不同意见,许多人因为它们太过完美而认为可能是后来仿制的赝品。”可凭着多年收藏的经验和“一种奇妙的缘分”,周大宗还是决定“冒一次险”。后来经过多位文物鉴定专家的鉴别——他的这块宝,押对了。

“其实我也有过犹豫和考虑,但收藏也注重眼缘,‘对上眼’的宝贝就不要轻易放过。要知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周大宗说道。

走火入魔,做梦也梦到藏品

在展览馆中展出的440余件古董和近200幅字画中,有的是单个展出,有的则是成组呈现。其中,一组元代十八罗汉带盖青花瓷瓶古朴而不失优雅,久远而更显釉色,格外惹人喜爱。

据周大宗介绍,这组瓷瓶共有六个,每一个瓷瓶上都各自绘有十八罗汉中的三位,并落有罗汉的名号。在制瓷艺术中,能在绘图旁注明罗汉身份已属罕见,更为难得的是,该组瓷瓶底部还雕有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的头像并署有八思巴文。

元青花瓷器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多为收藏者青睐。而八思巴文乃元世祖忽必烈时国师八思巴所制,但伴随着蒙元帝国的消亡被逐渐废弃,成为一种“死文字”。因此,带有八思巴文的元代青花瓷器被认为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让这组瓷瓶的“身份”更有据可究,收藏价值也可想而知。

“最初我只收到这组瓷瓶中的两个,心里十分不甘。”于是,周大宗四处打听并不惜多次往返于海南、江西两地以高价换购,最终才分三次将这组瓷瓶收齐。“那时候每每听到哪里有这组瓷瓶的消息,我就立马赶去一探真假,当然也有多次是无功而返,只是从未想过放弃。”周大宗说,收藏之人追求完美,能成组成套的古董,就是拼尽全力也要寻来凑齐,“或许我是‘走火入魔’了吧。”

在收藏中“走火入魔”时,周大宗就连夜晚睡觉都能梦见自己追求的古董,“仿佛还能听见山水画里溪水潺潺的声响,甚至梦见瓷画里的十二金钗个个走了出来。”

他所说的十二金钗是来自意大利的清朝宫廷画家郎世宁所绘的十二幅瓷板画像,其中展示的十二位美人柔若无骨,亦嗔亦喜,仿若真人。这套耗费他近十年时间搜集的瓷板画可不简单,光是要烧制这样直、薄、平的瓷板作为“画布”就十分考验当时的制瓷水平。此外,瓷板上的画为郎世宁亲手描绘,而书法、上釉、烧制又得是另请高人。“你看这香腮、云鬓,哪一处不是精益求精?若非皇家工匠,难出此等精品!”顺着周大宗所指,我们看到瓷板上的颜色被完美还原,因是采用矿物质上色所以历久弥新,愈发明艳。

“还记得每一次见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宝贝,那种激动而震撼的心情都是难以言表的,入手后哪怕天天放在身边看也总看不够。”幸运的是,如今周大宗、周恒宗兄弟有了这一方天地,终于能约来三五好友与此生最爱日日相见,共饮清茶。

相关文章

  • 肉疼!玉碎了怎么办[图文]
    肉疼!玉碎了怎么办[图文]

    断成两截断成几截一只翡翠手镯,不仅是美丽的装饰,更是情感的陪伴,纵使主人再小心呵护,也难免发生这样的意外。看到这种景象,心都跟着碎了。手镯断了怎么办呢?那就断镯修复吧,修复一个手镯,能唤醒一段情怀,让这些流淌的情怀,在手腕上再现光彩。珠宝修复设计手镯珠宝修复设计手镯轻度断裂如果翡翠手镯是在碰撞中产生了一个裂痕,并对整个手镯的牢固性没有太大的威胁时,可用黄金(或白金)把两头裂口包起来,做...

    915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世界最大钻石坑直升机都不许从上空飞过[图文]
    世界最大钻石坑直升机都不许从上空飞过[图文]

    钻石永恒久一颗永流传,钻石是很多人多最爱,知道钻石却不知道钻石产于哪里,爱好户外旅行的人应该知道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的“Mir mine”,有一个世界上最深的人工大坑,直径约1200米,深度约524米,估值130亿英镑,它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钻石坑洞”钻石坑于2004年起已经停止运作,但底下的隧道的钻石产量几乎是占全球钻石总量的四分之一,现在仍由当地挖矿公司经营。它是最深的露天钻石矿厂,因为洞...

    1711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工人修路发现陵墓 里面埋的竟是古董车[图文]
    工人修路发现陵墓 里面埋的竟是古董车[图文]

    在国外的一条公路上,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事件,修路工人在修路挖掘时,突然发现了一个陵墓,这一下子就引来了极大的关注,可能是古墓,所以当地政府就立即安排了考古人员前来挖掘研究。这个陵墓的大致形状已经被挖掘了出来,埋藏的深度很浅,当全部挖掘完毕的时候,才惊奇的发现这并不是一个陵墓,里面埋的不是人,而是一辆古董车,有点令人意外。这就是从陵墓里面发掘出来的古董车,从外观就可以看出它的岁月了,据说是一位...

    487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书画里的中秋 周总理批示从香港购回《中秋帖》[图文]
    书画里的中秋 周总理批示从香港购回《中秋帖》[图文]

    图为(传)晋代王献之《中秋帖》古往今来,我们与祖先共沐在同样的月光之中,这轮皎洁皓月也照亮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心灵,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众多吟诵中秋的书画精品。论及与中秋有关的书画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晋代王献之(传)的草书《中秋帖》也许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件珍品。它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一起,被乾隆皇帝誉为“三希”,意为此三帖乃希世珍宝。图为宋代赵佶《闰中...

    64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河南又多了一个博物馆,堪称美学天花板[图文]
    河南又多了一个博物馆,堪称美学天花板[图文]

    “一馆封神”、“一票难求”,“洛阳美学天花板”、“最美博物馆代表”……在社交网络上,这座新落成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热度不亚于“洛阳三绝”之一的龙门石窟。2022年5月中旬,这个云集了“半部洛阳运河历史”的博物馆正式落成、开放。“正反拱”的大屋顶营造出独特天际线,西面12米高的全景玻璃引景入室,层层错动的内部空间,搭配流光溢彩的唐三彩陶瓷墙,西周回字纹青铜鼎、唐代仓窖遗存等近...

    26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御医孤本藏药神 治疗癌症中药方此处寻[图文]
    御医孤本藏药神 治疗癌症中药方此处寻[图文]

    我不是药神剧照李克强总理近日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总理在批示中指出,“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相关措施要抓紧落实,能加快的要尽可能加快。”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死亡率为144.3/...

    104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法国塞纳河水位持续走高 河边雕塑穿救生衣[图文]
    法国塞纳河水位持续走高 河边雕塑穿救生衣[图文]

    当地时间2018年2月4日,法国巴黎,塞纳河水位持续增高,当地桥边的一座雕像穿上了救生衣用于“自保”。...

    247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二战潜艇基地变身数字展馆[图文]
    二战潜艇基地变身数字展馆[图文]

    一座1940年二战期间建造的潜艇基地,花费1000万欧元改造后成为数字艺术空间。澎湃新闻获悉,疫情后,“光的池塘”数字展馆在法国波尔多正式开馆,首批展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与保罗·克利的作品,巨大的数字图像与船坞水光交相呼应,除了再现大师作品,展馆还呈现了数字艺术新秀作品与潜艇基地的历史档案。2020年6月,世界上最大的数字艺术空间在法国红酒之乡波尔多正式开馆,展馆总面积4.5万平方米,原先是二战...

    50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绿马“出圈”,博物馆文创“卷”起来[图文]
    绿马“出圈”,博物馆文创“卷”起来[图文]

    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产品“马踏飞燕”。受访者供图为了得到一个全网爆火的“马踏飞燕”玩偶挂件,00后甘肃小伙杨浩义甚至找了“关系”——拜托甘肃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帮他抢购。“眼缘很重要”,今年6月底,在兰州市首届文创节第一次看到“马踏飞燕”时,杨浩义就被这只“绿马”的烤瓷牙以及它踩着飞燕的“轻快”动作俘获了。他觉得,疫情当下,自己需要这种可以解压的小玩意儿。历经44天,“马踏飞燕”成功入手,杨浩义...

    180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武汉收藏迷12年收集罕见姓氏[图文]
    武汉收藏迷12年收集罕见姓氏[图文]

    杨晓铁正在把名片归类听说有人姓“碗”,“收藏迷”杨晓铁丢下饭碗就开始打电话联系。几天前,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这张名片,他的1500多张百家姓名片里,又多了一个少见的姓氏。12年收藏了1500张名片香、幼、墨、了、冻、老、心,这些字看起来很普通,但作为姓,就十分奇特了。昨天,记者在杨晓铁的办公室里,看到了这些姓氏的名片。甚至连东、南、西、北、中,还有梅、兰、竹、菊这样的姓氏,他也都集齐了。杨...

    144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沈阳艺术家创作面塑《清明上河图》[图文]
    沈阳艺术家创作面塑《清明上河图》[图文]

    沈阳民间艺术家于启全等创作的大型面塑作品《清明上河图》日前在沈阳亮相。面塑《清明上河图》按照1∶1比例制作,原作中的人物、建筑、车船、牲畜、树等一一被展现。45岁的于启全表示,10年前他就有创作面塑《清明上河图》的想法。直到一年前,他把这个想法说给3位友人听时,大家一拍即合。于是4人立即分工创作,于启全负责人物,其他朋友负责建筑、车船、牲畜、树等。据了解,面塑《清明上河图》中有500多个神态...

    262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柏林世界建筑节展出作品:最佳风景[图文]
    柏林世界建筑节展出作品:最佳风景[图文]

    由英国图片社Arcaid Image主办的建筑摄影大赛(Arcaid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Awards),近日公布了2017年度入围的20张照片。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中国杭州,隈研吾设计 组别:空间感(Sense of Place) 拍摄:张虔希作为一家创立至今已超过30年、专注于展示建筑世界多面精彩的图像网站,Arcaid Image特别开设了年度建筑摄影...

    28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探访徽墨制作技艺:千年墨香盼传承[图文]
    探访徽墨制作技艺:千年墨香盼传承[图文]

    描金完毕后的成品墨锭 余皓 摄中新网黄山2月2日电 (余皓)徽墨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的“徽墨”更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至爱,有着“一点如漆,万载存真”之美誉,制墨业始于南唐,在宋代达到顶峰,由于原材料及气候等原因,徽州地区一直是制墨业的中心,近日,记者走进安徽黄山屯溪的胡开文墨厂,探访这一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 用反刻技艺雕刻的墨模 余皓 摄徽墨制作技...

    521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米开朗基罗用达芬奇名画续写和谐[图文]
    米开朗基罗用达芬奇名画续写和谐[图文]

    1503年,佛罗伦萨共和国总督皮耶罗·索德里尼突发奇想,力邀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两位杰出画家在市政会议大厅的同一堵墙上分别作画。于是,一场文艺复兴时期的双杰“画战”就此展开。最终,虽未分胜负,但此“画战”却在二人心中埋下了一个谁都不愿主动逾越的心结。 直到1519年达芬奇病逝之前,两人虽多有见面,却如陌路人一般。到了1530年,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只剩下米开朗基罗一人。就在这一年,米开朗基罗接受了...

    158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玻璃器是怎样炼成的[图文]
    玻璃器是怎样炼成的[图文]

    青博近期的《流光溢彩——上海博物馆藏欧洲玻璃陶瓷器展》获得关注无数,极尽奢华的玻璃艺术品历经百余年依然“美得不像话”,那么这些精美艺术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我知道!是吹出来的!No No No!玻璃制作工艺多种多样,制作流程纷繁复杂,仅靠吹制难以达到繁复的艺术效果,现在小编就来给大家补补课!1、吹制玻璃吹制术是一项古老而成本昂贵的玻璃成型技术。吹制工手持一条长约1.5M的空心铁管,一端...

    146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