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古人吃什么:汉代面条三国馒头宋代油炒青菜[图文]

时间 : 08-15 投稿人 : 元元 点击 :

古人吃什么:汉代面条三国馒头宋代油炒青菜 | 艺术品市场山东出土的汉代铁釜

想要吃饭,结果各种麻烦。因为他要吃的诸如西红柿打卤面、炒青菜、大西瓜,甚至要喝的茶 等等,在当时基本上都还没出现。现在中国作为美食大国,名震四海,但是老祖宗们在这方面的水平似乎远不及现在高。那么在秦汉时期,人们究竟吃什么?今天中 国菜里那些复杂的烹饪和多样的菜品,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呢?

3900年前最早“面条”

是用小米和糜子做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专家魏益民不久前发表了一篇专文来探讨中国面条的起源。他的观点简单而言是:“饼”是中华面条的原始雏形;剁 荞面是中华面条的早期形态;饸饹面是挤压面条的鼻祖,是面条规模化生产的初级形式。手擀面是小麦引入西域、关中和中原后,在剁荞面和烙饼工艺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种擀切结合的家庭食用面条。新疆拉条子是兰州拉面的祖先;兰州拉面是手工挂面的雏形。

魏益民指出,我国考古发现的研磨器不少,早的距今可达11000至9000年;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出土了5000年前批量的小麦炭化籽粒; 河南省灵宝县张家湾采集到东汉时期的绿釉陶坊模型,表现人们舂米、磨面的场景。另外据东汉班固所著《汉书·食货志》记载,小麦是在西汉时期由西域引入关 陇,开始在中原大量种植的,“在没有小麦种植的年代,肯定没有含有面筋且富有弹性和延展性的小麦粉面条。那么,此前在中原、关中、陇西、陇东大地有面条 吗?如果有,那面条是由什么原料制作的?又是咋样制作和食用的呢?”

一个重大的发现出现在2002年10月——青海省民和县距今约3900年的喇家遗址挖掘出的一只蓝纹红陶碗中,发现了酷似今天“面条”的东西。 该“面条”呈米黄色,粗细均匀,直径约3mm,长度约500mm。专家们经过分析认为,它主要由粟(小米)和少量的穄(糜子)制作而成。在这碗“面条”中 还发现了动物骨头碎片,说明是一碗荤面条。这一发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此前根据食物、文字和壁画资料在中国发现的“面条”距今最多有两千多年的历 史。这一发现也开始挑战西方研究者关于意大利面条起源和历史的假设。

古人吃什么:汉代面条三国馒头宋代油炒青菜 | 艺术品市场河南新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最近有条微信传播甚广,讲的是一条大汉穿越到秦代的咸阳城,

不过由于当时在陇西、陇东、关中和中原地区种植的作物主要为起源于中国的谷子、糜子、荞麦、大麦(包括青稞,即裸大麦)、大豆等,小麦的发展虽 然也比较迅速但还算不上太普遍。所以秦代小麦粉面条应该是比较少见的。而“面条”一词是宋代由“汤饼”改称而来。所以确切地说,“面条”宋代才有是不符合 历史事实的。就算秦代吃不到,汉代总归是能吃到了。

外国传入作物

至少有五十种

大汉还点了西瓜、茄子,都没有,还包括前文所述的西红柿。这就涉及到中国农业中的外来物种问题。农史学者王兴华、许世霖指出:在我国的现有农作 物中,至少有50多种来自海外。宋以前我国引入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部分原产于地中海、非洲或印度,它们大多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这些早期 传入的农作物多为果树和蔬菜,鲜有粮食作物。中唐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中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不断有新的农作物引进,其中美洲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则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最先传入我国的农作物是葡萄和苜蓿。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中国本土是有野葡萄生长的,但在中国古人似乎对培育浆果类不是特别感兴趣,比如世界上 的“莓”类有半数以上生长在中国,但几千年来却少见大规模利用和栽培的记载。国人特别爱的水果,是蔷薇科的桃李杏,苹果梨等等。

除此之外,古籍还称张骞从西域引进了不少“胡”名的作物及其他作物,它们有:胡桃,即核桃,原产伊朗、小亚细亚;胡蒜,即大蒜,原产欧洲南部及 中亚;胡荽,即香荽,也叫香菜,原产地中海及中亚;胡瓜,即黄瓜,原产喜马拉雅山南麓;胡麻,即芝麻,原产非洲;胡豆,一指豌豆,一指蚕豆。但《史记》、 《汉书》及其他汉代文献都没有由张骞引入的记载,很可能是后世的学者,根据传闻而加在张骞头上的。

唐代传入的作物中比较著名的是胡椒、西瓜、菠菜、小茴香、开心果、无花果。

古人吃什么:汉代面条三国馒头宋代油炒青菜 | 艺术品市场

青海喇家遗址发现的古代“面条”

中唐以后,吐蕃崛起,控制了河西和陇右地区,从而阻塞了唐王朝与西域的贸易通道。在陆上丝绸之路严重被阻的情况下,中国和外国的许多商人开始转 向从汉以来逐步开辟的海上贸易通道,从而形成了一条从中国的广州,经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到波斯湾的末罗国(今伊拉克巴士拉),再向西北行到缚达(今伊拉 克巴格达)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路,到宋元时代商业发展到空前的程度。

经由这条海路,被称为引发了中国“第二次农业革命”的占城稻进入中国。占城稻经宋朝政府的大力推广,兼之自身的优良品性,逐步发展为长江流域居 主体地位的粮食作物,并相继演化出众多优良的新品种,变革了长江流域的耕作制度。占城稻使中国出现粮食盈余,也为宋代经济的迅速膨胀奠定了物质基础。

不过店小二说水稻原产东南亚,白米饭吃不到,可能并不很确切。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有稻种,距今约10000年的湖南玉蟾岩遗 址中也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种遗物。所以说国内当时是有稻子的,只是品种、产量和产区的问题。当然考虑到不甚发达的交通状况,中原地区的中产阶级 吃不到白米饭,也算是情有可原。

包子到三国才有

唐代已有炒生蚝

吃不到面条,大汉决定吃馒头和包子。但是店小二告诉他,这两样东西要到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才有,也就是要到三国啦。

专家指出,馒头起源, 今人多认为始于三国, 持这种观点者多引宋朝高承的《事物纪原》中的一段著述, 其卷九“馒头” 条引《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有人提议杀人以首祭神。“武侯不从。因杂用牛、羊、禾之肉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祠神,亦飨焉,而为出兵。后人 由此为馒头”。这一点至少证明,三国时已经有了“馒头”一词,不过是包馅儿的,类似今天的包子。而不包馅儿的“馒头”,则更加平民化,至少到晋代应该已经 有出现。到了元代,做法已经和今天无异了。此时人们已经用酵子, 加盐和碱, 解决了用老面做馒头发酸的技术难题。

大汉很郁闷,决定来盘炒菜算了。店小二很为难,说先生啊,铁锅到了宋代才有,现在我们不能炒菜啊……

实际上,作为中国独创的烹饪技术,关于炒法的起源,说法很多,流传较广的有五种:商代说、春秋战国说、汉代说、魏晋说、宋代说。其中,主商代说 的是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林乃架。他认为:“殷墟曾出土青铜锅、青铜铲和很多能切薄肉的青铜刀,可见殷代已盛行炒菜”。综合各方意见,有学者认为,春秋、战 国时期已有具体的铜制炊具证明炒法可以存在, 且《楚辞》中有煎字,此处的“煎”与炒词义相通;汉代则有更多出土的铜制炊具证明炒法的存在,且在文献中有叫“釜炙”的类似炒菜的品种;魏晋南北时期, 随着可以炒菜的铜铛的使用、铁釜的普及,已经出现较多的典型炒菜品种, 并被收入《齐民要术》中, 足见炒的烹饪方法已经初步形成。到了唐代,广州人已经开始吃炒生蚝了。宋代这个享乐主义大流行的朝代中,炒菜新品种大量出现,和今天已经差不多了。看来大 汉进的馆子的厨师可能是技术不精,不然在秦代,还是很有可能吃上一碟炒青菜的。不过肯定没有花生油,因为花生也是美洲物种,要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才 有。汉代以前中国基本上没有利用植物油的记载,主要用的都是动物油。宋代才出现菜籽油和大豆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要到明代之后了。

相关文章

  • 雪人融化后残骸网上拍卖[图文]
    雪人融化后残骸网上拍卖[图文]

    网页图【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镜报》12月22日报道,在圣诞节即将到来之际,eBay网上交易繁忙,然而,近日有人竟公开拍卖融化后的雪人——一碗水、胡萝卜和蓝莓。消息称,这个雪人是2013年圣诞节当天下雪时堆的,但它现在所呈现的状态是一碗水、胡萝卜以及蓝莓。据悉,这份“难得”的圣诞纪念品起拍价只要0.99美元(约合人民币6元)。(实习编译:吴俊 审稿:朱盈库)...

    132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保洁阿姨在厕所里竟扫出280多条金条[图文]
    保洁阿姨在厕所里竟扫出280多条金条[图文]

    作为一名清洁工,每天做的粗人累人的工作,谁会想到清洁工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是在孟加拉机场某个航班上在厕所里清扫出来的金条。数目多达280多条。发现金子的是一个清洁阿姨,她在飞机降落之后,想往常一样的打扫飞机,扫到厕所的时候,就看见厕所里面有个很大的塑料袋,并且很沉。清洁阿姨打开了塑料袋,本来还以为是谁的恶作剧,扔了一包垃圾在这里,哪里想到打开一看,妈呀,吓死她了,全部是金条!阿姨很...

    139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有够瞎 台北市府把艺术品当垃圾铲平[图文]
    有够瞎 台北市府把艺术品当垃圾铲平[图文]

    作品虽在台风过后作品略遭破坏,但依然能够修复,却被市府当成垃圾铲平。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北市府特地邀请意大利艺术家来台参与“关渡国际自然装置艺术季”,和社子岛居民一起创作《万物皆流转》,28日遭市议员吴思瑶踢爆,该作品在“杜鹃”台风后,竟被北市水利处当成垃圾铲平,让艺术家万分难过;水利处说,只是不小心,没有恶意。循往例每年艺术季都会寻找艺术家来台创作,今年活动以“感潮”为主题,由意大利艺...

    1605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画家韩滉与晚唐的金陵王气[图文]
    画家韩滉与晚唐的金陵王气[图文]

    韩滉《五牛图》局部。 本报资料历史课唐大历年间,晋州刺史韩滉调任苏州刺史,同时兼浙江东西都团练观察使,原浙西观察使李道昌,因为无能被免职。过了一年多,这个韩滉又升官了,改任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同时担任润州刺史和镇海军节度使。有许多头衔,今天也弄不太明白,反正此时的形势不太好,有点混乱,朝廷便把维护东南这一大片区域的安危,托付给了韩滉。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以南京为中心的东南地位越来越重要...

    189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艺术家Jaime Molina创作的神秘木雕[图文]
    艺术家Jaime Molina创作的神秘木雕[图文]

    Jaime Molina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其作品从2维、2.5维到3维都有。我们看到的这部分是其3维作品部分。这些雕塑中的人物大多眯着眼,沮丧着脸。满头的钉子看着就“头痛”,他们看上去好像很忧伤又仿佛是在沉思。或者也许只是在打盹。“神秘”是Molina赋予这些木头人的个性,他虚构了一个叫做“Cutty Town”的世界,这里的人们称为“Cuttys”。许多人像的头可以从中间劈开,露出里面的“骷...

    54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浮图之丽 甲于宇内”应县木塔里原来是这样的[图文]
    “浮图之丽 甲于宇内”应县木塔里原来是这样的[图文]

    木塔第五层木塔第四层木塔第三层木塔第二层木塔第一层佛像是全塔最大的释迦牟尼佛应县木塔应县木塔,见证过宋辽的金戈铁马,经历了近代的炮火硝烟,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天下奇观”,我们现在只能置身其外,感受它的魅力。古籍上称应县木塔的内部“浮图之丽、甲于宇内”,这就更引人遐想。7月31日,应县木塔管护中心向山西晚报独家提供了珍藏的实拍图片,我们终于可以探秘其中了。应县木塔,又...

    199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从马王堆到马王街:一场美丽的误会[图文]
    从马王堆到马王街:一场美丽的误会[图文]

    从马王堆到马王街:一场美丽的误会文/任大猛实习生刘彧一、马王堆难道是南楚王马殷的坟墓?上世纪70年代初,长沙东北城郊五里牌外的马王堆挖出了一具古代女尸。从马王堆军区医院挖防空洞发现古墓,到1972年1月16日正式发掘古墓,到当年4月28日一号汉墓发掘结束,甚至直到后来公布考古结果,这期间,有关马王堆的令人兴奋的谣言和传说,散播了整个长沙城,直到“文革”结束,种种谣...

    101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艺缘搭建艺术家与爱好者沟通平台 书画家要引领大众审美才能走更远[图文]
    艺缘搭建艺术家与爱好者沟通平台 书画家要引领大众审美才能走更远[图文]

    【中网资讯书画】对于书画审美,常常有圈内认识与圈外看法的不同,书画固然是人尽皆知的艺术,但对它也很难有广泛的共识。因此,让大众了解书画艺术作品,提高大众的审美,书画艺术家的引领作用将显得尤为重要。近期,在书画圈备受关注的艺缘APP一直在主打手机“微展览”,方便艺术家随时随地灵活展示其作品。然而记者却发现,艺缘APP虽然主推的是“微展览”,但其在作品展览的背后搭建的却是艺术家与爱好者交流沟通的通道。...

    168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失踪的洛克威尔画作异地现身[图文]
    失踪的洛克威尔画作异地现身[图文]

    诺曼·洛克威尔的《运动》据《纽约时报》报道,去年从皇后区仓库失踪的一幅诺曼·洛克威尔画作,在俄亥俄州被发现。该消息是由一家艺术品存储公司的发言人对外公布的。这幅1939年的幽默绘画名为《运动》,描绘的是一位雨中垂钓的男子,同年,该作登上了《星期六晚邮报》的封皮。2013年5月,这幅作品在苏富比上拍,并以108.5万美元售出。但是,就在9月份该画即将启程前往新主人的...

    104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默多克夫妇友人爆料:邓文迪事前不知道会离婚[图文]
    默多克夫妇友人爆料:邓文迪事前不知道会离婚[图文]

    媒体大亨默多克诉请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离婚的消息让外界震惊。而默多克夫妇的友人称,作为妻子的邓文迪事前完全被蒙在鼓里,她说根本不知道会离婚,并从未想到默多克会选择将矛盾公开化。...

    120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画廊业加重策展和品牌战略 引博物馆元老高调跳槽[图文]
    画廊业加重策展和品牌战略 引博物馆元老高调跳槽[图文]

    Randy Kennedy。摄影:Tony Cenicola。图片:致谢《纽约时报》近日,达拉斯艺术博物馆的前策展人Jeffrey Grove以博物馆及出版总监的身份加入纽约Sean Kelly画廊,成为博物馆人才转投商业机构大潮中的一员。而在本月13日,《纽约时报》资深记者Randy Kennedy刚刚高调跳槽至画廊巨头Hauser & Wirth,并担任特殊项目总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艺术人...

    132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谁是古代最牛“艺考生”[图文]
    谁是古代最牛“艺考生”[图文]

    前段时间2017艺考可谓火热,王俊凯、林妙可等等占据网络各大头条;上戏、中戏的小鲜肉和高颜值美女总是受到很多人的关注。那今天我们玩次“穿越”,回到古代;那时的考生参加考试,哪些才艺是加分项呢?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六艺”教育:礼(仪式、行为)、乐(音乐、舞蹈)、射(弓术)、御(马术)、书(书法)、数(算术)。“六艺”在当时已经得到充分的重视。有资料表明,在西周时期设立的乡学中,音乐已经成为一种...

    187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中国长城保护将不会进行大规模修复或复建[图文]
    中国长城保护将不会进行大规模修复或复建[图文]

    山西阳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境内的长城是明朝嘉靖年间修筑的,距今约有500年的历史,保存较为完整,特色鲜明,有台地长城、山地长城等。现存墩台138座。境内长城沿线涉及县内3个乡镇25个村庄,村庄多以堡、墩、营命名。 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应妮)在11日的中国国家文物局例行发布会上,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把抢险加固、消除隐患...

    42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探秘故宫文物医院 珍贵文物在他们手中复原[图文]
    探秘故宫文物医院 珍贵文物在他们手中复原[图文]

    12月初,故宫文物医院内工作人员悉心工作。12月初,故宫文物医院内工作人员悉心工作。故宫文物医院是目前中国国内面积最大、功能门类最完备、科研设施最齐全、专业人员数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护机构,也是服务于“平安故宫”工程子项目“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的重要工程。故宫文物医院坐落于故宫西侧院墙内侧,建筑长度达361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地上和地下各一层,在采用传统工艺保养修复文物的同时,故宫文...

    931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这个画家笔下的世界 纯粹又复杂[图文]
    这个画家笔下的世界 纯粹又复杂[图文]

    Stimuli, 2015Tiffany Bozic,美国女画家,成长于阿肯色州的一个农场,现居加州,并未接受过正统的绘画教育,如今她已举行两次个人展览并出版有一本个人画册,“我想通过画作来提醒观众,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趣而神秘的世界,它拥有令人惊叹的复杂性和纯粹性”。Divide, 2014她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观察大自然的奥妙,其作品拥有传统自然文献插画的精密细致,又融入了超现实的奇思妙想...

    185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