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被日本宪兵关押:灌水是常事[图文]

时间 : 08-25 投稿人 : 小致 点击 :

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被日本宪兵关押:灌水是常事 | 美术品科普

【人物小传】

李苦禅(1899—1983)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山东高唐人,原名李英杰,后改名英,字励公。抗战时期,为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社会部黄浩地工组成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

【史迹寻踪】

李苦禅先生居住的柳树井2号,曾经是北平地下党的联络点。柳树井胡同位于西城区西南部,东西走向。东起嘉祥里,西止复兴门南。明代属阜财坊,清代属镶黄旗。原称柳树井胡同,1965年改称柳树胡同。1980至1990年间拆除,原址现建有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建筑。

在我们生活的京华大地上,曾经涌现出大批爱国主义民族英雄,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彰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英雄风貌。本报与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推出系列报道“京华英雄”,每周一期,热血阅读,英气传承。

李苦禅先生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大师,美术界公认“吴昌硕之后有齐白石,齐白石之后有李苦禅。”

苦禅先生是山东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农家子弟,自幼爱好武术和绘画。1919年,他只身到北京求学,由于生活艰苦,他白天听课学画,傍晚或休息日拉洋车糊口。同学林一庐看他学画艰苦异常,所绘之画亦如“禅宗”画,就给他别号“苦禅”,此后,“苦禅”替代了他的名字“英杰”。

教堂接头

联络抗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汉奸组织“新民会”想让苦禅先生出来给他们撑撑门面,被严词拒绝。第二天,李苦禅先生辞掉北华美专、北平美术学院的教学职务,决心不给日本人占领的学校做事。

北平新街口教堂的黄浩是八路军冀中军区“平津特派人员主任”,苦禅先生的学生黄骐良与黄浩同乡同宗。通过黄骐良介绍,苦禅先生成为“黄浩情报组”的一名成员。

地下特工

小院藏身

苦禅先生参加抗日地下工作后,他居住的柳树井2号就成为“黄浩情报组”的联络点。柳树井2号院子很小,小院门朝南开,南屋三间不大,很简陋,其中的一间半是他作画、休息和接待地下同志的地方。交通员、奔赴根据地的青年学生、外国友人等常在这儿藏身、中转,然后转移到根据地,奔赴抗战前线。至于这些人的姓名、去向,他从不打听,也记不住都是什么人。因为他明白这是地下工作的秘密。

有时候赶上苦禅先生手头紧巴,为了给过路的同志凑盘缠,他就到当铺卖了自己的衣物换钱。还有的时候,他到当铺买回些旧衣服,给同志们化装。他根据同志们的口音,换上相应的衣服,再巧用笔墨,一番装扮后年轻人成了老头,读书人成了庄稼汉,教书先生变成小商贩,常常弄得被化装的同志对着镜子都认不出自己来。

苦禅先生一家节衣缩食,却千方百计让路过柳树井的“地工”人员吃饱饭。有时家里的粮食吃光了,他就去粥棚赊粥,一旦赊不来粥,全家就要挨饿。苦禅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感慨地对子女们说:“那时候讲‘爱国’一词,真是沉甸甸呀!抗日爱国就意味着随时准备挨饿、流血、杀头。”

抓进监狱

惨遭折磨

苦禅先生的地下抗日行动,引起了日本宪兵特务的怀疑。

1939年5月14日黎明,十几个日本宪兵和汉奸冲进了苦禅先生的小南屋。鬼子用枪顶住了苦禅先生和他的学生魏隐儒,用手铐铐在一起,押上大卡车,以私通八路的罪名抓到沙滩北大红楼——北平日本宪兵队本部“留置场”(拘留所)。

关押期间多次受到折磨:灌凉水、压杠子、皮鞭抽,甚至往指甲里扎竹签。打晕过去了,就用凉水激醒,接着用刑。但是,苦禅先生扛住了,什么都不承认。几十年后,苦禅先生回忆在监狱中的经历时谈到:

“沙滩儿红楼,50多年前我在那里上过课,文学课。文科大楼下边是地下监狱,住了28天,死了多少次。灌水是常事。压杠子压了一次,都‘死’了。浇凉水,通身很凉,一泼水就缓过来了。

“那时每天八点钟上堂,下午是一点钟上堂。他们要枪毙的人,星期六就提出来到别的屋里去了,第二天早上就行刑。在一次审讯中,鬼子头少佐上村喜赖问我:‘苦禅先生,今天星期六,我救不了你了!’

“我说:‘上村!你们杀人的法子不是四个吗?一狗吃,二枪毙,三活埋,四砍头。你尽管用吧!我不怕这个!’”

由于苦禅先生知名度高、影响大,再加上没有真凭实据,日本宪兵只好把他放了。释放时,鬼子还耍花招,既不说放他回家,也不说惩办他。苦禅先生想:鬼子可能要在背后下毒手。想到这儿,被打得浑身浮肿的他忍着伤痛,无畏坦荡地朝前走。快到家门口了,他琢磨:鬼子怎么还不开枪啊。回头一看,盯梢的人离得远远的,枪法不好,恐怕还真打不着了。这回李苦禅明白了,鬼子是想放长线、钓大鱼,以后更得小心。

庆祝胜利

表演拳术

柳树井2号联络点不能再用了,苦禅先生就借书画巧妙地宣传抗战。在讽刺漫画《大官风顺图》戏装丑官上面题道:“有乳为母金为爷,奴颜婢腿三世节。励公戏作。”辛辣地讽刺了那帮有奶便是娘的汉奸。还有一件《兰花图》,借用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的典故题道:“曾记宋人写兰而无根无土,或有问曰:‘奈兰无土将何以生?’即曰:‘土被金人夺去矣!’文人为社稷之怀抱如此,其伟大可知矣!”但苦禅先生则画有土生根的兰花,表示坚信抗战必胜、国土必复的信念。从那时起,他经常在画竹的作品上题道:“胸无气节者不可画竹,胸有气节者写竹易成”。画如其人,苦禅先生笔下的兰竹,正是他刚毅人格的一种体现。

盼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了。苦禅先生高兴啊!在一些公开的场合,他表演拳术、清唱京剧,与同胞们共享胜利的喜悦。

后来当人们问起苦禅先生参加抗日地下情报活动的事儿,他总是说:“些许小事,不足挂齿。”到了十年动乱时期,苦禅先生被迫一遍遍地写交代材料,他的抗日事迹才逐渐传出来。

“造反派”不相信,愣逼苦禅先生承认自己是个“老反革命”“老反共”。苦禅老人非常愤怒:“我当年参加过八路的地下工作,不信你们调查去!有半点撒谎就判我死刑!我以老命担保!”

“造反派”威胁说:“你敢写保证书吗?”

苦禅先生挥笔写道:“保证书:日本沦陷(北京)时所有一切汉奸事没做过,新民青年会开画展没有参与过,而且这个名字我就不知道。如果有的话,我认罪,如查出,我以生命抵罪!一九六九年一月十五日李苦禅。”写罢,苦禅先生还按上指印。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苦禅先生就像他的大写意国画雄鹰一样——“英视瞵瞵卫神州”。

本版文并图/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处刘岳

相关文章

  • 叶恭绰与张大千艺文交往考释三则[图文]
    叶恭绰与张大千艺文交往考释三则[图文]

    叶恭绰,20世纪中国著名政治家。张大千,20世纪中国著名画家。两人因书画收藏结缘,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关于叶恭绰与张大千的交游,包立民《张大千艺术圈》、万君超《百年艺林本事》都有专文讨论。鉴于张大千日记公布甚少,无法探究二人之间的真实关系。本文通过梳理存世民国文献和叶恭绰《竹石图》款识,确定1940年春叶恭绰与张大千在香港曾有书画鉴赏交流活动。通过考察《溪岸图》《江隄晚景图》《韩熙...

    87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花钱珍品价格超过钱币[图文]
    花钱珍品价格超过钱币[图文]

    据考证,我国花钱源于汉代。花钱在早期使用时,主要是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这种钱由于不是流通币,因此材质大都比较粗糙,民间把这种钱俗称为“花钱”。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都将铸钱,其实,这种“钱”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和纪念品。其中,“吉语钱”是比较普遍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天下太平”等吉语为内容,...

    468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寻找齐白石的北漂足迹[图文]
    寻找齐白石的北漂足迹[图文]

    画家齐白石2012年1月1日,是画家齐白石148周年诞辰。齐白石于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湖南湘潭。1917年,53岁时为躲避家乡兵匪之乱而漂泊北京。他在古都一住就是40年,先后搬迁十余处,处处留下诗情画意。这是一个典型的因祸得福的故事。若不是当时湖南兵匪横行乡里,齐白石定不会以知天命的年纪背井离乡、远赴京城,当然也就不会再有与画坛知己陈师曾的相遇,不会再有陈、齐二人轰动东瀛、惊艳于世的画展。...

    119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畅读艺术发力,书法家写春联抵制工业烙印[图文]
    畅读艺术发力,书法家写春联抵制工业烙印[图文]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大家早早开始备上了“年货”,喜庆的春联自然是年货必不可少的一份。多年以来,春联印刷工艺不断提升,样式也愈来愈精美,但是不少人却感觉春联的“工业烙印”越来越重,手工春联越来越少,春联文化逐渐被淡忘。今年畅读新媒体联手北京书法家协会,发起了一场“书法家为您写春联”活动,以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拜年。活动现场来自北京书协主席团成员田伯平、孟繁禧、杨广馨、刘俊京、龙开胜、郑轩、虞晓勇、高...

    1760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丹东宽甸600吨玉王冲击世界纪录[图文]
    丹东宽甸600吨玉王冲击世界纪录[图文]

    宽甸发现的巨型单体玉石将冲击世界纪录。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朱明宇摄朱明宇一块包裹在滑石和岩石之中的巨型璞玉,在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一座矿洞中被发现。经专家鉴定,这块巨大的单体玉石仅露出部分体积就达96立方米,估重约600吨,当地已准备冲击世界纪录。此前,我国最大的单体“玉王”是1960年在岫岩发现的,体积为61立方米,总重206吨,10多个成年人手拉手也无法环抱。...

    109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世界上最名贵的10颗钻石[图文]
    世界上最名贵的10颗钻石[图文]

    世界上最名贵的10颗钻石伟大的非洲之星“非洲之星”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钻石。这颗钻石由美国一家公司切割,该公司在研究了这颗钻石6个月后,才确定如何切割。光之山钻石这颗钻石有最古老的记载历史,它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1304年。在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被再度切割,之后被镶嵌在英国女王的王冠上,这颗钻石现在重108.93克拉。“光之山”钻石据说是上帝送给...

    678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晚唐的奢华[图文]
    晚唐的奢华[图文]

    刻花银盒(存储器)高2.8厘米、口径6.9厘米。葵形盒,盒盖已失。子母口,盒身刻画有花卉纹和组成大三角形的细点纹。底部较平,无圈足。这一形制和大小的器物,如果是女主人的器物,应当是粉盒,另外一种可能则是盛放香料或者盐,用于烹茶时加入调制的盐盒或者香盒。31年前的一次考古,让这些精美茶具在世人面前重现。通过它们,不仅能窥见晚唐贵族生活的奢靡,也能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品茶的讲究。唐鎏金莲花纹银茶托...

    116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武大教授发现叶浅予连环画名作[图文]
    武大教授发现叶浅予连环画名作[图文]

    叶浅予先生的《王先生和小陈》让读者看到了民国时期小人书的风貌8名读者赴武汉少儿馆探宝“小人书”武大教授发现叶浅予连环画名作记者黄征通讯员何庆昨日是本报“图书馆探宝”活动的第四站,8名读者和记者一起来到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9万多册不同年代的连环画让人大开眼界,也唤起了大家的童年记忆。读者倾心“小人书”报名火爆第四...

    36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第五届精品砚台暨第三届中华砚雕师评选评审在京举行[图文]
    第五届精品砚台暨第三届中华砚雕师评选评审在京举行[图文]

    会议现场百城千匠聚艺品,众砚争辉耀京城;为弘扬中华砚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展现大国工匠精神,提升砚雕技艺发现砚雕新人;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承办的第五届“中华砚”精品砚台评选与第三届中华砚雕师评选工作预备会及评选评审活动在华夏古玩城举行。 刘红军名誉会长为张淑芬(左上)刘克堂(右下)王祖伟(右上)...

    191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市民无意中收藏一把矛 专家:2700年前青铜矛[图文]
    市民无意中收藏一把矛 专家:2700年前青铜矛[图文]

    这就是青铜倗矛8月6日,遵义桐梓县收藏爱好者杨友刚致电记者称,“我无意中收藏到了一把矛,经查找相关书籍核对比照,疑为青铜矛。”经专家考证,是2700多年前春秋晚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倗矛。记者在杨友刚家看到,此矛通长22厘米,叶宽7厘米,重462克。矛脊是镂空孔窃曲纹,两侧三角形钮,两叶尾收刹,骹(俗称矛柄)是圆形,上下两面饰有人面纹8个,以及文字,骹上还设置有两个对称钮(俗称:双耳),在开叶处已各...

    925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陆维钊和丰子恺的深情厚谊[图文]
    陆维钊和丰子恺的深情厚谊[图文]

    陆维钊和丰子恺是两位大师级的书画艺术家,同是嘉兴市的文化名人。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石门人,散文家、翻译家、艺术教育家、著名漫画家,上海中国画院首任院长。陆维钊(1899~1980)浙江平湖新仓人,曾任北京清华研究院王国维助教,上海圣约翰大学副教授,先后在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大学任教。1960年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授。我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

    84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外卖小哥能拉二胡会写书法[图文]
    外卖小哥能拉二胡会写书法[图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句流行语,就是外卖小哥刘柱真实生活的写照。刘柱的午休就是拉上一曲“一份外卖,5号”,外卖小哥刘柱来到大观园小吃店取餐,店老板一边备餐,一边笑呵呵地和他聊天,“什么时候让我请你吃饭啊?”刘柱听了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笑。原来,刘柱是个“文艺青年”,店老板很喜欢他写的字,还请他给自己的新店写了店名。小刘诚实热情,通过送外卖结识了很多这样的朋友。每天都是在最饿...

    796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林奕华谈何韵诗:她与张国荣都是心中的贾宝玉[图文]
    林奕华谈何韵诗:她与张国荣都是心中的贾宝玉[图文]

    林奕华认为何韵诗去年公开性取向,是香港流行乐坛20年来开出的一朵花,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去年3月底在广州开启内地首演的舞台剧《贾宝玉》至今已经演满100场,内地二轮巡演也将在广州“起跑”,于3月29日~30日再登广州大剧院。昨日,导演林奕华现身广州,他认为《贾宝玉》突破100场,只是“冰山一角”,他更希望这部剧能被制作成IMAX电影在各地上映,...

    38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南京悬赏5万寻找石辟邪 郊外文保单位拟装监控[图文]
    南京悬赏5万寻找石辟邪 郊外文保单位拟装监控[图文]

    媒体9月9日报道《重达一吨南朝石辟邪竟被盗》的消息后,南京市距今约1500年的南朝石辟邪被盗案,震惊全国。昨天,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发布公告称:悬 赏5万元征集南京市栖霞区狮子坝村南朝辟邪石刻被盗案线索。对提供有效线索协助破案者,将奖励人民币5万元。举报电话:84427574(易警官),或微 博@平安南京。狮子坝村的石辟邪,是散落在南京民间的珍贵南朝石刻之一,早在十年前就已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

    146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用像素“编织”不确定的寓言[图文]
    用像素“编织”不确定的寓言[图文]

    《物语》系列《物语》系列摄影师凯伦-克诺尔(Karen Knorr)的几部近作使用数码后期将动物与建筑“编织”,制作出画作般的巨幅图像,试图为观者展现有趣的寓言故事,其中却也包含了政治意味。出生在德国的凯伦?克诺尔年少时在波多黎各生长,长大后在法国与英国求学。这份辗转变化的成长经历使得她对于文化和影像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她早期的观念性作品使用黑白纪实摄影与文字结合,批判地观看了英国的父...

    163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