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中军花3.77亿买梵高画作 华人收藏正向海外扩张[图文]

时间 : 08-25 投稿人 : 小燕子 点击 :

王中军花3.77亿买梵高画作 华人收藏正向海外扩张 | 美术品百科

《雏菊和罂粟花》梵高作

11月4日晚,梵高油画《雏菊和罂粟花》以5500万美元,加上佣金拍价合计为6176.5万美元(约合3.77亿人民币)在美国拍出,而他的得主是跨界艺术品收藏大亨王中军。消息随后得到了王中军所在公司“华谊兄弟”方面的证实,但他们强调这只是“个人投资行为”。的确,对于有着数十亿身家的王中军来说,3.7亿人民币也许不算什么“大手笔”,可对于一幅曾经名不见经传的静物油画而言,它又如何能配得上这场惊天“抬举”呢?

梵高:我真的应该再活500年

《雏菊和罂粟花》的作者梵高也称“凡高”,对于他的名字有一种无厘头的说法:“凡是他的画,都能买高价。”此外还有一种相对靠谱解释:他生前很平凡,死后却很高大。

画家梵高生前穷困潦倒,被视为“疯子”,与他有关的一切也都充满了悲剧色彩。1890年7月,年仅37岁的梵高因不堪命运的折磨举枪自杀。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梵高死后没多久,他便名声鹊起,人们开始争睹并收藏他的画作,几乎所有人都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感到惋惜。

曾经有评论家公开质疑梵高的画为什么如此值钱,但后来他自己就闭嘴了,因为“事实胜于雄辩”。1987年3月,当时梵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850万美元卖出,有评论家笑称这“纯属炒作”。而在同年11月,梵高的《鸢尾花》就以5390万美元卖出。评论家们仍不买账,并在报上呼吁“文化和商业要保持道义上的距离”。但梵高对金钱的“怨念”并未就此而打住。1990年5月,他的《加歇医生像》又以8250万美元拍出,此后,这项全球艺术品拍卖最高纪录一直保持了14年。

曾有媒体统计出19世纪以来所有过世艺术家的“福布斯排行榜”,梵高一举夺魁成为“首富”。

为了“艺术”王中军也是蛮拼的

购买《雏菊和罂粟花》的富豪王中军有很多头衔,而据媒体披露,他自己最喜欢的称谓则是“商人+艺术家”。据说这位“艺商”有句冗长但“流传甚广”的名言:“如果你有了大HOUSE,摆放无数的家具,不如挂幅名画。一个大HOUSE,挂了幅陈逸飞的画,马上感觉就不一样了。想一想,你如果挂的是仿制品,那又是种什么感觉?”由此可见,不仅王中军本人是位艺术家,就连他的家也是一栋名副其实的“艺术家”。

据悉,王中军从1996年开始买画,之后他收藏了很多大师佳作,其中不乏吴冠中、林风眠、陈逸飞及艾轩的画作。此番购入的《雏菊和罂粟花》,更使得王中军原已繁花似锦的收藏之路锦上添花。

《雏菊和罂粟花》百年里默默无闻,但一朝花开艳冠天下。据拍卖方纽约苏富比介绍,这幅《雏菊和罂粟花》是梵高去世前一个月的遗作,当时梵高正在某医院治疗他所谓的“精神疾病”,而这幅画就是他付给大夫的“诊费”。更具传奇色彩的是,据梵高的弟弟后来回忆,画中的鲜花正是采自梵高自尽时所在的那片草地,这其中的纪念意义不言而喻。

尽管《雏菊和罂粟花》意义重大,但仍有不少网友批评王中军豪掷数亿的行为“太过奢侈”,甚至担心他收不回本。其实,“商人+艺术家+收藏家”三位一体的王中军,对此画信心满满、胜券在握。据报道,2004年王中军曾“卖掉了一些油画,并吃惊地发现增值巨大,少的有四五倍,多的达到上百倍。当初1万元买的作品,现在可以卖到200万元了。”所以,深谙投资之道的王中军自然不会错过这难得的商机。

华人收藏正向海外扩张版图

11月5日,有媒体将《雏菊和罂粟花》比作一枚重磅炸弹,在沉寂许久的艺术品收藏圈里炸开了花。一时间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此事,以至于另一则与之相呼应的重要新闻不幸淹没。本月4日,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沪举办,600余位业内人士与会,他们对于华人藏界目前的“盛世”予以高度评价,一些专家也对有华人参与竞拍西方艺术品给予肯定。

会议上,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鼓励中国藏家收藏海外艺术品,他说藏界不能“固步自封”“唯我独尊”。此言一出,果在当晚,中国藏家就拍下《雏菊和罂粟花》,迈出了华人藏界取道海外的坚实一步。

去年至今,中国企业家远赴重洋,花了两个1.7亿元为我们带回了毕加索画作《两个小孩》以及莫奈的一幅《睡莲》,中国企业对现当代艺术品的慷慨和豪情令世界刮目相看,外媒评论称“这具有国际眼光”,国内藏家也赞道“这真是上西天取回真经了”。

2014年下半年,面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的考验,国内艺术品拍卖业持续低迷,但国内藏家的海外热情依然有增无减。此时此刻有业内人士呼吁:大藏家们不应只是请回毕加索、梵高这样的“洋菩萨”,也应顺便把我们的“大师”推向海外,这样才算互通东西、各取所长。当下,国内藏界也期望同样“具有国际眼光”的西方藏家能够认识到中国书画艺术的价值所在。

相关文章

  • 揭秘30年代故宫盗宝案:毛泽东董必武曾高度重视[图文]
    揭秘30年代故宫盗宝案:毛泽东董必武曾高度重视[图文]

    吴瀛(右)与易培基20世纪30年代的故宫盗宝案曾耸动一时,吴祖光父亲吴瀛的《风劲楼日记》,记录了他为该案平反事曾两度上书毛泽东、董必武,其中断断续续的记载,披露了毛泽东、董必武曾对该案平反事予以关注,并提出相关意见等此前不为世人所知的情节。吴瀛与家人(前排男孩为吴祖光)壹故宫盗宝案两方主角故宫盗宝案发生于1934年。此案涉案主角之一是首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1880-1937)。易系...

    1944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繁中有简[图文]
    唐寅《悟阳子养性图》繁中有简[图文]

    (原标题:繁中有简近精远率——唐寅《悟阳子养性图》赏析)“日暮依兰歌白苎,不知天壤有尘寰。”明代画家、“吴门四大家”之一唐寅在《松山高闲图》上的题画诗,移用在他刻画寓居苏州修身养性、优游林泉的隐士顾谧形象的《悟阳子养性图》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纸本水墨《悟阳子养性图》(见图),纵28.8厘米,横103.5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全图纪实写生,纯用水墨,左实右虚,开阖有度,画面经营,如人屋处置...

    82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一组幼稚而荒诞的婚纱照摘得2017Foam Paul Huf奖[图文]
    一组幼稚而荒诞的婚纱照摘得2017Foam Paul Huf奖[图文]

    首先讲个故事,有一个摄影师在一座想象的城市里寻找新娘,然后他便得奖了,不相信是不是?实际上是瑞士80后摄影师Romain Mader最近凭借其在瑞士洛桑艺术学院期间摄制的《Ekaterina》系列,获得了2017年第十一届Foam Paul Huf 大奖,与此同时他将赢得20000欧元奖金以及在荷兰阿姆斯特丹Foam摄影馆举办个展的机会。该系列正是描述了“摄影师在一座想象的城市里寻找新娘”这样一...

    157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细节放大后《清明上河图》这些梗足够笑一年[图文]
    细节放大后《清明上河图》这些梗足够笑一年[图文]

    一匹马受惊,几个人正想去拉住它一说《清明上河图》,很多人都知道。前几年它在故宫展出的时候,一度引起轰动,甚至出现了“故宫跑”的文化现象,大家宁可排队到深夜,也要一睹名画真容。《清明上河图》有多厉害呢?整张画描绘了汴京及汴河两岸风光,总计5米多长,车轿、骡马、船只无一不包,有专家数过,里面有将近1000个人物,清清楚楚的有大约600个人,每个人大小还不到一厘米,绝对的“寸马豆人”。画里的人物个...

    31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贵州台江被指扣多年亿元藏品不还:警方称刚清理完[图文]
    贵州台江被指扣多年亿元藏品不还:警方称刚清理完[图文]

    “我要了10多年没要回来,我怀疑他们公安局和法院把我的藏品分赃了。”8月12日,72岁的梁东云向澎湃新闻诉苦,2001年自己被贵州省台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拘捕,服刑时才知道,家里的收藏品也被扣押。此后,他多次前往当地讨要原本合法的扣押物,可对方迟迟不肯给他。8月12日上午,贵州省台江县公安局办公室一杨姓工作人员起初表示自己不了解情况。澎湃新闻记者再次联系,对方称请示领导后...

    96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古代考试也“疯狂” 诚信第一文采第二[图文]
    古代考试也“疯狂” 诚信第一文采第二[图文]

    《观榜图》 仇英一转眼又到了期末考试季,大学生们通宵达旦地背重点,学霸想着突破自己,学渣祈祷着能及格就行,而中小学生们似乎也没闲着,梳理知识点、做试卷、订正试卷,陪读的老父亲老母亲们也跟着忙得不可开交……这一切,都只求在考试季能有个好成绩。现代人生活环境这么优越,尚且如此辛苦,那么到了古代,古人们为考试付出的心血那必须是十倍百倍的啊!唐代考场纪律太过严格,有人当场弃考提起考试这件事,我们现...

    167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火箭茶几 艺术家带你回到童年无忧无虑时光[图文]
    火箭茶几 艺术家带你回到童年无忧无虑时光[图文]

    延续了自己超现实主义和雕塑艺术品风格,塞浦路斯家具设计师Stelios Mousarris再次带来了新作“火箭茶几/Rocket Coffee Table”。据Mousarris 自述,和其他小男孩一样,设计师小时候也同样喜欢看电视上的动画片,并喜欢摆弄可动人偶之类的玩具,所以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收集包括可动人偶之类的各种玩具的爱好。每次看到自己的这些收藏,就能让自己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他...

    1369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1.1亿年前蜻蜓化石现身 均没有身体[图文]
    1.1亿年前蜻蜓化石现身 均没有身体[图文]

    图为此次发现的蜻蜓化石。郑大燃供图本报兰州4月21日电(记者宋喜群通讯员刘晓倩)“巴依萨昼蜓,这个古老的蜻蜓种类起源于西伯利亚,经过蒙古扩散到我国西北的甘肃玉门、华北的北京附近以及朝鲜半岛南部。”2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张海春表示,研究小组在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西南25公里左右的旱峡沟首次发现了1.1亿年前的蜻蜓化石,进一步揭示了巴依萨昼蜓的扩散途径。中...

    1263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高古轩任命新画廊总监[图文]
    高古轩任命新画廊总监[图文]

    据报道,蓝筹画廊高古轩宣布艺评人安特万·萨金特(Antwaun Sargent)为新任画廊总监。萨金特将常驻纽约,加入高古轩17间分部共30多位总监的行列。他为高古轩策划的首个展览将于2021年晚些时候举行,主题围绕“黑人空间概念”。该展览将是画廊“黑人历史月”活动的一部分,他表示,此次展览将从“制度层面、社区层面和心理层面”探讨黑人空间的概念。现年32岁的萨金特过去十年里曾为《纽约客》、《纽约时...

    69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大话龙袍:九五至尊穿的是什么东西[图文]
    大话龙袍:九五至尊穿的是什么东西[图文]

    龙袍古至今,龙袍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都是特别神秘的。其实古代中国人缔造出了很多瑞兽,比如龙、麒麟、凤凰等,尤其是麒麟,有太平、安康、祥瑞的意思。可为什么偏偏选择龙作为皇帝衣衫上的图案呢?简单地说,因为龙的寓意要比麒麟更深刻一些。麒麟说起来很有意思,有学者认为,我们创造麒麟这个瑞兽早期是受长颈鹿的启发。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创造这样一个形象,一定是基于某一种形象。而在亚洲这片土地上,人们从来没见过动物...

    52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消失近200年后 故宫昨日开始挂宫灯[图文]
    消失近200年后 故宫昨日开始挂宫灯[图文]

    本报讯(记者 王岩)故宫博物院乾清宫26日开始试挂宫灯,为即将开幕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系列展览布展。此次展览力图将相关文物还原到历史本来的场景中去。例如,立天灯、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从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八千多人次。自道光二十年(1840)被节俭的皇帝取消以来,它们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将近200年。相关文物也早已分散各处,渐渐不为人所知。今天,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

    96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从天才画家到拾荒老妇,她活着只为了不放下画笔[图文]
    从天才画家到拾荒老妇,她活着只为了不放下画笔[图文]

    她曾是民国画家六美之一。徐悲鸿与她亦师亦友,为她画肖像,为她的画集作序。齐白石对她的画赞叹不已,请她吃饭、邀请她办展。刘海粟对她说:“能成为画坛先驱的唯有你我。”她本该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的画者,然而,翻开中国近现代绘画史,却无迹可寻。她叫李青萍。李青萍原名叫赵毓贞,16岁那年,父母为她安排了一桩同门婚姻,而当时已经接受新思想的她,带着对包办婚姻的不满和倔强,一气之下逃离了家乡。年轻时的李青...

    30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英国保守党财政亏空时曾拍卖撒切尔夫人画像救急[图文]
    英国保守党财政亏空时曾拍卖撒切尔夫人画像救急[图文]

    这幅画像创作于1990年,是英国著名艺术家迈克尔·奥克斯(MichaelNoakes)的作品。在撒切尔夫人当政时期,奥克斯是为数不多的能为这位女首相画像的人之一。画像上的撒切尔夫人穿着得体,精明干练,在画像的背面,奥克斯还专门注明了创作时间是1990年2月17日,地点是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像其实是一幅“试验品”。当时,奥克斯受...

    818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艺术爱好者化身博物馆大盗都偷了啥?[图文]
    艺术爱好者化身博物馆大盗都偷了啥?[图文]

    2010年5月19日,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个小偷成功穿过一扇挂锁门,打破了一扇窗户进入博物馆。该机构的安全警报当时已经坏了好几个星期。虽然当晚有三名警卫值班,但直到博物馆第二天准备向公众开放时,他们才发现画作消失了。博物馆后面一处用警戒线隔离的阳台上,戴着蓝手套和口罩的警察正在检查那扇遭打碎的窗户以及空画框。盗贼似乎并非切割而是非常仔细地拆开画框后取走画作。偷这些画的人名叫弗热朗·托米赫(Vj...

    974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美摄影师引松鼠钻入马头玩具:摸样滑稽[图文]
    美摄影师引松鼠钻入马头玩具:摸样滑稽[图文]

    松鼠钻入马头玩具美国摄影师艾林斯基留意到寓所后院经常有松鼠出没,于是想了一个妙招要逗一下小松鼠。他将一件马头玩具吊在树枝,并用计使松鼠钻入马头觅食,构成一副“马头鼠身”的画面。艾林斯基将马头底部镂空,用细绳挂在树枝上,再放入松鼠爱吃的花生,万事俱备后,躲到远处坐等好戏上演。没用多久,一只松鼠“闻花生而至”,踮脚直身将头塞入马头。...

    1784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