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明清老宅子藏身胡同深处

时间 : 09-01 投稿人 : 阿渝 点击 :

这座饱经沧桑的二层小楼摇摇欲坠,已成危房,没有人居住。

这个工地所在的位置,就是李大钊郑州讲学遗址。新址将迁建别处。

这是郑州晚报记者2010年初拍到的“夜校旧址”,现在已被拆除。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魏巍故里”,仅为街心广场的一道门、一座牌坊而已。

您可想象得到,一座明末清初的老宅子,就藏身于繁华的东大街胡同深处吗?您可知道,郑州的地标塔,除了二七塔,还曾经有一座唐代的开元寺塔吗?当您走过喧嚣的火车站,可曾注意到李大钊郑州讲学遗址如今已变身为一商业项目施工工地。

“郑州不仅需要像郑东新区这样现代化的CBD,也需要不同特色、不同历史、能够代表郑州本地建筑风格的老房子。这样郑州这座城市才有故事,才有内涵。”近日,郑州晚报记者走访了那些已经消失、行将消失的遗迹,看一看它们的遗址风貌,读一读它们的历史故事,近距离感受那段厚重的历史。

从中你也许能感受到,保留历史古建筑,就是保护一个城市的生命和未来。郑州晚报记者孙娟袁帅张翼飞/文张翼飞/图

李大钊郑州讲学遗址上要建大商场

从东三马路往里走约300米,一面蓝色铁皮围栏后面,挖掘机正在作业,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大坑呈现在眼前。“这里要建一座大商场,正在挖地基。”一位工作人员说。

这个工地,就是李大钊郑州讲学遗址。

其前身是湖北商业会馆,曾经热闹非凡

清末至民国年间,郑州地处交通枢纽,各地商贾云集,先后有10多座会馆建筑在郑州建成。1914年,湖北同乡同行商人开始酝酿捐资筹建湖北会馆。1915年,湖北会馆在南川街(后改叫乔家门)路东一条东西向大街上落成,人来人往比较热闹。同乡同行和旅居郑州的湖北人,为了不忘在会馆得到的好处,便把这条街叫三益街。

后来,商会取代了会馆。湖北会馆原址在1920年初被改为铁路扶轮小学。1921年冬,会馆后院的议事厅辟为铁路工人夜校,1922年李大钊曾两次到夜校讲课,由此留下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足迹。

遗址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将迁建

1986年3月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把“三益街工人夜校旧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又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李大钊讲学遗址已确定将会迁建。对于迁建原因,二七纪念馆馆长张晓兰告诉记者,由于原有房屋破损严重,迁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手续齐全,迁建地点在原址附近,原有房屋拆迁的东西都保存在专用仓库,新建时尽量使用。”张晓兰说,具体的迁建方案由管城区文物局负责,迁建完成后,二七纪念馆将会作为管理单位。

管城区文物局副局长李东说:“新址何时开建,还要看新址的拆迁情况,不能急,要慢慢来。”

胡同深处残存的明清古宅,据说是一姓魏的生意人所建

“河南绿色中原”古民居保护项目负责人彭保红前不久发微博说:魏巍故居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改造中被拆,但我们在魏巍故居处发现一座400年的二层楼,因年久失修,面临倒塌。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行动,保护魏巍故居最后一处老宅!

据介绍,这处老宅是志愿者们在保护“郑州最后一个四合院”——郭家大院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它位于东大街与管城街交叉口一个不起眼但曲径通幽的巷子里。记者据此线索开始探寻它的踪迹。

明清小楼隐身闹市深处,是魏巍家的老房子?

穿过几道狭窄的巷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饱经沧桑的二层小楼,青砖黑瓦,木梁花窗,二楼的木栏杆摇摇欲坠,整个小楼早已成了危房,没有人居住。据志愿者们初步判断,该楼房可能建于明末清初,很可能是著名作家魏巍魏家老宅残余的一部分。

民间文保志愿者金鑫对古建筑有一定研究,他说,这座建筑起码有200年以上的历史。附近居民也都说,这是魏家留下的一所老房子。

在距此不远的红旗广场游园内,有一座新建的仿明清砖石雕刻的门楼,长约6.6米,宽约5.32米。下部青石浮雕须弥座,上部墙身青砖丝缝筑,正面及背面墙身雕刻吉祥图案,顶部灰色筒板屋面,中部檐下施以斗拱,中间设一褐色对开木板门,门楣设计上为青石雕刻梁枋及垂柱挂落,正面雕刻“魏巍故里”。

背后右侧的碑刻中,郑州市文物局这样描述:“明万历年间,当朝大臣魏尚贤不满阉党专权,愤而辞官回乡,在郑州东街择地建宅,人称魏家大院。大院坐北朝南,占地百余亩,为三进七跨六胡同建筑群。主体建筑为砖木双层结构,前有过街牌楼、后有私家花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布局严谨,搭联有序,为北方民居建筑之经典。大院历经400余年,20世纪90年代在旧城改造中被拆。”

魏家大院,也是著名军旅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魏巍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如碑文中所述,那所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大院,在旧城改造中已经全部被拆。那现存的这座二层小楼,与魏家大院究竟有没有关系?它是不是魏家大院残留的一小部分?

魏家后人:与魏巍故里没有关系

魏巍的后人基本都迁居北京,为了验证志愿者们的发现是否属实,记者昨日联系到在郑州的魏巍的侄子魏瑞明。魏瑞明来到现场,看了老宅之后说:“这确实是个明清建筑,但我可以确定,它不是我们魏家大院的一部分,不在当时的院落之内。”

据在此居住多年的邻居说,这所大宅子是明末清初,一位在东大街做染坊生意的姓魏的商人所建,质量很好,前几年还有人租住,近几年一直空着,房子的主人现在何处,无人知晓。“这几年,文物部门的人也来了几次。”

这所古宅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风雨雨,是历史变迁的一个印证。如果无人问津,它的命运,要么是自然坍塌,要么是被无情拆毁。

魏巍在《寄故乡》一文中,这样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尽管他乡的水更甜,山更青,他乡的少女更多情,他乡的花草湖光更温柔,然而,人仍然是爱他的故乡的……”而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所谓“魏巍故里”,仅是一道门、一座牌坊而已。一些真实存在的老建筑也朝不保夕。

郑州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郑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郑东军认为,老建筑很多都是风雨飘摇,缺乏维护,岌岌可危。如果文物申报、评定的程序能够加快,及时给这些老建筑一个名分,无论是对责任主体的保护积极性还是对制约动迁,都有积极意义。

开元寺塔曾是明清“郑州八景”的第一景

郑州曾经有一座唐代的开元寺塔,高52.7米,13级,8棱,二七塔比它只高出10米。话说开元寺塔,可谓大名鼎鼎。它是明清“郑州八景”的第一景,历史上素有“古塔晴云”之称。每届晴日,遥望蓝天,浮云掠塔而过,形成奇妙景色,引得不少墨客骚人的吟咏赞誉。清知州张钺诗曰:“擎天一柱映斜日,高造浮屠上入云。伊孰当年藏舍利,烟岚雨后色平分。”

可惜的是,它在二七广场原木塔建成的前7年倒塌了。

开元寺塔大名鼎鼎,上过法国人的明信片

还有不少史学家认为,能代表古代郑州建筑的是一楼一塔,楼是夕阳楼,塔就是唐代建的开元寺塔。上世纪,法国出版的一套河南古迹明信片中就有开元寺塔的影像。

寻访开元寺塔并不难。在郑州东大街旁有一条小路名叫塔湾路,有二三百米长。老郑州人称此地为塔湾,就与开元寺塔有关,该名从古沿用至今。

据说,开元寺塔遗迹位于第一人民医院,而塔基就在门诊楼东头。1974年,开元寺塔的地宫被扒开,宫里全是水,水抽干后现出一石棺,还有力士、武士石像等。如今,这些文物在郑州博物馆保存。出土的四个金刚力士,或执剑,或执杵,或安静站立,或大声呼吼,展现了北宋初年的石刻艺术水平。

开元寺塔难觅踪影,遗址上已建成医院,专家建议重建宝塔成城市一大景观

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建开元寺,面积约有540亩。寺内有一古塔名叫舍利塔。塔高50多米,为八角13层楼阁式建筑。原先,开元寺塔每层均有棚板和木梯,人可盘旋登塔观景。塔座面南开有两扇铁门,内供有石雕佛像,塔顶层有藏经楼,有僧住守,八面轩窗,昼则四外风景尽收眼底,夜则灯火远耀,十里可见。

1851年,太平军在开元寺和清军鏖战,清军烧掉了塔内的木梯,塔遂成一空筒。清同治年间再次重修。

据说到清光绪年间,塔已是无顶之塔了。开元寺塔失塔尖后降为十一级,诗称“断塔”。有这样一个传说:月里嫦娥有次遨游太空,被舍利塔尖挂住绣裙,一怒之下,她一巴掌将塔尖击落,掉在黄河北岸的原阳县了……不过,原阳县黄河岸边确有一座小塔,酷似开元寺塔尖,但这不过是一种巧合罢了。

1944年春,日寇进攻郑州时,把开元寺塔炸掉了一半。在塔内躲避战火的30多位民众也同时罹难。从此,开元寺塔变成一片废墟,并逐渐在郑州消失。另有一传说,塔毁的当天晚上,日军炸塔的两架飞机坠入黄河。

1947年,以东大街开元寺为址,建立了河南省立郑州医院。7年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于此。1977年塔基填土、封实,从此塔迹完全消失。

如今,不少专家建议,好多城市都重建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塔或楼,形成一大景观,比如黄鹤楼、雷峰塔、杜甫草堂等,对城市形象和旅游很有意义,郑州也应当重建抗日战争时失去的这座宝塔。

相关文章

  • 为梦露打造华服的八位时装设计师[图文]
    为梦露打造华服的八位时装设计师[图文]

    玛丽莲-梦露玛丽莲-梦露玛丽莲·梦露无论是身穿一套女士短裙套装,还是性感的珠光满目的鸡尾酒晚礼服,又或者是一件优雅的晚礼服,玛丽莲·梦露知道如何将目光与自信集结在自己的身上。今年是梦露凋零的第五十个年头,尽管她在1962年8月5日不幸辞世,但是她的影响依然影响着杂志的编辑、红毯上的造型,以及时尚设计师们。我们不禁想问,谁是梦露衣橱的缔造者?新书《时尚梦露:玛丽莲&...

    1942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南充村民在西山挖出清代彩绘石像[图文]
    南充村民在西山挖出清代彩绘石像[图文]

    清代彩绘石像原标题:南充村民在西山挖出彩绘石像已上报部门10月5日上午,记者接到热线电话称,有人在西山脚下挖出一个彩绘石像。记者赶到顺庆区西山街道办牌坊湾村,只见一个刚出土的石像放在一块菜地的斜坡上。石像有一个底座,整体高1.08米、宽78厘米、重约650公斤;石像呈坐姿,身披鱼鳞状铠甲,服饰上有红绿彩绘点缀;石像旁还塑有一坐着的动物,似狗似猫。不过,这个人形石像已经头部缺失、右手残缺。...

    109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丽的木材和钉子“画”[图文]
    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丽的木材和钉子“画”[图文]

    我们真的很好奇韩国艺术家李宰孝岩雕塑上个月发现自己吸引到他的自然灵感的作品又一次。 This time, instead of multi-sized stones, Lee works with wood and nails.这一次,而不是多大小的石头,李某与木头和钉子。我们真的很好奇韩国艺术家李宰孝岩雕塑上个月发现自己吸引到他的自然灵感的作品又一次。 This time, instead...

    53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第七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一名艾建宏作品赏析[图文]
    第七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初赛第一名艾建宏作品赏析[图文]

    艾建宏,男,汉族,1970年出生,祖籍河北。自小喜欢体育运动,后参军入伍。军人的锤炼造就了坚毅的性格和忠贞不渝的情怀!结缘书法后痴迷于书法学习并参悟许多书法大家作品,让自己能写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同时,常年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现任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健康惠民公益基金副秘书长。现任北京润墨斋书画院高级院士。艾建宏作品赏析:...

    147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知秋房“三部曲”告成!侯山河散文作品集《知秋房又记》面世[图文]
    知秋房“三部曲”告成!侯山河散文作品集《知秋房又记》面世[图文]

    继《知秋房记》《知秋房拾稗》后,东莞作家侯山河又一部散文作品集《知秋房又记》面世。至此,知秋房“三部曲”告成。《知秋房又记》全书分五部分——《出云水寺,归云水寺》《时光在楠溪江》《呈现与照亮》《朝闻其钟,暮闻其鼓》《一个人的异乡书写》。这部书在体例、排版、插画与装帧上沿袭《知秋房记》,素雅而大方;内容上也是《知秋房记》的延续与扩充。作家马叙说,侯山河的散文庞杂、丰富、自然。除了《中央路》《记忆的...

    32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开封市民17年收藏万双虎头鞋 价值超百万[图文]
    开封市民17年收藏万双虎头鞋 价值超百万[图文]

    花花绿绿的虎头鞋,是不少人儿时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小孩也不再穿虎头鞋,会做虎头鞋的人也越来越少。然而,河南开封杞县民间收藏家胡书清用了17年时间,搜集了上万双全国各地的虎头鞋,价值超过百万元。胡书清的收藏馆位于河南杞县西郊的一个家属院里,一进屋子,记者大开眼界,架子上摆满了做好的虎头鞋,花花绿绿,样式不尽相同,场面也十分壮观。据胡书清介绍,虎头鞋做工复杂,虎眼、虎眉、虎...

    82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过8亿大关的《寻龙诀》原画手稿会是怎样[图文]
    过8亿大关的《寻龙诀》原画手稿会是怎样[图文]

    12月18日上映的《寻龙诀》到今已经已过6天,据官方统计其票房已过8亿大关。该电影除了在剧情上得到了各大影迷的认同,其在美术设计(场景设计、人物设计、道具设计)方面更是让广大影迷大饱眼福;幻境般的地下宫殿、个性特意的人物角色、以及那绚丽的道具,都让影迷展开了一场奇幻冒险。当参与美术设计的工作人员发布一系列设计原图时,网友不禁大赞“这水平已经比很多好莱坞大片好了”……(注:图片来自“话不好听但我是...

    474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一藏书家曾偷遍全美图书馆 所窃藏品值两千万美元[图文]
    一藏书家曾偷遍全美图书馆 所窃藏品值两千万美元[图文]

    窃书狂布隆伯格在奥塔姆瓦市住宅内,他收藏的珍稀本已被清空 记者刘功虎美国记者巴斯贝恩关于藏书的名作《文雅的疯狂》新近翻译为中文出版。巴斯贝恩是西方书话权威,《文雅的疯狂》详尽介绍了2500年来人类历史上100多位藏书“雅痞”,其中不乏谋杀者、嗜书癖者、精神强迫症患者——他们同时身兼大藏书家的公开身份。近日,该书译者陈焱告诉记者,这些叹为观止的藏书家身上聚合了人类对书籍的永恒爱恋,电子阅读时...

    1587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艺术家对月亮的臆想[图文]
    艺术家对月亮的臆想[图文]

    阿波罗11号登月2019年恰逢登月50周年,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载着三名宇航员,登上了人类数百万年来一直抬头仰望的月球,全世界约6亿人通过电视转播同时收看到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阿姆斯特朗作为第一个踏上地球的人类讲出了“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一传播至今的名言,这是人类对月球的初次问候,更是人类数千年关于月球的遐想的实现。月球一直是人类幻想和灵感的源泉,它会让人陷入...

    1791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茅威涛从艺34年第一次演女人 排练手足无措[图文]
    茅威涛从艺34年第一次演女人 排练手足无措[图文]

    昨日,茅威涛与8位“小百花”女演员上演变装秀。茅威涛先穿黑西装现身,在曲目“男人来了”表演结束之后,茅威涛又换上裙装接受采访。信息时报记者朱元斌摄自嘲比王家卫拍戏还慢自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后已经6年没在广州出现的茅威涛,人气不减当年,昨日变装秀吸引近百名戏迷赶来捧场。茅威涛首先以戏中红领结、黑西装的形象现身,带着八位女演员带来戏中的一段经典...

    177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陈克永工作室春季写生班招生简章[图文]
    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陈克永工作室春季写生班招生简章[图文]

    导师简介:陈克永,燕山画派创始人,1953年生于北京市平谷区。197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其作品多表现于沉宏博大、雄浑壮观的气象,曾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北京市市政府创作多幅巨作,陈列于国家殿堂。成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代表作展现。1988年获首届中国画大奖赛二等奖,同年参加中日美术...

    375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以色列发现距今5000年大型古城[图文]
    以色列发现距今5000年大型古城[图文]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6日,以色列Hadera,Hadera附近发现一座5000年前的城市遗址。据参与考古挖掘的专家表示,这座古老城市曾经容纳了约6000名居民。它是以色列目前为止最大的最重要的古城遗址,面积超过650杜诺亩。...

    124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抗战硝烟中遗存的版画[图文]
    抗战硝烟中遗存的版画[图文]

    《全民战争》 罗清桢赵堂伟版画,以刀代笔,集绘、刻、印于一体,是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版画作品极大鼓舞了民众的斗志,版画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中国木刻版画在抗日战争中的宣传和鼓舞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不论是解放区、国统区还是沦陷区,美术工作者创作的木刻版画在宣传抗日和唤起民众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抗战题材的版画内容大体可分成几个类型:宣传抗战类、战争场景描绘类...

    835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书法家宫守超先生携手“布里斯班市长慈善基金”举行慈善义卖[图文]
    书法家宫守超先生携手“布里斯班市长慈善基金”举行慈善义卖[图文]

    活动中英文请柬6月30日,中国著名书法家宫守超先生应邀出席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长慈善基金”组织的大型公益慈善活动。宫守超先生现场挥毫泼墨创作了10余幅书法作品,并进行现场义卖,首幅作品由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长为其开锤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布里斯班慈善机构“布里斯本市长慈善基金”。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长Graham Quirk LORD MAYOR PATRON在现场向大家介绍中国书法家宫守超先...

    196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土耳其某2500年城市被挂牌出售 属一级考古遗址[图文]
    土耳其某2500年城市被挂牌出售 属一级考古遗址[图文]

    据报道,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现代土耳其城市已经开始被挂牌出售,以保护其免遭自然的腐烂和寻宝者的破坏。希腊城市巴尔吉里亚(Bargylia)位于爱琴海(Aegean)的博鼓度假村(Aegean resort of Bodrum)附近,其所有者们正以3500万里拉(约合人民币5266万元)的价格在该网站上做广告。这133公顷的土地目前属于私有财产,拥有剧院、卫城、防御墙和墓地,这些地方被列为...

    62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