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苏东坡在世时 《木石图》能卖到天价吗[图文]

时间 : 11-27 投稿人 : 湘湘 点击 :

苏东坡在世时 《木石图》能卖到天价吗 | 艺术品拍卖知识《木石图》画心部分

11月26日,佳士得香港卖场,据传是苏东坡真迹的《枯木怪石图》被一位神秘买家拍到,竞拍价高达4.1亿港元,创造了佳士得香港拍卖史上最高单件拍品纪录。尽管存在真伪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苏东坡的《枯木怪石图》是真实存在过的。那么,他在世的时候,画作值多少钱呢?

题跋那些在《木石图》上留印记的历史人物

《枯木怪石图》又叫《古木怪石图》,简称《木石图》,全长185.5厘米,画心长50厘米。画心描绘的是一棵曲曲弯弯的枯树,树旁有一块形状怪异的巨石,石后伸出几枝矮竹,树下长出几丛青草。画心部分没有苏东坡的落款,但画旁有一些题跋,从跋文内容上判断,这幅画可能是苏东坡的作品。

来,我们先看看跋文里都写了什么内容:

润州棲云冯尊师,弃官入道三十年矣,今七十余,须发漆黑,且语貌雅适,使人意消,见示东坡木石图,因题一诗赠之,仍约海岳翁同赋,上饶刘良佐。

这段跋文的作者名叫刘良佐,江西上饶人。据他说,江苏镇江有一位姓冯的道士,修道三十年,年满七十多,驻颜有术,须发乌黑,举止高雅,谈吐风趣,让人一见忘俗。有一天,冯道士遇见刘良佐,向刘良佐展示这幅画,请刘良佐品题。刘良佐欣然答应,不仅写了题跋,而且还请“海岳翁”一起在跋文后赋诗。

“海岳翁”是谁呢?就是北宋后期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米芾。

刘良佐先赋诗:

旧梦云生石,浮荣脱木衣。

支离天寿永,磊落世缘微。

展卷似人喜,闭门知己稀。

家林有此景,愧我独忘归。

米芾和了一首:

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

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

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稀。

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

在刘良佐和米芾的题诗后面,又有元朝人俞希鲁和明朝人郭淐的跋文。俞希鲁是南宋官员的后代,郭淐是万历年间的翰林,他们的跋文不必赘述,总之都认为这幅画是苏东坡真迹,不是冒牌货。

也就是说,在这幅《木石图》上留跋的总共是四个人:刘良佐、米芾、俞希鲁、郭淐。四个人当中,后三位都有些名气,米芾更是书画史上的大人物,唯独刘良佐默默无闻,在宋朝正史和野史上都很难找到踪迹。笔者遍查宋人笔记,仅在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收录的宋高宗晚年教坊司名单上见到一个刘良佐,官阶是武德郎,属于七品小官,可能是教坊司演员的上司,宫廷剧团负责人。宋高宗晚年距离北宋不远,假定这个刘良佐生在北宋,仕于南宋,他年轻时是有可能见到米芾并邀请后者在《木石图》上留跋的。当然更有一种可能,这个刘良佐跟《木石图》上的刘良佐仅仅是重名而已,并非同一个人。

流转《木石图》在民国时期曾经卖给日本人

有人说,《木石图》的笔法不像苏东坡,旁边所谓的米芾题跋也不像米芾所写,所以这幅画很可能不是宋朝人的原作,至少不是苏东坡的原作。

但也有几位书画鉴定大家认为它是真品,例如徐邦达先生的《中国绘画史图录》、张珩先生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以及启功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绘画精品》,都收录了《木石图》,认为是“东坡真迹无疑”。

还有最近几十年出版的一些书画名作鉴赏书籍,如1988年出版的《中国书画鉴赏辞典》、1990年出版的《米芾书法艺术》、2004年出版的《中国花鸟画名作欣赏》、2005年出版的《中国文人画绘画艺术》、2008年出版的《私家藏画》、2013年出版的《中国经典美术作品欣赏》、2014年出版的《中国名画世界名画全鉴》、2016年出版的《一本书读懂中国绘画》和同年出版的《中国名画全知道》,都将此画定为苏东坡原作。尤其是今年元月份新版的《中外名画彩图馆》一书,将《木石图》视为“苏轼留下的唯一绘画真迹”。言外之意,当年由邓拓先生斥巨资购得然后又捐给中国美术馆的那幅《潇湘竹石图》可能不是苏东坡画的,而这幅《木石图》却一定是苏东坡画的。

某杂志曾刊登过一篇《邓拓收购名画的风波》,该文不仅回忆了邓拓在上世纪60年代购买《潇湘竹石图》的经过,还顺带介绍了《木石图》的一段传奇经历。

话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吴佩孚的秘书长白坚夫在北京古玩店风雨楼买走了苏东坡的两幅传世珍品,一幅是《潇湘竹石图》,另一幅就是《木石图》。白坚夫早年留学日本,太太也是日本人,他留下《潇湘竹石图》,将《木石图》转卖到了日本。

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对《木石图》描述如下:

此图纯以笔墨趣味胜,若以法度揆之,则失矣。此卷方雨楼从济宁购得后乃入白坚手,余曾许以九千金,坚不允,寻携去日本,阿部氏以万余得去。

将这段描述与《邓拓收购名画的风波》那篇文章合起来看,我们可以梳理出《木石图》在最近一百年内的大致流转经过:民国收藏名家方雨楼在山东济宁买到此画,放在北京古玩店里销售,被吴佩孚秘书长白坚夫买走。另一位收藏名家张珩向白坚夫求购,出价到九千块大洋,但白坚夫没答应,以一万多块大洋的价格卖给了日本阿部家族。如今呢?这幅画已在香港成功拍出,听说买家是来自大中华区的某个机构。

真伪苏东坡画过很多幅《木石图》

这幅天价艺术品到底是不是苏东坡真迹,我们不是专业鉴定人士,不敢妄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苏东坡在世时画过不止一幅《木石图》。

南宋笔记《鹤林玉露》第九卷载有一段故事:苏东坡当年发配海南,途经福建南安,晚上投宿某寺庙,闲来无事,在寺庙墙壁上画了一幅《木石图》。到了南宋中叶,宰相韩侂胄听说这件事,写信给福建地方官,让他们想办法把苏东坡留在庙墙上的画给抠下来,寄给自己收藏。地方官不敢怠慢,赶紧抵达现场。那是在墙上画的,根本没法抠啊!于是他们请来能工巧匠,把那堵墙的粉壁完好无损地拆下来,再粘到一个石龛上,将石龛献给了韩侂胄。又过了若干年,韩侂胄北伐失利,金国人要他的脑袋,南宋朝廷只好砍了他的头,抄了他的家,那个保留着苏东坡真迹的石龛也被抄进大内,成了皇帝的藏品。令人遗憾的是,皇宫大内发生了一场火灾,烧坏了石龛,当然也烧毁了苏东坡的画。

南宋还有一个名叫陈傅良的人,写过一篇《谢司马伜惠东坡竹石》,大意是说苏东坡给司马光画过一幅《木石图》,司马光把它传给了养子司马康,司马康又把它传给了儿孙后代。大约一百年后,司马康的某个曾孙当上通判(相当于副市长),又把这幅画送给了陈傅良。

南宋宰相周必大写过一首《题张志宁所藏东坡木石》,南宋大儒朱熹写过一篇《跋陈光泽家藏东坡竹石》。再往前追溯,苏东坡的门生兼好友黄庭坚写过一首《题子瞻枯木》,还写过一首《题子瞻画竹石》。我们不必看这些诗文的具体内容,但从标题就能推断,苏东坡在世时必定画过不少有竹有树有石头的木石图。

另外还有一个强有力的论据,出自宋人笔记《梁溪漫志》,该书第六卷《论书画》写道:

书与画皆一技耳,前辈多能之,特游戏其间,后之好事者争誉其工,而未知所以取书画之法也。夫论书当论气节,论画当论风味,凡其人持身之端方,立朝之刚正,下笔为书,得之者自应生敬,况其字画之工哉?……如崇宁大臣以书名者,后人往往唾去;而东坡所作枯木竹石,万金争售。顾非以其人而轻重哉!蓄书画者当以予言而求之。

书法和绘画殊途同归,前辈先贤大多能书擅画,但收藏家选购名家书画时,千万不要单看作者的技艺,更要考虑作者的人品。宋徽宗崇宁年间的大奸臣蔡京书法一流,他的作品被人唾弃;苏东坡画的枯木竹石也是一流,人们争相用一万两银子的高价去买,这难道不是人品比技艺更重要的明证吗?

市价苏东坡的画在宋朝能卖多少钱

《梁溪漫志》上说,苏东坡画一幅枯木竹石图,人们愿付一万两银子,这句描述究竟是事实呢,还是艺术上的夸张呢?

其实有点夸张。

据宋人笔记《石林燕语》记载,米芾嗜好书画,尤其嗜好古人书画,见到名家字画,砸锅卖铁也要买,有一回他买王羲之的《破羌帖》,花了整整十五万文。这十五万文是铜钱,当时铜钱与白银的官方比价是1300:1,十五万文才一百多两银子。

又据《三苏年谱》考证,苏东坡早年在陕西宝鸡做官,买到吴道子亲笔所画菩萨像两幅,总共花了十万文。苏东坡与米芾有交往,两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当时十万文还不到一百两银子。

北宋末年,李清照夫妇在京城开封买到北宋政治家兼书法家蔡襄的一幅《赵氏神妙帖》,“以二百千得之”(出自赵明诚跋文,转引自《宝真斋法书赞》),花了铜钱二十万文,折合白银不到二百两。后来这幅《赵氏神妙帖》又被岳飞的孙子岳珂收藏,买价三十三万文。要知道,岳珂是南宋人,南宋发行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南宋的三十三万文不一定比北宋的二十万文值钱。

米芾著有《画史》一册,多次提到书画价格。如“刘子礼以一百千买钱枢密家画五百轴”,花十万文买了五百幅画;“蒋长源以二十千买黄蓬画狸猫颤薄荷”,花两万文买了一幅画;“其孙携韩滉《散牧图》至,……索价四百贯”,有人出售北宋名臣韩滉的《散牧图》,要价四十万文。

岳珂著有《宝真斋法书赞》一部,该书第十二卷说南宋时期书画市场上赝品盛行,某画家擅长伪造苏东坡的画作,六幅一套打包出售,要价只有两千文再加一匹细布。

现存宋朝史料中记载的书画成交最高纪录,应该是南宋大将韩世忠购买王羲之的《兰亭序》。据《中兴小纪》叙述,韩世忠认为是真迹,“以钱百万得之”,花了一百万文。随后韩世忠将这幅绝世珍品献给宋高宗,高宗一瞧落款儿,笑了:“这哪里是什么绝世珍品,明明是皇后的临帖嘛!”

读到这里,大家想必已经发现,现在卖场上无论多么名贵的字画,拿回宋朝都不可能卖到天价。在宋朝藏家眼里,吴道子的画、王羲之的字,并不一定比宋朝书画昂贵,少则几万文,最多百万文,都可以买到真迹。假如买假画,那就更便宜了,前文不是说吗,南宋时期别人仿造的苏东坡画作,六幅一套,只要两千文。由此可以想见,苏东坡在世时如果卖自己的画,大概也就是几万文一幅吧?

几万文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拙著《历史课本闻不到的铜臭味》考证过北宋中后期铜钱购买力,一文铜钱大约相当于如今八角人民币,一万文即八千元,两万文即一万六千元,三万文才两万四千元。

同样一幅画,在宋朝卖几万,在今天竟能卖到几个亿,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不外以下几条:

第一,苏东坡的画在宋朝不算稀缺,在今天却如大海捞针一般难以追寻,价格是稀缺程度的体现。

第二,宋朝人收藏书画是出于爱好,现代人收藏书画还有保值和增值的意图,越是稀缺的藏品,保值和增值的效果越明显,所以我们拥有更为强烈的投资需求。

第三,宋朝经济虽说相对繁荣,毕竟是古代,生产力剩余不多,不像现在市场上有那么多的热钱。文并供图/李开周

相关文章

  • 东京中央拍卖在香港鸣锣开市[图文]
    东京中央拍卖在香港鸣锣开市[图文]

    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安藤湘桂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安藤惠理鸣锣开市。2018年10月11日,日本拍卖行东京中央在香港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1939.HK,属于港股罕见的拍卖行概念股。其实,早在今年5月份,东京中央拍卖控股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了申报稿,欲登陆主板市场。据联交所数据显示,东京中央拍卖已递交上市申请,保荐人为民银资本。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业务为拍卖以中国及日本艺术品为主的各项艺...

    1980 美术作品报道 艺术品拍卖查询
  • 欧洲私人收藏夏加尔等艺术家作品在纽约上拍[图文]
    欧洲私人收藏夏加尔等艺术家作品在纽约上拍[图文]

    艺术史学家司徒尔顿(James Stourton)在《当代伟大收藏家》(Great Collectors of our Time)一书中写道:「他们全身投入——用心、脑袋和眼睛来收藏艺术。」伟大的收藏家对艺术热衷不已,对收藏坚持不懈,以喜好塑造品味,主导市场。寻获、累积、整理、欣赏都可以归入「收藏」这个范畴,过程需要热忱和超越传统智慧的洞见。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欣呈「天马行空」系列,由一位慧眼...

    1759 美术作品记录 艺术品拍卖知识
  • 苏富比:视频是吸引年轻藏家的法宝[图文]
    苏富比:视频是吸引年轻藏家的法宝[图文]

    苏富比拍卖现场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苏富比近期在其拍品介绍中加入了大量的视频资料,目的在于吸引更多年轻的买家。拍卖行新闻发言人AndrewGully称,苏富比2013年总共上线了300条短视频文件,数量比2012年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其背后的原因是他们发现视频可以有效的吸引到更多点击率和流量。事实上,从2011年起苏富比就已经留意到了这一趋势,并开始着手将宣传重点从纸质印刷的图录转到以网络为基...

    1005 美术作品拍卖资讯 艺术品拍卖资讯
  • 以动物为元素的家居拍品伦敦上拍[图文]
    以动物为元素的家居拍品伦敦上拍[图文]

    这个春天虽无法与大自然肆无忌惮地亲密接触,佳士得最新的精致家居拍卖却为您提供了将神奇动物“驯服”在家的机会——佳士得伦敦呈献的“伯克希尔郡切维利及五场重要欧洲私人珍藏拍卖”中包含多件神奇动物元素的精美拍品,极致吸睛,带来满园春色关不住的盎然趣味。出于疫情原因,佳士得对一系列拍卖时间进行了调整。本场拍卖仍照常举办,并且竞拍注册关闭时间将特别延至伦敦时间拍卖当日上午8:00(北京时间3月19日 16:...

    602 美术作品拍卖资料 艺术品行情
  • 2011年秋季过亿拍品表[图文]
    2011年秋季过亿拍品表[图文]

    2011年秋季过亿拍品表佳士得秋拍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书画专场,共汇集了近600幅古代、近现代名师佳作,总估价超过5.35亿港元。据香港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国际总监江炳强介绍,经过近现代画秋季拍卖以7.79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圆满收槌,两场总成交率以项目计算达86%,以价值计算达92%。加上春拍佳绩,该类别于本年度斩获了18.72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再创佳士得历史新高。其中,崔如琢的《盛世荷风》以1.28...

    396 美术作品拍卖百科 艺术品新闻
  • 苏富比名表春拍将推逾300件珍品 估价超4亿人民币[图文]
    苏富比名表春拍将推逾300件珍品 估价超4亿人民币[图文]

    Richard Mille罕有粉红金陀飞轮双追针计时腕表香港苏富比2017年‘珍贵名表’春拍将于4月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拍卖共推出逾300件珍品,总估价超过600万美元/4亿1378万人民币。本季将继续推出一系列经典品牌及独立制表师之珍稀时计、限量版高端逸品,以及具代表性的女装设计腕表,重点拍品为一枚Richard Mille RM008型号非常罕有非凡粉红金陀飞轮双追针计时腕表。...

    1487 美术作品拍卖查询 艺术品报道
  • 审视2012年春拍(组图)
    审视2012年春拍(组图)

    齐白石-1922年作-万竹山居图-立轴雷雨冶炼厂流拍上海泓盛春拍陈隆拍场真是一个与天堂和地狱接轨的好去处:当她爱你的时候,就让你上天堂;当她恨你的时候,就送你去地狱,尤其是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年两季砺练着人们承受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能力。2012年春天的市场,正像我们在总结去年秋拍时所说;“让艺术品再飞一会儿”。她真的只飞了那么一会儿。与&...

    654 美术作品拍卖知识 艺术品记录
  • 香港苏富比推出最大尺幅赵无极作品 预计超3.5亿[图文]
    香港苏富比推出最大尺幅赵无极作品 预计超3.5亿[图文]

    作为艺术品市场中炙手可热的艺术家,赵无极高价作品频出,不断刷新其个人作品拍卖最高价纪录。近日雅昌艺术网从香港蘇富比获知,赵无极艺术创作生涯中尺幅最大的油画作品《1985年6月至10月》即将现身香港蘇富比2018年秋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专场,预计成交价将超过3.5亿港币,这也将大幅提高赵无极最高价纪录,该作品将于9月28至30日在香港蘇富比秋拍预展公开展出。旅法艺术家赵无极平生创作尺幅最大油画《19...

    1841 美术作品拍卖市场 艺术品拍卖
  • 北京尚品润博第九届玉雕精品拍卖会明日预展[图文]
    北京尚品润博第九届玉雕精品拍卖会明日预展[图文]

    候鸟飞远,美玉归来。2016年12月31日上午9时,北京尚品润博第九届玉雕精品拍卖会预展盛装启幕,为猴年京城献上最后一场玉树繁花的压轴大戏。01735 张建时 黄玉女儿山牌包括杨曦、瞿利军、葛洪、郭万龙、徐志浩、 杨光、顾铭、吴金星、候晓锋、张建时、胡玮、吕德、张克山、姚圣国、倪展勇、殷小金、孙澎、方小伟、陈祖雄等几十位当代玉雕名家的134件精品力作,将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亮相预展现场。无论是大...

    812 美术作品行情 艺术品拍卖资料
  • 三件青铜祭器香港上拍[图文]
    三件青铜祭器香港上拍[图文]

    殷商吉金,各式各样,旨为礼天祭祖,偶添族徽铭文,祈求子孙万代,恒佑永昌。商代所创彝皿器形、饰纹图案,千古流芳,启廸历代文士、艺匠,风靡万世赏者、藏家。香港苏富比2020秋幸获青铜祭器三件,均附铭文,最初祷愿虽已无从稽考,尚可研学金石,借物怀古。商公元前十三至十二世纪 青铜兽面纹三足鼎《祺父乙》铭高 35.5 公分估价:3,500,000 - 4,000,000 港币青铜三足鼎,雄硕浑厚,腹...

    725 美术作品新闻 艺术品拍卖百科
  • 北岛名作《回答》手迹3万成交[图文]
    北岛名作《回答》手迹3万成交[图文]

    北岛《回答》手抄件近日,南京经典拍卖推出的中国首个文学拍卖专场在宁落槌。茅盾致宇宙风社、陶亢德信札四通及《自传一章——我的小学时代》以190万元的落槌价夺下全场“标王”;著名诗人北岛的名作《回答》抄件以3万元成交,他的《诗十七首》抄件拍出了45万元。北岛名作《回答》抄件3万元落槌本场文学拍卖包括“回答——中国当代诗歌手迹 拍卖会”和“中国文学名人信札签名收藏”两个专场。其中,诗歌手迹专场汇聚...

    1102 美术作品行情 艺术品拍卖资料
  • 段俊平书法《三阳开泰》拍出高价[图文]
    段俊平书法《三阳开泰》拍出高价[图文]

    农历羊年春节临近,在中国最大的艺术品收藏交流平台336艺术网主办的“迎新春——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拍卖会”中,著名书法家、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所书五幅《三阳开泰》作品分别以25万的成交价格成功拍出,创下了本场作品拍卖记录。段俊平书法作品:《三阳开泰》(尺寸:四尺对开)春花含笑意,爆竹增新颜。马蹄声声辞旧岁,三“羊”开泰报春来。羊年新春悄然而至,在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佳节来临之际,段俊平...

    921 美术作品拍卖知识 艺术品记录
  • 《大地无形》:2018年亚洲拍场首件过亿拍品[图文]
    《大地无形》:2018年亚洲拍场首件过亿拍品[图文]

    《大地无形》拍卖现场保利香港2018年春季拍卖首天拍卖录得佳绩,成交额超过港币4亿,刷新现当代艺术专场成交额纪录。赵无极大型两米巨作《大地无形》在万众瞩目下,以港币6,500万起拍,经过多轮激烈竞投,最终以港币182,900,000成交,成为本年亚洲拍场首件过亿拍品。此作品于 1957年于法国画廊展出后,立即为私人藏家所收藏,历经五十年后于 2007年第二次曝光于市场,今次现身拍场,再创高峰,...

    1101 美术作品拍卖查询 艺术品报道
  • 阴刻玉雕成收藏新宠[图文]
    阴刻玉雕成收藏新宠[图文]

    观梅之风姿,品兰之风气,赏竹之风韵,读菊之风骨。君子比德于玉,阴刻玉雕意成于心、寄意于形,形神兼备,令人拍案叫绝。这种以玉为纸,以刀做笔,完美表达中国艺术意境美,散发着浓郁中国风的阴刻玉雕正成为收藏界的新宠。00921号拍品 张建时踏歌行图我国玉雕雕刻技艺源远流长,阴刻与阳刻都是玉器雕刻传统雕工方法。追溯到远古时期,先人使用的石器上已经出现阴刻线条和简单纹样,而夏商玉器用阴刻工艺雕刻的线条、图案...

    540 美术作品拍卖 艺术品拍卖市场
  • 浙江楷书银质样币亮相北京诚轩2016秋拍[图文]
    浙江楷书银质样币亮相北京诚轩2016秋拍[图文]

    北京诚轩2016年秋季拍卖会钱币专场, 有一枚极为珍贵的“1902年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上拍,俗称“浙江楷书”,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一级品,首次出现于国内拍卖会,国内公私立博物馆均无收藏记录,PCGS公司鉴定评级SP63。“浙江楷书”银质样币著名近代钱币研究学者孙浩先生,对此枚样币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其发表在国际知名钱币杂志的著述如下:“浙江地处沿海,通行洋银甚早,清季虽已设厂...

    763 美术作品拍卖市场 艺术品拍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